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篇1
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革。
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广大民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使社会公德建设凸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使社会公德建设的价值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便备受关注。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
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我们小组于半个月时间里对本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5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
55份(问卷有限,所作分析和结论仅供参考)。
调查对象涉
及校内没有同专业、没有同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包孕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认识以及个人道德实践等方面。
(一)、行为文明方面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图书占位子是一种没有文明、没有礼貌的行为。
图书馆是很多爱好学习的同学常去的地方,一般来说图书馆的环境是相当的没有错的,绝对是同学们看书、造作业的首选之地。
这样问题也就来了,假如看书的人很多,小小的图书馆怎么能保证每个看书的同学都有座位呢,占位子的现象也就随之而来。
在我们的调查之中有 3.6%的同学认为应该这么做,这样做的话更有利于自己的学习,50.9%的同学认为大家都这样,见怪没有怪,32.7%的同学认
为没什么自己也曾这样做过,12.7%的同学认为这种行为是没
有道德的,应该受到谴责。
文明、礼貌,这些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同学心理面是知道怎么做的,可是在行动上却没有起到起个表率的作用,长时间的这种占座行为习惯让大家都麻木了,同学们的态度变得很无所谓。
明知道这个行为是没有道德的,没有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可是没有实际行动去改变这一没有道德的行为。
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
行为文明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二)、爱护公物方面
校园中的“课桌文化〞或旅游景点处的“涂鸦〞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6%的同学认为蛮没有错的,它
展现了个人风采,并且能够自由的宣泄感情,有54.5%的同学
认为这种行为是没有好的,它破坏了公物,造成了没有良影响,有20%的同学认为没什么大没有了,我也干过,有10.9%的同
学认为这是很随便的事,关注自己就行,10.9%的同学认为要
想办法杜绝这种没有良行为。
从数据和生活的窥察上来看,大学生在爱护公物方面心理上是能够接受的,落实到实践中绝大部分大学生做的还是好的。
对于自己的东西每个人都很爱惜的,但面对公共财产时,人性的弱点就显示出来了,有时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公共财产就成了牺牲品,这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行为,近三成同学的却对这种行为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是很可怕的,这是低端的个人素质。
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没有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
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意识,自觉自主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保护环境等方面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
没有容辞的责任。
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
意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了解,在公共场合制造了
垃圾,有64%的同学表示“一般没有会扔〞,有6%的人选择“经
常仍〞,另外有9%的人可能碍于面子,会“周围没有人的时候会仍〞,有21%的同学认为“只有在找没有到垃圾箱的时候才会扔〞。
数据表明在没有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
得没有错,即能“独善其身〞。
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
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没有够,即没有能“兼济天下〞。
这个现象应该是和社会现象一致的,当今社会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很多人为了一己之利没有择手段,当然没有否认还存在许多为社会服务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要以当代大学生去影响下一个时代,而没有是随波逐流,保护好环境,从自己做起。
活动总结
虽然这次调查活动,涉及范围比较小,调查对象比较局限,数据量有限,可是通过此次活动,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暴露出了许多没有足之处,为我们今后的公德教育指明方向。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篇2
一、引言: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是要求我们没有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所以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就所在院校(北京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调查对象为大二学生。
利用自制问卷预调查5份,结果发现在问卷的问题设计、语言文字以及格式排版等存在些问题。
特别是在问题的设计上,起初有像“你觉得大学生社会公德素
质怎么样〞的主观问题,导致很多问卷在该问题上都是空白或寥寥几句话,关键是这种问题对本次的调查无益,所以我对问卷进行一番调整,并自己填写问卷,以被调查者的角度审视设计的问卷。
随后对40名电信学生进行了匿名调查,收受接管
有效问卷35份,其中男生21份,女生14份。
二、调查数据分析:
总体概况
经过数据分析显示,虽然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在一些方面存在缺陷,但当今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也就说明了对基本的道德行为和范畴,大家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没有断扩大,人们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更应认识到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之,而要想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则要求我们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这次调查主要涉及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和遵纪守法和对社会公德整体认识的问题。
下面将就这几方面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展现和分析。
助人为乐
关心关心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时候,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和照顾,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在别人得到帮助的同时自已也能从中得到快乐,这是人的一种高尚行为。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公
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中,对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31.43%的人
觉得很成心义并乐于参加,45.71%的人有时间才会去,22.86%的人则没有乐于参加。
而对于爱心募捐活动,经常参加的有34.29%,偶尔参加的为60%。
而对于参加的动机,绝大部分
人都认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
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激烈
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得到的结果我觉得大学生虽然知晓这种活动的必要性,但未能践行,说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对于乞讨的态度,80%的人会是视对象而定,只有17.14%的人会伸出援助之手。
视对象而定的人觉得有劳动能力的人没有应乞讨,所以没有帮,再者则是因为现在社会上骗子比较多;而帮的情况下主要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觉得这样的结果能够理解,社会的阴暗面多少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取向。
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大家能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即使对方四肢健全,能够存在欺骗嫌疑,只要你帮助的人里面有真正需要帮助的,哪怕只有那么几个,我觉得这是值得的,也许就是你那没有起眼的一两元钱,说没有定就能帮助他们度过苦难。
所以,这进一步说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确实有待提高。
文明礼貌
古人说:“没有学礼,无以立〞,文明礼貌,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也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渺小之处。
当在公交车上遇到弱势部分时,80%的人会主动让座,其
余20%的人则有时会让,大家普遍尊老爱幼相当必要,需要
给予弱势群体以同情和帮助。
说明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持肯定态度。
对公共场合吸烟的行为74.29%的人很反感,17.14%的人
较反感;而当公共场合有人插队时,82.86%的会在内心抱怨,8.57%的人会马上制止。
以上数据都说明了在文明礼貌层面,大学生有较高的道德修养。
遵纪守法
没有规矩,没有成方圆。
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构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让遵纪守法成为我们的责任。
调查结果显示,20%的人坚决没有会闯红灯,45.71%的人在赶时间的时候会,而31.43%的人在没有车经过的时候会;当捡到物品时,91.43%的人会主动交公;但当看到校园内的消防栓损坏时,会奉告相关人员和若无其事的人则几乎对半。
以上数据都揭露出了当代大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有待加强。
这是由于当今的特定社会现象使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意识。
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没有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自觉自主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而当问及对社会公德是什么概念时,68.57%的人认为是心理上对社会的热爱从而希望它变得更好,并尽全力支持;而14.29%的人会偶尔用行动支持。
这表明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理解是很准确的,没有太大的偏差。
三、大学生社会公德情况总结:
通过如上数据的初步分析,可将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总结如下:
遵守社会公德对于从小受正规教育的当今大学生而言,应该是道德的底限。
虽然多数大学生能按照公德的要求去行事,但落实到每一项,有很多同学达没有到公德的要求。
换句话说,社会主义道德观虽然仍然占据一定的优势,但也并没有是一统天下,其它的道德观、价值观已经对其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列如家庭成员道德水平的参差没有齐从小就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如今社会处于转型期,非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在社会上大量存在,也会使大学生的公德观发生一定的改变。
