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如何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城市化发展仍相对滞后
• 国外的经验表明,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并超前于工业化。 而在中国的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城市化始终滞后于工 业化。目前仍有扩大趋势。
6、人口形式上流动而实质上不流动
•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特别是东南沿海城市对劳动者和高级人 才的需求骤然大幅度增加,促使了一场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普通劳 动者和高级人才的大流动。 • 据有关统计,全国“民工潮”的人数高达 6000 万,大部分流向东南 沿海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等限制,许多人无法扎根于城市,在城里 干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到目前为止,至少有 8000 万农村人口因户籍制度成为亦工亦农的城乡两栖人口,他们的 职业虽然已经发生转变,但是没有完全实现空间上的迁移。这就是我 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人口形式上流动而实质上不流动”的情况。
1979 年以后, 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实施, 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 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同时, 国家调整 了发展战略,市场化程度提高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第三产业占比和就 业人口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吸纳更多的城市人口就业提 供了保证,致使中国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到2009 年,中国城市化率达 到46. 6%。 在改革开放前, 由于存在双重制约,国家不得不硬性调整, 造成城 市化率的剧烈波动, 特别市城市化率的变化速度, 有时很高,有时又 很低。 改革开放以后,真正的突破了双重约束,城市化进程推进很快,每 年的城市化率都呈现出正增长, 1978 年以后, 中国算是进入持续城 市化阶段,而不再有大的反复。
120 120 30 30
年均递 增百分 点 0.5
0.4 0.6 1.7 1.3

法 美 韩 日
• 从左表 可以看出英、 美、 法 等城市化先行国家的城市化速 度大致为年均增长 0. 4~ 0. 6 个百分点,日、 韩等后发工业 化国家却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进 程。它们 发挥后发优势, 大大 节省工业化的时间, 当然也就 提高了城市化的进展速度。中 国同样也具有后发工业化国家 城市化的特点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点
中国的城市化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以及户口管理政策的放松, 我国城市化开始飞速发展。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 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 首次突破50%。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
世界的城市化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 城市和商业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在美国,1780~1840年的60年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从 2.7%上升到8.5%。1870年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城市人口所占的 比例不过20%,而到了1920年,其比例骤然上升到51.4%。
中国政府主导城市化在特定时期有其合理性和不得已, 既 为快速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条件, 但其负面作用也是巨大的。所 有方面都由政府来决定, 忽视了对城市化本身的规律性,必然造 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同时加剧了城市化水平的剧烈波动,更 加重要的是造就了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结构,成为一直影响中 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市场化改革以来, 市场经济的作用逐渐被重视, 市场力推动 城市化的作用显著性加强。但传统体制所留下的管理体制和 思维方式很难消除,政府习惯于从政府的角度去安排 “城市 化”道路。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1、失地农民返还问题
地方政府为了城市扩展把向农民征得的土地复垦后换取同 等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在征地的过程中没有对农民采用 合理的安置方式,农民还没有享受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便 利,又一次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在当前社会保障制 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奔小康的农民却由于 城市化而返贫了。 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7%,而城乡收入差距大约达到了 4至6倍左右。《城市蓝皮书》上的这组数据直接反映出,城市 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本义被一些地方政府忽略了。
2、交通拥挤:
在许多大城市,由于过量的汽车,经常导致交通堵 塞, 交通事故频繁,大气遭到污染。交通堵塞导致时间 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经济的效率。另外交通事 故是许多大城市存在的日益严重的问题。
3、居住条件差:
表现为住房紧缺,质量低劣。估计世界范围内有1亿人没有 任何形式的住所,城市人口1/3以上住在不合格的房屋中,40 %的城市居民得不到安全的饮水和适当的环境卫生。
英美等先发工业化国家,对城市化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变迁顺序:
转移
而中日韩等后发展国家工业化过程采取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要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必须靠政府的力量转移农业剩余人口发展 工业化,被迫实施了一系列城乡隔绝的政策。 在改革开放以前,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重工业, 而重工业 又相对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所以,城市化水平不高,而持续发展重 工业又需要大量的积累,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导致大 幅波动,也带来城市化的大幅波动。改革开放以后,情况有所好转。
从整个世界看,1900年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13.6%,1950年为28.2%, 1960年为33%,1980年为41.3%,2007年为49.5%。城市化过程是随现代 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
60.00%
世界城市人口占比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900 1950 1960 1980 2007
(一)世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⑴大气污染:①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所排出的烟 尘;②工矿业排放的烟气;③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出 的尾气。 ⑵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⑶固体废弃物污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城 市垃圾急剧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⑷噪声污染: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 和社会活动。噪声妨碍人们的工作休息,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⑸电磁污染:越来越多的各种家用电器放射出大量的电磁辐射, 已经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⑹光污染: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高楼大厦,外墙被饰以玻璃幕 墙,能强烈地反射阳光,使人眼花缭乱,影响人的工作和休息。
