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流行病学试卷及答案(印)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最合适的含义是A、指疫情未出现时,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B、对疫情存在时的措施C、针对传播途经的措施D、针对传染病病人的措施E、对疫情出现后的措施正确答案:A2、天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主要有利条件是A、有行之有效的免疫手段B、动物间五天花病毒宿主C、天花患者是主要传染源D、无病毒携带者E、人群对天花普遍易感正确答案:A3、某医院收入1痢疾患者,该患者在入院时又感染了白喉杆菌。

入院后发生白喉,这属于:A、交叉感染B、自身感染C、医源性感染D、带人感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提供诊断依据C、研究疾病的病因学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正确答案:A5、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B、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C、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D、较难获得对照E、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正确答案:E6、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长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现况调查C、典型调查D、爆发调查E、问卷调查正确答案:B7、在队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偏性是A、信息偏性B、测量偏性C、选择偏性D、失访偏性E、混杂偏性正确答案:D8、关于前瞻性队列研究基本特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最恰当?A、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对照,并测量暴露B、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加以分组,并能发现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E、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正确答案:C9、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有严格的地方性,因此该病主要分布在南方12个省(市区),说明与该地的环境有关,这种现象确切称为A、自然地方性B、地方高发性C、自然疫源性D、统计地方性E、外来性正确答案:A10、连续传播造成的流行或爆发的特点是A、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B、发病曲线突然升高,很快下降C、有一个流行高峰D、全部病例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E、流行曲线一般不留拖尾现象正确答案:D11、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自动免疫使用的制剂?A、麻疹活疫苗B、卡介苗C、脊髓灰质炎活疫苗D、白喉类毒素E、丙种球蛋白正确答案:D12、HIV感染人数最多的是A、血友病病人B、卖淫女C、性病病人D、归国人员E、静脉药瘾者正确答案:E13、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一级预防?A、合理营养B、消除病因C、定期复查D、保护环境E、预防接种正确答案:C14、在诊断试验中,并联试验是指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A、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阴性即诊断为阴性正确答案:A15、在一个比较稳定的人群,某病患病率的增加下列正确的是A、该病的病程肯定增加B、以该病的发病率与病程的乘积增加C、该病的死亡率增加D、该病的病程缩短E、该病的发病率肯定增加正确答案:B16、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lO%,B人群为1%,则下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A、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B人群B、A人群中特异度低于B人群C、A人群中可靠性高于B人群D、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E、A人群中灵敏度高于B人群正确答案:D17、在Framingham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一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A、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对照组B、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流行率C、不正确的,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D、正确的E、不正确,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正确答案:B18、在联合诊断试验中,平行试验是指:A、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阴性即诊断为阴性正确答案:A19、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组合是A、年龄、肥胖、遗传、性格B、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吸烟C、高血压、环境、遗传、紧张D、年龄、性格、糖尿病、吸烟E、高血压、肥胖、年龄、性别正确答案:B20、某病在当地居民的发病率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其他地区相似人群该病的发病率低或不发病;外来人进入该地后发病率逐步增加并与当地居民接近;迁出该地的居民发病率降低,说明这种疾病是A、性传播性疾病B、遗传性疾病C、非传染病D、与地理环境无关E、地方性疾病正确答案:E21、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性A、对脂溶剂和酸性敏感,但对温度有一定耐受性B、基因组为双链DNAC、汉坦病毒间存在有较广泛的交叉抗体反应D、包膜糖蛋白具有血凝活性E、目前至少发现有6种抗原性明显不同的血清型正确答案:B22、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抽样调查要进行随机分组B、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供分析流行病学研究C、普查可以验证病因假设D、研究变量最好使用主观指标E、现患研究通常设立对照组正确答案:B23、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期间患病率D、发病专率E、时点患病率正确答案:B24、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亚临床型病人B、人群C、病人D、健康人E、疾病正确答案:B25、个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A、采取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措施B、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C、追查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D、核实诊断E、查明密切接触者,确定疫源地的范围正确答案:B26、筛检诊断时间与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为因筛查而延长的生存时间,这种偏倚称为A、病程长短偏倚B、领先时间偏倚C、信息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7、为了预防麻疹发生,进行人工自动免疫最佳时期在A、接触麻疹病人后5天B、生后8-12月C、半岁以内D、3岁E、5岁以上正确答案:B28、下列哪种是最重要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A、手B、医疗器械C、衣物D、饮水E、食品正确答案:A29、在进行药物疗效分析研究时A、只要求试验组有统一的标准B、诊断标准过宽易混入假阴性C、诊断标准过宽易混入假阳性D、病诊断不需要有统一的标准E、只要求对照组有统一的标准正确答案:C30、下列哪条不是狂犬病毒的特征A、其血凝素是一种脂蛋白,能与新生小鸡和鹅红细胞凝集B、鸡胚对本病毒敏感C、可被日光紫外线、超声波等破坏D、病毒形态呈圆形、因而被划为弹状病毒组E、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正确答案:D31、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调查,结果的恒定性C、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D、误诊率又称为假阳性率E、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正确答案:E32、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A、归因危险度百分比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E、绝对危险度正确答案:A33、传播途径是指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D、传播机制包括三个阶段,病原体从宿主排出,污染外界环境与病原体侵入新的易感者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4、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有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当地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采取下列哪一项除外的紧急措施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或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停水、停电D、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E、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正确答案:C35、慢性病原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A、所携带病原体的类型B、病原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当地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C、病原携带者的活动范围D、排菌数量的多少E、排菌持续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E36、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主要取决于A、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B、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C、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密切程度D、动物传染源的种类E、动物传染源的密度正确答案:B37、下列哪项不是爆发终止的条件A、暴露者已明显减少或已没有B、易感者已明显减少或已没有C、接触者已进行预防接种D、传递环节中断E、污染源已被消除正确答案:C38、我国1989年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中属于甲类的是A、霍乱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流行性感冒E、病毒性肝炎正确答案:A39、预防流感的主导措施是A、对病人做到“三早”B、加强对流感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C、应用灭活疫苗D、应用与流行型相同的减毒活疫苗E、应用化学药物预防正确答案:B40、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A、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少B、灵敏度增加,特异度则根据周围情况增加或减少C、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D、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E、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正确答案:C41、关于相对危险度,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在0-∞之间B、相对危险度等于1,说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C、相对危险度为0.001时,比相对危险度为1.1时的联系强度更弱D、相对危险度小于1,说明其间存在负联系E、相对危险度大于1,说明其间存在正联系正确答案:C42、两名儿科医生想研究一个新的用来证明链球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王医生用标准的传统检查,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6%,李医生用新的检查,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96%,如果对200名病人实施两种检查,则:A、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少的链球菌感染者B、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多的非链球菌感染者C、链球菌患病率的确定取决于那为医生能正确的检查出更多的患病者D、王医生比李医生能检查出更多的链球菌感染者正确答案:A43、队列研究的对象是:A、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B、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C、未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D、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E、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健康人正确答案:E44、消毒是消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A、细菌芽胞B、细菌C、病原体D、微生物E、病毒正确答案:C45、大规模灭鼠中最经济的方法是A、生物灭鼠法B、机械灭鼠法C、化学灭鼠法D、物体灭鼠法E、挖洞法正确答案:C46、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中,计算比值比的公式中的分子的含义是:A、病例暴露、对照非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B、病例和对照均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C、病例非暴露、对照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D、病例和对照均不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7、在临床试验中,某种方法无需事先完全规定好实验人数,边作试验,边设置试验对象,边统计结果,一旦试验结果在统计学上取得显著性意义时,试验即可中止。

