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师,民国第一鬼才——赵元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大师,民国第一鬼才——赵元任
作者:
来源:《世纪人物》2024年第01期
在近代的知识分子所主张的理论中,其中有这样一项主张:既废除汉字,改用拉丁字母来书写汉语。
并且这项主张在当时,得到了不少知识分子的支持。
语言学家赵元任强烈反对将汉字进行拉丁化,但是他也知道,光靠空洞的反对无济于事,需要拿出有效的证据,来佐证自己的论点。
于是,赵元任写出了千古奇文:《施氏食狮史》。
这篇短文全文只有96个字,不过,之所以被叫做千古奇文,是因为这篇文章,全文其实只有一个读音,如果用拼音来书写的话,指望“回译”,那可是往往不能。
因此,在这篇文章的影响下,主张汉字拉丁化的论调,遭到了遏制,中华文化的根也得以保住。
该文全文如下: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
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
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小时候装嫩扮乖,明明已经很会说话,却故意假装话说不清楚,对着大人们卖萌,把“猫吃我的面”说成“猫次我的灭”;
上学后不跟人学好,染上了抽烟、酗酒的坏毛病,同学们方言里骂人的话学得一溜一溜的;
去外国留学的時候,就算路上碰到朋友也会装作没看到地擦肩而过,头发不梳,皮鞋也不擦,整个不修边幅的痞子样;
学习的时候三心二意,一下学数学,一下研究哲学,时不时还想玩玩音乐。
若是只看这一面,大抵会觉得这个人简直糟糕透了。
然而,他的完整人生却恰恰让你觉得精彩极了。
他会说30多种方言和近10门外语;
他精通数学、物理、音乐、语言、心理学等多门课程;
他先后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耶鲁大学等各大名校;
他与妻子60多年恩爱如初,光是欧美大陆两人就漫游了四次;
他的四个女儿全部毕业名校,大女儿是哈佛第一位华裔女教授,二女儿是著名化学家,三女儿是康奈尔大学教授,小女儿是麻省理工教授……
他几乎无所不能,中西文理,孔子牛顿,全学了个遍。
随便说一句话,能包含五六个地方的方言;倒着看德文报纸,直接用西班牙语读出来;把音乐玩了个极致,随便编首歌就是名曲;编了首绕口令,一个音四种调,内容却比小说还丰富,没几个人能流畅的读下来。
他就是中国语言之父,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清华“四大导师”的——赵元任。
1892年11月3日,赵元任出生于天津一个三世同堂之家。
祖父和父亲皆为清朝举人,母亲是诗词兼修、会昆曲、书法的才女。
据说他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31代孙,六世祖赵翼是清代史学家,即是当初在《论诗》中写下,“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与袁枚齐名的性灵派诗人。
出生在那种就算丫头也会作诗的书香门第,赵元任从小更是“骨骼精奇,异于常人”。
童年时期的赵元任,便表现出远高于常人的聪慧。
清末,赵元任的祖父在北方做官,差事常变换,他也就跟着家里人到处跑。
刚出生在天津,第二年到北京,三岁到磁州,四岁跑祁州,五岁上保定,六岁留冀州。
如此东奔西走,竟激发了他的语言天赋。
他天生就能把握发音的细微差别,跟着老妈子学保定话,跟着表弟学常熟话,一个老先生教了他才几天,他就学会了常州话。
还没到12岁,他就学会了,北京、保定、常熟、苏州、常州等各地方言。
15岁那年,他到南京上学,闲来无事又跟着当地的南京同学学说南京话,又跟大老远来的福州同学学学福州话。
以至于到最后,同学聚会的时候,他一个人变着法儿换了8种方言跟大家交流。
赵元任不仅在国内老被人认作“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就是后来在国外,也总有人被他“欺骗”: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
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
就是在南京上学的时候,赵元任染上了抽烟、酗酒的坏毛病。
不过人家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这样是不对的,想着父亲给自己起名的寓意:元任,元任,任重道远啊!都不需要别人劝诫,自个儿就把这些恶习给戒了。
随后赵元任就开启了学霸模式,凭着自己的绝顶聪明,3年预科还没读完,赵元任就到北京,报考了清华的留学官费生。
为了应付这次考试,他又花了几晚上时间自学拉丁文。
1910年,他参加了北京的留美考试,这次考试一共录取70名学生。
赵元任自然是考上了,但人家可是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的,同批考试的还有我们所熟悉的胡适,他排在了55名。
后来,两人也成了关系非常好的朋友。
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之后,赵元任的兴趣就变得更广泛了。
他先选修了哲学发展史、逻辑学,但童年时期的很多疑惑仍未解开,又选了实验物理、力学热学、有限群理论、系统心理学和语音学。
学得如此庞杂,却没有一样浅尝辄止。
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数学拿了3个100分,一个99分,创下了康奈尔建校以来,最优异的成绩纪录。
