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四章 学习心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学的重点)
第一节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一)含义&分类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填空)。

前者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

后者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所指向的目标可以使成绩,也可以是奖品、教师的赞扬、名誉、地位等。

学习期待不等于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方法:
1)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2)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知道,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
4)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简答题、填空题
1. 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2.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3. 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4.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5. ★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填空
认知内驱力:指要求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此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

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习看做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属于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

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简答题、论述题
1.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的。

2. 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通常是一致的。

学习动机动机使学习者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地寻求有关的信息。

3. 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并非直接卷入认知过程而只能是间接地促进学习效果,他只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

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技能和方法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图
4.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
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
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
效果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
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一般来讲,
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动机水平与行为
呈倒U型曲线。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图)
二、学习动机理论(重点在于理解,不用背)
(一)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有关学习动机的基本看法是,行为是由驱力所推动的,而驱力则由生理上的需要产生,强化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因素。

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联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

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实际活动有着广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采用强化原则,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育上广为流行的程序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通过强化原则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要揭示动机的本质,必须关注人的需要。

马斯洛先后提出了七种需要,认为人的各个层次需要都与学习有一定的关系。

1.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虽不直接推动学习,却是保证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

如不得到满足,不仅学习活动无法进行,而且会导致学生出现身心疾病。

2.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学生交往的动力,在学校环境中,师生交往、同伴交往既是学习的条件,也是学习的内容。

3. 尊重的需要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努力学习以求获得他人的尊重,并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获得自信心。

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自卑感,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上进心。

4. 求知的需要就是学习的动机,审美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学习动机,它推动人去求真、求善、求美。

5. 自我实现的需要推动人发挥自己的潜能,是学校教育应该重点加以培养的。

(三)成就动机理论
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在学习过程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填空、分辨)。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是50%
成就动机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就是,给学生的任务既不应太难,也不应太易。

★(四)成败归因理论
归因:是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归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把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成败归因分为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

又把上述六种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韦纳的归因理论在教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以预测其此后的学习动机。

学生自我归因虽未必正确,但却是重要的。

因为归因促使学生在从了解自己到认识别人的过程中,建立起明确的自我概念,促进自身的成长。

而如果学生有不正确的归因,则更表明他们需要教师的辅导与帮助。

长期消极的归因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反馈的作用,并在反馈中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重塑自信。

★(五)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首次提出。

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多方面的影响:1.影响活动的选择;2.影响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的态度;3.影响活动时的情绪;4.影响能否完成学习任务。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简答、论述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方法:创造条件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方法: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功体验;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归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简答)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运用启发式教学。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核心的成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情境,经过一定的努力能成功解决问题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

成功的教学应不断的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的难度。

当目标是由个体自己设定,而不是由他人设定时,
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设定一个目标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过去设定目标的实现的情况,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原因何在,并以此作为设置新目标的参考。

教师要帮助学生设定一个既具有挑战性。

但是又现实的目标,并表扬学生对目标的设定及实现。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什么收获,教师把期望明确的传达给学生就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效、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等,这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反馈必须明确、具体,并紧随学生的学习结果。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外部奖赏指物质上的奖励,只有内部动机缺失时,物质奖励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心态,赞扬、奖励一般比批评、惩罚更具激励作用。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竞争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教育学生认识竞争的利弊,教给学生公平竞争的手段;b.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竞争;c.进行多指标竞争,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就感;d.提倡团体竞争;e.鼓励个人的自我竞争和团体的自我竞争。

(三)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4)训练归因。

第二节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含义&特点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名词解释
特点:操作性和监控性(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的有机统一;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二)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的,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学生要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必须具备四个条件:a.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b.能够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学习策略并确信他对自己学习的价值;c.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自我调节学习;d.具有为自己学习的意识、愿望与动机,并把学业作为一个积极的过程去探究、追求与享受。

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
1)形成策略意识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掌握学习策略对于完成当前学习任务,解决当前学习问题至关重要;
3)掌握学习策略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填空题
★★(一)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1. 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言语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学习方法。

它是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常用的复述策略有:在复述时间上,采用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在复述的次数上,强调过度学习;再复述的方法上,包括排除相互干扰、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复习形式多样化等。

