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兔和猫》解析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每次读到这里,总要受到一种灵魂的冲 击,以至于流泪。不只是感动,更是痛苦 的自责。我常常感到自己的感情世界太为 日常生活的琐细的烦恼所纠缠左右,显得 过分的敏感,而沉溺于鲁迅所说的个人 ‘有限哀愁’里;与此同时,却是人类同 情心的减弱,对人世间(不要说生物界) 的普遍痛苦的麻木,这是一种精神世界平 庸化的倾向,我为之感到羞愧。”
• 小说最后写道:“那黑猫是不能久在矮墙 上高视阔步的了,我决定地想,于是又不 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 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这里出现的是典 型的鲁迅式的‘复仇’主题。”对于欺侮 弱者、残害生命的强权者、凶残者是不必 讲任何仁慈的,必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奋起反抗,斗争到底,决不妥协。
• 如闰土、华老栓、孔乙己、单四嫂子、阿Q 等,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小者,有的 在痛苦中呻吟,有的在死亡线上挣扎,有 的莫名其妙地悲惨死去。鲁迅对他们怀着 深厚的同情,正因为爱得深才站出来替他 们说话。在近现代文学史中,是鲁迅第一 次站在他们的立场,把他们当作主人公写 进小说。因此,联系鲁迅当时的思想和创 作,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兔和猫》所包 含的思想意蕴和在鲁迅创作中的意义。
• 作者观察入微,描写细腻。透过作者 轻灵的文字,我们可以窥见一颗不曾 泯灭的“童心”。而作者对幼小生灵 的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随着情节 的发展,读者也不能不为兔的生死存 亡时而高兴,时而忧虑。
• 其二,在体裁上,与一般的小说有别,它 们兼有小说、童话、散文的特点,因为格 式的特别,虽然鲁迅将其编入小说集中, 但也有学者把他们当作散文看待。这三篇 作品的成就和意义虽然不能和《呐喊》中 “显示了‘文学革命’实绩”的前三篇小 说相比,但它们也自有其值得重视的地方 和特色。
鲁迅式的“复仇”主题
• 鲁迅在《兔和猫》里所表达的则远不是爱罗先珂式 的“非常平和而且宽大,近于调和的思想”。鲁迅 因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对弱小者的深切同情,从 而产生了对于残忍者、强权者的无比憎恨和愤怒, 并由此明确地发出了为弱小者复仇的反抗之声。可 爱的小白兔死在了大黑猫的爪下,虽然后来白兔的 家族繁荣起来了,大家又都高兴了,然而,“我” 却总觉得凄凉。“我”思考着,并由小白兔联想到 其他一切不明不白地无辜死去的生命。于是,“我” 愤怒了,“我”不能不反抗了。
• 作者文笔清丽活泼,描写近于童话,充满 童趣和诗意。如: “这一对白兔,似乎 离娘并不久,虽然是异类,也可以看出他 们的天真烂漫来。但也竖直了小小的通红 的长耳朵,动着鼻子,眼睛里颇现些惊疑 的神色,大约究竟觉得人地生疏,没有在 老家时候的安心了。孩子们时时捉他们来 玩耍;他们很和气,竖起耳朵,动着鼻子, 驯良的站在小手的圈子里,但一有空,却 也就溜开去了。”
总结
• 《兔和猫》是鲁迅受了爱罗先珂童话的影响 而创作的一篇童话式的小说,但它没有沉浸 于“童心的美的梦”中,仍然呈现出鲁迅式 的“报仇雪耻”、与现在抗争的鲜明个性与 思想特点。它所表现的热爱生命、同情弱小 的伟大人道主义精神和憎恶残暴、抗争强权、 为无辜牺牲的弱小者复仇的斗争思想令人深 思、给人启迪,在鲁迅创作及其思想发展史 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兔和猫》里,鲁迅对于强权和残暴之徒 的反抗与斗争的思想借助于具体形象的描 写得到了更清楚明确的表达。它启示人们: 对于残害弱小者的强敌,决不能宽容,在 寻求新生活的过程中,决不能放弃反抗和 斗争。当然,对《兔和猫》里所表现的反 抗、斗争的思想,鲁迅在后来一系列血的 教训中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 在“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之后,鲁迅认 识到“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在1927年4月8 日的演讲中,更明确地说:“中国现在的社会情 状,止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 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并宣布“愿意听听大 炮的声音”。纵观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兔和 猫》所表达的思想无疑是值得重视的,它使鲁迅 的反抗、斗争的思想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而明朗 化。从“青酸钾”到“火与剑”与“大炮”,可 以从一个侧面看到鲁迅思想发展的脉络,说明鲁 迅逐渐懂得了拿起武器进行斗争的重要性。
兔和猫
鲁迅
•主要人物 •三太太
内容介绍
• 《兔和猫》写一个家庭主妇三太太在 夏天给她的孩子们买了一对天真烂漫 的小白兔,后来小兔子有自己的孩子 了,更是十分有趣,但后来,两个小 小兔子,被可恶的大黑猫活活地吃了 的故事。
写作特色
