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
绪论
一、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
一、德育原理的对象
1.不同观点
“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德育规律,它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规律,也包含品德的形成规律”。
(华中师大,1988)
“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德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德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目标、内容、过程以及如何实施德育等问题”,“德育原理也就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胡守棻,1996)
“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问题”,“德育学的分类问题……不同的德育学科研究不同的德育问题,对不同的德育问题的研究形成不同的德育学科,在众多的德育学科中,有一门德育学科叫德育学原理,它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包括普通中小学德育一般问题”。
(胡厚福,1996)
2.基本观点
德育原理理所当然要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德育现象
(2)德育问题
产生的过程:从心理上感受问题、从思维(或认知)上把握和澄清问题、用语言符号表达问题基本特征:客观性语境依赖性主体性
二、德育原理的任务
(一)认识和研究德育现象、德育问题
(二)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
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科学规律和德育客观规律。
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一般规律和德育特殊规律。
(三)指导和改进德育实践
二、德育原理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德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
《论语》、《墨子》、《孟于》、《荀于》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
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荀子》
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做人不讲礼,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讲礼,就没有成就;国家不讲礼,就不得安宁。
)
三、现代德育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育原理开始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凯兴斯泰纳:《品格概念与品德教育》
法国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德育原理产生的标志
美国杜威:《教育上的道德教育原理》
涂尔干:《道德教育论》
所有的教育都是道德教育。
道德是理性,是善,也是义务。
最基本的道德要素有三种:纪律、对社会群体的依恋以及自主。
现代社会需要一种建立在理性之上的固有的道德,而社会的整合也是建立在社会义务与责任的道德编码的维持之上。
合乎道德地培育儿童的方法,并不是以多么丰富的情感和多么坚定的信念向儿童重复灌输万世皆准的真理,而是使他理解他的国家和他的时代,使他感受到他的责任,把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从而让他准备好在他将要遇到的各项集体任务中发挥他的作用。
中国:20世纪上半叶也有一批德育原理专著出现。
如梁启超的《德育鉴》,姜琦的《德育原理》,吴俊升的《德育原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积极研究和探索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
一面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德育经验,一面继承解放前的经验和总结建国后的新鲜经验,为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奠定了基础。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德育理论面临的新的研究课题。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大学》所提出的学校德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2.如何理解“人”在古希腊德育思想中的地位。
3.简述赫尔巴特关于教学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思想。
4. 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是什么
5.如何理解德育问题,德育研究中应怎样才能正确发现德育问题。
第一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问题:
1.什么是德育,德育的概念与德育的本质的关系怎样
2.德育有何功能
3.如何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
第一节德育的本质
一、德育的概念
(一)词源学和语义学的解释
德:“徝”或“惪”。
“‘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说文解字》)“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德”的依据是“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德经》)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道德经》)朝闻道,夕死可矣。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道,可道,非常道。
道:指普通的最高原则或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道”与“德”合用而成为合成词,则始于春秋战国时的诸子之说。
“道德纯备,智惠甚明”〈《荀于正论》〉、“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苟子劝学》。
荀况不仅将“道”和“德”连用,而且赋予了它明确的意义,即指人们在各种伦常关系中表现出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德”作为一个单纯词,后被合成词“道德”取而代之,两者的含义是相同的。
育:《说文解字》说:“育,养子使作善也。
”《段注》说:“不从子而从倒子,正谓不善者可使作善也。
”《易蒙》上则说:“君子以果行育德,“育德”即“养德”,亦即涵养熏陶品德或培养品德。
“德”的基本概念是指人们合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或规则的内在思想意识与外在行为的有机统一;“育”的基本内涵则是指人的品德的培养。
(二)德育概念解析
