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大保护生物学教案09自然保护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meta-population )理论。
集合种群是指在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内,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一定程度的个体迁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局部种群的镶嵌系统。
关于集合种群一词在国内有几种上同的译法,例如异质种群、超种群、混合种群、组合种群以及 合种群等。
集合种群生物学是在大量昆虫种群生物学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④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集合种群理论指导下的保护区面积设计原则 保
护区的设计就应遵循下列原则:
i 面积应该大到足以满足主要保护对象的要求。
i 连片比分散的若干片要好。
对某些特殊生境的生物类群,最好是相互间的距离愈小愈好。
x
保护区之间最好有通道相连,以利于物种迁移。
v 为了避免"半岛效应",保护区的形状以圆形为佳。
(2)种群生存分析与保护区面积的确定
种群生态学和种群遗传学的一些理论进行保护区的规划设计,其中种群生存分析用来进行确定保护区最小面积的设计。
确定保护区的最小面积可分为如下三个步骤:
①确定目标种或关键种:
②确定这些种的最小存活种群:
③根据种群密度和最小存活种群确定最小面积。
最小存活种群理论已成为保护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然而,种群生存力分析理论在自然保护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还较差,有待深入研究进一步规范化以利
于其应用(李文明等,19。
(3) 景观生态学理论在保护区规划设计上应用
景观生态学研究一个由许多上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相当的大范围内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和协调功能。
它强调系统的等级结构、空间差异、时空尺度效应、干扰作用和人类的影响。
按照景观生态学的观点,一个保护区是由 许多生态系统如森林、湖泊、草地以及本底(如地带性 被类型等景观的组成成分)等组
成
的
若
干
景
观
类型(F r e l i c
h
为了达到自然保护的目的,从景观生态学的观点看来,保护区的最佳形状应为一个大的核心区,加上弯曲边界和狭窄的裂开形延伸,其延伸方向与 周围生态流的方向一致。
其中,紧凑的图形斑块有利于保护内部资源,弯曲 的边界有利于多种栖息地的物种生存和动物逃避被捕食,狭窄的裂开形延伸有利于斑块内物种灭绝后的再定居或物种向其他斑块的扩散,斑块的长轴方向是几种生态的关键,比如林地斑块的延伸方向与迁徒鸟类的利用有关。
景 观生态学理论应用于保护区的设计规划和管理将是保护区理论今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