探析稠油油藏出砂机理与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浅谈油井出砂机理及防砂工艺技术研究

浅谈油井出砂机理及防砂工艺技术研究

浅谈油井出砂机理及防砂工艺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开采的难度不断加大,含砂井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已成为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难题之一。

胜利油田孤东油区存在大量的高含砂井。

油井出砂的原因极其复杂,从开始钻井到采油、注水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对出砂都有影响。

而人为因素造成的油井出砂,应该尽量避免。

分析油井的出砂机理,应用更先进的防砂工艺技术,提高防砂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着重分析油井的出砂机理及防砂措施。

关键词:油田开发出砂机理防砂措施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地层能量不断下降,油井出砂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高含砂井的出现,导致油田稳产的难度日益增大。

地层出砂进入井筒,会导致油砂卡等现象,造成泵的损坏,严重时会使油井停车。

出砂还会影响油井的后续生产,最终影响最终采收率。

1油井出砂因素分析1.1先天因素对于油井出砂来说,砂岩地层的地质条件、类型不同和分布规律、地质年代等共同构成油井出砂的先天因素。

通常情况下,胶结矿物多、类型好、分布均匀,这种地层的气藏的胶结强度较大,出砂量较小。

1.2开发因素油井出砂的开发因素主要指开采方法不恰当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油井出砂。

通常情况下,开采速度突变、开采技术落后、修井作业质量低和修井频繁、酸化作业设计不良和管理不科学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能造成油井出砂现象。

2 出砂机理的分析2.1地层的弱胶结出砂这类油气藏出砂发生在油气井生产初期,或关井后的第二个生产周期。

对于弱胶结地层,剪切破坏所导致的出砂量要比张应力作用所造成的出砂量大。

由于地层胶结性差,较小的采液强度就可以导致油气井出砂。

2.2中等胶结强度易出水地层这种中等强度定义在 3.45~6.8。

这种地层开始不出砂,地层出水后却开始出砂。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出水后使原来固结砂粒的毛管力消失,另外由于毛管力的消失,地层砂在地层内流动着流体作用下,剪切破碎增强,破碎的砂粒的运移增大了砂粒间的剪切力,从而使油气藏出砂加剧。

2.3油藏压力下降导致胶结性好的地层出砂由于油藏压力的降低,同时在主应力非常大的情况下,胶结强度高的地层易出砂,这种地层出砂状况较弱胶结地层差,同时也可能时断时续的发生。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油井出砂是指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地层中的砂颗粒进入井筒,导致生产井筒中的砂量增加。

油井出砂不仅会降低油井的产能,还会对油井设备造成损坏,影响油井的稳定性。

探讨油井出砂的因素分析和防砂技术对策非常重要。

油井出砂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地层力学性质、油井完井、地层流体动力学以及产层特征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地层中的力学性质是导致油井出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层中如果存在弱层、疏松层、脆性层等地质构造,容易发生砂粒脱离地层进入井筒。

地层中的水动力作用也是导致出砂的重要因素,水流对地层中的砂粒起到冲刷作用,使砂粒脱落进入井筒。

了解地层的力学性质,对油井出砂的预测和防治非常重要。

油井完井对油井出砂的影响也非常大。

完井中的水泥固井质量、套管完井质量等都会影响到油井的防砂效果。

如果完井质量不好,套管间存在裸眼区或存在裂缝,会使得地层中的砂粒从这些位置进入到井筒中。

提高完井的质量,采取防砂措施非常重要。

地层流体动力学也是导致油井出砂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层中的流体动力学主要与地层渗透性、井底流速、井底流量等因素有关。

如果井底流速过大,会使地层中的砂粒被冲刷进入到井筒中。

控制井底流速、流量,合理管理油井的生产参数,可以有效减少油井出砂。

产层特征也对油井出砂起到重要影响。

一些产层细颗粒砂岩、脆性砂岩等,容易发生砂粒脱离地层进入井筒。

在选择油井开发方案时,要根据产层特征合理选择防砂技术。

为了有效防止油井出砂,可以采取以下防砂技术对策:1. 合理选择完井方案:在完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套管的安装和水泥固井,避免存在裸眼区或存在裂缝,确保完井质量。

2. 使用防砂工具:如防砂套管、防砂滤管等,可以阻止地层中的砂粒进入到井筒中。

3. 调整井底流速:合理管理井底流速和流量,减小油井的生产参数,降低地层中的砂粒冲刷进入井筒的风险。

4. 人工增注剂:通过注入人工增注剂来改变地层渗透性或黏结砂粒,减少砂粒从地层中脱离的可能性。

探讨孤东油田稠油井出砂机理与防砂工艺

探讨孤东油田稠油井出砂机理与防砂工艺
( 5 ) 油水 井见 水后水后 , 水溶 解
后形成 具有 一定强 度和 渗透 性的 人工井 壁 , 防止油 层 出砂 。 ( 2 ) 水带 干灰 砂。 是 以水泥 为胶 结剂 , 以石英 砂为 支撑剂 , 按 比例在地 面 拌和均 匀 , 用水 携至井 下 , 挤 入套管 外 , 堆积 于 出砂部 位 , 凝 固后形 成具有一 定强度 和渗透性 的人工 井壁 ,
理论广 角
C hi na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R e vi e w
■I
探 讨 孤 东 油 田稠 油 井 出 砂 机 理 与 防 砂 工 艺
纪树 军
( 中石化胜利油由孤东采油厂作业一大队)
【 摘 要] 孤东油 田是典型的疏松砂岩油藏 , 油层埋藏浅, 压实程度差, 胶结疏松 , 易出泥砂。 本文针对孤东油 田稠油油藏特点, 分析井下作业防砂技术工艺措 施, 合理控 制 稠油 油井 出砂 , 降 低稠油 井 出砂 的危害 , 增 强稠油 井注 汽采 油效 果和 生产 周期 。 [ 关键 词] 稠油 ; 防砂 ; 工 艺
化学 防砂 可用 于油井 的先 期防砂 , 也可用 于后 期防 砂 , 它 对地 层砂 物性 范
围范 围适 应大 , 对 于深 层 比较合 适 , 但它 在高温井 、 长 井段 、 老井防砂 , 不如机 械 防砂效果 好 。 ( 1 ) 水泥砂 浆人工井 壁 。 以水泥 为胶结剂 , 以石 英砂为支 撑剂 , 按 比 例混合均 匀 , 拌 以适量 的水 , 用油 携至井 下 , 挤入套 管外 , 堆积于 出砂部位 , 凝固
孤 东油 田位于济 阳坳陷沽化 凹陷东北 部 , 孤东构 造是—个 被断层复 杂化 了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油井出砂是指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地层中的砂粒被带上来并随着产出的油一起流出井口。

