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工艺美术简史课件第八章古代非洲工艺美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尼日尔河上游受到班巴拉族艺术影响的地区,可以看 到一种水平式羚羊面具。这种面具的特点是:两角向上 而又向外弯曲,口形大张,似乎是在欢叫;后背有一个 优美的曲度,上面刻着表示羚羊皮毛的花纹,表面有光 泽,图案匀称;因为班巴拉人相信蜥蜴能使人永生不死, 所以有时把羚羊尾巴雕得像蜥蜴尾巴那样高高向上翘起; 羚羊腿是用曲折线表现的;羊角上常常雕有妇女像或鸟 的形象作为装饰。
• 这种木杯的套盒也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套盒上的几何 形图案优雅大方,构图富于想象力,有的带着把和底。
面具艺术在非洲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种类繁多,难以计数。 在巴库巴部落及其邻近的部落中,较为常用的面具主要有三种。
(1)“包姆波”——一种外表镶有铜叶的大型木雕面具。
(2)“玛山伯”——一种上面覆盖棕榈叶的藤竹筐式面具,并 用缝上去的附属物如贝壳、串珠和皮革块等作为装饰品,只有 鼻子、嘴和两只耳朵是木雕的,还有一条一半系着贝壳一半系 着小铃或羽毛的下垂物从头上往下飘垂着。这种面具是病魔的 表征。
• 在中部非洲维多利亚湖西岸的桑戈湾发现了中期石器时 代文化遗址,称“桑戈文化”(Songoan Calture,约 前46000—前38000)。
• 因最早发现于开赛河上卢彭巴史前遗址而得名的“卢彭 巴文化”(Lupemban Culture),是桑戈文化之后的 一种新型、轻便的石器文化。它主要分布于扎伊尔河西 部地区,如加蓬(Gabon)等。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非洲的基本概况。 2.掌握诺克工艺美术的特色和主要成就。 3.掌握伊费工艺美术的特色和主要成就。 4.掌握贝宁工艺美术的特色和主要成就。 5.掌握扎伊尔工艺美术的特色和主要成就。 6.掌握马里工艺美术的特色和主要成就。 7.掌握象牙海岸工艺美术的特色和主要成就。 8.掌握古代非洲工艺美术的总体特征。
第三个阶段约始于公元前2000年,有大量小型扇状石器、陶 器和少量铁器,但这些铁器被学者们认为来自商品交换。
·类似这样的文化在扎伊尔的木纳·奇托莱高原也有发现, 被考古学家谓之“奇托莱文化”(Tschitolian Culture)。 这个文化主要分布在扎伊尔盆地的东南部和南部。其工艺 技术多承袭卢彭巴文化,且日趋精巧。
班巴拉族的“奇瓦拉” (Tyiwara)羚羊面具,是非 洲黑人艺术中最为著名的工艺 品之一。这是一种面具顶饰, 是佩戴在舞蹈者头上的装饰物。 羚羊是班巴拉部族的象征。羚 羊面具上的几何图形暗示着神 话中战斗的羚羊。只有想象这 种工艺品高耸在穿纤维衣服和 戴红色面具的跳舞者头上时, 才能理解它的艺术表现力。 《木制羚羊形面具》(图 8-12) 即为此类作品的典范。
·约在公元前5世纪,西部非洲区域陆续进入铜铁器时代, 除了生活直接实用的工具如刀、斧、锤、钩以及各式武器 以外,尚有贵金属制作的脖圈、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当古代非洲进入历史上的中世纪时,工艺美术获得了巨 大的发展,呈现出极其繁荣的局面,在陶工艺、金属工艺、 象牙工艺和石工艺,以及木、皮工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并因区域及部族的差异,形成具有显著地方 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工艺文化。
第二节 诺克工艺美术
• 古代西非工艺美术,以在今尼日利亚 境内诺克盆地发现的“诺克文化” (Nok Culture,前500—公元200) 时期的工艺美术为主要内容。
• 1928年在锡矿开采过程中偶然发现古 代居民的遗迹,从此便进行了系统的 考古调查。在离地3米深的沙土和陶 土层下面,考古学家发现有一个约2 米深完全没有遭受破坏的深灰色和黑 色土层。土层下面是一层含有海草遗 迹的沙土层;再向下,挖出了石制工 具、陶罐、熔解金属用的锅炉和鼓风 管的残迹、熔渣等等。从工艺美术的 角度来看,这里出土的一些与真人等 大的陶塑头像(图8-1)特别引人注目。
