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水和谐相处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人水和谐相处的思考
摘要阐述了人水和谐的内涵,提出人水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选择,从水资源角度总结了人与水和谐相处的途径,包括流域生态的保护和恢复、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合理协调用水模式等,旨在促进人水和谐,解决缺水问题。
关键词人水和谐;内涵;必然性;途径
1人水和谐的内涵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
一个生态系统中水是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
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
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
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
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使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
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
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各方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2人水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
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
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蓄洪。
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排放废水、废渣、废气。
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兴建众多的蓄引堤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入江河湖泊。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
当然,这种选择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3人与水和谐相处的途径
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人类取水、用水、排水,水进入了人类社会,治水活动又需要遵循社会规律。
只有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取得成效。
3.1通过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解决水问题
流域是水资源的载体,任何河流、湖泊等水体都与其所在的流域休戚相关。
健康的河流、湖泊必须有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作为基础和支撑。
治水实践不能就水论水,要从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考虑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既包括湖泊、河流、湿地等水生态系统,也包括森林、草地、农田等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其主要是指对流域内的水、土地、湿地、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限制或消除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流域内植被、湿地等保护和修复,对于缓解洪涝、干旱灾害,减轻土壤流失和水污染问题将发挥一定作用。
从水文学的角度看,森林植被及其下面的土壤,就像海绵一样,当降雨发生时,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雨水(洪水),然后逐渐释放出来,流入河流或渗入地下含水层。
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雨水汇入河流的速度加快,
同时我国降雨在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这无疑加重了汛期洪水和非汛期干旱缺水的程度[1]。
另外,植被的退化也将使土壤受到雨水侵蚀的程度加重,增加了江河湖库的淤积,加重了洪灾,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不利影响。
湿地具有类似的作用,在雨季涵养洪水,在旱季可以逐步利用。
有研究表明,流域每增加1%的湿地面积,河流的洪峰就会减少近4%。
同时,植被、沼泽和其他形式的湿地,可以自然地过滤水流中的污染物和过量养料,阻滞沉淀物,提高水体的抗污染能力。
近几年,在植被恢复中,强调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结合局部的人工措施,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实践表明,一些退化土地封育3~5年后,植被的覆盖度可以提高。
对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虽然可以从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其经济效益,但是必须从长计议,应解决好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问题,建立良性发展机制。
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坡改梯、小水窖、集雨水柜等措施,建设一定数量的高标准农田,解决农民吃粮和发展问题;通过发展人工草地灌溉的“牧区水利”,解决休牧、禁牧后的牧业发展问题;通过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太阳能、沼气、薪炭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使大面积植被恢复可以持续进行。
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涵养水源工程建设,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回灌、补给保护,对生态脆弱区的牛态系统调水进行修复,对干旱湿地进行补水等,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
3.2抓紧防洪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防洪标准
洪水是不可能根治的,即使防御洪水的标准达到了规划设定的标准,仍有发生超标准洪水的可能性,且我国江河的防洪标准还很低。
因此,必须抓紧水土保持、水库、堤防、蓄滞洪区、调度体系等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将防洪安全标准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在易被洪水侵害的地区建立有利于减轻洪灾损失的生活模式、经济模式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在与洪水的抗争中,学会人与水共享空间,减轻洪灾损失。
此外,研究洪水规律和特性,利用洪水的冲刷和造床功能来减少淤积、治理河流,如黄河的调水调沙试验;加强水库汛限水位的研究,提高雨洪资源化利用程度等,都是利用洪水、变害为利的探索[3]。
3.3建立合理协调用水模式,缓解干旱缺水问题
干旱问题不可根治,缺水问题可以缓解,建立合理协调的用水模式。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等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的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充分考虑流域内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和环境的用水需求,维系基本的生态系统平衡。
缓解干旱导致的缺水问题,必须通过开源、节流、保护的齐抓共管来构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体系,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来构建降低旱灾损失的保障体系。
建立适应当地水资源条件的用水模式,大力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举措。
4结语
治水活动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人类造福,但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时间,对人类治水活动利弊得失的评判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随着认识水平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目标的变化,对治水活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目前,对水利工程的要求已经提高到不仅要对人类有利,而且要对生态有利,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近几年,我国在堤防建设中,进行了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的实践,在避免使用不透水材料对河道护砌、重视河流与岸上的联系、尊重河流的多样性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4]。
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慎重处理人与整个流域的关系。
对于水资源问题,从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从陆地、水系、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和谐发展上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应该也必须得到必要的保护和满足,但是从长远看,保护了整个自然界和生态系统,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5参考文献
[1] 樊静,杨永辉,张万军.冶河流域径流减少的驱动因素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7,22(B10):175-179.
[2] 阿妮娅.进一步推动水资源综合管理[J].中国水利,2009(20):19.
[3] 闫凌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01(5):8.
[4] 白福林.对水资源应用强烈的忧患意识[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