油井出砂不仅会造成生产设备的磨损和损坏,还会影响油井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

分析油井出砂的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砂技术对策,对于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井出砂的主要因素分析1. 地层的力学性质油井出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层内在的力学性质。

地层中岩石颗粒有大小不一的孔隙空间,当油井生产时,地层中的砂粒会随着产油液一起流出井口。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地层的疏松砂岩和砾岩中,这些岩层的孔隙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存在砂化现象。

2. 油藏流体的性质油藏中的流体性质也是导致油井出砂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油井生产时,油藏中的油、水和天然气会随着压力的变化而混合流出井口。

在油藏中,这些流体常常伴随着一定量的固体颗粒,这些颗粒在流动过程中会随着流体一起被带上来,导致油井出砂的现象。

3. 井筒结构和操作方式油井的井筒结构和操作方式也会对油井出砂产生影响。

井筒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井筒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如果井筒的结构不合理或者工艺不当,容易引起井底发生砂化现象。

操作方式也会影响油井生产的稳定性,不当的操作容易导致井底压力变化剧烈,加剧砂化现象。

二、油井出砂的防砂技术对策探讨1. 地层工程技术地层工程技术是油井出砂的重要防治手段之一。

通过对油藏地层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地层的力学性质和岩石结构分布,可以合理选择井眼位移和井口周围的封隔材料,从而减少地层砂化带来的影响。

2. 井口系防砂技术在油井井口周围,可以采用井口系防砂技术来减少油井出砂现象。

比如通过设置适当的井口防砂装置,合理利用固控技术,控制井口的流体压力和流速,避免砂粒的被带上来。

3. 井底环境改造技术井底环境改造技术也是防治油井出砂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注入固化剂、封堵剂等化学材料,改善井底环境,减轻地层砂化的程度,从而减少油井出砂现象。

4. 提高油井生产管理水平提高油井生产管理水平也是防治油井出砂的关键。

超稠油油藏出砂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

超稠油油藏出砂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

超稠油油藏出砂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摘要】针对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出砂与提高产能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热采井砂样化验、砂卡、冲砂情况的调查,并结合区块油藏地质特征和不同开发阶段的开采特点,分析了超稠油热采井出砂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对开发实践中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效果评价,提出了下步热采井防砂、治砂对策,对今后合理科学开采超稠油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超稠油蒸汽吞吐出砂规律机械防砂化学固砂组合式注汽杜84块超稠油油藏埋深浅(550~1100m),储层成岩作用弱、物性好、非均质性强,属于大孔、高渗的超稠油油藏。

油品具有密度高、粘度高、凝固点高的特点,原油启动温度高达75 ℃,目前主要采用蒸汽吞吐、蒸汽吞吐-SAGD两种开采方式,超稠油蒸汽吞吐周期生产时间短,注汽频繁,这种特殊的地质特点及开发方式,决定了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出砂问题严重,极大地降低了油井生产时率和产能。

截止目前研究区共有生产井853口,其中出砂井557口,累计出砂1667井次,出砂井比率为65%,2000年以来,该区块通过配套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较理想的开发效果。

1 超稠油热采井出砂规律由于受油藏地质条件、开发阶段和注采参数的影响,热采井出砂规律具有不同的特点。

1.1 砂卡、出砂层位分布特征不同层位的单采井出砂强度差异较大。

馆陶组单采油井出砂比率为82%,每采万吨油出砂量0.429m3;兴Ⅵ组单采井出砂比率为60%,每采万吨油出砂量0.167m3。

这种差异是主要是由储层及其中渗透、流动的流体特性决定的,结合储层及流体特点不难看出:油层埋藏浅,成岩作用弱,使油井易出砂;原油粘度大,携砂能力强,使油井易出砂;同时储层岩石结构也是油井出砂的关键性因素。

合采井和长井段单采井易出砂。

统计160口合采井中,出砂井比例65.7%,每采万吨油冲砂0.41 m3,远高于对应单采井。

随着吞吐周期的增高,层间、层内矛盾日益加剧,多层合采井纵向上吸汽、产液能力差异变大,造成部分主力产层极容易超过临界采液强度,而使地层砂被剥落并携入井筒。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油井出砂是指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地层中的砂粒被带入采油系统中,导致设备磨损、管道堵塞甚至井口堵塞。

油井出砂不仅会影响油田的产量和开采效率,而且还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油田的经济效益。

研究油井出砂的因素、防砂技术及对策,对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井出砂的主要因素1. 地层岩石特性地层中的砂粒含量、形状和大小是油井出砂的重要因素。

当地层中的砂粒含量较高、砂粒颗粒较大时,油井出砂的风险就会增加。

这些砂粒在采油过程中易被输送到地面,导致油井出砂问题。

2. 产量及采出液量油井的产量和采出液量也是影响油井出砂的重要因素。

产量过大或者采出液量过高会导致地层压力降低,砂层容易崩塌,从而导致油井出砂问题。

3. 井底流速井底流速是指地层流体在井底的流速,它是影响油井出砂的一个重要因素。

井底流速过高时,砂层容易被冲击破坏,导致油井出砂问题。

4. 井筒结构及完井方式井筒结构及完井方式直接影响到油井出砂的发生。

当井筒结构不合理或者完井方式不当时,容易引起地层砂粒的涌入和输送,从而形成油井出砂问题。

二、油井出砂的防治技术1. 人工堵砂人工堵砂是指通过添加一定的物质或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地层中的砂粒固定在原位,防止其被输送到井口或者地面的一种技术手段。

