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构成学案(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苏教版(新)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群落 学案 生物群落的结构

高中生物苏教版(新)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群落 学案 生物群落的结构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结构知识点(一)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自主学习】1.群落的概念:特定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所构成的集合。

2.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各个种群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群落结构。

(1)水平结构①概念: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______方向上的____________或______称为该群落的水平结构。

②表现:多数情况下呈现____________分布,形成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______特征。

③影响因素:植物个体因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度的不同和_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

(2)垂直结构①概念:指群落____________形成的群落______现象。

②表现:动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③影响因素:植物分层主要受到______的影响,与____________有关;而动物分层现象主要与群落的不同层次可提供不同的______和特定的____________等有关。

3.生态位和优势物种(1)生态位概念: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____________上所占据的______及其与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生态位。

(2)优势物种:在一个群落中,往往有一些种群在____________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而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物种。

(3)生态位的重叠:群落中生态位相似的种群之间常存在______关系。

竞争的结果,可能是其中一个种群____________,也可能是通过____________而减少或排除了相互竞争,使不同种群共存下来。

(4)生态位的意义:生态位的分化提高了____________的能力。

4.影响群落结构的其他因素(1) ______对群落结构的形成也有作用。

通过捕食可以提高或降低生物的多样性和____________。

(2)生物群落的______ ______ (非均匀一致)也对群落的结构产生影响。

最新-2021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3.2生物群落的构成课件 共24张 精品

最新-2021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3.2生物群落的构成课件 共24张 精品
第二节 生物群落 的构成
置身于一片森林,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棵棵参天 大树,林下的灌木、草丛及各种昆虫、鸟等动物。 这众多的生物之间有着什么样密切联系呢?
(1)通过资料分析、师生交流,能够描述 生物群落的组成。 (2)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说出研究生物群 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3)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像,能够描述 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 )
A.共生
B.寄生
C.腐生
D.竞争
3.噬菌体与其侵染的细菌之间关系( C )
A.互利共生 B.竞争 C.寄生 D.捕食
4.森林中生物防治松毛虫的常用方法有招引灰 喜鹊和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B.捕食和共生
C.捕食和寄生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区别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平原的生物种类一般比山地的少,草地比 林地少,远离大陆的岛屿比靠近大陆的岛屿生 物种类少。
但在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 交错区,如海陆交界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 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 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不同生物种的生态位常常不同。据此可以把群 落中的生物种划分成不同的群落成员型。凡是个体 数量多、生物量大、覆盖地面的程度也大的生物叫 做优势种;
优势种最优势者,即盖度最大、生物量最大、 占有最大空间,并在建造群落、改造环境和在物质 与能量交换中作用最突出生物种叫建群种。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不同的生物种群聚集在同一空间,它们之间 的联系十分密切,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复杂的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按性质可以分为 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类型。
寄生 +- 一方有利,一方受害 蛔虫和人

苏教版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构成学案(2)

苏教版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构成学案(2)

生物群落的构成学习目标:1、 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 尝试进行土壤屮小动物类群学习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过程一、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 •群落: _____________ 内聚集在 ___________________ Ψ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集合体。

2 .研究的问题:(1) 群落的 ____________ 组成、优势种群。

(2) _______________ 关系 (3) 群落的演替。

(4) 群落的 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

(5) 各种群的占据位置。

(6)群落的范围和边界。

3 • 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O- -群落的物种组成1、 意义:是区别 的重要特征。

2、 衡量指标:即群落中的多少。

3、 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 越靠近,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畐O三种间关系关系数量坐标图 能最关系图特点举例名称 互利 共生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大豆与 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根瘤菌 死”的同步性变化寄无曲线图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 蛔虫与利。

如果 分开,则寄生生物人;菟丝难以单独存在 子与大豆21 1*IKM特别捉醒:① 判断生物之间的关系时,要先判断是种内关系还是种间关系 ② 注意捕食与竞争的数量坐标图的不同。

例题1 •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与噬 C.狐与兔;D.细菌 菌体四组牛物的种间关系示鸞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1)判断A-D 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A. 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2) 造成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3) ④与②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 死亡,对a 有利的曲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规律方法:(1) 两条曲线“同升同降”为互利共生关系。