等到了大学毕业,教授告诉赵元任他获得了申请数学或者哲学研究生奖学金的资格。
于是乎,从数学系本科毕业的赵元任,又改行成为了康奈尔大学的哲学系研究生。
想想我们当文科生的时候,看到高数微积分就头疼,理科生更是对诗歌哲学望而却步。
文科和理科的分界,不就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吗,可赵元任却偏偏在这两界上玩得游刃有余、风生水起。
那几年里,赵元任的天才学习能力,简直令同辈人望尘莫及。
不但文理兼修,而且所学之精,钻研之深,恐怕后来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
难怪胡适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每与人评留美人物,辄常推常州元任君第一。
”
此外,他还精通各种乐器,终身与钢琴为伴,学生时代开始写歌,一生创作百余首歌曲,当萧友梅创作的《卿云歌》,成为北洋政府定下的国歌时,很多人却更愿唱他写的《尽力中华》。
而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那首《教我如何不想他》,曲韵悠长,耐人寻味,浓浓的思念和缠绵流转其中。
现代音乐的一代宗师萧友梅曾盛赞他:“替我国音乐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再后來,23岁的赵元任进入哈佛继续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同时还选修了语言学和音乐。
以至于之后赵元任回清华任教的时候,当时的校长曹云祥一股脑给他安排了数学、物理、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N门课程……
赵元任不光读书,做研究生时,他和留美学生,一同创办了“中国科学社”。
留学期间,西方的工业文明,各种先进科学已经进入爆发期,而中国却还在科学门槛外缓缓爬行。
赵元任认为,中华之所以孱弱,就是因为科学不发达。
为了提倡科学,传播知识,他们一起创办了一本杂志,将其定名为《科学》,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学术期刊。
而“中国科学社”也聚集了,后来中国最早的一批科学大家。
就是这样一个什么都会,什么都敢“玩”的男人,一生唯独不玩的,是爱情。
1920年,赵元任回国。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退婚,早在14岁那年他就被告知与一名陈姓女子订了婚。
可赵元任不愿意自己的婚姻被安排,最终以“女方大两岁”的理由退了婚。
然而不久后,他就去追求了比他大三岁的、性格迥异的杨步伟。
说起杨步伟,在当时也算是奇女子一枚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名酷极了的女权主义者,一个真朋克!
早在封建社会,她就喊出了“女子者,国民之母也。
”这种口号。
她不肯缠足,拒绝包办婚姻,孤身跑到上海读书。
之后轰轰烈烈的参加了反封建反帝制的革命。
当校长、留学日本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妇产科医院,简直是进步女性的先驱。
“我脾气躁,我跟人反就反,跟人硬就硬。
你要跟我横,我比你更横;你讲理,我就比你更讲理。
”这句跟QQ签名一样的宣言,就是出自杨步伟之口。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子,扬步伟到了三十岁仍然没有结婚。
但是没关系啊,最好的总是留到最后,总有人会看到她的好,并且愿意对她好。
这不,赵元任出现了。
两人第一见面的时候,杨步伟就问赵元任:“学什么的?”“学哲学。
”“学点什么不好,干嘛学哲学?”
这段看起来有点火药味的对话,却让赵元任对杨步伟产生了莫名的好感,觉得这个女子太有个性了。
一来二往,渐渐熟了之后,赵元任越发喜欢杨步伟这洒脱的性子,觉得这姐们儿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
对,就是她,非她莫娶。
那时候适逢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演讲,赵元任担任翻译,跟着罗素满中国跑。
一路上趣事不断,赵元任更是玩性大发,每到一个城市,就用那个城市的方言做翻译。
要做罗素的翻译,其实是很难的,不仅学科要扎实,而且要懂得语境之妙。
再加上罗素也是个顽童,总爱说双关语,一句幽默的英文翻译成汉语已是不易,可赵元任偏偏还能找到对应的方言,翻得满堂学生哈哈大笑。
可是有一次,赵元任同杨步伟相约一起吃饭。
这情到深处,怎么都舍不得走啊,聊得忘乎所以,就连当天给罗素翻译的工作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突然间,赵元任猛地反应过来,不对劲啊,赶紧往罗素那儿跑去。
这时候罗素已经在台上等了半天了,没法说话,说了也没人懂啊。
然后就眼瞅着赵元任拉着一个漂亮姑娘冲进教室,全体师生顿时哄堂大笑。
罗素一看全明白了,想调侃两句,但说了也没用,人不给你翻译呀。
后来在演讲过程中罗素生病了,需要休养一段时间。
赵元任就趁着这个空挡,赶紧地同杨步伟联络联络感情,顺便翻译了童话《阿丽丝漫游奇境记》,就这样一部经典在中国流传至今。
看看人家,一边教课,一边翻译,还能一边谈恋爱,捎带脚再翻译一部经典。
这人比人……还是不比了吧。
这年赵元任29岁,杨步伟32岁,两人结婚了。
从相识相爱到结婚一年不到,算得上闪婚了,但这事儿也就这么成了。
也正是这两人的结合,才会有四个如此优秀的女儿吧。