这种方法包括注浆、注漏、封堵等工艺,通过固化地层砂粒,防止其对采油系统的侵蚀。

2. 防砂管柱防砂管柱是一种专门设计的管柱,能够有效地阻挡地层中的砂粒进入油井系统。

这种管柱通常采用特殊的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特殊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过滤掉地层中的砂粒,保护采油系统的安全运行。

3. 人工举升液柱人工举升液柱是通过提高井口液柱的压力,使得地层中的砂粒无法通过液柱的阻挡,从而达到防止油井出砂的目的。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地层砂粒对油井系统的损害,保护油井设备的安全运行。

4. 井底提前砂化井底提前砂化是一种通过在井底注入一定的砂化剂或者添加一定的砂化剂,从而使地层中的砂粒得到固化和稳固的技术手段。

稠油井防砂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稠油井防砂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稠油井防砂应采取的几项措施摘要:新疆鲁克沁油田是国内超深稠油油藏,储层胶结疏松,从油田开发伊始,就表现出砂问题,随着开发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采用以提液做为增产的主要手段,带来的问题就是储层出砂,因此鲁克沁采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筛管高压充填防砂技术,并在现场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故障现象属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地层的细砂岩为主的稠油藏,内聚力2.0MPa左右,疏松中等,强度低,以孔隙式胶结为主,颗粒之间以点—线接触为主,胶结物含量较少,平均为6.8%,有边底水,油层厚度20~80米不等,在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为200~526mPa.s,地层岩石颗粒粒径中值为0.25mm,套管射孔完井,井深2800~3400米,平均泵挂2400米,井筒泵上掺稀油降粘开采。

部分井投产后产量越来越低,检泵时发现泵柱砂埋而被迫长期停产,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二、故障分析油层严重出砂是造成油井长期停产的根本原因。

储层胶结物含量较少,孔隙结构比较脆弱,在外来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受到破坏,造成颗粒分散运移;稠油密度大,粘度大,流动时摩阻大,流向井底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将小粒径的砂子携入井中。

通常提高稠油产量,必须放大生产压差,这样容易产生剪切破坏;另一方面稠油中所含的水溶解掉了颗粒间的胶结物,使地层的胶结强度降低,严重时地层骨架会发生坍塌性破坏,堵塞了油流向井底的孔道,使产量明显降低;随原油进入井筒中的砂,粒径小的随油带出地面,大的沉积下来掩埋了泵柱,致使油井长期停产。

三、预防措施及故障排除1.钻井时要在生产油层下面预留80~200米的套管沉砂口袋,为进入井筒而又不能被原油带出地面的地层砂提供沉积空间,不使形成砂桥而砂埋油层或泵柱,一般多油层比单油层的沉砂口袋长。

2.套管完井后射小孔径和高孔密的炮眼。

因为小孔径能降低油流速度,低速流动的原油对地层的冲刷力小,携砂能力弱,高孔密能增大渗流面积。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提液等措施使油流速度很不平稳,所以必须对出砂油井采用其他的有效防砂措施。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油井出砂是指油井开采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地层裂缝内的砂粒从原有位置脱离,经过油井井筒沉积在井底或沉积管道内,严重影响钻井作业和生产。

那么,导致油井出砂的因素有哪些?又如何进行防砂技术对策探讨呢?一、导致油井出砂的因素(一)地层因素1、砂岩岩性差:砂岩岩性差,孔隙度高,岩石组织结构不稳定,易于破坏,所以砂粒容易从岩石间脱落。

2、同层夹嵌:沉积体系复杂,在地质过程中容易引起变形,同层内发生夹层、夹冻、夹泥、夹石等现象,造成砂性岩石的不连续性。

(二)生产因素1、初始生产压差不当:短时间内,高的井底流压和低的地层压力差,容易使砂粒产生剪切力和振砂的力,影响孔隙和砂岩之间的粘附力和摩擦力,引起砂岩中的砂粒从原有位置脱离或沉积沿井筒运到沉积管道内。

2、卡塞现象:井筒砂堵导致产量下降,产生气锁现象,触发后效应引起剧烈振动,再加上流速下降容易形成沉积,堵塞更加严重。

(三)井控因素1、井口堵塞:井渣等杂物在井口形成堵塞,孔隙狭小,使流体流速增大,容易拖动砂粒导致井底沉积剧烈出现。

2、抽油机工作不正常:抽油机工作不正常是导致井底产生剪切力和振动力的原因之一,同时引起井流并阻碍油气的正常流动。

二、防砂技术对策探讨为了防止油井产生砂,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油井控制、井筒维修等因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治油井出砂。

(一)地质投资1、加强勘探:通过深入的勘探,了解地质构造、岩性、结构、气水含量等详细信息,准确判断地质条件,提前设备和防砂措施,减少井口堵塞和产生砂的风险。

2、分层开采:通过分层开采措施,可将地下的砂和其他岩性分层开采,减少地下砂和岩石的折损破碎,减缓沉积物的堆积,减少井口砂堵。

(二)井口控制及维护1、井口清理:清理井口堵塞,及时清理井口积沙杂物,以降低井底剪切力和振动力,保证油井生产长期稳定。

2、防塞措施:通过采取防插器、串高断裂等措施防止油井卡塞,减少气锁现象的形成。

薄层稠油油藏出砂机理研究及防治技术

薄层稠油油藏出砂机理研究及防治技术

薄层稠油油藏出砂机理研究及防治技术锦612块是近年来我厂稠油产能建设的主要接替区块之一,在区块生产治理中,部分油井开井后短时间内即发生砂卡,检泵频繁,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出砂井分布不统一,且相邻油井出砂情况差异较大,急需精细分析。

开展利用波形聚类分析技术,井震结合,重新刻画储层砂体,分析砂体接触关系。

优化薄层出砂区域开发方式,优化直井射孔工艺。

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应用压裂防砂、射流喷孔等措施手段治理油井出砂问题,最终达到了区块高效开发的目的,形成了一套适合薄层稠油的高效开发技术。

