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十四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十四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32-
B. 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
C. Na2CO3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 H2CO3+2OH-
D. HS-的水解方程式:HS-+ H2O H3O++S2-
参考答案:
B
【详解】A.H2SO3的电离分步进行,主要以第一步为主,其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O3H++HSO3-,故A错误;
B.NaHS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B正确;
C.Na2CO3的水解分步进行,主要以第一步为主,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 HCO3-+OH-,故C错误;
D.HS-离子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其水解方程式为:HS-+H2O H2S+OH-,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弱酸的酸式阴离子的水解和电离方程式的区别,H3O+可以简写为H+。

2. 下列仪器对应名称不正确的是()
A.蒸馏烧瓶
B.冷凝管C.蒸发皿
D.分液漏斗
参考答案:
A
【考点】蒸发、蒸馏与结晶的仪器.
【分析】为圆底烧瓶,其它仪器名称均正确,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为圆底烧瓶,蒸馏烧瓶具有支管,故A错误;
B.为冷凝管,用于冷凝,故B正确;
C.为蒸发皿,用于溶液与可溶性固体的分离,故C正确;
D.为分液漏斗,用于萃取、分液,分离分层的液体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A.
3. 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参考答案:
D

4.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仅利用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不能一一区别的是
A.AgNO3、NaCl、KCl、KNO3
B.BaCl2、Na2SO3、(NH-4)2SO4、KOH
C.NaHCO3、Ba(OH)2、H2SO4、NH4Cl
D.CuSO4、Na2CO3、HCl、NaNO3
参考答案:
A
5. 配制100mL 0.2molL﹣1 NaCl溶液,不会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哪一种()
A.分液漏斗B.烧杯C.玻璃棒D.容量瓶.
参考答案:
A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根据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结合实验操作过程选择所用仪器.
【解答】解: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加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恢复到室温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
肯定不会用到仪器为:分液漏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比较基础,注意从c=理解配制原理,把握整个溶液配制的过程.
6. (8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淀粉、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②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③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
④洗涤剂去污是物理变化,碱液去污属于化学变化
⑤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

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放入生石灰
⑥现在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另一类为液化石油气,他们都属于碳氢化合物
⑦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毒剂,也可用来消毒自来水
⑧为保证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用沸水溶解洗衣粉
参考答案:
③⑤⑦⑧

7. 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的一种核素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元素,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质子,这4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15号元素在第六周期 B.113号元素在第七周期第IIIA族
C.115号元素和113号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镅元素和115号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参考答案:
B

8.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的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HNO3>Fe3+>I2>H2SO4
C.HNO3>Fe3+>H2SO3>I2 D.NO>Fe2+>H2SO3>I﹣
参考答案:
B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H2SO3+I2+H2O=2HI+H2SO4反应中碘得电子作氧化剂,亚硫酸失电子作还原剂,氧化产物是硫酸,所以氧化性I2>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反应中氯化铁得电子作氧化剂,HI失电子作还原剂,氧化产物是碘,所以氧化性Fe3+>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反应中HNO3得电子作氧化剂,FeCl2失电子作还原剂,氧化产物是Fe3+,所以氧化性HNO3>Fe3+;
所以这几种微粒氧化性强弱顺序是HNO3>Fe3+>I2>H2SO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明确“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9. 下列各组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35Cl和37Cl
B. CH3CH2OH和CH3OCH3
C. CH3CH3和CH3CH2CH3
D. H2O和H2O2
参考答案:
B
分析: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化合物。

详解:A、35Cl和37Cl是氯的两种同位素,中子数分别是18和20,故A不正确;
B、CH3CH2OH和CH3OCH3具有相同的分子式,都是C2H6O,但结构不同,前者含有—OH,后者含有醚键,所以二者是同分异构体,则B正确;
C、CH3CH3和CH3CH2CH3分子结构中,C原子都形成了四个单键而达到饱和状态,且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所以二者是同系物,即C不正确;
D、H2O和H2O2是由H、O两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化合物,故D不正确。

本题答案为B。

点睛: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而不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同分异构体有碳链异构、异类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三种,B选项属于异类异构。

10. 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B.200mL 0.25mol/L AlCl3溶液
C.50ml 1mol/L NaCl溶液D.25ml 0.5mol/L HCl溶液
参考答案:
D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0.5mol/LNaCl溶液所含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结合化学式计算选项中氯离子的浓度,进行判断.注意离子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解答:解:0.5mol/LNaCl溶液所含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A、0.5mol/LMgCl2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0.5mol/L×2=1mol/L,故A错误;
B、0.25mol/L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0.25mol/L×3=0.75mol/L,故B错误;
C、1mol/LNaCl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1mol/L,故C错误;
D、0.5mol/LHCl溶液中所含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明确浓度与物质的构成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离子的浓度与物质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11. 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

