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详细列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生宙是一个地质时代,从地球形成的45亿年前,到显生宙开始的5.4亿年前。

隐生宙分为元古代和太古代。

太古代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始于迄今46亿年前(地球出现),结束于迄今24亿到38亿年前。

之所以如此模糊,一是因为有人把迄今38亿年前早期岩石还没有形成的时期单划分成冥古代;二是由于年代久远,太古代的保存下来的地质纪录非常破碎、零散。

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的形成都发生在这一重要而又漫长的时期。

大约38亿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壳,至35亿年前大气圈、海水开始形成。

太古代晚期出现原核生物。

迄今24亿年前细菌和蓝藻开始繁盛生命,出现“生命大爆炸”,元古代开始。

埃迪卡拉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 搜索
埃迪卡拉纪,或称新远古纪III(Neoproterozoic),是隐生宙最后的一段时期。

一般指620-542百万年前。

学者曾用这个名字指不同阶段,但是2004年5月13日,国际地质学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IUGS)宣定日期,这是这个组织在120年第一次加时期定义。

[编辑]
名字来源
这个期的开始与其他地质时代不同,不按照化石变化。

在这个时期的出现的软体生物很少留下化石。

埃迪卡拉纪是从一个有不同化学成份的岩石层开始。

这个岩石层13C非常少,说明当时全球性的冰河时期结束。

(参见《科学》杂志文章)。

埃迪卡拉的名字来自南澳大利亚得里亚的埃迪卡拉山。

1946年,Reg Sprigg
曾在这里发现显生宙以前的化石。

研究这些化石的Martin Glaessner认为这是珊瑚和海虫的先驱。

以下几十年,南澳大利亚还找到很多的隐生宙化石,其他各大洲也找到一些。

这些化石一起叫做埃迪卡拉动物。

埃迪卡拉动物
埃迪卡拉动物化石出土越多,反而越没有规律。

有几种化石比较象后来动物的先驱。

埃迪卡拉后期,有一些虫子爬行的痕迹,也找到一些小的硬壳动物。

可是大部分的埃迪卡拉动物是一些不能动的球,盘,叶状体,和以后的动物没有什么关系。

学者之间,这些化石到底是什么也有很多争论。

寒武纪是距今5亿7千万年前-5亿1千万年前的一个地质时代。

寒武纪是显生宙的开始。

在这一时期,大约50个门的大量多细胞生物(包括几乎所有现生生物的祖先)快速出现,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这一时期,最繁荣的生物是节肢动物三叶虫,其次是腕足动物、古杯动物、棘皮动物和腹足动物。

寒武纪的生物形态奇特,和地球上的现生生物极不相同。

最古老的鱼种也出现在这个时代,是耳材村海口鱼(Haikouichthys ercaicunensis),该化石发掘在澄江动物群。

此时在潮湿的低地可能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类的低等植物,但它们还缺乏真正的根茎组织,难以在干燥地区生活。

寒武纪没有真正的陆生生物。

奥陶纪(Ordovician,符号O)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488.3±1.7百万年(Ma),结束于443.7±1.5Ma。

奥陶纪期间藻类如钙藻广泛发育,海生无脊椎动物和三叶虫、笔石、头足类、腕足类、棘皮动物如海林檎等非常繁盛,板足鲎出现,发现可靠的四射珊瑚。

奥陶纪属于显生宙古生代,上一个纪是寒武纪,下一个纪是志留纪。

奥陶纪包括了早奥陶纪、中奥陶纪、晚奥陶纪。

志留纪是地质时代古生代的第三个时期,开始于距今约4.38亿年前,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植物开始登上陆地,在海中也出现了有颌骨的鱼类--棘鱼类,棘鱼类并演化出了鳃盖骨,海中有成群的珊瑚聚集生活,最后形成珊瑚礁。

泥盆纪(Devounian,符号D)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416±2.8百万年(Ma),结束于359.2±2.5Ma。

泥盆纪早期裸蕨类繁荣。

中期后,蕨类植物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腕足类和珊瑚发育;原始菊石出现;昆虫和原始两栖类、迷齿类最初发现。

晚期无颌类趋于灭绝。

泥盆纪属于显生宙古生代;泥盆纪的上一纪为志留纪,下一纪为石炭纪。

泥盆纪分为早泥盆纪、中泥盆纪、晚泥盆纪。

石炭纪是地球历史中的一个地质时代。

早在1822年石炭纪在英国就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地质时代中的纪了。

石炭纪的名字来自于上石炭纪时期在全世界各地形成的煤。

它从3.55亿年前开始,延续到2.9亿年前。

它与二叠纪和泥盆纪之间的边界的年代主要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断代获得的。

对石炭纪的内部分类各个地区使用非常不同的系统,这些不同的系统在其使用地区和传统中却相当稳定。

在西欧石炭纪一般被分为上下两个亚纪,在美国分密西西比亚纪和宾西维尼亚亚纪,在俄罗斯分上中下三个亚纪。

古生物学上的细节划分一般使用海生动物:头足纲动物、腕足纲动物、珊瑚等。

陆地植物也被用来对上石炭纪作细节划分。

二叠纪是三亿至2.5亿年前古生代的最后一个地质时代。

定义二叠纪的岩石层是比较分明的,但它开始和结束的精确年代却有争议。

其不精确度可达数百万年。

二叠纪分早二叠纪和晚奥陶纪两个世。

二叠纪地球上所有的陆地组成一个大陆:盘古大陆。

当时海面比较低。

二叠纪时在海洋中造礁生物非常活跃。

在陆地上裸蕨植物开始衰退,真蕨和种子蕨非常繁茂。

在这个时期第一批裸子植物出现。

二叠纪时期陆地上的主要动物是两栖动物,但爬行动物开始发展。

二叠纪末发生了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90%至95%的海洋生物灭绝。

三叠纪(Triassic)是2.5亿至2亿年前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Permian)和侏罗纪(Jurassic)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