锦612块利用此項技术部署新井3口并全部投产,已累产油0.5476×104t;实施各类治砂措施23井次,累增油3.6673×104t,已创造经济效益2931.39×104元。

该技术在锦612块的成功实施,证明该技术适用于薄层稠油油藏,并达到高效开发的目的。

标签:地质研究;锦612块;地震技术;砂体刻画;一、油藏基本情况锦612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上台阶,开发目的层为沙一+二段的兴隆台油层。

含油面积1.98km2,石油地质储量442.98×104t。

油层高点埋深:-920米,为普通稠油油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油井出砂严重部分油井开井后短时间内即发生砂卡,检泵频繁,个别油井检泵冲砂进尺可达100m以上,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2、出砂情况差异大出砂井分布不统一,两个次级断块在不同区域均有多口出砂井,且相邻油井出砂情况差异较大,急需精细分析。

三、油藏出砂机理及分布研究1、油藏出砂机理研究锦612块属于高孔、高渗、低泥质含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比值在0.62~0.85,使得油层内流体流动不均衡,易导致个别层受高速冲刷先出砂,随着生产层不断出砂,储层结构逐渐被破坏而导致大量出砂。

射孔方式对油藏出砂是有影响的,储层内流体流速高、流动阻力大,易加大出砂速度。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油井是石油工业的重要设施,其稳定运行对于石油开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出砂现象,给油井的正常运行带来一系列问题和危害。

油井出砂不仅会导致设备损坏,增加生产维护成本,还有可能造成油层污染,影响油气生产效率及开采周期。

出砂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地层中的砂粒被生产流体冲蚀或者地层压力下降引起,随着地层深度加深和压力下降,这种现象可能进一步加剧。

深入研究油井出砂的原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总结分析油井出砂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防砂措施,可以提高油井的运行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油井出砂的原因和影响,分析防砂技术对策及其有效性,为今后的油井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油井出砂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油气田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研究意义油井出砂是在石油钻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导致油井设备磨损加剧、生产效率下降、生产工艺受限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针对油井出砂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油井出砂问题直接影响着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油井出砂后,砂粒会随着油体进入管道系统,造成管道磨损、堵塞等问题,影响油田生产的正常进行。

研究油井出砂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砂技术措施,可以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油井出砂问题也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砂粒的堆积和磨损会对设备和工作环境造成损坏和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引发事故。

研究油井出砂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砂技术对策,可以保障油田的安全生产,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深入研究油井出砂因素及其防治技术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水平,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本研究对于探讨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油井出砂的原因和影响,找出有效的防砂技术对策,从而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油层出砂机理与防砂方法综述

油层出砂机理与防砂方法综述

1998年 特 种 油 气 藏 第5卷第4期油层出砂机理与防砂方法综述王玉纯Ξ 顾宏伟 张晓芳油井出砂可加速设备腐蚀,严重时,可造成设备无法工作。

对于稠油油藏,由于稠油的长期作用,油层往往处于弱胶结状态。

当油井处于中后期且油层亏空较大或油井见水时,油井出砂会加剧。

本文在调研大量中外文献及结合现场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油井出砂机理及防砂方法进行综述。

油层出砂机理油层出砂机理很复杂。

从宏观上看,油层出砂是井筒不稳定和射孔孔眼不稳定造成的;从微观上看,其与岩石强度、胶结状况、变形特征、所受外力(地应力、孔隙中流体压力、毛管力等)及外力施加过程等因素有关。

射孔后,首先在井筒周围形成较细长的圆柱形孔眼。

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在孔眼周围的壁面上产生应力集中,且形成一层塑性变形区。

在流体力作用下,该区中单个颗粒开始脱落,并随流体带入井底。

随着单个颗粒脱落并带走,孔眼趋于变成一个较大且较稳定的球形[1]。

颗粒会在球形孔腔壁附近聚集并形成一层较稳定的砂拱,这与建筑上所用的拱形牢固原理相类似[2]。

若孔腔周围液体径向压力梯度较大(如流量较大)或地应力较大(如油藏亏空较大),都会引起该砂拱坍塌,且会产生新的塑变区[3,4],继而,又会形成一个扩大了的新砂拱。

砂拱的渗透率和孔隙度都较大,T1K1Perkins等[3]对其给出了定量描述。

油层出砂的影响因素11 岩石强度、岩石变形特性和地应力的影响Y Wang等[5]提出了出砂的两个准则:孔腔或井筒周围的有效压应力大于地层强度;井底压降大于临界井底压降(即可将脱落的颗粒带走时的井底压降)。

随着作用在岩石上外力的增加,岩石由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化,塑变中,由于硬化作用,岩石变形加剧,且随作用力增大,塑变区中塑应变与弹应变之比加大,该比值大小与岩石固结强度有关,固结强度越大,该比值越小。