德育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徳品质的教育(《辞海》809);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质;(南师大)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徳品质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徳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王道俊)
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质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徳教育。
(教育大百科)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
(檀传宝)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和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鲁洁)
(二)狭义与广义
狭义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育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活动。
广义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有目的地培育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制、道德、个性心理品质等几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德育的特殊矛盾是教育者以一定社会的道德去要求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原有思想品徳之间的矛盾。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三、道德与法律、品德的关系
(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两者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作用的范围不同。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分属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
彼此渗透,相互补充。
(二)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早的意识形态之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它是指一定社会为了
维持其稳定、保护共同利益、协调人际关系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
是一种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个人依据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同道德的形成过程不同。
品德与道德有着相互依从的关系。
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没有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评价个体的品德,而个体的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社会道德舆论、道德风尚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中表现和反映时代特征。
第二节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功能的概念
(一)功能与德育功能
功能是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是指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
德育功能指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是德育活动自身所具有的功效和能量,是德育的“应能”。
德育功能分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
(二)德育功能观
德育功能观是指人们对德育功能的看法与观点。
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德育功能观。
1.从德育社会性功能方面看:
①立国之本的德育功能观。
②无功能的德育功能观。
③社会发展论的德育功能观。
④社会冲突论的德育功能观。
2.从德育个体性功能看:
①德育的引发功能观。
②德育的塑造功能观。
③德育的自我生成观。
④德育功能的外部控制论。
⑤德育功能的内外结合论。
3.辩证的德育功能观
德育与社会发展
德育与个体发展
二、德育的主要功能
(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德育社会性功能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产生的客观作用,即是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①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②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舆论。
1、德育的经济功能
指学校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特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从层次上来看,德育的经济功能表现:
宏观层次:通过德育形成一定经济文化、经济思想、经济道德,以此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
微观层次:为培养劳动者主体意识、科技立国、全球观点、竞争意识、效益观念、时间观念及劳动积极性。
从经济生活领域来看,德育的经济功能表现:
(1)生产领域的功能:
①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
②直接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
(2)经济形态领域的功能。
①学校德育通过其政治功能对一定经济形态、经济制度发生间接、折射的作用;
②通过劳动者、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确保一种经济制度的推行;
③通过形成符合一定的意识形态、经济道德以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经济形态。
(3)对社会和个体的生活方式的作用。
①引导人们的需要。
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德育的政治功能
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特定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来实现对政治发展的作用。
(1)实现政治(阶级)关系的再生产
①首先通过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实现政治角色的认同来实现。
②通过培养学生自觉的阶级意识来实现。
③通过对不同阶级阶层的融化、改造来实现。
④还通过政治文化资源的分配来实现。
(2)传播与发展社会政治意识
①学校德育对政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功能。
②学校德育对政治舆论的培育与引导功能。
(3)引导政治行动
①德育可以引导人们对政治目标作出正确的选择。
②德育在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意识、政治活动能力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3、德育的文化功能