【优化方案】江苏专用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章第2、3节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演替课件 苏教版必修3

【优化方案】江苏专用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章第2、3节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演替课件 苏教版必修3

年份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种类 豚草 龙葵 狗尾草 0.3 6.2 10.0 0.6 3.8 9.2 1.0 1.5 8.0 1.6 0.3 6.8 2.3 0.1 5.5
分析:通过比较2004~2008年间豚草的种群密度
(数值变化),得出它的种群密度持续增加,其种群
3.群落演替的特点 (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 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可预测的。 (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 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①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还湖,封山育林等。 ②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活动:砍伐森林、填湖 造地、过度放牧等。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000
25.0
900
49.1
200
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解析:选D。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
关系 名称
数量 坐标 能量关系图 图
特点
对寄主有害, 对寄生生物 有利。如果 分开,则寄 生生物难以 单独生存, 而寄主会生 活得更好
举例
寄生

蛔虫与 人;噬 菌体与 被侵染 的细菌
关系名 数量坐 能量关系 称 标图 图
特点 (1)一般生态需求越 接近的不同物种间 竞争越激烈 (2)数量上呈现出“ 你死我活”的“同 步性变化” (1)一种生物以另一 种生物为食 (2)数量上呈现出“ 先增加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减少” 的不同步性变化

2-1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2-1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教学设计】第1节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种群和群落研究问题的不同,说明群落是从比种群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2.通过“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说出群落的物种组成。

3.通过分析种间关系,学会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对曲线图进行识别与分析。

结合具体事例说明群落的空间结构及群落成员间的联系与制约。

【课件自主预习】一、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群落(1)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研究基础: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2.群落的物种组成(1)区分不同群落的依据: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度: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3)特点: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二、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空间结构1.种间关系(1)类型:主要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2)对不同种间关系的理解:①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②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③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④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

⑤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2.群落的空间结构(1)群落结构类型(2)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植物的垂直分层分布可以充分利用光、水分、无机盐等,动物的垂直分层可以充分利用食物及栖息场所等。

三、群落的季节性及生态位1.群落的季节性(1)概念: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2)结果:导致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2.生态位(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初中群落的结构教案

初中群落的结构教案

初中群落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群落的概念,知道群落是由哪些生物组成的。

2. 让学生掌握群落的结构特点,包括空间结构和时间节律。

3. 让学生了解群落的种类和分布,知道不同群落的生态环境。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生活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2. 群落的结构:(1)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如森林中的树冠层、亚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

水平结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如草原上的斑块状分布。

(2)时间节律:生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如昼夜节律、季节节律等。

3. 群落的种类和分布:(1)森林群落: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

(2)草原群落: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

(3)灌木群落: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灌木植物为主。

(4)湿地群落:分布在湿润地区,以水生植物为主。

(5)城市群落:分布在城市区域,以人类活动相关的生物为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生态系统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群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群落是由哪些生物组成的。

3. 讲解群落的结构特点,包括空间结构和时间节律,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群落的结构。

4. 讲解群落的种类和分布,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群落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5. 课堂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群落,分析其结构和特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群落结构观察和实践的作业,如观察校园里的群落结构,调查周边环境的群落种类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群落的概念、结构和种类。

2.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群落的结构特点。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群落调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导教案