Y1Wang[6]给出了塑变区中弹应变和塑应变的解析分析。

结果表明,塑变区和弹变区的周向应力在二区交界处最大,且不连续,而径向应力连续。

砂岩油藏稠油井出砂机理与防砂对策

砂岩油藏稠油井出砂机理与防砂对策
油油井 出砂 , 降低 稠 油井 出砂 危 害 , 采 取多 种机 械和 化学 防砂 工 艺 , 进 行 先 期地层 防砂处 理 , 增 强稠 油井 注 汽采 油效 果和 生产 周期 , 从 而达 到预 期 目的 。 [ 关键 词] 稠油 ; 防砂 , 工艺 中图分 类号 : E 9 5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4 ) 1 5 — 0 3 7 3 —0 1
和压 力 高 。 原 始地 层 压力 1 1 . 5 -1 4 . 2 MP a , 饱 和 压 力9 . 9 -1 3 . 2 MP a , 平均 1 . 9 MP a 。 ( 3 ) 非 均质 严重 。 由于 河流相 沉积 过程 中河道 的不断 迁移 和测相 叠加 、 水 流能 量分 布不 均 , 砂体 连通 差 、 储层 非均 质相 当严 重。 在 注水 开 发中 , 导致 水 淹 不均 衡 、 储量 动 用不均 衡 。 ( 4 ) 地 质构 造和胶 结方 式是 造成地 层 出泥 砂 。 从岩 心 的x射线衍 射 看 出 , 其 胶结 物 主要 以粘 土矿物 为主 , 而其粘 土 胶结 物 又以 蒙脱 石为主 , 蒙脱 石见 水后极 易膨胀 、 分散 , 遇水 后的岩 石结构 遭到破 坏导 致泥质 砂 粒运移 导致 胶结力 下降 , 地 层胶结 强度 下降 , 引起 地层 骨架破 坏 , 这说 明地质 构 造和 胶结 方式 是造 成地层 出泥砂 的主要 原 因。 ( 5 ) 油水井 见水 后导 致地 层 出泥 砂。 从驱替 实验看 , 当储 层开始 注水后 , 水溶 解地层 中的 胶结物 , 导致 油井 出砂 。 ( 6 ) 采液 强度的增 大 引起出泥 砂 。 由于储层埋 藏较 浅 , 胶 结程度 较差 , 在 放大生 产 压 差 的情 况 下 , 使地层 骨架 遇到严 重 的破 坏 , 造成 油井 出砂 。 在油 田长 期高速 开 发过程 中 , 骨架 砂 被破坏 , 引起地 层出泥 砂 。 ( 7 ) 热采对 出砂可 能造 成的影 响 。 注 蒸汽 热采 造成地 层岩 石胶 结疏 松 , 并产 生裂 隙从 而导致 出砂 的可 能 , 下面 通过 实践方 面 进行分 析如 下 : ①储层 胶结疏 松 , 胶结 物 以粘土 为主 。 注 蒸汽 后 , 原油 粘度急剧 下 降, 泥质 胶结物容 易被 破坏 , 砂 岩结构 变为松 散状态 , ②注 汽结束 回 采时 , — 般生产 压差 较大 , 排液速 度极大 增加 , 将 引起 出砂 ; ③蒸 汽吞 吐开采 , 注 汽强度 大 , 先 吞后 吐 , 液流双 向反复 , 导致 岩石 颗粒 更加松 动 , ④高 温蒸 汽对 油 层 岩石 的溶 蚀及 粘 土的膨 胀解 体作 用 。 ⑤蒸 汽窜流 导致 油井 出砂 严重 。 有 些油 藏或 区块 。 在 蒸 汽吞吐开 采期 间, 由于 注汽压力 及注 汽强度 过高 , 以及油层 非 均 质 性严 重 等 , 发生 汽窜 现象 , 导 致这 些井在 进行 蒸汽吞 吐 回来 时 , 出砂严 重 ⑥ 注 蒸汽 热力 采油 的注 采强 度大 这种 突出 的特点 , 不 仅导 致油 井易 出砂 , 而 且 防 砂 难度极 大 。 实践说 明 , 虽然 某些 热采油井 采取 了绕丝筛 管砾石 充填 防砂方 法 , 或者高 温化 学剂 固砂 等措施 , 初 期 能取得 较好 的防砂 效果 。 但 经过 多周 期蒸 汽 吞 吐作业 后 , 防砂砾石 层及 筛管被局 部冲毁 , 化学 固结层被 破坏 , 引起 油井重 新 出砂严 重 。 ⑦如 果油 井 出砂量 很大 , 已在 井眼周 围形成 了洞穴 、 孔洞等 , 防砂难 度 更大 。 油层 结构 破坏 程度 越 大 , 防 治效 果越 差 。 2稠油 热采 井机 槭 防砂 工艺 根据 稠油油 藏原 油粘 度较 高、 采液速度 较大 、 —般 出砂量大 等特 点 , 优先 采 用 的防砂 方法是 : 机械 防砂 , 其 次是化 学防砂 中的人 工井 壁防砂 , 复合 防砂将 取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是指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地层中的沙粒被带上井口,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

油井出砂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层力学性质、井筒完整性、油井操作以及油井开发方式等。


对这些因素,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砂技术对策。

地层力学性质是油井出砂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油井开采地点时,应充分考虑地层
的物理力学特性,包括地层的强度、孔隙度、饱和度等。

如果地层强度较低,会导致沙粒
容易从地层中脱落,引起油井出砂。

在选择井位时需要避开地层弱化区域,减少出砂的可
能性。

井筒完整性对防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完整的井筒能有效封堵出砂通道,减少沙粒
进入井口的可能性。

为了保持井筒的完整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选择井眼直径,避
免过大或过小导致井壁塌陷或堵塞;选择适当的壁厚;进行良好的井壁完井;定期检查井
筒完整性,及时修补井筒裂缝或漏洞。

油井操作也是影响油井出砂的重要因素。

在生产操作中,应尽量减少井口的压力变化,避免沉积物的松动和脱落;合理控制生产流量,避免过大的生产压力造成沙粒上升速度加快,进而引发油井出砂。

还应加强对井口设备的维护,及时清理井口的沉积物,防止其堵
塞井筒。

针对不同的油井开发方式,可以采取相应的防砂技术对策。

对于水驱油井,可通过控
制水压、掺入适量的聚合物等方式,增强水的粘度,减少沙粒的运移速度;对于气驱油井,可以通过调整气体的压力和流速,减少沙粒上升速度,控制出砂情况。

浅析油井出砂原因及防砂措施

浅析油井出砂原因及防砂措施

浅析油井出砂原因及防砂措施摘要: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井出砂的问题一直是石油开采业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油井出砂不仅会造成油井减产、加快油井井下开采设备的磨损、老化,还会导致开采区域地层出现亏空,引起油井报废。