流行病学调查考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调查考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调查考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科学。

它在公共卫生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并制定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份流行病学调查的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诊断疾病B. 治疗疾病C. 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D. 预测疾病流行趋势答案: C2. 以下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A. 研究开始时,结果已知B. 研究对象是已经发生的病例C. 研究目的是找出疾病的原因D. 研究对象是健康人群答案: D3. 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队列研究是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是回顾性的B. 病例对照研究是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是回顾性的C. 两者都是前瞻性研究D. 两者都是回顾性研究答案: A二、简答题1. 描述流行病学中的“三间分布”。

答案:流行病学中的“三间分布”指的是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和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指的是疾病在不同时间段的流行情况;空间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地理区域的流行情况;人群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如性别、年龄、职业等)中的流行情况。

2. 什么是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答案:相对危险度是流行病学中用来衡量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生疾病风险差异的指标。

它是暴露组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

RR值大于1表示暴露增加疾病风险,小于1表示降低风险。

三、计算题1. 假设在一个社区中,有1000人接受了某种疫苗接种,其中10人后来发展为某种疾病。

未接种疫苗的2000人中有40人发展为该疾病。

计算疫苗的保护效果(Protective Effect, PE)。

答案:- 发病率(发病率=病例数/人群数)- 接种疫苗组:10/1000 = 0.01- 未接种疫苗组:40/2000 = 0.02- 保护效果(PE)= 1 - (接种疫苗组发病率 / 未接种疫苗组发病率)= 1 - (0.01 / 0.02) = 0.5 或 50%四、论述题1. 论述流行病学研究在公共卫生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暨南大学:流行病学试卷A

暨南大学:流行病学试卷A

暨南大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 流行病学2. 病例对照研究3. 特异度或(真阴性率)4. 预后5. 一级预防6. 流行过程7. 传播途径8. 冠心病事件9. 罹患率10.外对照11.归因危险度(AR)二、填空(每空1分)1.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点(或特点):、、、、。

2. 现况调查的种类包括,和。

3. 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项,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一步进行,并对确诊病人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4. 诊断试验的评价一般包括对诊断方法的、和三方面的评价。

5. 诊断试验中,几个指标中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称为,这种试验可提高。

6. 流行过程的发生必须具备、和三个基本环节。

7. 院内感染的分类有:、、、。

8. 在队列研究中,非暴露人群的类型有、、。

9.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三、简答(每题5分)1、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2、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3、请简述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4、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5、请简述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四、计算(每题10分)1、某社区人口78566人,2002年进行周期性健康检查时诊断高血压病人632人,其中225人是这次检查中新发现的病人。

请计算该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和发病率。

2、为了了解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5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某社区20万人作为研究人群,其中吸烟者1万人,研究发现吸烟者中有75人发生冠心病,而不吸烟者中有60人发生冠心病,请计算累积发病率、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2、假设以高血压为例,检查10000人,如以收缩压140mmHg为诊断标准,阳性(≥140mmHg)病人25人,阴性(<140mmHg)病人25人,阳性非病人995人,阴性非病人8955人,可计算如下:①灵敏度(%);②特异度(%);③假阴性率(%);④假阳性率(%);⑤正确指数。

2003–2004学年流行病学试卷参考答案(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流行病学:它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暨南大学流行病