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

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

其误差在正负数百万年。

三叠纪的名称是1834年弗里德里希·冯·阿尔伯提起的,他将在中欧普遍存在的位于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页岩之间的红色的三层岩石层统称为三叠纪。

今天,三叠纪被分成更多亚层。

标志三叠纪的典型的红色沙岩说明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干燥,没有任何冰川的迹象。

今天一般认为当时在两极没有陆地或覆冰。

因为当时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因此当时的海岸线比今天要短得多,三叠纪时遗留下来的近海沉积比较少,只有在西欧比较丰富。

因此三叠纪的分层主要是依靠暗礁地带的生物化石来分的。

由于三叠纪以一次灭绝事件开始,因此其生物开始时分化很厉害。

六放珊瑚亚纲是这时候出现的,第一批被子植物和第一种会飞的脊椎动物(翼龙)可能也是这时候出现的。

三叠纪亚层
三叠纪一般被分成早、中、晚三期:
三叠纪晚期(Tr3)
雷蒂亚阶(2.096-2.057亿年)
诺利克阶(2.207-2.096亿年)
卡尼阶(2.274-2.207亿年)
三叠纪中期(Tr2)
拉丁尼阶(2.343-2.274亿年)
安尼西阶(2.417-2.343亿年)
三叠纪早期(斯基甫阶,Scythian)
Spathian(2.419-2.417亿年)
Nammalian(2.434-2.419亿年)
Griesbachian(2.482-2.434亿年)
侏罗纪是1.35亿至1.95亿年前的一个地质时代,位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是恐龙时代中生代的第二个纪。

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

其误差在5-10百万年之间。

侏罗纪名字来自有很多石灰岩山洞的侏罗山。

侏罗纪亚层
侏罗纪由三叠纪晚期灭绝事件开始,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层:
麻姆统(Malm),晚侏罗纪
提通阶(Tithonian)(135–141 百万年)
启莫里阶(Kimmeridgean) (141–146 百万年)
牛津阶(Oxfordian)(146–154 百万年)
道格统(Dogger),中侏罗纪
卡洛维阶(Callovian)(154–160 百万年)
巴通阶(Batonian)(160–164 百万年)
巴裘阶(Bajocian)(164–170 百万年)
阿连阶(Aalenian)(170–175 百万年)
里阿斯统(Lias),早侏罗纪
托阿尔阶(Toarcian)(175–184 百万年)
普连斯巴奇阶(Pliensbachian)(184–191 百万年)
锡内穆阶(Sinemurian)(191–200 百万年)
海塔其阶(Hettangian)(200–203 百万年)
白垩纪是6.5千万至1.35亿年前的一个地质时代,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是恐龙时代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

白垩纪名字来自在这个纪岩石层里常见的白垩。

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

其误差在几百万年之间。

它结束的时间定的比较准,是在6.43千万左右,那时全地球的岩石层都含大量的铱。

一般以为,那时有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在今墨西哥湾附近有一个大坑。

这个陨石造成了大量生物灭绝,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但是这个理论现在有争议。

白垩纪下层
白垩纪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从最早到最晚细分如下:
上白垩纪
麦斯特里希特阶(Maastrichtian)(72 – 65 百万年)
坎帕阶(Campanian)(83 – 72 百万年)
桑托阶(Santonian)(87 – 83 百万年)
科尼亚克阶(Coniacian)(88 – 87 百万年)
土仑阶(Turonian)(92 – 88 百万年)
森诺曼阶(Cenomanian)(96 – 92 百万年)
下白垩纪
阿尔布阶(Albian)(108 –96 百万年)
阿普第阶(Aptian)(113 – 108 百万年)
巴列姆阶(Barremian)(117 – 113 百万年)
豪特里维阶(Hauterivian)(123 – 117 百万年)
凡蓝今阶(V alanginian)(131 – 123 百万年)
贝里亚阶(Berriasian)(135 – 131 百万年)
上新世是地质时代中第三纪的最新的一个世,它从距今530万年开始,距今180万年结束。

上新世前是中新世,其后是更新世。

如同其它许多比较老的地质时代,上新世与其它相邻的时代的岩床的分界定义分明,但其精确的时间范围还不十分准确。

上新世与中新世之间的边界不是一个全球性的事件,而是地区性的从比较温暖的中新世转化为比较寒冷的上新世,上新世与更新世之间的边界一直被认为从更新世冰川的开始,但最近的分析认为这个边界有点太晚了。

更新世,亦称洪积世,地质时代第四纪的早期。

延续时间自二百万~三百万年前至一万二千年前。

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动、植物属种与现代相似。

显著特征为气候变冷、有冰期与间冰期的明显交替。

此时,欧
洲发生过五大冰期:多脑冰期、群智冰期、民德冰期、里斯冰期和玉木冰期。

人类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全新世(11500年前至现在)是最年轻的地质时期。

全新世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详细研究全新世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至关重要。

研究全新时气候变化的主要材料包括高纬度和高海拔冰芯,湖泊沉积物纪录,树轮,石笋及其他洞穴沉积物,高沉积速率的深海沉积物等。

格陵兰岛的冰芯记录提供了年纪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它显示了自新仙女木事件以后全新世文部很稳定。

但这种稳定的气温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有很多研究表明(Denton and Karlen, 1973, Quaternary Research, vol.3, p.155-205;Mayewski et al., 2004, Quaternary Research, vol.62, p.243-255等等)全新时期后变化同样很明显,并且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但是,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原因仍在进一步探讨之中。

显生宙是距今5.7亿年以来有大量生物化石出现的时期。

显生宙表示在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

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