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

该盐是()
A.Fe2(SO4)3B.Na2CO3C.KNO3D.FeSO4
参考答案:
C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 焦炭炼铁、发酵粉烘焙糕点均会产生温室气体
C. 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D.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参考答案:
B
A、NO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故A错误;B.焦炭炼铁中发生C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反应,发酵粉烘焙糕点中发生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均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均会产生温室气体,故B正确;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C错误;D、新制氯水有漂白性,能使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误;故选B。

13.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数为0.1 N A
B. Fe在少量Cl2中燃烧生成0.5 mol 产物,转移的电子数为1 N A
C. 18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9N A
D. 标准状况下,含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可生成22.4 L氯气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由n=c×V,该溶液中缺少体积数据,无法计算粒子数目,错误;B、由
2Fe+3Cl2==2FeCl3每生成2mol产物转移6mol电子,则生成0.5 mol 产物,则转移1.5mol电子,即1.5 N A电子,错误;C、一个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2+8=)10个,18gD2O的物质的量
=18g/20g/mol=0.9mol,含有质子为9mol,即9N A,正确;D.MnO2必须与浓盐酸反应才可生成氯气,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后,将停止反应,即4 mol HCl并未完全反应,所以,生成的氯气应少于22.4 L,错误;选择C。

14.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了镅的一种新同位素它和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非常接近的相对原子质量 B.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和电子数都不相同
C.比少3个中子 D.它们互为同位素
参考答案:
D

15. 下列酸在与金属发生反应时,其中S或N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 稀硫酸
B. 稀硝酸
C. 浓硫酸
D. 浓硝酸参考答案:
A
A、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时,氢离子显示氧化性,氧化金属,S元素价态不变,故A正确;
B、稀硝酸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根显示氧化性,氧化金属,N元素被还原,故B错误;
C、浓硫酸是氧化性酸,加热与金属反应时,硫酸根显示氧化性,氧化金属,S元素被还原,故C错误;
D、浓硝酸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根显示氧化性,氧化金属,N元素被还原,故D错误;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有一固体粉末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K+、Mg2+、Fe3+、Ba2+、NO3﹣、CO32﹣、Cl﹣、SO42﹣.某小组同学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由此判断:
(1)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肯定含有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
(2)步骤②中白色不溶物部分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若取步骤①中得到的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加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排除_____的干扰,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排除
_____的干扰.
参考答案:
(1)Mg2+、Fe3+ Ba2+、SO42﹣、CO32﹣ NO3﹣、Cl-
(2)BaCO3+2H+=Ba2++H2O+CO2↑
(3)Cl﹣ CO32﹣ SO42﹣
试题分析: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不溶物,说明一定不含Fe3+;②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白色不溶物部分溶解,说明固体粉末一定含有CO32﹣、SO42﹣、Ba2+;③将步骤②所得物过滤,取部分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因第二步操作加入盐酸,所以第三步有沉淀产生,不能说明原粉末一定有Cl﹣;④另取步骤③所得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原粉末一定不含有Mg2+;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1)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Mg2+、Fe3+,肯定含有CO32﹣、SO42﹣、Ba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阴离子是NO3﹣、Cl-.
(2)步骤②中白色不溶物是BaSO4、BaCO3,BaCO3能溶于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CO3+2H+=Ba2++H2O+CO2↑。

(3)若取步骤①中得到的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除去CO32﹣,再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除去SO42﹣,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是AgCl,所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l-。

点睛:难溶于硝酸的沉淀有氯化银、硫酸钡;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没现象,再加入氯化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一定含有SO42﹣。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将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密度为1.20g/cm3的稀硫酸。

求:(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2)所需水的体积
参考答案:

18. (8分)现有H2SO4和Na2SO4的混合液200mL,其中H2SO4的浓度为1 mol?L-1,
Na2SO4的浓度为0.5 mol?L-1。

若使该混合溶液中H2SO4和Na2SO4的浓度分别变为2 mol?L-1和0.2 mol·L-1,应加入39.2%的H2SO4溶液(密度为2.00 g/cm3)多少毫升?加水至多少毫升?参考答案:
(8分)
100ml 500ml

19. (9分)某元素能形成两种氧化物和(m>n),二者化学式量之差为16。

(1)则m与n的关系式为
(2)若中氧的质量分数为60%,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1)式量之差(m-n)×16=16;所以m-n=l………………4分
(2)(R+16m):R=1:40%①
(R+16n):R=l:50%②,联立①②解得:R=32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