• 在布古尼的一些村落里,也盛行垂直式的“奇瓦拉”羚 羊面具。
二、多贡族工艺美术
• 多贡族的工艺美术风格突出、独具一格,是非洲优秀的艺 术之一。多贡族的祖先雕像在非洲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 后来的多贡族雕刻工艺作品趋向几何形体,具有庄严宁静 之感。
• 多贡族的面具是用洗练、大胆而概括的形式来处理的。其 特征为:造型细长,有的呈长方形;脸颊与鼻梁明显分开; 鼻梁呈长方形或人字形,富于装饰性;口形犹如一个突起 的圆锥体;人面造型混合有神话动物形象,如羚羊、水牛、 袋狼、猿猴、鸟或蛇等。
(3)“雪尼·玛洛拉”——一种色彩艳丽、装饰丰富的面具。 两只眼睛雕成圆锥体,周围镂刻出许多小孔。在巴克特族中也 有这种风格鲜明、形式突出的面具。
第六节 马里工艺美术
一、班巴拉族工艺美术 • 班巴拉部族善于在凳子、乐器及其他用具上装饰一些细
长的雕像或头像。在莫普提和桑地区,流行一种雕刻的 木偶,人们给它们穿上衣服,用来表演滑稽戏或喜剧。 • 班巴拉人的雕像比较活泼有力。有突出的蛙嘴,发式也 很别致。他们的雕像不着颜色,但上面有装饰品和金属 钉,用嵌入的贝壳或珠子作为眼睛,鼻子和耳朵上都饰 有精美的铜环。 • 居住在巴马科附近的班巴拉人,经常戴着狮子面具、狼 面具及羚羊面具等跳舞。
二、巴库巴族工艺美术
巴库巴族在日用品上 也表现出卓越的技艺 和非凡的才能。他们 制作的杯、盒、武器 (图 8-11)、烟袋管、 鼓、角质酒杯,以及 纺织品都很精美。
• 巴库巴族的木杯是一种独特而精美的工艺品,木杯上雕 有各样艳妆丽服的人物和光彩夺目的几何图案,而且是 在没有设计图样的情况下即刻雕制而成。
在赞比亚北部姆皮卡以南的纳奇库夫洞穴,还发现了公元前 14000年左右由中南部非洲多树高原地带的狩猎采集部落创 造的“纳奇库夫文化”(Nachikufan Culture)。这是一个 延续时间较长的晚期石器时代的文化,大致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为细石器工具阶段,有大量带孔石具和研磨器具;第 二个阶段自公元前8000年起,至公元前约2000年止,有磨光 工具;
• 后来,在贝宁工艺美术的衰落时期,即在18世纪末期至 19世纪中期,出现了一些庞大而笨重的饰有鸟翼状串珠 饰物的青铜头像,统治者的面庞具有愈益程式化的形式, 并终于变成一种固定的程式。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末的 中期贝宁工艺美术,基本 上是以被称为“阿玛”的 长方形青铜饰板为代表的。 在浮雕饰板上,主要表现 国王和侍从(图 8-6)、武 士、欧洲商人和战争、狩 猎、出游及动物等;上面 的武器、衣服、甲胄和佩 饰都制年间, 考古学家发掘了大 量工艺美术作品, 其中伊费国王青铜 头像(图8-4)最为 著名。
• 伊费的能工巧匠在青铜工艺的处理上具有十分高超的技 巧,能够铸造出精致优美的艺术品。
• 从伊费考古发掘中可以证实,这些精美的艺术完全出自 非洲本土的黑人匠师之手。
• 伊费的石工艺制品多为表现人物和动物。
第五节 扎伊尔工艺美术
一、巴鲁巴族工艺美术 巴鲁巴人能够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因为他们吸收 了各部落的先进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巴鲁巴艺术 在非洲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不仅以造型优美生动 取胜,而且以形式严谨见长。 巴鲁巴人的雕像特征是:发饰复杂,样式往往为十字形或 波浪形;头发与额部的界限分明;双眼形似杏核;耳朵宛 如“猫耳朵”,小巧玲珑;身上雕有装饰性的浮雕文身, 表面光泽明亮。男人雕像以部落英雄为主要的表现对象, 而女人雕像最常见的作品是地神像。
巴鲁巴人擅长雕刻较写 实的木雕。《木制凳子》 (图 8-9)十分巧妙地 利用一段整圆木雕琢而 成,中间的跪妇据说是 “神灵之女”。
颈枕是巴鲁巴人的日常生 活用具,即供睡眠时使用 的枕头,以支撑和保护妇 女们复杂而华美的发型。 《木制颈枕》(图8-10) 便是一个典型例作。这个 颈枕中部相对而坐的两位 青年女子奇异的发型,可 使我们窥见一斑。造型优 美、雕刻精致的颈枕,结 构严谨,人物组合自然得 当、和谐完美.