因此,如何解决油井出砂问题成为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文对油井出砂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且对防砂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抽油泵;油井出砂;原因分析;防砂技术引言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进行,地层能量也会随之不断下降,此时油井内部的压差就会不断增大,进而导致油井出砂的问题不断严重,油井出砂会对其产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地层出砂会进入到井筒中,可能会造成管线和设备堵塞情况的出现,或者对泵造成破坏,甚至可能会导致井壁坍塌的问题,造成套管变形损坏,最终使油井不能够继续生产,而且会影响后续开采和最终的采收率,因此加强对油井出砂机理的研究,针对油井出砂机理采取有效的防砂措施来对油井出砂问题进行预防,对于保证油田产能的稳定,提高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油井出砂原因分析油井出砂的原因并不都是一样的,不同区域的油井在出砂原因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总的来说油井出砂主要是两类原因导致的,一方面原因是油藏本身的地质条件,另一方面则是开采因素,这两方面因素是导致油井出砂的主要原因,下面就对这两方面因素进行分别的分析:1.地质条件的影响开采区域内岩层的自然因素是导致油井出砂的主要原因。

在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中,原油输出会导致开采区域土层外部压力不断增大,引起岩层的松动,严重时会导致区域内的岩层脱落,进而出现油井出砂问题。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开采区域内岩层应力的分布是导致油井出砂的内因,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石油需要的压力不断加大,此时油井内开采区域内的岩层应力状态平衡状态被打破,破坏了开采区域内的结构,引起岩层脱落,产生油井出砂问题。

油层胶结强度。

油层胶结强度对于出砂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影响油层胶结强度的因素包括胶结物的种类、数量和强度。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是指井底产生砂层,导致油井表面油砂交界面合并,从而使产油量减小,甚至完全失效。

油井出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油层压力过高:如果油层中的压力超过油井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油层破裂并产生大量砂粒,从而引起油井出砂。

2. 油井设计不合理:油井的设计是否合理也是导致油井出砂的一大原因。

井筒直径过大或过小、水泥固井不牢固等都会导致井底砂层破裂和砂粒进入井筒。

3. 井下操作不当:井下作业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比如在油井中进行泥浆冲洗的时候冲击力过大,就会引起井底砂层的破裂和砂粒进入井筒。

为了防止油井出砂,可以采取以下技术对策:
1. 合理设计井筒和固井工艺:在设计油井时要合理确定井筒直径,确保井底砂层的稳定性。

在进行固井工艺时要选择适合的水泥和添加剂,确保固井质量。

2. 定期清砂和抑制砂层破裂:可以定期进行清砂作业,清除井底的砂粒。

可以适当使用阻砂剂和粘土等材料进行砂层的抑制,防止砂层破裂。

3. 加强井下作业管理:加强井下作业管理,确保操作规范,减少不必要的冲洗和冲击力,避免砂粒进入井筒。

4. 加装防砂设备:在油井井口或井下适当位置加装防砂设备,如梁式过滤器、单向阻砂器等,可以有效防止砂粒进入井筒。

油井出砂是油田开发中常见的问题,为了保持油井的正常生产,需要综合考虑设计、工艺和操作等方面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进行防治。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油井出砂是指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井产出的油液中含有砂粒,从而导致生产设备磨损严重,降低了产油效率,甚至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

油井出砂问题不容忽视,而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本文将对油井出砂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防砂技术对策,以期为油田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油井出砂的主要因素分析1. 地层砂砾含量高:地层中的砂砾颗粒超过了油井产出设备的承受范围,从而引起油井出砂问题。

2. 压裂作业引起的砂砾松动:在油井压裂作业中,因砂层压裂导致砂砾松动,进而通过油井产出。

3. 油藏流体运移过程中砂砾的悬浮沉积:油藏流体中含有的砂砾在运移过程中,由于流速的变化或通道的阻塞,导致砂砾悬浮沉积,最终通过油井产出。

4. 生产压力不稳定:油井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生产压力不稳定,使得地层中的砂砾从孔隙中逸出。

5. 井筒保护不力:油井的井筒不够稳固,未能有效地阻挡地层砂砾的进入。

1. 地层砂砾含量高的防砂技术:针对地层砂砾含量高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地层评价技术来精确评估地层砂砾含量,从而合理选择井筒材料和井底装置,以减少地层砂砾对油井产出的影响。

2. 压裂作业引起的砂砾松动的防砂技术:对于在压裂作业中引起的砂砾松动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合理的压裂工艺和压裂支撑剂,以减少砂砾松动的情况。

4. 生产压力不稳定的防砂技术:针对生产压力不稳定导致的油井出砂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升压、降速等措施,使得油井生产压力更稳定,减少砂砾的逸出。

5. 井筒保护不力的防砂技术:对于井筒保护不力的情况,我们可以加强井筒材料的选择和井筒结构的设计,提高井筒的稳固性,以阻挡地层砂砾的进入。

三、结语油井出砂是影响油田生产的重要问题,需要我们对其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砂技术对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能够为油田生产中的油井出砂问题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最终取得更好的生产效果。

稠油防砂工艺技术研究

稠油防砂工艺技术研究

稠油防砂工艺技术研究摘要:针对吐哈玉东油田油藏特性,主要研究出砂对油井的危害,提出了油井出砂预测方法及稠油井出砂预测,通过模拟岩心试验的计算,当生产压差超过2.5MPa岩芯开始出砂,生产压差增大,出砂量增大,超过5MPa岩心出砂逐渐加剧,在5MPa压差时出砂量11.4kg/d砂子;利用出砂指数法对稠油油井出砂预测。

关键词:油井出砂预测方法防砂技术一、油井出砂机理及危害1.油井出砂机理内聚破坏:内聚力由两个因素产生,胶结材料和毛细压力;内聚力C由外推莫尔包络线应力为零时确定;当井筒周围的压降较高时开始出砂的原因是内聚强度较低。

压降大于砂层的内聚力时,储层将会出砂。

流体作用产生的微粒运移:射孔开采时,在一个存在着差应力的应力场中,流体流动产生的压力脉冲会降低其剪切强度,微粒运移造成的部分孔隙的堵塞所形成的表皮效应议会使压力降升高,从而使应力变为拉伸,导致低拉伸强度的岩石产生拉伸剥离。