• 《呐喊》的最后三篇作品是《兔和 猫》、《鸭的喜剧》和《社戏》,这三 篇文章都写于1922年10月。这是一组写 于同一时间又具有某些共同特色的作品。 其共性体现在:其一,它们所选取的是 儿童题材、展示的是偏重于“童心的世 界”,具有明显的抒情风格。
• 鲁迅由可爱的小白兔死在大黑猫的爪下, 联想到那膏于鹰吻的鸽子、在奔跑的马车 下轧死的小狗、在蝇虎口中死于非命的苍 蝇以及一切在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人 不知鬼不觉地断送生命的弱小者,这些都 触动着作者的感情,引起了作者深广的忧 愤。他写道:“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 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毁得 太滥了。”这正是鲁迅伟大的人道主义精 神的体现。
• 五四时期,鲁迅接受了进化论的发展观, 认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 希望是在于未来。他站在受压迫的人民大 众的立场上,站在被侵略被欺侮的弱小民 族一边,同情弱小,反抗强敌。 《兔和猫》 就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写出的作品。在这 里,鲁迅热爱生命,同情、扶持弱小者, 并甘愿为之报仇、抗争的思想得到了充分 的表现。
主题
• 《兔和猫》这篇小说带有寓言的色彩,作 者以小动物兔和猫为对象,抒发了自己的 爱憎之情。作者同情新生弱小的兔子,憎 恶大黑猫的凶恶,并由此寓视社会现象, 从而更加反衬出代表黑暗势力的大黑猫的 凶残,和作者对其的憎恶之情。作者以极 强的观察力,传神的笔致把白兔的外形、 动作、神态描绘的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准 确,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 我又曾路过西四牌楼,看见一匹小狗被马 车轧得快死,待回来时,什么也不见了, 搬掉了罢,过往行人憧憧的走着,谁知道 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夏夜,窗外 面,常听到苍蝇的悠长的吱吱的叫声,这 一定是给蝇虎咬住,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 于其间,而别人并且不听到……”“假使 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 生命造得太滥,毁得太滥了。”
• 《兔和猫》写的虽是动物,但含义深远, 就象童话决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动、植物界的 虚幻式的生活一样,它们往往是现实社会生 活的投影。在《兔和猫》里,鲁迅展示的仍 然是强者和弱者、吃人者和被吃者的尖锐矛 盾。在创作《兔和猫》之前,鲁迅已创作 《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故 乡》、《阿Q正传》等重要小说,他看到了 “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因 此他的小说的题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 人们”,写的是小人物,是被虐待的不幸者。
• 鲁迅在《兔和猫》里传达的正是这种为无辜的牺牲 者复仇、为受凌辱的弱小者抗争的思想。从这里, 我们看到,《兔和猫》虽然由写人转到写动物,以 新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但在精神上与《呐喊》 中的其他小说是相通的。而它所达到的思想境界, 尤其值得重视。鲁迅小说以思想深邃著称,在童话 式的小说《兔和猫》里,也不例外。正如有学者指 出的:“这篇作品含有鲁迅毕生坚持的社会信念和 人生哲理,”它所表现的“对凶残者的报复和抗争, 这是鲁迅一贯的思想”,“《兔和猫》抒发的信念 与哲理,却使它多少带上了一些杂文的色彩。”
• 试分析《兔和猫》中“母亲”的形象。
• 答: “母亲”显然是一个恕敌、修善的驯 良百姓形象。旧中国,这样的百姓太多太 多了。正是这样驯良的百姓,才助长了统 治者的凶恶气焰,使得凶暴者更加凶暴, 软弱者更加软弱。所以,面对弱小的百姓, 革命者必须呐喊;只有呐喊,才有可能唤 醒沉睡的人们,换取渴望中的平等和自由。
•
------钱理群
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 鲁迅是一位具有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伟大作家。 他热爱生命,同情弱小,这可以上溯到他的童年时 代。在回忆散文《狗·猫·鼠》里,他叙述过在他 十岁上下的时候,心爱的小动物“隐鼠”被猫吃掉 的故事。从那时起,他就非常恨猫,见猫就打, “追赶、袭击”,或以飞石击头部,“或诱入空屋 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种对于弱小者、无辜 者的同情和对残忍、强暴之徒的憎恶以及为弱小者 报仇的精神,无疑是后来鲁迅革命人道主义思想的 基础。
经典片段及名家解读
• “夜半在灯下坐着想,那两条小性命,竟 是人不知鬼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 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我于是记 起旧事来,先前我住在会馆里,清早起身, 只见大槐树下一片散乱的鸽子毛,这明明 是膏于鹰吻了,上午长班(按,指会馆里 仆人)来一打扫,便什么都不见,谁知道 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