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导教案

第四章第3节群落地结构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群落地结构特征,初步把握群落地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特征.二、预习内容1.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1)种群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群地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群落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群落地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群落地物种组成<1)不同群落地物种数目______差别.<2)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落地空间结构群落地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地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地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地问题.2.描述群落地结构特征.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地研究.学习重点:群落地结构特征.二、学习过程1.群落水平上研究地问题阅读课本71页内容,思考:<1)个体、种群、群落地相互联系?<2)在群落水平上研究地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地问题有什么不同?<3)研究群落有什么意义?2.群落地物种结构<1)群落地物种组成观察课本72页图4-8和图4-9,思考:这两个森林群落地主要差别?由此可得出何种结论?结论:3.种间关系阅读课本72-73页剩余内容,回答:<1)一个群落地物种是否是随机聚集在一起地?<2)种间关系包括哪几种类型?各举例说明.3.群落地空间结构观察课本中地图4-11图4-12图4-13,思考:<1)什么是群落地空间结构?<2)群落地空间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地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2、生物群落地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A.具有明显地分层现象 B.有地有分层现象,有地没有分层现象C.森林中地生物有分层现象,草原上地没有分层现象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3、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 )A.所有地树木B.所有地动物和植物C.所有地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地生物4、区别不同群落地重要特征是< )A.群落地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地关系C.群落中生物个体地数目D.群落中物种地数目5、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A.种群地密度B.适应地普遍性C.群落地垂直结构D.群落地水平结构6、对某一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地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群之间地关系是.<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地下降,很可能是由于.<3)种群数量变化地周期大约是.<4)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会导致被捕食者种群地消亡吗?.课后练习与提高1、生物群落地特点有< )①有一定地分层结构②植物之间有复杂地相互关系③有相当数量地植物种类④最底层是草本植物⑤高层是木本植物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2、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地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地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3、为了减小某种昆虫对农作物地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地蜘蛛.右图是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地调查结果.下列各项解释中正确地是<)A.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地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B.在Ⅱ期间,害虫数量减少地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地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不再发生相互作用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地四个池塘中,每池中均放养等量地三种蝌蚪,且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地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2)无水螈地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增长很快,有可能是J型增长吗?为什么?.<3)随着水螈地增多,三种被捕食蝌蚪地总数量,其中锄足蟾蜍蝌蚪数量,这最可能是因为,由此,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地结果<4)随着水螈地增多,雨蛙蝌蚪地数量不降反升,这是因为.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苏教版苏教版必修3第3章教材分析

苏教版苏教版必修3第3章教材分析

必修3第3章教材分析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内容简介本章由3节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生物群落的构成、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介绍种群的概念、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第二节介绍生物群落的概念、组成以及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第三节介绍生物群落演替的类型和原因以及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本章主要活动有:模拟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标志重捕法;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分析两种草履虫之间的竞争现象;观察小型环境中生物群落的演替;研究不同生态位的植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放眼社会,“退耕还林与生态保护”。

内容地位以生态学为代表,在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4个层次上寻求生命系统的奥秘,是现代生物学发展的宏观方向。

生态学按研究对象的层次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

本章内容与前后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调查池塘生物群落的构成”和“观察小型环境中生物群落的变化”的活动及“不同生态位的植物结构是否有差异”研究性学习中,都要求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并能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在“调查池塘生物群落的构成”活动中,需要有关植物的结构和光合作用的知识做基础;本章讲述的种群、群落的知识,也是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态的基础。

教学特点本章内容属于宏观生物学,学生在生活中有接触,但没有相关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因此教师可从周围环境中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题或讨论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或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本章有些内容侧重于阐述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如种群的增长。

对于这些教学内容,应当尽量结合实例进行分析,避免单纯地讲述概念。

本章安排了7个活动,教师可根据各个活动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一、群落的结构特征(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种间关系1)捕食:(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如:羊吃草,狼吃鹿。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

如: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

3)竞争: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

如: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4)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

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细菌;绦虫和猪。

(4)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物种分布,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的分层与食物和栖息条件有关。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物种分布,不同地段往往分布不同种群,同一地段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二、群落的演替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1)群落演替的过程和主要类型①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但被彻底消灭........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②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互利共生(如图甲):根瘤菌、大肠杆菌等 捕食(如图乙) 2、群落的种间关系 竞争(如图丙):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 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寄生:蛔虫、绦虫、虱子、蚤 植物与光照强度有关垂直结构 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3、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4、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苏教版教学课件苏教2011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必修ⅲ第三章第2讲生物群落的构成与演替

苏教版教学课件苏教2011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必修ⅲ第三章第2讲生物群落的构成与演替

答案 A
思维方法探究
思维误区警示
易错分析
对种间关系相关曲线解读不清
(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变化(同生共死) (2)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
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
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
经历时间较短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 的演替
时间 影响 因素 实例
2.群落演替特点
(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 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可预 测的。 (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
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
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群落演替的原因
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纠正训练
1.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 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 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 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解析
对应训练
1.(2008·广东生物,14)菟丝子叶片退化,茎
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 树冠层。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和养分 A.①③ 活,互惠互利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③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 ( D ) ②吸收果树的水分 ④共同生
解析
竞 争
捕 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 种生物为食,数量 上呈现出“先增 羊和草;狼和羊 加者先减少,后 增加者后减少” 的不同步性变化

