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新时期赋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以新的内容与时代特征,对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回应这种新挑战、新要求,我国学者对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现将近十年学者们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成果综述如下:
一、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含义的界定
近年来,我国有关爱国主义的解释似乎有越来越宽泛模糊的趋势。

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思想政治、业务工作、行为规范都成了爱国主义的内容和判断是否爱国的标准。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崇高神圣的爱国主义庸俗化、简单化、实用主义化。

理论界对此也早已表达了不同看法。

有的学者从认识论、价值学、伦理学、政治学的角度认为爱国主义的内涵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爱国主义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旨在表现为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对个人与祖国关系认识的感性阶段,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反映的则是主体(人)对国家价值的情绪体验;2.爱国主义还表现为理性的爱国主义观念,它是建立在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对人们与国家民族内在价值关系的理性把握之上,具体以爱国主义道德规范和政治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在阶级社会还表现为一定的阶级性。

有的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思想和行为的理性升华,是“基于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无比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体现了深厚的爱国之情、坚定的报国之志和高尚的效国之行的有机统一。


有的学者从“爱国主义”的逻辑学分析,认为爱国主义的内涵应为:一定国家、阶级所倡导的对自己祖国、民族、人民、亲人、故乡、山河、文化及各种优良传统和习俗习惯的认同与热爱,具有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并乐于为祖国的利益、尊严和荣誉献出自己一切甚至生命的系统理论或思想作风。

爱国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一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另一方面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还有的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是一个道德范畴,体现的是个人对民族、国家的基本价值认同,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能够从内心规范人们的爱国行为,使其自觉自愿的履行好各自对祖国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

爱国主义也是一项政治原则,作为政治情感,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国家政治制度价值取向的一种政治认同感。

我认为虽然很多人给爱国主义下了许多各式的定义,虽有不同,但大都认为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主义”,应该包含有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

只讲思想感情是不
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感情升华,即从思想升华到行动。

勿庸置疑,爱国主义必须包含有“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一内涵。

其核心问题是个人对祖国的态度,这是爱国主义最起码的标准。

爱国情感的深层底蕴是根植于人们对自己所在的民族共同体利益的关切,一种民族认同。

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即便在同一时期,不同阶级的爱国者也有不同的爱国主义行为,同一阶级的爱国者也会有不同的爱国举动,但是他们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却始终相同、永久不变。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症结
学者们普遍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中央和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总的来说,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成功的。

但也不容否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其症结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着模糊认识和困惑
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中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绝大多数有着正确、积极的爱国主义思想观念。

他们热爱祖国,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具有较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报效祖国的思想准备。

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困惑,其主要表现为:
①虽然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这种热情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②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价值标准趋向对自己的实用;③面对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有的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前途信心不足;④一些大学生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在现阶段所表现出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

2.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②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和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健全;③有些高校的条件、保障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④当前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等弊端,对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探索不够。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

正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

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要善于运用国情材料,并注意挖掘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
教育内容。

”具体地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的教育、中国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教育等。

学者们提出,根据新的形势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特点,高校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1.社会主义教育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又为爱国主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就要热爱社会主义的中国。

所以,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要从历史的发展、现实的国情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不同角度使学生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从而引导他们确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2.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东西,是千百年来历史的积淀,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纽带。

大学生只有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底蕴,才能抵御外来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侵蚀,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渗透,在学习和吸收包括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在内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3.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教育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国家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

爱国就要保护国家主权。

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给国家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必须加大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力度,使他们明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已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安全,而且已经扩展到经济、政治、科技、信息等领域,从而提高他们对国家安全的警觉性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思想上筑起一道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4.爱人民的教育
人民大众是国家和民族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

对人民的热爱与忠诚是爱国之情的最重要的体现和必然归宿,是爱国主义的应有之义。

大学生只有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自觉地贴近群众,与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其爱国之情才有坚实的根基。

因此,在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必须教育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主动贴近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

5.艰苦奋斗教育
爱国主义的情感和思想,最终要体现在报效祖国的行动中。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最集中、最深刻地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而要完成这一宏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图强,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可以说,艰苦奋斗与实干兴邦是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新生力量,更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走艰苦奋斗、实干兴邦的创业之路。

四、关于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对大学生的爱周主义教育应与时代同步,理性、开放而宽容。

第二,加强大学生爱家、爱亲人、爱乡土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一个个体对国家民族的爱不是虚空的、抽象的,其形成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随着个体社会实践范围的扩大,点滴积累而成。

所以对大学生爱同主义的培养,应该从爱家、爱亲人、爱乡土着手。

第三,加强大学生历史教育,因为这是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文化给养。

让历史教育贯穿在教育的不同阶段。

第四,加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实践比例,反对空淡和形式主义。

仅仅通过灌输来确立一种价值观念,不仅不能产生道德本能,相反会导致道德逆反。

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的异己力量。

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正面灌输与寓教于乐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正确态度和良好心理。

第二,强化各种内容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增强其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

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把爱国主义教育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第二,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第三,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校园文化相结合。

第四,爱国主义要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

第五,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推进改革开放相结合。

第六,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我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由近至远”,从“小”入手。

指从小事做起,从小事抓起,从个人这一个小单位入手,做到爱自己、爱别人、爱大家,爱家庭、爱学校、爱社会、爱国家。

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要有这样的理念,教育人们从“小爱”转化为“大爱”,从“近爱”提升为“远爱”,真正做到“祖国在我心中”。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以上研究分别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开拓性的探索,但这些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表现在: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失效原因的宏观分析比较多,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分析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原因的较少;许多学者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爱围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定的结论,但也只是从表层理论到表层理论的堆砌,没有深层的理论底蕴和原理支撑;
研究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或只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失效原因,或只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只研究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缺乏从一个整体的高度进行的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第一,开阔研究的视野,从整体上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点研究如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既要从宏观上分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失效原因,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分析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微观原因。

第三,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措施进行研究,从中发现规律,在深层的理论和原理支撑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实证研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

第四,注意从一个整体的高度,开展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

第五,加强教育途径、方法的探究,注意抓住教育的良好时机。

参考文献:
[1]傅晓宇,王海稳.多维视角中的爱国主义内涵[J].理论月刊,2004(12).
[2]王置娟.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要求及其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4(5).
[3]李明顾.略论爱国主义[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4]崔志胜.爱国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意蕴[J].学术论坛,2007(9).
[5]许萌.浅谈对新时期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J].科教文汇,2008(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