暨南大学流行病

暨南大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

每题2分,共20分)1. 队列研究2. 流行3. 冰山现象4. 金标准5. 疾病监测6. A型药物不良反应7. 偏倚8. 医院感染9. 暴露10.失效安全数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和理论研究三大类。

2. 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和。

3. 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类推法和排除法4. 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

5. 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和。

6. 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和两种类型。

7. 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和。

8.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和。

9. 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和代入传染。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2.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时间、地区和人群E.家庭、社会、国家3.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B.排菌时间的长短C.活动范围的大小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E.排菌量的大小4.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B.年龄、性别、职业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E.以上均是5.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D.儿童多发E.以上都是6.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A.发病率B.病死率C.死亡率D.患病率E.罹患率7.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A.需要的样本较小B.保密性问题较少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D.费用较低E.便于发现病例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A.年龄不同B.性别不同C.目标人群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观察指标不同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

流行病学考试题(含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题(含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干预试验B、临床试验C、防治实验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人群现场试验正确答案:D2.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可借助于:A、潜伏期B、传染期C、相对危险度D、整个人群的发病率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发病率指标来自: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正确答案:C4.连续传播造成的流行或爆发的特点是:A、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B、发病曲线突然升高,很快下降C、有一个流行高峰D、全部病例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E、流行曲线一般不留拖尾现象正确答案:A5.下表是某地肺癌的标化死亡比(SMRs): 职业 SMRs1949-1960 1968-1979 木匠 209 135 瓦匠 142 118 仅依据 SMRs 可得出:A、1949-1960 年木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同期瓦匠高B、1949-1960 年瓦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 1968-1979 年高C、1968-1979 年木匠的肺癌死亡率比同年龄的各职业的人群预期死亡率高D、瓦匠的年龄调整死亡率 1949-1960 年比 1968- 1979 年高E、1968-1979 年木匠肺癌的死亡百分比是同年龄的各职业的人预期死亡率估计死亡率的 1.35 倍正确答案:C6.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A、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B、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C、灵敏度增加,特异度则根据周围情况增加或减小D、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E、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小正确答案:D7.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化学因子B、病原微生物C、心理因素D、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E、物理因子正确答案:D8.关于筛检下列那项说法是错误的:A、筛检可确诊病人B、把健康人和可疑有病的人分开C、筛检可早期发现病人D、筛检可在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E、是把健康人和病人分别开来的方法正确答案:A9.下列哪项不属于队列研究的特点:A、是由因到果的研究B、能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C、能研究多种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D、能计算研究因素所引起的发病率E、能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正确答案:C10.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死亡率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正确答案:D11.人工自动免疫是指免疫源物质接种人体,是人体产生:A、人工免疫B、特异性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E、免疫性正确答案:C12.诊断试验可:A、用于人群组B、用于有可疑检出结果的人C、由技术人员进行D、用一个标准武断结果E、用于表面健康的人正确答案:B13.真正的普查是指:A、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B、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C、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D、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E、对某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正确答案:B14.疾病流行的强度包括:A、爆发、继发、流行B、散发、爆发、流行C、流行、续发、爆发D、散发、流行、大流行E、续发、继发、散发正确答案:B1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易感性降低的因素?A、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B、计划免疫C、新生儿增加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E、应急接种正确答案:B16.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A、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B、先串联后并联使用C、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E、串联使用正确答案:E17.研究日本人移民到美国,发现某病 X 的标化死亡比:群 SMR(%)住在日本的日本人 100 日本移民 105 日本人的孩子 108 美国白人 591A、遗传因素是这些 SMR 的主要决定因素B、选择的移民没有代表本国的人C、环境因素是这些 SMR 的主要决定因素D、可能涉及与移民文化相关的环境因素E、国际间某病 X 的死亡鉴定不同是这些 SMR 的主要决定因素正确答案:A18.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A、有待确诊的病例B、可疑病例C、新发病例D、死亡病例E、旧病例正确答案:C19.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一般不包括:A、经空气传播B、经接触传播C、经土壤传播D、经共同媒介物传播E、经生物媒介传播正确答案:C20.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C、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D、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正确答案:E21.在队列研究中,在对象暴露以前选择限定人群开始研究而不是选择暴露或非暴露的个体,好处在于:A、研究可被更快的完成B、结果可被同时研究C、暴露数被同时研究D、实施花费少E、A 和 D正确答案:D22.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生态学研究B、抽查C、现患调查D、队列研究E、普查正确答案:D23.感染途径是:A、经食物B、血液制品C、输液制品D、经手E、医疗用品正确答案:A24.实际有病,用该诊断标准正确判为阳性的能力称:A、阳性似然比B、阴性结果的预测值C、特异度D、灵敏度E、阳性结果的预测值正确答案:D25.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用的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专率B、时点患病率C、罹患率D、期间患病率E、发病率正确答案:E26.流行病学研究病因出发点是宏观:A、团体水平B、生态水平C、队列水平D、群体水平E、个体水平正确答案:D27.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长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问卷调查C、爆发调查D、现况调查E、典型调查正确答案:D28.当某一新疗法可防止死亡但不影响疾病恢复时,那么将会发生:A、该病发病率增加B、患病减少C、该病患病率增加D、该病发病率降低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正确答案:C29.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回顾性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A、是否设立对照组B、研究观察的方向C、作为观察终点的事件在研究开始时是否已发生D、确定暴露因素的时间E、是否随机选择研究对象正确答案:C30.罹患率是指:A、1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B、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C、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期初人口数之比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正确答案:D31.预防接种的时间一般要求:A、在流行季节前 3—6 个月B、在冬季C、在夏季D、在流行季节前 1—2 个月E、在秋季正确答案:B32.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性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3.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A、观察法B、临床试验法C、病例询问法D、干预试验法E、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正确答案:A34.在一项有关某病 50 名病例和 50 名对照的研究中,关于某一可能的病因因素所发现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由此可得出结论:A、该差异临床上可能有显著性B、证明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可比性C、该因素和疾病无联系D、观察和访视偏倚已被消除E、该差异可能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正确答案:E3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B、该疾病与暴露无关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D、暴露是该病的原因E、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正确答案:E36.如果孕妇孕期暴露于某因素与出生婴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对危险度是 3,意味着:A、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 2 倍B、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孕妇大 3 倍C、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孕妇大 4 倍D、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4 倍E、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 3 倍正确答案:E37.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B、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C、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D、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E、较难获得对照正确答案:A38.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正确答案:A39.院内感染是指:A、发生在手术室感染B、发生在住院感染C、发生在门诊感染D、发生在医院感染E、发生在病房感染正确答案:C40.平时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措施不包括:A、检疫B、设立检验科C、加强消毒隔离D、加强传染病管理E、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保护正确答案:A41.一项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应用之间关系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共计63 对,病例和对照两组均有雌激素暴露史者 27 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 4 对,病例组暴露而对照组未暴露者 29 对,其余为对照组暴露而病例组未暴露者。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流行病学习题姓名: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行病学是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采用_________的研究,则是它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4.流行病学的实验方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A型题】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A.观察法B.建立数学模型C.临床试验D.实验研究E.以上都不是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范畴A.预防医学B.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D.生物医学E.医学统计学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病原携带者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E.以上都不是7.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A.研究疾病的病因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E.以上均对8.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A.研究各种疾病的学科B.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防制的科学C.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E.研究各类公共卫生问题的学科9.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10.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疾病的防制措施C.疾病病因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E.以上都包括11.新的疫苗或预防药物在推广应用前必须做A.通过毒理学鉴定证明其对人体无害B.通过现场试验考核其实际预防效果C.通过动物试验证实其效果D.证明其无严重副作用E.经实验室检验无有害的附加剂12.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以上均包括13.通过现场调查把疾病在时间、地区及人群中分布的特征加以描述经比较后,提出致病因素的假设的过程是A.分析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临床研究14.通过现况调查与随后的定期随访,对早期糖尿病或无症状的葡萄糖耐受试验阳性者观察其经过若干年后的结局和转归。