德育对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科学技术等等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结构所产生的客观结果的作用。
(1)德育的文化维系功能:指德育具有使文化各要素发生协同作用,维持原有文化及其结构,保持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的功能。
①德育通过对文化的继承来实现德育的文化维系功能。
②德育通过对既定文化的控制来实现德育的文化维系功能。
(2)德育的文化变异功能:指德育具有使社会文化改变其内容与结构,促其不断发展的功能。
①德育在文化的深层变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物质层、制度层、思想层(内核是基本价值、基本观念)
②德育通过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具有革新意识的人,促进文化的变迁。
③通过德育,可以对外来异质文化进行汲取、改造,对本体文化进行改建和更新,避免在文化变迁中发生文化混乱现象,发挥在文化变迁中的自导性功能。
4、德育的生态功能
指德育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中的独特作用。
①引导人们走出“人类中心论”的误区,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观念。
②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善与恶。
使人在与自然交往时,从人类世代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出发,从对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生态学的准则成为一种行为规范。
③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形成自然,保护环境的新风尚。
(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包括三方面功能。
1、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提升个体生存质量。
(1)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德育对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起着主导作用。
(2)提高个体自我意识水平,增强个体自主能力。
(3)获得社会所赋予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实现特定任务。
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对个体品德结构发展所起的作用。
(1)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内容结构。
通过德育将价值真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体品德。
德育具体发挥选择机制和协调机制。
(2)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形式结构。
品德形式包括个体道德认知、情感、信念、理想等,一般分为品德认知和态度两部分。
(3)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能力结构。
品德能力由认识能力、意向能力、控制能力和决策能力组成。
3、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就是指德育能使个体实现某种精神需要和愿望,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到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1)德育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主要途径。
(2)德育不断提高与完善人的致善能力,帮助人构建更善更美的外部世界。
(3)德育通过不断发展与完善德性,使人体认与享受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4)德育逐渐形成受教育者的高尚人生意境,使其用审美的心态去审视人生,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德育教育性功能,一是德育对个体发展的价值引导作用,二是德育作为子系统对智、体、美等诸育的作用。
德育把教人做人作为总目标,同时,又在动机、方向上支持、促进智、体、美诸育的开展。
三、德育个体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的关系
(一)两种功能之间具有同构性
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个体性功能的汇集,个体性功能又总是反映着社会性功能。
2.二者发挥的机制互为前提。
社会性功能的发挥要以个体性功能的实现为前提。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的发挥又以社会性功能实现为前提。
(二)两种功能的区别
1.两种功能实现的领域不同。
个体性功能体现者为学生个体,主要实现于个体自我关系的领域内,也即是个体内心态度的领域。
表现为个体道德水平与境界的提高,主要标志为个体道德需要、动机的形成和发展,自我教育与修养能力的提高,满足个体自我完善化和理想化需要。
社会性功能的体现者为社会整体,实现于社会关系领域内。
表现为德育使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意识与行为,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满足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2.两种功能实现机制不同。
个体性功能实现机制是以发展个体道德的主体意识而实现的。
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在于使德育与个体的需要和发展相适应。
实现这一功能的运行机制是客体的主体化,也即是在德育过程中要不断按照学生的需要、追求、理解水平,来调整外部的教育影响,使之内化到学生的主体意识之中。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通过形成和发展社会群体合规范行为而实现。
其实现的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在于学校德育与社会需要之适应。
实现这一功能的运行机制是促使学生这一主体不断客体化,也即是以社会的道德要求、规范、准则同化学生的过程。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德育德育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2.什么是德育的经济功能、德育的政治功能、德育的文化功能,它们各自有哪些表现?
3.德育个体性功能包括哪些方面,德育个体性功能的发挥应注意哪些问题?
4.如何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
5.如何理解德育个体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的关系?
第二章德育目的
问题:
1.什么是德育目的?有人说:“制定德育目的是领导的事,与我们一般教师无关。
”你的看法如何?
2.有的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并未意识到什么“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对德育活动究竟有什么作用?
3.德育目标是怎样分类、分层的?
4.如何理解我国的德育目标?