苏教版高中生物目录(2)

苏教版高中生物目录(2)

必修一第一章生命科学和我们1、身边的生物科学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1、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2、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2、细胞的类型和结构3、物质的跨膜运输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1、A TP和酶2、光合作用3、细胞呼吸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1、细胞增殖2、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3、关注癌症必修二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身边的生物科学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1、细胞的减数分裂2、有性生殖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1、基因的分离定律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2、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5、关注人类遗传病第五章生物的进化1、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2、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必修三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身边的生物科学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人体的稳态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2、生物群落的构成3、生物群落的演替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1、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五章人与环境1、人类影响环境2、创造人与自然和和谐选修一第一章无茵操作技术实践1、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二章发酵技术实践1、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2、测定发酵食品中的特定成分第三章酶的应用技术实践1、酶的制备和应用2、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1、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2、分子生物学技术选修二第一章生物科学与现代农业1、繁殖与育种技术2、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疾病的防治3、现代农业第二章生物科学与工业1、发酵工程与食品生产2、酶工程3、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制药第三章生物科学与健康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2、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3、人体器管移植第四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1、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2、合理利用生物资源选修三第一章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概述2、基因工程的应用3、蛋白质工程第二章细胞工程1、细胞工程概述2、植物细胞工程3、动物细胞工程第三章胚胎工程1、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2、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第四章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的原理及类型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高中生物_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导入:前两节我们已经学习了种群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什么是种群”,(学生回答后强调三个概念要点:同一区域;同一物种;所有个体)。

大家非常清楚,一个区域内不会只有一种生物,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欣赏一下非洲大草原上生物的风采!(播放视频)问题:在刚才的画面中你都看到了哪些生物(学生回答)非洲大草原上的生物当然不止刚才看到的这些,它们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生命系统——群落。

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群落的相关知识。

(板书:第3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概念我们在本章的开始就已经学习过了,哪位同学还记得?(学生回答,强调三个概念要点:同一时间;同一区域;各个生物群落),然后进行概念辨析: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类2)一片森林中的各种生物以及阳光和土壤等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动植物4)菜市场的各种动物和蔬菜等全部生物5)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学生讨论回答,并简要说明理由,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小结;一个群落应该包含该区域中的所有生物)过渡:如果让你去非洲大草原上研究这个群落的话,你希望了解什么呢?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两分钟的时间,我找同学回答!(对学生的回答注重鼓励)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我简单总结补充一下,在群落中我们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该群落中有哪些生物种群?2.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3.生物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4.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5.的范围和边界是怎样的?6.群落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前三个内容。

展示图片(两幅图片: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你能说出这两个生物群落的不同吗?(提问学生),做出这样的判断你的依据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很好,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它的物种组成,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板书:一、群落的物种组成)看图分析大家仔细比较图片中的这两个群落,可以看出这两个群落不但物种组成不同,物种数目也是不一样的。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必修③ 第三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徐州 生物杜老师)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必修③  第三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徐州 生物杜老师)

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 物种丰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 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 落结构也越复杂。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 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度的研究
(1)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 (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采样 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3)丰度: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确定问题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 和环境情况 ↓ 取样:选取取样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 本,并标明取样地点、时间等 ↓ 采集:从土壤样本中采集小动物 ↓ 观察与分类:对采集的小动物分类并作好 ↓ 记录 统计和分析:设计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 数据
是 。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变 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 。
(3)请绘制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坐标曲 线图。
(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
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 。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 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 同物种 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1)从题干信息可知:群落演替的起点不是原始裸地, 而是从原来的植物群落所发生的演替,故为次生演替,演替 的结果是群落物种的丰富度增加。(2)从表格数据可看出在演 替过程中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也增
加。(4)生物量演变的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

苏教版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共49张PPT)