流行病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流行病学研究病因出发点是宏观:A、团体水平B、生态水平C、群体水平D、队列水平E、个体水平正确答案:C2.在一项有 500 名病例和 500 名对照的研究中,分别在 400 名病例和100 名对照中发现可疑病因因素。

具有该因素的人发生该病的绝对危险度是:A、16,B、由上述资料不能计算C、20,D、80,E、40,正确答案:B3.下列哪项不是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A、剂量—反应关系B、联系的强度C、样本大小D、联系的合理性E、时间顺序正确答案:C4.在一个乳腺癌与产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结果 100 例乳腺癌患者中。

有25 人未产,100 例对照中有 10 例未产,那么未产使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大:A、2.0 倍B、3.0 倍C、2.5 倍D、1.5 倍E、1.0 倍正确答案:A5.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不涉及药物治疗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D、提供诊断依据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正确答案:C6.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A、病死率B、患病率C、死亡率D、罹患率E、发病率正确答案:E7.注射白喉抗毒素的同时,又接种白喉类毒素,这种免疫称为:A、自然被动B、自然自动C、人工被动D、人工自动被动免疫E、人工自动正确答案:D8.缺乏某一素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A、非必需病因B、危险因素C、非充分病因D、必需病因E、充分病因正确答案:D9.关于患病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患病率的调查对于病程短的疾病没有多大用途B、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得出的频率C、患病率的增加不一定表示发病率的增加D、患病率的用途没有发病率大E、患病率的单位是人年正确答案:E10.在一项胰腺癌病例的病例对照研究中,17%病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其他特征配对的对照组有 4%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由此得出糖尿病在胰腺癌中起了病因的作用:A、可能不对,因为在胰腺癌病例中缺少糖尿病的确诊B、正确C、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或可比人群D、不对,因为在糖尿病和胰腺癌的发生间没有建立时间顺序E、可能不对,因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可能确诊胰腺癌正确答案:D11.我国规定发现甲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应以最快方式向卫生防疫站报告,其中在城市的报告时限是:A、48 小时之内B、24 小时之内C、12 小时之内D、3 小时之内E、6 小时之内正确答案:E12.关于相对危险度(RR)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不是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的测量指标B、在估计公共卫生措施的影响时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用C、在调查特定疾病的病因时比归因危险度更有用D、无效假设值为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13.如果孕妇孕期暴露于某因素与出生婴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对危险度是 3,意味着:A、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 3 倍B、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孕妇大 4 倍C、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 2 倍D、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孕妇大 3 倍E、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4 倍正确答案:A1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指A、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B、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C、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D、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E、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正确答案:A15.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A、预防性消毒B、紫外线消毒C、化学消毒D、终末消毒E、随时消毒正确答案:D16.筛检的定义是:A、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试验和其他方法,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病人、可疑病人或有缺陷的人B、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诊断试验确诊病人的过程C、在某个人群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人进行检查的过程D、对某个人群的全部人员进行调查E、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试验或其他方法确诊病人的过程正确答案:A17.对某一疾病进行筛检时,经筛检检出的病例有较长的临床前期,这些病例的生存期可能较长。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流行病学习题姓名: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行病学是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采用_________的研究,则是它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4.流行病学的实验方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A型题】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A.观察法B.建立数学模型C.临床试验D.实验研究E.以上都不是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范畴A.预防医学B.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D.生物医学E.医学统计学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病原携带者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E.以上都不是7.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A.研究疾病的病因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E.以上均对8.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A.研究各种疾病的学科B.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防制的科学C.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E.研究各类公共卫生问题的学科9.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10.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疾病的防制措施C.疾病病因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E.以上都包括11.新的疫苗或预防药物在推广应用前必须做A.通过毒理学鉴定证明其对人体无害B.通过现场试验考核其实际预防效果C.通过动物试验证实其效果D.证明其无严重副作用E.经实验室检验无有害的附加剂12.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以上均包括13.通过现场调查把疾病在时间、地区及人群中分布的特征加以描述经比较后,提出致病因素的假设的过程是A.分析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临床研究14.通过现况调查与随后的定期随访,对早期糖尿病或无症状的葡萄糖耐受试验阳性者观察其经过若干年后的结局和转归。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科学。