第一节德育目的概述
一、德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后品德所产生的变化或结果的期待。
狭义:国家对德育所要培养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
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
二、德育目的的特性
历史性、国家性与民族性、阶级性、现实性与超前性
二、德育目的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是德育活动的方向,对各种类型的德育活动具有融合作用。
指导着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开展,是各级各类德育目标的依据。
指导着德育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
(二)激励功能
是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
能够调动教育者、受教育者开展德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动机,促使受教育者克服困难,坚强意志,以为达到目的。
(三)调控功能
对学校中各种德育力量的调控。
对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德育力量的调控。
对德育活动过程偏离德育目标时的调控。
(四)评价功能
是德育活动效果评价的依据,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测评只能以德育目标为依据。
是制定评价指标的基本依据,指导着整个评价活动,包括受教育者的互评和自评活动。
第二节德育目的的制定
一、社会依据
(一)受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
社会生产力要求德育培养与其相适应思想道德品质
古代学校德育与现代学校德育。
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伦理道德要求。
(二)受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制约
利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权
利用对教育资源的占有特权
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要体现在当时社会基本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中稳定的、长期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反映维护和发展一定社会、生活秩序所必须的制度、规范、准则。
(三)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各国都有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都形成了各自特殊的利益关系。
确定德育目标要从本国本民族的特点和利益出发,提出对公民的要求。
二、人的依据
(一)德育目的要反映人性
人性包括自然性、社会性与精神性。
人的精神性是指人的主观存在状态,是人“发展过程的理想归属”,主要包括人的精神活动的能动性、自我意识、价值定向性等。
第二节德育目的的制定
(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德育是从精神方面满足学生的需要的。
满足、激发受教育者自我完善的需要。
(三)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要以受教育者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前提。
三、德育目的观
德育目的观:指人们对教育所要培养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
第三节德育目的的具体化
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就是将德育目的转化为具体的德育目标,包括德育目标的分类和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序列化。
一、德育目标的分类
概念:指遵照一定德育理论的指导,依据德育过程的
要求,对德育目的或德育总目标的分解和划分。
意义:(1)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目标体系。
(2)有利于德育过程的顺利开展。
(3)有利于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3.分类依据
按教育性质,普通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各类专业学校的德育目标;
按教育程度,小学的德育目标、中学的德育目标和大学的德育目标;
按目标结构,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法制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等。
按目标自身的构成成分,品德内容方面的目标、品德心理要素方面的目标和品德能力方面的目标等。
按目标在不同教育活动中的要求:教学中的德育目标、社会活动中的德育目标、劳动中的德育目标、文体活动中的德育目标、课外活动中的德育目标等。
按品德心理结构,道德认识目标、道德情感目标、道德意志目标、道德行为习惯目标等。
美国学校德育目标:
(1)社会正义:有教养的公民对于人类不平等的境遇会有很快的反应。
(2)社会活动:有教养的公民能实行矫正不满意的情境。
(3)社会了解:有教养的公民能寻求对于社会机构及社会过程之了解。
(4)审慎的判断:有教养的公民能防御宣传。
(5)容忍:有教养的公民能尊重各种不同之真诚的意见。
(6)维护公共资源:有教养的公民能尊重国家的资源。
(7)科学的社会应用;有教养的公民能促进科学的进步,以贡献一般的福利。
(8)世界公民:有教养的公民应是世界社会中的一个合作的分子。
(9)遵守法律:有教养的公民能尊重法律。
(10)经济知识:有教养的公民应有经济。
(11)政治责任:有教养的公民能接受其公民的义务。
(12)笃信民主:有教养的公民对于民主的理想应有坚定的信念。
二、德育目标的层次和序列
1.概念
德育目标的层次:指同一目标在不同级次学校班级的德育过程中,具有高低不同的要求,形成符合学校、班级实际的标准。
德育目标的序列:指把同一目标中的不同层次,按其高低的不同要求,顺次形成一个承前启后的体系。
层次和序列是密不可分的。
层次是形成序列的要素,序列是层次的系统化。
从层次的角度看:
第一层次:德育目的或德育总目标
第二层次: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法纪教育目标和道德教育目标等是;
第三层次:例如,思想教育目标中的人生观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法制教育目标中的纪律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中的社会公德教育目标等。
这一层次的德育目标是可以操作的具体的德育目标。
中小学各个年级的德育活动,往往都是在第三层次德育目标的指导和要求下并为其实现而进行的。
2.划分德育目标层次序列的依据
(1)依据社会生活实践对不同年龄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求
(2)依据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接受能力
(3)依据目标自身内在的结构关系
(4)依据德育过程的实际需要德育过程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具体活动过程。
(5)依据教育时空客观环境和要求存在的一定序列性
3.德育目标的序列化设计
第四节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