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
教材1~3页24时计时法
◆教学提示
教学时,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电视节目预告这些课外资源,通过有效的讨论和交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知识,不但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24时计时法,还要让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重点关注并指导学生用下午、晚上等描述12:00以后的电视节目,然后,再介绍24时计时法。

在“说一说”的交流活动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计时法描述事物中的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关系,会用两种计时法表述同一时刻。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电视节目预告的活动中,经历了解24时计时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有计划地安排时间。

◆重、难点
重点: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难点:学会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交换。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钟表教具
学具准备:课件钟表教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钟表出示8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周末这个时间点儿在干什么。

引起学生争议,教师介绍,一天有两个8时:上午8时、晚上8时,像这种计时方法叫普通计时法,也叫12时计时法。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一天的时间变化,更深刻理解普通计时法,感受学新知的必要性和好处。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电视节目预告表。

观察交流从预告表中得到的信息,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节目开始的时刻。

教师提出问题,例,05:30是什么节目的开始时刻,19:00什么节目开始,它是晚上的几时等。

师介绍:电视节目预告用的是24时计时法。

课件出示什么叫24时计时法。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课程资源,通过交流讨论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知识。

2、了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关系。

教师用钟表教具从夜间0时开始,转动表针,边转动边说时刻,让学生演示在干什么。

(例,凌晨1时,学生演示睡觉。

上午10时,
演示上课。

中午12时,演示吃午饭。

)了解时针走的第一圈是:从夜间0时到中午12时(第一圈)。

(板书)
用同样的方式继续转动表针,使学生了解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是表针转的第二圈,板书: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第二圈)。

然后学生交流讨论:下午1时、2时、3时……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这些时刻。

重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加12,强调今天的0时是昨天的24时,今天的24时也是明天的0时。

(即:24时是前一天的结束,又是新一天的开始。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切实理解其中原理。

在探究性的操作活动基础上,通过强调今天的0时是昨天的24时时,使学生了解前一天、后一天之间的联系。

3、区分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写法。

师提出问题,如果没有具体情境,你能不能区分出12时是中午还是晚上。

交流讨论应该怎样说才能分清。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12时计时法应在时刻的前面加上限制词。

例,中午12时、上午8时、凌晨4时等。

24时计时法不用加限制词。

4、出示教材“说一说”,从下面的事物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先让学生读教材上的四种事物上的时刻,然后分别说一说每件事物中的时刻。

5、学生自读兔博士网站,了解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有效的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
生探究的欲望。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3页练一练1、2、3题。

第1题,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在全班介绍,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结果。

第3题,合理安排时间的练习。

先让学生了解分别做每件事所用的时间,理解(1)和(2)题的意思,然后独立思考,解答问题。

交流时重点说一说(2)题的想法,可以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学生对烧开水的5分钟有不同意见,教师要进行安全教育。

(统筹方法的渗透)
四、达标反馈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两种计时法?它们之间是怎样转化的?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梳理,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总结规律。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从夜间0时到中午12时(第一圈)
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第二圈)
24时也叫0时
第二课时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4~5页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同一天内完成某件事情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交流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求经过实践的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难点:理解“时刻”与“时间”的意义及区别。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生谈话:1、妈妈(爸爸)每天几点上班,几点下班。

2、我们每天几点上学,几点放学。

3、自己坐的公交车每天早上几点发车,晚上几点结束。

根据谈话内容,询问学生有没有算过妈妈(爸爸)一天工作几个小时,我们在学校每天呆多长时间。

公交车每天在路上来回跑多长
时间。

由此引出课题:
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设计思路: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和生活经验入手,提出问题,引入课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具体目标。

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超市情境图,学生观察营业时间表,说出这个超市的营业时间。

1、提出问题一:这个超市周一到周五每天营业多长时间?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尝试解答。