它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和参考。

试题1:什么是流行病学?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预防和控制疾病。

试题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案: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用于描述疾病的分布;分析性研究用于探索疾病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验性研究则通过干预措施来评估预防或治疗措施的效果。

试题3:什么是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答案:相对危险度是指暴露组中发生某种疾病的风险与非暴露组中发生该疾病风险的比值。

它用于衡量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

试题4:什么是人群归因风险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ge, PAR%)?答案:人群归因风险百分比是指如果消除某个风险因素,可以减少的疾病发生风险的百分比。

它反映了该风险因素在人群中对疾病负担的贡献程度。

试题5: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答案: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有特定疾病的病例组和未患病的对照组在疾病发生前对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来研究这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试题6:什么是队列研究?答案: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追踪一组人群在一段时间内的健康状况和暴露情况,来研究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试题7:流行病学中的“健康效应”是指什么?答案:健康效应是指某种因素或干预措施对人群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健康改善和负面的健康损害。

试题8:什么是疾病爆发?答案:疾病爆发是指在特定时间、地点和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预期水平。

试题9:什么是流行病学中的“剂量-反应关系”?答案:剂量-反应关系是指某种因素的暴露剂量与其对健康影响程度之间的关系。

流行病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流行病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流行病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三大基本任务?A. 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研究B.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 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D. 临床诊疗2. 下列哪项不属于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A. 横断面研究B. 队列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生态学研究3.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A. 疾病B. 健康状况C. 生物制品D. 卫生政策4.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数理法D. 问诊法5. 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A. 疾病的三间分布B. 疾病的流行趋势C. 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D.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6.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点?A. 群体性B. 对比性C. 动态性D. 个体性7.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A. 揭示病因B. 制定预防策略C. 评价干预措施D. 提高个体健康水平8. 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A. 传染病B. 慢性病C. 职业病D. 心理疾病9.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A. 病因可寻B. 群体可比C. 干预可及D. 结果可量10.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核心思想?A. 病因学说B. 群体观念C. 预防为主D. 个体诊疗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三大基本任务。

2.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3.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

