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在马克思的影响下,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西欧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他结合黑格尔的思想在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物化理论。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发展,他认为物化不仅表现在社会生产方面,还表现在文化领域。

通过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分析,对比其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着重从概念、批判重点、角度和途径上揭示两者的区别。

标签:物化;异化;对象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西欧国家的无产阶级也试图用革命的方式夺得政权,但是均以失败告终。

此时,卢卡奇试图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西欧革命全部失败的现状做出分析,而他的物化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形成的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重新诠释。

一、何为“物化”
卢卡奇的“物化”概念主要来源于对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和对黑格尔主体性思想的继承。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作为一种凝结人的劳动力的物,却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控制作用。

马克思称这种现象为“商品拜物教”。

这是一种把商品当作圣物,对此敬畏的类似宗教的社会现象。

卢卡奇被称为“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原因就是他始终试图用黑格尔的哲学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分析,物化理论也不例外。

黑格尔认为“主体即实体”,将主客体区分开来,把历史的主体定义在绝对精神上。

卢卡奇将黑格尔的这一思想移植入现实社会,扬弃绝对精神,而将历史的主体定为工人阶级,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物化理论。

那么什么是“物化”?卢卡奇这样描述:“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1]。

人的劳动应该是由其自身控制的自主自愿的活动,而其劳动所生产的物也应该是由人所支配的。

但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下,人的劳动结果,所生产的物却变为控制人,支配人的力量。

这就是物化。

又因为卢卡奇已经将工人阶级定为历史的主体,那么由于“物化”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人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意识的情况,就是工人阶级在主观上无法意识到自己是革命的主体,是历史的主体造成的,所以西欧的革命不可能不以失败告终。

二、物化的表现形式
卢卡奇认为物化现象并没有只停留在生产活动领域,而是渗透进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他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带来特有的并且是必然的现象[2]。

(一)物化产生于生产活动领域
这点与马克思所分析的相同,生产关系决定着其他关系,而这种现象也必然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相关。

马克思在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中从商品使用价值
的质与量进行了阐述。

在量的方面,各种物的使用价值都有自己的计量方式,而生产活动是需要消耗劳动时间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的量取决于其劳动量或必要劳动时间。

而在质的方面,每种商品都是多种自然属性的综合,每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并且在每种商品的生产中都需要消耗人类的劳动。

在此基础上,卢卡奇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过程的合理化使得生产越来越脱离人,而生产者只能是这种合理化系统的旁观者。

其体现很大程度上是商品的质被忽视,而量越来越被重视。

“在客观方面,只是由于质上不同的对象——就它们首先获得自己作为商品的对象性这一方面而言——被理解为形式相同的,商品形式作为相同性的形式,即质上不同的对象的可交换性形式才是可能的。

”[1]因此,如果想实现商品交换,就要把现实层面上不同质的物变为同一抽象层面上的价值。

也就使得商品的质显得越来越次要,而量更为重要。

当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以后,随之而来的这种量化自然也就波及到生产者的身上,于是人本身也就被量化。

而人作为劳动生产的主体性也就无法体现,商品的量主导着人。

其次,资本主义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也影响着人的主体性,造成物化现象。

由于机器生产所要求的标准化、精细化,生产者更像是机器的零件,劳动与生产者割裂开,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

在这点上也是卢卡奇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发展。

(二)物化发生后迅速从生产活动领域扩大到思想文化领域
物化割裂了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也因此丧失自身主体性,使得其主观意识上对资本主义现实结构进行改进成了不可能。

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由于被自身的立场所局限,其非但不能对资本主义现状进行批判,更使自身成为物化结构在思想文化上的一种反映[2]。

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物化主要表现在资产阶级社会科学与现实社会历史的割裂和具体学科分化上。

卢卡奇从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科学就存在着把现实具体的时候历史当作既定的、无法改变的存在物这样的特质[3],这也就是将社会科学与社会的历史基础割裂开来,丧失了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在具体学科的分化上,由于自身理论所依托的物质基础的放弃,学科之间形成了互不兼容的局面,社会科学的整体性也随之消失。

而哲学作为综合性的学科,此时就应该肩负起将各个具体学科有机整合起来的重任。

然而,卢卡奇认为由于资产阶级哲学的自身立场和局限,这个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3]。

只有深入具体学科背后的物质领域进行历史性的批判性的分析,对社会进行整体把握,才能有效解决思想文化被物化的这一现状。

三、物化理论与异化理论的区别
因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从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出发,所以很多学者认为物化只是对马克思的异化的另外一种说法。

但是其二者在概念、批判重点、角度和解决途径上都是不同的。

卢卡奇对异化理论进行了发展,但是也对其理解有部分偏差。

(一)在概念上的区别
异化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之下造成的私有制,私有制和异化是同源的。

马克思的“异化”是指原本属于人的东西或人的活动的结果,在人的对象化活动过程中,取得了独立性,并反过来成为制约人,统治人的力量[4]。

其实,马克思的异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化的异化”,而另一种是“对象化的异化”。

对象化的异化是人类本质的肯定,是将劳动进行转化,人类借此创造出自己的生存世界。

但是在对象化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走向一个极端,劳动及其结果与生产者本身相背离,那就是物化的异化,此时则是商品反过来控制了人。

而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是对人类本质的否定,人的主体性也不复存在。

但是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中,是将对象化和异化等同起来,这两者的概念是等同的。

(二)在批判重点和角度上的区别
马克思重点在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使商品拜物教成为必然结果。

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货币、商品等问题的批判不是只停留在表面,而是直指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重点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压迫。

而卢卡奇则是从人的意识出发,重点在批判工人阶级的无主体性意识。

而其阐述则是从生产活动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两个方面分析这种物化现象。

与马克思的从商品为点,深入进去达到生产方式的本质的纵向角度,卢卡奇则是一种横向分析的角度。

他从整个社会的现实和意识两个方面对物化进行了全面分析。

(三)解决途径上的区别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的必然结果。

而商品发展的这种结果就是由于社会分工造成的。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商品本身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直接结果。

在原始社会,社会分工是根据差异进行的,比如性别、天赋等。

此时人们劳动的方式是合作。

劳动产品是在以血缘为纽带的群体中平等分配,此时不存在商品的概念。

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部落首领脱离劳动生产,此时私人的劳动生产就有了归属问题,而私人的剩余劳动产品被用来交换就产生了商品。

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中,分工划分得越来越精细,私人劳动上升到了主导地位,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变为对立关系,私有制随之发展。

随后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商品交换范围扩大,促使生产形成新的分工,导致了个人屈从于分工而从事某种劳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成为主要方式。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商品拜物教”现象的发生。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得本身体现人类本质的劳动不再是人们自愿的活动,而是由于私有制和屈从于分工,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所控制,是人与人的异化。

所以如果想要彻底消除异化,就要消除资本主义的这种社会分工,消灭私有制,马克思将希望寄托于生产实践的发展。

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则是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但是无法改变其现状则是因为工人阶级缺少主体意识,无法认识到自己是革命的主体,是历史的主体。

所以如果想要彻底消除物化,必须从工人阶级的主观意识出发,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历史的主体,并想要去改变现状。

总而言之,卢卡奇虽然在物化理论上有一些缺陷,将对象化、物化和异化等同起来[4],过分看重人的意识,试图用唤醒无产阶级的意识来拯救西欧革命失败的悲剧,忽视革命的客观条件。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发展,其物化理论也成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时不可搁置一旁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50-151.
[2]商逾.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卢卡奇物化理论探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陈学明,陈悦.卢卡奇对商品形式占支配地位的社会中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阳桂红,刘大欣.关于马克思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比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