填空
2. 精加工策略……填空、名词解释
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它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理解记忆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

联系越多,能够回忆出信息原貌的途径就越多,即提取的线索就越多。

精加工越深入越细致,回忆就越容易。

具体来说,精加工策略有以下几种: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3. 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二)元认知策略
1. 元认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2. 元认知策略
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大致可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应做到:a.统筹安排学习时间;b.高效利用最佳时间;c.灵活运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具有重要作用。

3.努力管理策略。

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

包括:激发内在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归因、自我奖励等。

4.学业求助策略。

学业求助不是自身能力缺乏的表现,而是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的一种途
径,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

三、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学习策略的原则……简答题
1. 主体性原则。

2. 内化性原则。

3. 特定性原则。

4. 生成性原则。

5. 有效监控原则。

6. 个人效能感原则。

(二)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简答题
1. 注重对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

2. 有效运用教学反馈。

3. 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

第三节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
(一)含义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1. 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也称“助长性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也称“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阻碍作用。

2. 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前者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举一反三”就是顺向迁移的例子。

后者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3. 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前者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影响。

后者也称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即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

4.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5. 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分为自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

6. 根据迁移的的路径,可分为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7.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二)学习迁移的作用
1. 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 迁移是习得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 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及有关的培训人员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学习迁移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1. 形式训练说。

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迁移的发生时无条件的、自发的。

2. 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

3. 概括化理论。

也称经验类化说,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4. 关系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而非由于具有共同成分或原理而自动产生。

他们认为学生“顿悟”情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目的。

苛勒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室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

(二)当代的迁移理论
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布鲁纳和奥苏贝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和见解。

此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改革教材内容和教材呈现方式改进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以达到迁移的目的。

2. 产生式理论。

3. 情境性理论。

格林诺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

★★三、学习迁移与教学……简答题、论述题
(一)影响迁移的因素
1. 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在学习中,意识到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其进行辨别,是促进迁移的重要条件。

2. 原有知识的概括程度。

加强对自己的知识经验的概括,或者通过学习、教学不断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生概括化原理获得的两条重要渠道。

要实现对知识经验的概括就要加强学习中理解的作用,只有理解才能实现对知识经验的概括,理解的越深入,概括的程度就越高,就越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从学习迁移的角度来讲,知识经验获得的情境与知识应用的情境在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

在两次学习活动之间,如果出现相似的环境、相同的场所、相同的学习者等,学习迁移就很容易产生。

4. 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名词解释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填空题)。

5. 认知结构的特点。

认知结构:人们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构成的观念结构。

(……名词解释)其质量如知识经验的准确性、丰富性及知识经验间联系的组织特点等都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并影响问题解决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影响学习的迁移。

6. 学习策略的水平。

如果教师能在策略运用上给予学生清晰的指导,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简答题
1. 精选教材,注意教材和内容的编排。

在教材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学科知识本身的性质、逻辑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年龄特征等,还要照顾到教学时间和教法要求,力求把最佳的教材结构展示给学生。

2. 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教材在呈现上应遵循有整体到细节的顺序,使学生知识在组织过程中纳入到网络结构中。

此外还应加强教材中概念,原理和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是知识融会贯通。

3. 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为了促进原理或规则的教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原理,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原理和规则的迁移,这是训练迁移的最有效方法。

4.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新旧知识相结合。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越多,学习迁移就越容易产生。

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者往往都是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好的人
5. 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师应该转变学生的被动型,通过各种训练逐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如何学习能实现最普遍的迁移。

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有效运用评价手段对学生形成学习迁移具有积极作用。

第四节知识与技能
一、知识学习
(一)知识概述
1. 含义&分类
知识是指: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

,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的分类: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前者亦称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直接描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亦称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另外,有一类与程序性知识相似又存在区别的知识,成为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2. 知识的表征
知识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不同表征而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应用方式的。

不同知识类型在头脑中具有不同表征方式: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路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示也是其表征的重要形式;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二)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传统教育心理学将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


1.知识的理解:它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

2.知识的巩固:是知识积累的前提。

是对知识学习郭晨高中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包括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