(2)、全班交流、讨论解答方法,给学生充分介绍自己算法的机会。

方法1,1小时1小时的数:10时、11时、12时、13时……。

方法2,画线段图:
11时
开门关门
方法3,计算同一天中经过的时间,可以直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板书:
20 - 9 = 11(时)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中间时间(或经过时间) 第三种方法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介绍并讲解。

(3)、区分得数11时与11:00的不同。

教师提出疑问:求出的结果11时与钟表上的11时意义一样吗?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果,求出的11时指的是11小时,钟表上的11时是11点钟。

2、提出问题二:这个超市周六、周日每天营业多长时间?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交流做法,展示不同算法。

板书:
21:00-8:30=2时30分
重点关注半小时是如何计算的。

(只要方法合理,计算正确就给予肯定)不明白的学生,老师给予见解。

3、出示试一试,解决开始和结束是几时几分的情况。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1小时、1小时数出经过的时间。

11时11分、12时11分、13时11分、14时11分、从14时11分到14时32分之间有21分,所以路上经过了共4小时21分。

方法二: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中间时间
14:32 –10:11 =4小时21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凸显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交流不同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进行优化。

在区分时刻和时间时,通过学生经历交流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计算,轻松的突破难点,理解时间和时刻的不同含义。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5页“练一练”
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理解邮箱上的开箱时间,弄清“间隔”的意思,再自己计算并填空。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1)题是怎样计算的。

第2题,让学生了解对话信息,理解两个问题的要求。

先完成(2)题,提示学生根据第二班车发车的时刻计算。

第3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在独立解答。

交流时,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算法的机会,只要学生计算的正确,教师就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达标反馈
1、计算营业时间.
( )小时( )小时( )小时
2 暑假里,小明一家到石家庄度假,全家上午11:25进入植物园,下午3:37从里面出来.小明一家在植物园游览了多长时间?
3同学们去郊游,路上用了1小时45分,上午8时到达目的地,他们几点出发的?
答案:1、14时, 6时, 13时。

2 、4时12分。

3、6时15分。

五、课堂小节
这节课学了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惑?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20 - 9 = 11(时)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中间时间
21:00-8:30=2时30分
第三课时经过若干天的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6~7页经过若干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不在一天内完成某件事情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不在内经过时间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树立为国家作贡献的志向。

◆重、难点
重点:会计算不在一天内完成某件事情的时间以及计算过程和结果的书写。

难点:理解不在一天内完成某件事情的时间的计算方法。

(强调分段计时)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先复习计算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的方法: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中间时间
师介绍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习——经过若干天的时间(板书)
设计意图:旧知是新授的前提与基础,新授是旧知的扩展与深化。

二、探究新知
1、先播放我国“神州”五号航天飞船载人飞行的情况小资料,再出示神州五号发射时间与返回时间:神州五号2003年10月15日9时发射,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它绕地球飞行了多长时间?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做,然后交流做法。

(先求出15日飞行的时间,再求16日飞行的时间,然后相加。


设计意图:先从简单入手,为后面例题做准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树立为国家做贡献的志向。

2、课件出示例3.学生读题,鼓励学生试着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3、交流不同算法。

师板书
方法一、分别算出每天飞行的时间,在相加。

25日:24时-21时10分=2小时50分
26日:24时
27日:24时
28日:17小时37分
合计:2小时50分+24+24+17小时37分=68小时27分
方法二、飞行时间不到三天,分段计算。

25日21:10至27日21:10共2天。

27日21:10至28日17:37共20小时27分(24时-21时10分+17时37分=20小时27分)
方法三,从25日21:10到9月28日21:10共3天,飞行时间比三天少3小时33分。

所以用3天的时间减去2小时33分正好就是飞行的时间。

21:10-17:37=2小时33分
24时×3-3小时33分=68小时27分
在交流过程中,如有学生叙述不清时,教师要适当加以讲解。

设计意图:本题所求时间跨度较大,而且非整时数,难度较大,所以先让学生试做横跨两天的,有了一定基础,在鼓励试做例题。

层层深入,由简到繁。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运用分析,推理,在交流,讲解中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页练一练及第7页兔博士网站。