多贡族还有一种风格 独 特 的 面 具 —— 多 层 面 具(图 8-13)。这种 面具带有一个镂空雕刻的 顶饰,高达 5 米。有些人 像面具是代表高官、僧侣、 猎人、巫师或少女的。
• 多贡族还有一种流传甚广的面具,叫作“卡纳加”,用 于“卡纳加舞”。这是一种有“洛林式”图形的面具, 顶上有祖先像。“洛林式”图形的寓意,引起很多学者 的不同解释:有人认为,它是猎取飞鸟的象征;也有人 认为,它是多贡族神话中鳄鱼的象征。据神话传说,多 贡族祖先是站在鳄鱼背上渡河的。
• 伊费工艺美术出现过几种表现人物形象的倾向,青铜雕 刻、石雕和陶塑表现了理想化的武士形象、把统治者崇 拜为神的刚毅面庞、傲慢的国王面容、怪诞的宫臣面孔 及美丽的少女形象。
第四节 贝宁工艺美术
• 贝宁(Benin)王国约形成于公元10世纪。至15世纪, 贝宁王国已经相当强大,是西非最古老的国家之一。贝 宁城是贝宁王国的首府,是一个非常善于铸造金属和制 造木器的城邦,也是非洲青铜工艺历史最为悠久和发达 的中心之一。
第一节 概 述
• 非洲的历史悠久,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它是人类的发 祥地之一,也是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 古代非洲的工艺美术,除地处东北部的埃及之外,其繁盛 地主要在西非和中非。这些地区的出土文物和工艺作品表 明,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中,非洲的工艺美术是独具魅力的。 它不仅是古代非洲社会历史发展的忠实见证,也是古代非 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考古学家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Oldowai)峡谷发现的 “奥杜瓦伊文化”,是非洲更新世早期的一种石器文化, 产生于约260万年前。这个文化很有代表性,广泛分布于 非洲大陆,主要特征是卵石器和石块以及从这些石块上打 制下来的锋利的切割石片。最能代表这个文化的典型器物 是砍斫器,工具种类繁多,工艺复杂,兼有骨制、木制工 具等,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一定比例和形状的把握 以及朴实的美感意识。
第三节 伊费工艺美术
• 伊费城位于尼日利亚的西南 部,13世纪前后,伊费工艺 美术已经相当发达,其成就 主要体现在赤陶工艺和青铜 工艺方面,尤其是伊费的赤 陶塑像、青铜器皿,不仅反 映了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 也代表了伊费文化艺术的最 高水准。
• 1957 年出土的伊费赤陶头 像(图 8-3),是 13 世纪 伊费王国艺术极盛期的作品。
• 贝宁工艺美术比伊费更加明确地限定在一定的历史范围 之内。繁荣时期是15世纪至17世纪前半期。
• 雕刻工艺作品大都是表现国王、王后、太子、达官显贵、 僧侣和猎人、乐师等随员。还有一些是反映历史事件、 塑神灵造像以及作为武士甲胄的。
15世纪至16世纪初 期,也是工艺美术最 繁荣的时期。著名的 《母后青铜头像》 (图8-5)属于16世 纪早期的贝宁青铜工 艺作品。
在金属工艺方面,发掘出来的各种金属工具——凿子、刮 削器和斧头等,说明古代居民已掌握了炼铁的技术。这些 金属制品不仅是当时居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而且是他们将自然的矿料转变为金属材质的有力佐证。它 标志着人类文化的一个飞跃性的进步。
1943年在吉玛发现的一 个陶塑头像(图8-2)不 仅是陶工艺制品的优秀代 表,也是非洲古代文化中 最杰出的艺术品之一。柔 和的椭圆形脸型、细致的 发式、棱角分明的鼻和嘴 唇,表明作者的艺术技巧 是成熟的。在眼睛的刻画 上还可以看到多样的处理 手法。
中期的宫廷风格为圆雕, 并不亚于优秀的青铜饰 板。豹的形象在浅浮雕 上或者作为武器上的小 垂饰比在圆雕上更加程 式化。除了豹的形象之 外,贝宁的青铜工艺动 物雕刻题材尚有鳄鱼、 鸡(图8-7)、蛇、鸟、 鱼、虫等。
贝宁的象牙工艺,在15世纪至16世纪就已经很发达,前面 提到的青铜头像上插着的整根象牙雕刻就说明了这一点。 《象牙豹》(图 8-8)即为优秀范例,作品用5颗象牙制成。 简练概括的造型,不失写实的特征,注重对豹的性情的夸 张,气势不凡。
• 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贝宁出现了一种铸造得很厚重的、 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纪念性青铜工艺制品。有些是用黄铜 铸造的。这些铸铜头像是贝宁国王为纪念他们的祖先而 铸造的,被放置在王宫的祭坛上,奥巴定期来祭祀。有 的面具华丽美观,是王权的重要象征,奥巴在隆重的典 礼中佩戴它,以此来宣扬至高无上的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