等到了大学毕业,教授告诉赵元任他获得了申请数学或者哲学研究生奖学金的资格。
于是乎,从数学系本科毕业的赵元任,又改行成为了康奈尔大学的哲学系研究生。
想想我们当文科生的时候,看到高数微积分就头疼,理科生更是对诗歌哲学望而却步。
文科和理科的分界,不就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吗,可赵元任却偏偏在这两界上玩得游刃有余、风生水起。
那幾年里,赵元任的天才学习能力,简直令同辈人望尘莫及。
不但文理兼修,而且所学之精,钻研之深,恐怕后来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
难怪胡适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每与人评留美人物,辄常推常州元任君第一。
”
此外,他还精通各种乐器,终身与钢琴为伴,学生时代开始写歌,一生创作百余首歌曲,当萧友梅创作的《卿云歌》,成为北洋政府定下的国歌时,很多人却更愿唱他写的《尽力中华》。
而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那首《教我如何不想他》,曲韵悠长,耐人寻味,浓浓的思念和缠绵流转其中。
现代音乐的一代宗师萧友梅曾盛赞他:“替我国音乐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再后来,23岁的赵元任进入哈佛继续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同时还选修了语言学和音乐。
以至于之后赵元任回清华任教的时候,当时的校长曹云祥一股脑给他安排了数学、物理、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N门课程……
赵元任不光读书,做研究生时,他和留美学生,一同创办了“中国科学社”。
留学期间,西方的工业文明,各种先进科学已经进入爆发期,而中国却还在科学门槛外缓缓爬行。
赵元任认为,中华之所以孱弱,就是因为科学不发达。
为了提倡科学,传播知识,他们一起创办了一本杂志,将其定名为《科学》,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学术期刊。
而“中国科学社”也聚集了,后来中国最早的一批科学大家。
就是这样一个什么都会,什么都敢“玩”的男人,一生唯独不玩的,是爱情。
1920年,赵元任回国。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退婚,早在14岁那年他就被告知与一名陈姓女子订了婚。
可赵元任不愿意自己的婚姻被安排,最终以“女方大两岁”的理由退了婚。
然而不久后,他就去追求了比他大三岁的、性格迥异的杨步伟。
说起杨步伟,在当时也算是奇女子一枚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名酷极了的女权主义者,一个真朋克!
早在封建社会,她就喊出了“女子者,国民之母也。
”这种口号。
她不肯缠足,拒绝包办婚姻,孤身跑到上海读书。
之后轰轰烈烈的参加了反封建反帝制的革命。
当校长、留学日本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妇产科医院,简直是进步女性的先驱。
“我脾气躁,我跟人反就反,跟人硬就硬。
你要跟我横,我比你更横;你讲理,我就比你更讲理。
”这句跟QQ签名一样的宣言,就是出自杨步伟之口。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子,扬步伟到了三十岁仍然没有结婚。
但是没关系啊,最好的总是留到最后,总有人会看到她的好,并且愿意对她好。
这不,赵元任出现了。
两人第一见面的时候,杨步伟就问赵元任:“学什么的?”“学哲学。
”“学点什么不好,干嘛学哲学?”
这段看起来有点火药味的对话,却让赵元任对杨步伟产生了莫名的好感,觉得这个女子太有个性了。
一来二往,渐渐熟了之后,赵元任越发喜欢杨步伟这洒脱的性子,觉得这姐们儿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
对,就是她,非她莫娶。
那时候适逢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演讲,赵元任担任翻译,跟着罗素满中国跑。
一路上趣事不断,赵元任更是玩性大发,每到一个城市,就用那个城市的方言做翻译。
要做罗素的翻译,其实是很难的,不仅学科要扎实,而且要懂得语境之妙。
再加上罗素也是个顽童,总爱说双关语,一句幽默的英文翻译成汉语已是不易,可赵元任偏偏还能找到对应的方言,翻得满堂学生哈哈大笑。
可是有一次,赵元任同杨步伟相约一起吃饭。
这情到深处,怎么都舍不得走啊,聊得忘乎所以,就连当天给罗素翻译的工作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突然间,赵元任猛地反应过来,不对劲啊,赶紧往罗素那儿跑去。
这时候罗素已经在台上等了半天了,没法说话,说了也没人懂啊。
然后就眼瞅着赵元任拉着一个漂亮姑娘冲进教室,全体师生顿时哄堂大笑。
罗素一看全明白了,想调侃两句,但说了也没用,人不给你翻译呀。
后来在演讲过程中罗素生病了,需要休养一段时间。
赵元任就趁着这个空挡,赶紧地同杨步伟联络联络感情,顺便翻译了童话《阿丽丝漫游奇境记》,就这样一部经典在中国流传至今。
看看人家,一边教课,一边翻译,还能一边谈恋爱,捎带脚再翻译一部经典。
这人比人……还是不比了吧。
这年赵元任29岁,杨步伟32岁,两人结婚了。
从相识相爱到结婚一年不到,算得上闪婚了,但这事儿也就这么成了。
也正是这两人的结合,才会有四个如此优秀的女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