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在独立完成。

第2题,先帮学生读懂列车时刻表,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全班交流。

学生自读兔博士网站,了解从“神州”一号到“神州”九号的情况,鼓励学生算一算其他飞行时间是否与表中的结果一致。

五、达标反馈
1、一个公园5月至9月早上7:00开园,晚上6:00闭园,这个公园每天开园几个小时。

2、张叔叔去北京游玩,8月2日18:13坐火车,8月6日9:00返回,张叔叔这次出游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3、某学校举行夏令营活动,8月5日上午8:00在校集合出发,8月10日15:00返校,这次活动持续了多长时间?
答案:1、晚上6:00是18:00
18:00-7:00=11(小时)
2、24时×3=72(小时)
24时-18:13+9:00=14小时47分
72小时+14小时47分=86小时47分
3、10-5=5(天)
15:00-8:00=7小时
5天+7小时=5天7小时
某气象员观察空气污染情况,每3小时做一次记录,做第四次记录时,时钟正好是12时,做第1次记录时是几时?
五、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你认为这节课哪些地方是最值得注意的。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回顾反思,找出薄弱环节,引起注意。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经过若干天的时间
方法一、分别算出每天飞行的时间,在相加。

25日:24时-21时10分=2小时50分
26日:24时
27日:24时
28日:17小时37分
合计:2小时50分+24+24+17小时37分=68小时27分
方法二、飞行时间不到三天,分段计算。

25日21:10至27日21:10共2天。

27日21:10至28日17:37共20小时27分
(24时-21时10分+17时37分=20小时27分)方法三,从25日21:10到9月28日21:10共3天,飞行
时间比三天少3小时33分。

所以用3天的时间减
去2小时33分正好就是飞行的时间。

21:10-17:37=2小时33分
24时×3-3小时33分=68小时27分
第4课时年、月、日
◆教学内容
教材8~10页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结合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经验,经历认识年、月、日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等数学活动,感受年、月、日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难点
重点: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认识大、小月。

难点: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课件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及问题: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下面每件事需要经过多长时间。

观察情境图然后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示或告知,(《春节联欢晚会》一般几点开始,几点结束;从9月1日开学到国庆节有多少天等)得出结果:(1)跑完100米大约用18秒。

(2)打一场篮球比赛大约用40分。

(3)联欢晚会大约持续5小时。

(4)从
开学到国庆节大约经过40天。

(5)我从上学到现在大约经过3年。

2、找出上面叙述中提到的时间单位。

全班交流找出时间单位,教师板书:秒分时日(天)月年
师:我们已经学过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今天我们来认识另外三个时间单位(板书):年、月、日。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件入手,根据生活经验说出经过的时间,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体会年、月、日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
1、启发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用年、月、日作单位的事例。

例,妈妈调到新单位已经1年了;假期表哥来我家住了1个月等。

2、认识大、小月及二月,掌握记忆方法。

(1)课件出示2012年年历,学生观察,说一说1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是多少天。

(2)课件出示2013年年历,观察并说一说1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

(3)通过两个年历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完成手中统计表。

交流填表的结果,重点从两个方面说:一方面两个年份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另一方面合计的天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中自己发现问题,得出结果。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初步渗透一些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让学生观察统计表中31天的月份,说一说,有什么规律,然后师
介绍31天的月叫大月,30天的叫小月及歌诀,帮助记忆。

并板书:
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十一)三十天,
唯有二月二十八(二十九)。

师解释“腊”“冬”和“唯有二月二十八(二十九)”的意思。

4、介绍拳头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

(二月除外)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歌诀帮助记忆。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0页练一练
第1题,课件出示今年年历,学生观察完成填空,指名交流结果。