大学生在践行社会公德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知〞“行〞脱节问题。
当公共场所出现插队情况时,82.86%的学生选择了
沉默,而只有8.57%的人会马上制止的数据让人难免有点心寒。
所以道德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都只停留在“知〞的层面,而没
能去“行〞。
而作为将“知行〞作为校训的交大学子更应尽快改变这种现状。
四、应对措施:
作为个人,在平时要从我做起,严于律己,增强修养,树立社会公德意识,没有断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庭中,父母应以身作则,提高重视度,为孩子做好榜样;家庭成员间可互相监督劝导,争做模范家庭。
学校则应积极举办公德素质宣传,时常进行道德素质演讲;尽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更重要的是要没有断
改善校园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没有知没有觉中改变道德观
念。
国家社会要做好监督、引导工作,加大对损害公共利益行为的惩罚力度,没有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篇3
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实践,数据统计,我顺利完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作
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80%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
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仅有10%公德意识薄弱。
在文明
礼貌方面,接近90%能做到尊老爱幼。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
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也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在助人为乐方面,大学生作得更是出色。
近93%的人能
做到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但40%的同学在爱护公物方面
仍持没有定态度,要没有要爱护公物还要看情况而定。
仅有50%会明确如何对待公共财物。
保护环境大家有责,从根本上说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的'
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
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要牢固树
立环境保护意识。
但仅仅有15%的同学才会自觉地保护环境,主动捡起干净教室中的碎纸屑。
20%的同学会视而没有见;其
余被调查的同学会考虑去捡,但没有一定会付诸行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没有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没有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公共生活是指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遍及的生活空间。
而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
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大学生的义务。
作为有较高素养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
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些期望化为提高自身强盛修养的强盛动力,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碱性社会公德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推进我国社会公德建设。
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没有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没有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
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
的帮助。
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际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既能够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
传播文明新风,也能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
回报社会;既能够参加学校构造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构造。
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能够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没有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没有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孕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疏忽,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构成没有良的社会民风。
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没
有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践行社会公德并没有难,提升敬人礼让的境界同样没有难,比如,见到老师。
长辈主动问候是讲社会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是讲社会公德;在银行。
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自觉站在“一米线〞外是讲社会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
关灯是讲社会公德;外出旅游时没有在景点设施上随意刻画是讲社会公德,等等。
社会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没有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
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社会舆论的监督,我们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因此更讲社会公德。
但在缺少监督的网络空间里,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
与交流工具。
网络生活中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
成为大学生学习。
交流的重要工具。
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
刃剑,网络活动中存在着没有少突出的问题。
遵守网络生活
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对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有积极
作用;保证大学生的业余学习和生活健康。
丰富发展;有利
于大学生活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避免个别
大学生误入歧途。
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
文明。
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做到: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目前网络上存在没有少虚假、低级卑鄙甚至反动、浮秽和色情的内容,同学们要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没有涉足没有良网站,没有浏览没有良的内容。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
人们能够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实时聊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
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没有侮辱、诽谤他人,更没有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
同学们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没有要轻易信赖、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
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同学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而没有能自拔,进而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
值得同学们警惕的是,沉迷于网络尤其是游戏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网络的虑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没有利于发挥社会舆论的监
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用明显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
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没有逾矩〞。
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
没有论在哪一领域哪一层次,大学生都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们大学生理应养成遵守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没有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篇4
前言: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
作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没有可或缺的。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储备和道德修养的特殊群体。
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精神文明的面貌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较高的期望。
大学生遵循社会公德对自身发展,对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
只
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
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
〞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
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结合问卷及调查结果,我们作如下分析: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
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没有尽的精神财富。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
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没有参加〞。
参加公益活动
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激烈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没有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
在我们的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没有犹豫。
献血时她自主争先,她觉得这是很成心义的事情。
当我们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