由于流体阻力和井筒应力联合作用,在近射孔区引起岩石剥落和地层出砂。

剪切和拉伸破坏:剪切破坏是井壁附近或炮眼周围岩石受过高的应力所致,其原因是油藏压力过低或生产压差过大超过了岩石的强度,造成地层应力平衡失稳,形成剪切破坏。

拉伸破坏是由于过高的开采速度或过快的流速所致。

流体介质的变化:随着油田注水油层中的流体介质变化是油井出砂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量的注入水浸泡油层,使砂岩层的某些胶结物降低强度,粉化脱落而不能胶结住砂粒,造成出砂。

流体冲剧造成砂拱破坏:在开采过程中由于注水使产层的出液量增加。

当砂岩的骨架破坏后,在较高液流的冲刷下,使破碎的骨架砂大量逸出,造成严重的出砂。

二、地层出砂对油井的危害1.地层出砂,油层被掩埋,导致油井减产或停产。

2.油井出砂将增加地面设备和井下设备磨蚀,增加采油成本。

3.油井出砂后,随着油层孔隙压力逐步降低,上覆地层的重量逐渐传递到承载骨架砂岩上,导致上覆地层下沉,致使套管损坏、油井报废。

三、油井出砂预测方法及吐哈油田稠油井出砂预测1.玉东区块油藏特征玉东区块2油组细砂岩平均孔隙度23.4%,平均渗透率406.1×10-3μm2,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以粒间孔、组份内溶孔、晶间微孔、微裂缝为主,其中以粒间孔占孔隙总量的70.0%以上。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油井出砂是指在油井开采过程中,地层中的沉积物被沿着油井管道带到地面或油井井口,导致油井设备受损或工作不稳定的现象。

油井出砂不仅会影响油田的生产效益,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因此,对油井出砂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砂技术措施尤为必要。

一、油井出砂的主要因素1.地质因素地质因素是油井出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质构造的不稳定会导致沉积物结构的破坏和油藏的淤积,造成地层内部的冲刷、变形和漏水现象。

同时,在地层内运移的砂质物粒子也会沿着管道进入油井,从而引起油井出砂。

2.油层物质因素油层物质也是引起油井出砂的重要因素之一。

油层物质中的矿物颗粒和沉积物颗粒在采油过程中会被搬运到油井内部,堵塞管路和油层,从而引起油井出现输油不畅等问题。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造成油井出砂的另一大原因。

例如,油井设备的安装不规范、管道损坏等操作不当或者对油井设备进行维修造成的破坏,都可能导致油井出现输油问题。

二、油井防砂技术对策为了避免油井出砂的发生,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防砂技术措施。

下面就对一些主要的防砂技术措施进行简单介绍。

地质调查是油井防砂的首要工作,它可以帮助了解油井下部地层的情况,避免因地质因素引起的油井出砂问题。

2.管道维护管道维护是防止油井出砂的重要手段之一。

管道的维护包括对管道的清理、加固和保养,使其在运输油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损坏和泄漏的情况。

3.适当措施去除沉积物为了避免沉积物阻塞管道而引发的油井出砂,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沉积物进行清除。

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物理清理、化学清理或机械清理等方法。

4.油井井口防护油井井口是油井出砂的主要入口之一,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来防止沙土、杂物和其他污染物进入油井井口,如安装防护罩和排水设备。

5.检测监控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油井出砂事故,需要安装一套完善的检测监控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油井出砂的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从而保证在出现油井出砂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

油井出砂因素分析与防砂技术对策探讨油井出砂是指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地层中的砂颗粒被携带到井中,形成砂堵或砂淤,导致井下设备受损,产量下降,甚至影响整个油田的运营。

油井出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不仅会增加油井的维护成本,还会影响到油田的正常生产。

对油井出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砂技术对策,对于保障油田的正常生产和油井设备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井出砂的原因分析1. 地层条件地层条件是导致油井出砂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砂质含量较高的地层中,随着油井的开采,地层中的砂颗粒会随着原油一起流入井内,形成砂堵或砂淤,从而导致油井出砂。

在高压、高产量的情况下,地层中的砂颗粒被挤压向油井,也会加剧油井出砂的程度。

3. 油藏属性油藏属性的不同也会对油井出砂产生影响。

含砂量大、颗粒粗大的油藏,其出砂的程度会更加严重。

一些含有天然气的油藏在开采过程中,由于气体的排出使得地层中的砂颗粒发生移动,也会导致油井出砂。

4. 操作不当油井的操作不当也是导致油井出砂的重要因素之一。

采油采气过程中的过快或过慢,注采比失调,地层的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引起砂颗粒流入井内,导致油井出砂。

二、防砂技术对策探讨1. 完善地层评价在油井的开发过程中,对地层的评价和分析非常重要。

通过对地层的含砂量、砂颗粒粒度、孔隙度等参数的详细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地层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减少油井出砂的风险。

2. 合理降低油井产量在高产量的油井中,特别是在高产量和高含砂量的油藏中,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油井的产量,减少地层中的砂颗粒流入井内的风险,从而降低油井出砂的程度。

3. 增加防砂设备在油井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可以增加相应的防砂设备,如筛管、砂控剂等,对地层中的砂颗粒进行有效的过滤和控制,从而减少油井出砂的风险。

4. 定期清洗油井定期对油井进行清洗,清除地层中堵塞的砂颗粒,可以减少油井出砂的问题,保障油井的正常生产。

5. 完善运维管理油井的运维管理对于减少油井出砂也起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稠油油藏出砂机理与防治对策
摘要:稠油油藏大多具有渗透性低、胶结性差和原油粘度高的特点,在开采过
程中出砂严重,导致低产低效井增多,严重影响了油田区块开发效果。

了解稠油油藏出砂机理对有效控制出砂以及选择合理的防砂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对稠油油藏出砂机理及影响出砂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稠油油藏防砂技术对策。

关键词:稠油油藏;出砂机理;防治对策
稠油生产出砂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不仅给采油工艺带来许多麻烦,而且影响储层采油速度及油气采收率,严重时甚至造成井壁坍塌、套管损坏,乃至油井报废.目前,国内外在防砂工艺方面均有长足发展,但在出砂机理方面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笔者在研究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油层出砂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更好地防砂、控砂及提高油井经济效益等提供保障。