4.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5.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某地区近年来肝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 某学校发生流感疫情,请根据疫情描述,分析病因、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控制措施。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请论述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及意义。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C3. C4. D5. D6. D7. D8. D9. C10. D二、简答题1. 流行病学的三大基本任务是: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病学》试题及答案《流⾏病学》试题及答案⼀、单选题(每题1 分,共50分)1.流⾏病学与临床医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在群体⽔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2.流⾏病学研究⽅法使⽤最多的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法学研究3.关于流⾏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它从个体⽔平研究疾病现象B、它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C、它可以⽤来研究疾病的⾃然史D、它可以⽤来研究疾病的病因4.下列哪项不是流⾏病学的特征()A、⼈群特征B、概率论与统计学观点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D、以诊断疾病为主的观点5.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流⾏B、疾病突然升⾼的现象C、疾病发病率超过⼀般⽔平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般⽔平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疾病的发⽣、发展和转归的状况B、疾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C、疾病的⼈群、时间和地区分布D、疾病在不同的年、⽉和⽇的分布7.表⽰流⾏强度的⼀组术语是()A、散发、流⾏和⼤流⾏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8.下列哪⼀种指标常⽤来说明疾病对⼈的⽣命威胁程度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9.疾病监测的主要⽬的是()A、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B、确定致病因素和消灭传染源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某病的流⾏状况D、预防和控制疾病10.⼀种治疗⽅法可延长⽣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发⽣下列情况()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B、该病发病率将增加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发病率将降低11.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病原微⽣物B、物理因⼦C、凡能使⼈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D、⼼理因素12.在判断因果联系时必不可少的条件是()A、联系的剂量反应关系B、联系的强度C、联系的⼀致性D、时间顺序,先“因”后“果”13.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联系强度也随之增⼤(或降低)C、疾病的患病率⾼D、疾病的发病率降低14.下列哪项不是形成病因假设的途径()A、求同法D、排除法C、求异法D、讨论法15.流⾏病学三⾓模式的三⾓是指()A、必要病因、充分病因、辅助病因B、⽣活环境、⼯作环境、社会环境C、病因、宿主、环境D、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16.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A、个案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爆发调查17.为了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混杂因素可以采取的是()A、双盲B、单盲C、样本含量D、随机分组18.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A、死亡构成⽐B、某病的患病率C、某病的发病率D、某病的⼆代发病率19.有关调查表设计的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B、措词尽可能使⽤专业术语C、有关的项⽬⼀项不能少,⽆关的项⽬⼀项也不列D、尽量使⽤客观和定量的指标20.在A、B两组⼈群中进⾏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群患病率为10%,B⼈群为1%,则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A⼈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例低于B⼈群B、A⼈群中特异度低于B⼈群C、A⼈群中可靠性⾼于B⼈群D、A⼈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例低于B⼈群21.⽣长缓慢的肿瘤与⽣长迅速的肿瘤,对于筛检试验可能会导致()A、病程长短偏倚B、领先时间偏倚C、信息偏倚D.混杂偏倚22.消毒措施是针对()A、消除传染源B、消除易感者C、消除传染源和易感者D、切断传播途径23.为提⾼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个独⽴试验可()A、串联使⽤B、并联使⽤C、先串联后并联使⽤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24.直接影响诊断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存率25.在诊断试验中,并联试验是指当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A、诊断时,其中只要⼀个试验有⼀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两个试验C、当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当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阴性即诊断为阴性26.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群进⾏调查,结果的恒定性C、并联试验可提⾼诊断试验的灵敏度D、串联试验可提⾼诊断试验的灵敏度27.关于筛检试验,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筛检不是诊断试验B、筛检的⼯作即是将健康⼈与患者和可疑病⼈区别开来C、筛检试验要求简便易⾏、经济安全、可靠有效D、筛检的阳性结果可直接确诊患者28.在未明病因疾病的病因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作⽤是()A、确定病因B、病因推断C、提供病因线索D、验证病因29.在分析性流⾏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含义()A、暴露是指⼀个发病因素B、暴露是指多个危险因素C、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因素的影响D、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困素30.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A、死亡病例B、旧病例C、可疑病例D、新发病例31.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A、病例组的样本数等于对照组的样本数B、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致的⽅法C、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致的⽅法D、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致的⽅法3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的是()A、提⾼统计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B、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C、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致的研究因素D、便于研究对象回忆暴露因素3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值⽐(OR)的含义是指()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C、病例组的暴露⽐值与对照组的暴露⽐值的⽐D、对照组的暴露⽐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值34.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最常⽤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法是()A、匹配B、标准化C、分层分析D、遵守随机化原则3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例显著⾼于对照组,则认为()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B、暴露是该病的原因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36.评价远期疗效常⽤的指标是()A、⽣存率B、死亡率C、发病率D、治愈率37.评价⼀个致病因⼦的公共卫⽣意义,选⽤()A、归因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归因危险度百分⽐38.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员组成()A、患该病的⼈B、未患该病的⼈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39.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A、属于观察法B、设⽴对照组C、⼈为控制研究因素D、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40.在队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偏性是()A、信息偏性B、测量偏性C、失访偏性D、选择偏性41.在临床试验中,避免主观偏倚的最主要⽅法是()A、统⼀检测标准B、由⼀个⼈完成所有的结果观察C、盲法D、只使⽤客观指标42.临床上的“双盲”研究是指()A、研究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与受试对象均不知道谁接受⼲预和谁接受安慰剂C、观察者与受试对象均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D、研究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份43.临床试验与队列研究的主要区别是()A、研究组与对照组⼤⼩相等B、研究是前瞻性的C、研究者是否控制研究因素D、研究组与对照组具有可⽐44.有⼈⽤某药治疗1000名呼吸道感染的⼉童,结果有970名72⼩时内症状消失,因此对呼吸道感染的⼉童优先选取该药的推论是()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不是率的⽐较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统计学检验D、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45.下列哪项不是流⾏病学实验的特点()A、观察⽅向是由“果”及“因”B、有严格的平⾏的对照组C、研究对象必须随机分组D、必须有⼲预措施46.治疗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是()A、有效率、⽣存率、治愈率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保护率、效果指数D、病死率、罹患率、相对危险度47.天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主要有利条件是()A、天花患者是主要传染源B、动物间⽆天花病毒宿主C、⽆病毒携带者D、有⾏之有效的免疫⼿段48.下⾯对伤害和意外事故的阐述准确的有()A、意外事故包括伤害B、伤害包括意外事故C、意外事故可以引起伤害D、意外事故是⽆意识的伤害49.精神卫⽣研究的⽬的应除外()A、预防与减少精神疾病的发⽣,降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B、增进⼈民的⾝⼼健康C、减少社会、家庭所带来的精神压⼒D、减少和预防各类⼼理和⾏为问题的发⽣50.下列不属于伤害的四项⼲预措施的是()A、美国⼀些州规定使⽤安全带B、保险公司以低价安装烟雾报警器来防⽌⽕灾C、设计汽车时注意急救药品及有关器械贮存器D、保险公司减少配额使⼈们提⾼安全意识⼆、多选题(每题1分,共10 分)1、分⼦流⾏病学可以研究()A、传染性疾病B、慢性⾮传染性疾病C、意外伤害D、健康状态E、遗传病2、造成世界各地⼤部分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增长B、平均寿命延长C、⽣态环境的污染D、⾏为⽅式的变化,如吸烟、酗酒、紧张、焦虑等E、⼈⼝⽼龄化3.冠⼼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A、⾼⾎压B、饮酒C、吸烟D、糖尿病E、劳累4.在下列有关串联联合试验的陈述中,有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串联试验可以提⾼灵敏度B、串联试验可以提⾼特异度C、串联试验可以提⾼阳性预测值D、串联试验可以提⾼阴性预测值E、串联试验是指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就可定为阳性5.下列哪些是第⼆级预防的措施()A、定期健康检查B、早发现C、早诊断D、早治疗E、防⽌“三废”污染6.下列哪些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可同时研究⼀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B、适⽤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C、样本⼩,省⼈⼒、物⼒,获得结果快D、偏倚少,结果可靠E、可计算发病率7.流⾏病学的特点有()A、群体特征B、多病因论的特征C、对⽐的特征D、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E、社会医学的特征8.以下属于病因判断的常⽤标准的选项有()A、联系的时间顺序B、联系的强度C、剂量-反应关系D、暴露与疾病的分布⼀致性E、联系的合理性9.下列属于⼀级预防措施的有()A、加强⾝体锻炼B、合理营养C、保护和改善环境D、产前检查E、积极治疗10.诊断试验的可靠性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A、受试对象⽣物学变异B、变异系数C、观察者D、实验室条件E、符合率三、简答题(每题5 分,共20分)1、突发公共卫⽣事件的主要特点?2、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3、实验流⾏病学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4、混杂偏倚的控制⽅法有哪些?四、论述题(每⼩题10 分,共10 分)1、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五、分析题(每题10 分,共10 分)1、在⼀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获得如下资料:吸烟组肺癌的发病率为51.0/10万⼈年,⾮吸烟组的肺癌发病率为5.0/10万⼈年,⽽⼀般⼈群(全⼈群)的肺癌发病率为21.0/10万⼈年。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诊断疾病B. 预防疾病C. 治疗疾病D. 描述疾病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类型?A. 描述性研究B. 病例对照研究C. 队列研究D. 实验室研究答案:D3. 流行病学中的相对危险度(RR)是指:A. 暴露组的发病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之差B. 暴露组的发病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C. 暴露组的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死亡率之差D. 暴露组的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死亡率之比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流行病学研究的可靠性?A. 选择偏倚B. 信息偏倚C. 混杂因素D. 随机误差答案:A, B, C2. 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A. 患病率B. 死亡率C. 相对危险度D. 标准误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流行病学研究只能用于研究传染病。