第2题,首先让学生明白活动要求,教师可示范说出自己的生日相关信息,让学生猜。

然后再全班一起互相猜生日。

四、达标反馈
1、填空
(1)、一年半有()个月。

(2)、8月有()个星期零()天。

(3)、1年有()个月,31天的月份有()个,30天的月份有()个。

(4)、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6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2、乐乐在奶奶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经过2个月,请你猜猜可能是
哪两个月。

3、红光制药厂9月、10月、11月平均每天节约用水2吨,这三个月一共节约用水多少吨?
答案:1、(1)18 (2)4,3 (3)7月31日,7月1日。

2、7月、8月或12月、1月。

3、30×2+31=91(天),91×2=182(吨)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时间单位?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想了解的?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自评,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使知识的脉络更清晰,更有条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十一)三十天,
唯有二月二十八(二十九)。

第五课时平年闰年
◆教学内容
教材11~12页,平年、闰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平年和闰年,能判断某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平年、闰年以及探索月历中数学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月历表中隐含的数学规律,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

◆重、难点
重点:认识平年和闰年,会判断某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难点:了解月历中隐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回忆上节课2012年和2013年的统计表,想一想这两年全年天数各是多少天,(365天、366天)相差的一天是哪个月相差出来的?(2月)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和知识的再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知识的新旧联系。

二、探究新知
1、找规律
课件出示月历,教师提出问题:观察下面2月份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2000年、2004年、2008年的2月份都是29天。

其它都是28天。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示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每4年中就有一年的2月是29天。

2、认识平年和闰年。

教师介绍并板书:2月是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是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

根据已有的知识,让学生说出平年和闰年全年各多少天。

师板书天数。

(365天、366天)
3、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教师介绍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并板书,提出问题:为什么用“一般”两个字。

提示学生读兔博士网站,从中找出答案,并交流看法。

重点理解判断整百年份的方法。

4、利用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说一说自己出生的年份是什么年,18岁那年又是什么年。

5、自读教材11页内容,加深对平年和闰年的认识。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交流的空间;加强教师的指导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平年和闰年,能正确判断某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6、探索月历中的规律。

①、出示2012年2月的月历表,提出问题1:这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是几号?第二个星期六是几号?第3个呢?
让学生找出这个月的星期六,并在书上圈出来。

看看有什么规律,交流总结:相邻两个星期六相差7天。

提出兔博士的问题:下个月10号是星期几?独立思考并推算,交流推算方法。

②、出示图2,并提出问题2:观察月历表中虚线框着的4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观察思考,启发学生发现:对角上两个数的和相等。

然后鼓励学生框出9个数,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③、提出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计算,在月历表中检验自己的结果。

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想法和做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的时间,使学生了解月历表中隐含的数学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

三、巩固练习
教材13页练一练1、2、3题。

第1题,先让学生了解每幅图片中的事件,再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第3题,先讨论:小亮12年才过了3个生日,平均几年过一个生日?然后再让学生判断小亮出生的年份和日期。

提示学生根据“今年”
的年份推算小亮出生的年份。

四、达标反馈
1、填空
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共有()天,一年有366天的是()年。

通常公历年份是()的倍数的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的倍数才是闰年。

1900年是()年,全年有()天;2000年是()年,全年有()天。

2、判断
(1)、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定是闰年。

()
(2)、如果今天是12月30日,那么明天就是元旦。

()
(3)张军四年才过一次生日,他一定是2月29日出生的。

()明明是1997年2月29日出生的。

()
3、张明是1992年的2月29日出生的,到2014年3月他共过了几个生日?他再过生日应该是哪一年?
答案:1、(1)28,365,闰年。

(2)、4,400.(3)平年,365,闰年,366.
2、××√×。

3、5个,2016年。

五、课堂小结
请你说说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自评、互评,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使
知识的脉络更清晰,更有条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平年、闰年
2月是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是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