1.稠油油藏出砂机理
1.1岩石性质影响油藏出砂
通常,地层埋藏越深,压实作用越强,胶结程度越好,岩石压实紧密,地层不易出砂.砂岩胶结程度是影响出砂的主要因素。

胶结性能与埋藏深度、颗粒大小及形状、胶结物类型和胶结方式等密切相关。

钙质胶结为主的砂岩较致密,地层强度高,不
易出砂;以泥质胶结为主的砂岩较疏松,强度低,较易出砂。

砂岩颗粒接触关系是
影响油层出砂的另一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如果砂岩颗粒为点接触,油层压实作用较弱,地层则容易出砂。

1.2 地层压降增大造成油层出砂
油田在投入开发之前,油藏内部的应力场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投入开发之后,随着原油采出程度增大,地层压力逐渐下降,对上覆地层压力的平衡作用减小,部分上覆地层压力转移到岩石颗粒上,增加了颗粒之间的压应力,并可分解出呈一定夹角的两组剪应力,当超过岩石的抗剪切强度时,骨架颗粒间的稳定状态被打破,常沿着剪应力的方向发生颗粒错动而形成大量的微破裂面,从而降低了岩石强度,导致大量颗粒从岩石骨架上脱落,随流体运移至井筒内,造成油井大量出砂。

1.3地层坍塌、剥落造成油层出砂
稠油油藏完井方式以射孔完井为主,油层在射孔前处于应力平衡状态,射孔后
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弹孔周围地层应力集中,并形成一定厚度的塑变区;当
这种塑性变形超过岩石的极限塑性应变值时,弹孔周缘的骨架砂粒便会剥落、坍塌,造成油层出砂。

1.4拉伸破坏导致油层出砂
拉伸破坏是指当外界的拉张应力超过岩石的抗张强度时,岩石发生塑性变形或破裂的现象。

稠油油藏普遍具有中高渗、大孔喉、胶结差、结构疏松的特点。

在热采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蒸汽的压裂、溶蚀、水化膨胀等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储
层的岩石强度,当流体对岩石的冲刷力与拖拽力超过岩石的抗拉强度时,颗粒便会
从骨架中剥离下来,呈游离相悬浮于原油当中,并随之一起运移至井底,导致油层出砂。

随着颗粒不断剥离,在靠近弹孔部位常常形成与之垂直或斜交的“蚯蚓洞”。

拉伸破坏和流体的粘度与渗流速度有关,原油粘度越高、渗流速度越大,对砂粒的冲
刷力与拖拽力越强,拉伸破坏越严重。

在低流速条件下,砂粒可在弹孔端部及部分“蚯蚓洞”中发生於塞而形成砂拱,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地层出砂强度;而在高流速
条件下,会对先前形成的砂拱造成破坏甚至不能形成砂拱,导致地层大量出砂。

1.5储层敏感性影响油藏出砂
储层中的自生矿物与原始油层中的流体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当不同流体进入时,原始平衡会遭到破坏,对出砂产生影响。

1)速敏性。

因流体变化而引起地层微粒
运移,堵塞喉道,导致流体渗流阻力局部增大,增大了流体对岩石的拖拽力,未被阻挡
的更细微粒随流体进入井筒造成出砂。

2)酸(碱)敏性。

酸(碱)液进入储层后与某
些敏感性矿物及流体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或者颗粒,这些颗粒一方面作为地层砂被携
带进入井底,另一方面堵塞喉道,造成流体对岩石的拖拽力增大,使更细微粒进入井
筒造成出砂。

3)水敏性。

地层中粘土矿物在接触低盐度流体时,可能产生水化膨胀、分散,大大降低地层强度,导致出砂。

4)盐敏性。

盐液进入储层后,由于粘土矿
物的水化和膨胀导致地层出砂。

2 稠油油藏防砂主要对策
通过对稠油油藏出砂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各种防砂工艺现场应用
效果,对稠油油藏防砂技术提出了以下主要对策:
2.1加强地质研究,有效预测油藏出砂程度
由于稠油油藏出砂程度与储层岩石性质、岩石强度、流体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油藏投入开发之前,可以利用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研究储层的“四性”关系,对储层岩石性质、岩石强度、流体性质等进行客观评价,对潜在的出砂层位、平面出砂程度及趋势进行预测,为确定合理的完井方式及防砂工艺奠定基础。

2.2结合油藏特点优选防砂工艺
对于投产后出砂的稠油油藏,应选择适当的防砂工艺进行防砂。

目前的防砂工
艺大体上可分为机械防砂、化学防砂与复合防砂三大技术系列,每一种防砂工艺有
其自身的防砂适应性。

为了保证防砂效果,在优选防砂工艺时,必须要结合油藏的
地质特点与出砂特征。

2.3优选射孔工艺
射孔工艺与射孔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层流体的渗流速度,弹孔入口越大、密度越高,流体的流动截面越大,在相同的采液强度下,流体的渗流速度越小,可以有
效地减小流体对岩石颗粒的冲刷力和拖拽力。

因此,在对稠油油藏出砂油层进行射
孔时,宜采用大孔径、高孔密的射孔方式,以防止储层遭受拉伸破坏而出砂。

另外,
射孔前还应对射孔井段进行优选,避开可能的强出砂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油层出砂与很多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深入研究油层出砂机理,找出这些因素与出砂之间的内
在联系,才能达到防砂、控砂及出砂,提高油田开发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铁岭,沈和平.稠油油藏热采井出砂机理模拟实验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26(3):83-84
[2]田刚,唐洪明,王春华.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适度出砂开采方式研究[J].新
疆石油地质,2007,28(2):197-199
[3]王德新,吕从容.油井中后期出砂预测及防砂对策[J].石油钻采工艺,1997,19(3):81-84
作者简介:孟野(1988-),男,汉族,辽宁盘锦人,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安
全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采油站生产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