苏教版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共49张PPT)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尝试解答】 C
【解析】
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时,
两者都能良好生存,但培养相同的天数后,双小
核草履虫的个体数比大草履虫个体数要多;而把 两者放在一起混合培养时,两者为了共同的生活 资源而竞争,结果大草履虫减少直至消亡,双小 核草履虫获胜并得到充分的生活条件而生存,可 见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竞争
捕食
2.种内关系的分析 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如种内 斗争、种内互助。 概括如下:
种 内 关 同类相食 系 种内斗争 争夺配偶 争夺栖息环境
群聚互助:如蚂蚁的取食、鱼类洄游 种内互助报警互助:乌鸦看到猫头鹰就发出特殊鸣 叫以引起同类警惕
特别提醒
4.生物群落的其他特点 (1)生物群落具有物种的丰富度。
(2)具有一定的优势物种。
(3)群落内不同种群之间具有典型的营养结构。
例3 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 .
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鱼类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植物 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尝试解答】
【解析】
C
池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植物的垂直分层
而导致以不同植物为食的鱼类也出现分层;因从
岸边到中心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必然导致池 塘中的动物群落有水平结构。
跟踪训练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 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 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解析:选D。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最主要的特点 是分层,生物的生存受到环境中的如光照、温度、 水分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光照影响光合作用, 因此,决定植物分布的因素是光照;动物之所以 分层是由于群落不同的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 次也是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因此,食物是 动物分层的主要原因。

必修三第五章复习学案2

必修三第五章复习学案2

高一生物复习学案5——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班级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还包括藻类植物(如绿藻、红藻、硅藻、海带)、光合细菌、蓝藻以及硝化细菌等。

生产者一定是_______型生物,自养型生物也一定是生产者。

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

3、消费者:包括绝大多数的______________,菟丝子以及很多的微生物(如:麻风杆菌、结核杆菌,所有的病毒)。

消费者都是________型生物,营寄生性生活的生物一定是消费者。

4、分解者:所有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如:蚯蚓、蜣螂、乳酸菌、酵母菌以及大型的食用菌蘑菇、木耳等。

分解者也是异养型生物。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针对训练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②某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A.所有生物之间的关系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C.生物间单方向的营养关系D.食物链(网)各环节的营养总和知识点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________开始的,通过生产者的作用,太阳能就输入了生物群落,因此流经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

2、能量的传递渠道是;能量传递主要以的形式进行。

3、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级级都有散失,主要通过作用进行。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每个营养级能量的最终去路包括。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_ ,因此,一般而言,食物链不超过个营养级。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苏教版必修三备课资料)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苏教版必修三备课资料)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知识点一种群的概念1概念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2.种群概念的理解(1)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必须具有一定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2)两个“关键词”:“同种”和“全部”。

①“同种”:指同一物种,即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

②“全部”:指全部个体,包括该物种的全部幼体和成体,也不分性别。

(3)种群概念的内涵与外延①内涵:它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一系列特征。

②外延:有复杂的种内关系。

注意:①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的特征是个体所不具有的,个体只具有性别、年龄、出生、死亡等特征。

③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④一个种群不是简单个体的累加,而是有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

知识点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1)概念: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

(2)特点①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同的,同一物种在不同时期种群密度也是不同的。

(3)调查方法①植物:样方法。

②动物:标记重捕法。

注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以及迁入和迁出等都影响种群密度。

2.出生率和死亡率(1)出生率①概念:一个种群的出生率是指该种群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②实例:假设2008年我国平均每1万人中出生120个孩子,那么我国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就是12‟。

(2)死亡率①概念:一个种群的死亡率是指该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②实例:有l 000个个体的田鼠种群,在一年中有30个个体死亡,那么这个种群的死亡率就是30%o。

注意:①出生率和死亡率通常以Ⅱ%o表示。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最直接因素。

2018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2018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目标导读] 1.概述生物群落的概念。

2.结合教材P72进行“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验探究。

3.阅读教材P73~74的内容,描述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特征。

4.结合教材P75~的内容,描述生物群落的结构。

77[重难点击] 1.群落的种间关系。

2.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及构成1.概念在____________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2.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和表现(1)组成:群落由一些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基础:一个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3)从赤道到北极依次有:____________、温带森林和苔原等不同类型的群落。

3.物种丰富度(1)概念: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的多少。

(2)某一地域中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常用物种丰富度指数D来表示。

计算公式:D=S/ln A(S:物种数目;A:____________)。

4.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1)土壤动物:是指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在土壤中生活,并对土壤产生一定影响的动物。

