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规范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堂教学规范细则
一、指导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全过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促使教育回归本质,促使人的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严格执行教育教学法规,规范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一)五主原则:“五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源、问题为主轴、训练为主线。
1、教师为主导。
教师有意识地、自觉地创设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情境,主动转变角色,由课堂教学中的传授者,变为启发引导者、合作者,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下,积极思考、展开联想、合作研讨。
2、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过程,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3、教材为主源。
教材是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习惯、情操的源泉,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特殊功效。
4、问题为主轴。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始终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分析问题要素,消除问题症结,获取新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训练为主线。
在教师指导下,多层次、综合性的训练,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质,同时在训练中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培养性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就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在教学活动中,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异性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最好的发展。
(三)发展性原则。
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自我发展上,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尤其是学习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在自觉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的发展,尤其重视他们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激励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五)实效性原则。
注重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基本环节及要求
(一)备课
1、提倡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
教研组全体成员在个人熟悉、吃透教材内容及课标要求,明确所教单元(或章节)在教材中所占地位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必须至少在计划上课前两周进行,备课时相互启发,共同讨论,资源共享。
2、认真备写实用性教案。
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体思考,并根据学情按课时备写好课堂教学详案,不能生搬硬套他人教案。
教案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有根据学情确定的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
(3)主要教学环节安排和各环节教学时间分配。
(4)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基本思路、教法选用和学法指导设计。
(5)根据不同课型----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等设计不同类型的教案。
(6)有合理的板书设计,有条件能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要准备课件。
(7)有精选的适时适量的作业布置。
(8)必要的教后记或教学反思。
(二)上课
1、落实教学目标:每节课都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好教学环节,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分解难点。
使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既符合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精神,又切合学生实际。
2、规范教学内容:讲解教学内容,要注意科学性和严密性。
3、渗透德育教育: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把德育教育有机地、自然地、生动有效地贯穿在各科教学之中,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4、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困生,不得剥夺学生的听课权、实验操作权、活动参与权。
5、优化教学过程:能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处理好预设性与
生成性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6、构建“阳光课堂”:给学生提供环保型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7、倡导师生自制教(学)具,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熟练地使用常规教学设备,如收录机、投影仪、电视机等,多媒体课件设计要注重实用、实效,坚决摒弃华而不实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东西,并因地因教制宜,自制教(学)具提高教学效益。
8、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1)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简练、生动。
(2)教师要充满激情和活力,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
(3)教态亲切自然,能较好的利用肢体语言,具备较好的亲和力。
(4)板书整洁大方,清楚简练,布局合理,体现授课重点和过程。
(5)既能注重教案的预设性,避免教学随意性,更能巧妙地利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恰当调整教学步骤,提高教学效率。
9、注重学法指导: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单元(章节)的特点,要重教给学生恰当的记忆、理解、迁移知识的方法,要注意做好课堂小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0、严格上课常规:
(1)教师应在上课前1分钟到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体育课、实验课、阅读课、微机课等要提前3分钟组织学生整队前往相应地点。
(2)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随意离开课堂。
(3)认真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管理,教师要理智、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突发事件,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4)爱护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注意仪表,衣着端庄整洁,无特殊情况不坐着讲课。
(6)严禁上课吸烟、拨打或接听电话。
(三)布置和批改作业
1、作业的目的性要强,内容要丰富,数量、难易程度要适中。
2、凡布置学生的作业,教师均要会做,有代表性的题目必须先做一遍,了解作业的深度和广度,弄清习题的安排意图、要求和容易出现的问题。
3、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不论那个学科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坚决杜绝抄袭。
4、作业要按时、认真、规范地批改,评语要实事求是,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提倡面批。
5、及时反馈和纠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四)课外辅导
1、自习课、早读课,相关教师要跟班辅导,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2、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特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课外活动,扩大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有重点、有计划地辅导学困生。
4、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优势,进行学科辅导。
5、要在规定的自习课或课间按学生需求进行集体辅导或个别辅导。
(五)考试
1、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加大平时考查的力度。
2、认真命题。
命题要紧扣教材,突出教学重点,覆盖各知识点。
3、端正考风,严肃考纪。
4、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均要认真及时阅卷,并认真分析试卷,及时组织评讲,并在相关范围内开好分析总结会议。
(六)教学总结
1、做好随堂小结,写好教后记或教学札记。
2、做好单元小结,及时归纳、整理、查漏补缺。
3、做好中期、学期总结,客观公正地总结得失,提出改进措施。
4、认真写好教育心得和教育笔记,广采众家之长,随时记录教育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