()答案:错误2. 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可以观察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流行病学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区别。

答案: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新发病例的数量与该人群总数的比例。

而患病率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特定人群中患有某种疾病的人数与该人群总数的比例。

2.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案: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疾病或健康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包括时间、地点、人群等方面的分布情况。

五、论述题1. 论述流行病学研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

答案:流行病学研究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性,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分布规律,评估健康风险因素,监测疾病趋势,以及评估预防措施和健康政策的效果。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为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流行病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A、统计分析B、人群筛查C、普查D、抽样调查E、对比分析正确答案:E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易感性降低的因素?A、新生儿增加B、计划免疫C、应急接种D、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E、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正确答案:B3.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选择偏倚C、观察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一项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应用之间关系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共计 63 对,病例和对照两组均有雌激素暴露史者 27 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 4 对,病例组暴露而对照组未暴露者 29 对,其余为对照组暴露而病例组未暴露者。

据此计算 OR 值为:A、2.24B、1.24C、4.47D、10.67E、9.67正确答案:E5.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指标有:A、发病率、出生率、病死率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死亡率、缓解率、流行率D、患病率、生存率、感染率E、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正确答案:B6.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发病率B、死亡率C、病死率D、患病率E、罹患率正确答案:C7.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专率B、时点患病率C、发病率D、期间患病率E、罹患率正确答案:E8.在临床工作中,流行病学方法可用于:A、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B、筛检某种疾病的病人C、对诊断试验或方法进行评价D、评价治疗效果与预后E、A 十 B 十 C 十 D正确答案:E9.自病原体侵人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A、前驱期B、隔离期C、传染期D、潜伏期E、发病前期正确答案:D10.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长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典型调查C、爆发调查D、问卷调查E、现况调查正确答案:E11.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是:A、患病B、转化率C、病死率D、相对危险度E、死亡正确答案:A1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最确切的含义是:A、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B、针对疫情出现后的措施C、针对传染源的措施D、指疫情未出现时,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E、针对疫情存在时的措施正确答案:D13.某地结肠癌的患病率是 12/1,000,在该地进行一项结肠癌的筛检,若该检查的灵敏度是 70%,特异度是 75%,则阳性预测值是:A、33%B、3.3%C、66%D、45%E、96.7%正确答案:B14.在一项有 500 名病例和 500 名对照的研究中,分别在 400 名病例和 100 名对照中发现可疑病因因素。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 描述疾病分布B. 探讨疾病的病因C. 预防和控制疾病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类型?()A. 描述性研究B. 分析性研究C. 实验性研究D. 理论性研究答案:D3.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

A. 描述性研究B. 分析性研究C. 实验性研究D. 理论性研究答案:B4. 队列研究的主要优点是()。

A. 可以确定时间顺序B. 可以控制混杂因素C. 可以同时研究多种疾病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缺点?()A. 需要大量的样本B. 需要较长的随访时间C. 可能存在选择偏倚D. 可以同时研究多种疾病答案:D6. 随机对照试验(RCT)的主要优点是()。