(2)取样方法:应考虑动物____________、活动方式。

研究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进行取样。

问题探究1.观察下面关于地球表面不同类型的群落类型图,分析物种丰富度由上图可看出,在整个生物圈中,地球表面因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因子的不同,从赤道到北极依次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

不同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有差别。

上述差别我们可以用物种丰富度来衡量。

2.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1)探究原理①研究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__________(如采集罐、吸虫器等捕捉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构成》教案-新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构成》教案-新版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一、学习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师生交流,能够描述生物群落的组成。

2.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说出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3.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像,能够描述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

(2)理解生态位的概念。

(3)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4)生物群落的结构。

难点:(1)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

(2)理解生态位的概念。

(3)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4)生物群落的结构。

(5)对土壤动物丰富度统计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1.以具体的实例来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

2.通过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生存条件的比较,理解生态位的概念。

3.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群落的深入了解,来掌握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等的观点。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深入实地观察周边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并预习学案,初步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2.教师的教学准备:引导学生做好观察周边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实验设计和实践、课文预习;网络课件发布到校园网的服务器。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回顾:以生命系统的个体结构层次为起点的宏观层次依次是什么?个体→种群→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圈展示幻灯片:在草原上,人们放牧的牛羊是否牛肥马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鹰的数量。

原因是:鹰爱吃田鼠,田鼠爱吃蜜蜂窝中的幼虫和蜜,蜜蜂是三叶草传粉时必不可少的媒介,三叶草是牛马的主要食物。

你知道这些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教师: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任何一个生物都不可能单独生活,它必然要与周围同种的很多个体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种群。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有数百万种之多,一个种群能够单独生存于世吗?它与周围的其他种群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这些生物如果在一起,又构成了怎样的一个群体?学生:一个种群不能单独生存于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群落的构成
学习目标:
1、 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 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 学习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过程
一、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 •群落: _____________ 内聚集在 ________________ 中 ________________ 的集合体。

2 .研究的问题:
(1) 群落的 ___________ 组成、优势种群。

(2) _______________ 关系 (3) 群落的演替。

(4) 群落的 _________________ 结构。

(5) 各种群的占据位置。

(6) 群落的 范围 ________________ 和边界。

3 •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 _____________ 。

二、 群落的物种组成 1、 意义:是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特征。

2、 衡量指标: _____________ ,即群落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多少。

3、 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 富。

三、 种间关系 特点 举例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 大豆与 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 根瘤菌 死”的同步性变化
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 蛔虫与 利。

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 人;菟丝 难以单独存在 子与大 豆
关系 数量坐标图
名称
寄 无曲线图
(3) ④与②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 b 死亡,对a 有利的曲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规律方法:
(1) 两条曲线“同升同降”为互利共生关系。

(2 )两条曲线“交替消长”,则可能为竞争关系或捕食关系。

若两曲线的最高点相同为竞争 关系,不同则为捕食关系。

(3)两曲线“一升一降”,则为寄生关系或竞争关系。

但竞争关系会导致物种灭绝,即下降 曲线能降到零,而寄生关系一般不会淘汰物种。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 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种 _________________ 分别占据了不同的 ____________ 。

2. 类型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象
现象
分布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 的“同步性变化”,一般生 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生物 物种间竞争越激烈
牛与羊; 农作物 ^与杂^草
来源学
&
羊和草; 狼与兔
① 判断生物之间的关系时,要先判断是种内关系还是种间关系 ② 注意捕食与竞争的数量坐标图的不同。

例题1.下图①〜④分别为 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 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 C.狐与兔;D.细菌 。

请据图回答:
(1)
判断A 〜D 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
A. ___________ ;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 ;
D. __________ (2) 造成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 于
kl
A B
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 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 不同步性变化
o
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条件的不同、生物
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
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例2.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 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 光照、食物
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探究原理
(1 )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环
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例题3: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 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丫①设计表格便于记录
观察和分类----- vj
②借助动物图签查清名称
厂 j③使用放大镜或实体镜观察
----- ---------- J ①统计丰富度
统计和分析I §②完成研究报告
3.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来源:学#科#网]
(1 )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动物样本要分别统计,如实记
录。

(2)尽可能多的收集小动物。

(3)同样营养土壤,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来源:学科网]
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