1、突破双重约束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
从发展阶段上来看,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化受到双重约 束,呈现出剧烈波动和徘徊的特点。因为工业化是带动城市化进程 的主导因素, 而制约中国城市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一是国家工业 化战略目标下的产业结构, 二是农业所能提供的城市人口的生活 供给。 1949 年,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工业化发 展战略的制定和“ 一五计划”的成功完成,城市经济发展很快。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1958 年- 1960 年, 中国掀起“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 动, 片面发展重工业, 工业化以“ 爆发式”速度扩张,农村人口以空 前失控的规模涌入城市。这个时候由于农业生产的制约,大量人口 处于饥荒状态, 城不得不走逆市化道路,缩短基本建设规模, 精简城 市职工, 减少城镇人口。 到1965 年, 城市化率下降到 16. 84%。 “ 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化率一直在18%以下徘徊。
2、政府主导城市化模式短期难以改变
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社会变迁过程, 会始终受到市场和政府两种 主要力量的作用。 西方国家, 特别是原生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确立了以市场为核心 的模式,而政府在城市化中只是处于从属地位。但是中国建国初期就 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城市化路径自然要服从这个战 略, 决定了中国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道路。 改革开放前, 为了配合工业化进程, 政府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 政策设计对城市化进程进行干预。形成了一系列例如户籍制度、 就 业制度、 福利分配制度、 城乡迁移制度等,使城市化过程完全在政 府的掌控之下。
3、具有典型的后发工业化国家城市化特点
后发工业化国家城市化的第一个特点是速度快。欧美等早期工 业化国家城市化先行一步,因此, 其城市化速度慢于后期工业化国家
国家 城市化 水平提 高幅度 ( %) 26.070.0
25.571.7 25.775.2 21.471.6 37.076.0
所用时 间( 年 ) 90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率(2009 年)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
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中国城市化特点:
1.突破双重约束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 2.短期难以改变政府主导城市化模式 3.具有典型的后发工业化国家城市化特点 4. 区域差异 5.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 6.人口形式上流动而实质上不流动 7.我国的城市化仍然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世界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2.交通拥挤 3.居住条件差 4.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失地农民返还问题 2.强制拆迁不断发生 3.农民工、农二代与留守儿童问题 4.交通状况持续恶化题 5.价值观的迷失问题 6.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及浪费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基 本特点以及如何实施新型城镇 化战略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 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 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 史过程。 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 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 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 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7.我国的城市化仍然以乡村向市移民为主
当代我国城市化的特点,仍然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 主。当前,我国不仅出现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而且由于 大城市,特别是首位城市的吸引力,导致大城市数激增,首位 城市人口膨胀,出现过度城市化的现象。随着首位城市的急剧 发展,我国的城市体系形成很高的城市首位度。城市首位度 大,一般地说,反映了这国家经济、城市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很大。因此,我国面临协调本国城市规模体系的任务,通过发 展中小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4.区域差异
• 中国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具有阶段性, 主要是由于国家发展战略 的变化造成的。 •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存在东西部发展的差异,为推行区域平衡发展 战略,将全国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经济地带,侧重于发展内地经济。 • 在改革开放之初, 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速度较快, 主要是由于之前各 种政策的作用惯性,东部地区城市所占比重曾一度有所下降。 • 在1985 年之后,国家将发展的重点放到了东部,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 化水平 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 1999 年9 月,国家正式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定,并采取一系列 举措推动西部经济发展。西部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差距有所缩 小, 但是总体来说,差距还是很大的。
世界城市人口占比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趋势
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相比,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历史短。由于多数发展 中国家都曾为殖民地,18 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对其影响很小。二战前,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在亚洲,和发达国家一样,发展中国家 中的城市化进程也显出很大的地区差异。 十九至二十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加速度较快,远远的超过了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 的地区差异将不断缩小。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仍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所以很多 人说,世界进入了一个城市化时代,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将是城市化的世 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特点以及如何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4、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强制拆迁不断发生
城市化过程中必定会面临着城市的发展和区域的新规划,拆迁 必然是所有进行城市化的国家都要面临的问题。然而拆迁与强制 拆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建国以来城市化的几十年内,拆迁 问题始终困扰着城市规划者。由于各方压力以及种种利益驱使, 开发商暴力拆迁的事件屡见不鲜,有很大一部分的强制拆迁案是 建立在拆迁方对公民利益的无视基础上进行的。 强制拆迁之所以屡屡发生,与我国政府行政强制权高于司法 权不无关系,行政部门对于公民物权法的践踏,正是强制拆迁屡 屡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