A. 可以确定因果关系B. 可以控制混杂因素C. 可以同时研究多种疾病D. 以上都是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随机对照试验的缺点?()A. 需要大量的样本B. 可能存在伦理问题C. 不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D. 可以同时研究多种疾病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混杂因素?()A. 年龄B. 性别C. 吸烟D. 疾病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偏倚的类型?()A. 选择偏倚B. 信息偏倚C. 混杂偏倚D. 随机偏倚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效应指标?()A. 患病率B. 发病率C. 死亡率D. 治愈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流行病学研究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作为疾病分布的影响因素?()A. 时间B. 地点C. 人群D. 环境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研究设计可以确定因果关系?()A. 病例对照研究B. 队列研究C. 随机对照试验D. 描述性研究答案:BC13.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选择偏倚?()A. 研究对象的不均匀分布B.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选择C.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丢失D.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分组答案:ABC14.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信息偏倚?()A. 研究对象的不均匀报告B.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报告C. 研究者的非随机测量D. 研究者的非随机记录答案:ACD15.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混杂偏倚?()A. 研究对象的不均匀暴露B.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暴露C.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分组D.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测量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描述性研究可以确定因果关系。

流行病学试题(含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含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病因与疾病的联系,除了:A、虚假联系B、间接联系C、因果联系D、统计学联系E、直接联系正确答案:C2.目前引起医院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是:A、表皮葡萄球菌B、卡他球菌C、大肠杆菌D、链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C3.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C、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D、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E、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正确答案:D4.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的对照常用:A、邻居对照B、以未接种的健康人为对照C、该病的病例为对照D、亲友对照E、自身对照正确答案:B5.改善饮水卫生,最有利于减少哪种传染病的发病率?A、脊髓灰质炎B、伤寒、副伤寒C、阿米巴痢疾D、乙型肝炎E、细菌性痢疾正确答案:A6.下列哪项不属于队列研究的特点:A、能研究多种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B、能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C、能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D、能计算研究因素所引起的发病率E、是由因到果的研究正确答案:A7.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A、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不断繁殖的过程B、病原体沿一定传播途径扩散的过程C、易感人群受病原体侵袭而发病的过程D、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过程E、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新旧疫源地的过程正确答案:D8.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性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9.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的正确关系是:A、发病率,患病率十病程B、病程,发病率×患病率C、发病率,患病率一病程D、发病率;患病率×病程E、患病率,发病率×病程;正确答案:E10.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防治实验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人群现场试验D、临床试验E、干预试验正确答案:B11.欲调查某地 HBsAg 携带情况,可采用:A、个例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爆发调查E、回顾性调查正确答案:C12.相对危险度是:A、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B、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 (死亡)率。

暨南大学流行病学试卷及答案印

暨南大学流行病学试卷及答案印

暨南大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每题2分;共20分1. 队列研究2. 流行3. 冰山现象4. 金标准5. 疾病监测6. A型药物不良反应7. 偏倚8. 医院感染9. 暴露10.失效安全数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 ; 和理论研究三大类..2. 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 和 ..3. 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 ; ;类推法和排除法4. 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5. 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和 ..6. 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和两种类型..7. 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和 ..8.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和 ..9. 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 ; 和代入传染..三.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2.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时间、地区和人群E.家庭、社会、国家3.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B.排菌时间的长短C.活动范围的大小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E.排菌量的大小4.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B.年龄、性别、职业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E.以上均是5.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D.儿童多发E.以上都是6.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A.发病率B.病死率C.死亡率D.患病率E.罹患率7.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A.需要的样本较小B.保密性问题较少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D.费用较低E.便于发现病例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A.年龄不同B.性别不同C.目标人群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观察指标不同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A.临床试验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现况研究10.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A.临床试验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现况研究四、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28分1.简述筛检的应用原则..5分2.学习和研究流行病学;应具备哪5点基本观点 ..5分3.简述疾病因果判断的标准5分4.试述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5分5.请以本小组社会医学实践课题为例;简述调查问卷的内容构成、设计原则和你对如何设计出一份理想的调查问卷的经验与体会..8分五、计算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22分1. 1990年某疾病监测点为了查实该地主要疾病的发生、死亡及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数据如下:1990年7月1日该监测点人口数9.5万;同年1月1日该点人口数 9.2万;同日记录的恶性肿瘤病例62例;其中;当天新病例 2例;199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80例;同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120..请计算该监测点人群11990年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患病率、死亡专率及病死率..2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5分2. 2001年1月~12月;在西安市某口腔医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如:镶牙、补牙、洁牙、牙周炎等患者..病例和对照的配比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在2岁以内;西安市居民;并且近10年来一直居住在该市..结果为: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共25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者共10对..1 将以上资料整理成规范的供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四格表..2分2如何分析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 3分3如何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 3分4该研究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足;谈谈你的看法 2分3. 某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获得以下资料;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Ie=96/10万;非吸烟组肺癌年死亡率为I..=7/10万;全人群中肺癌年死亡率为It=56/10万..试计算RR值、AR值、AR%、PAR、PAR%;并分析各指标的流行病学意义..7分2005–2006学年流行病学试卷参考答案B卷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每题2分;共20分1. 队列研究: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2. 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着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3. 冰山现象: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仅有小部分感染者有明显临床征象出现;如同冰山外露于海面的尖顶部分;而绝大部分感染者在临床上无法观察到;如同隐于海平面下的庞大山体..此种感染状态称为“冰山”现象..4. 金标准:标准诊断方法;可以明确肯定或排除某种疾病的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包括:病理学诊断、外科手术发现、特殊的影像诊断、综合诊断标准和长期临床随访所获的肯定诊断..5. 疾病监测: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6. A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为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与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凝血药物所致的出血等..7. 偏倚: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获得的结果系统的偏离真实值..发生于研究设计、实施和分析的各个阶段..8. 医院感染:是病人在住院期间和医护人员在护理或治疗患者过程中发生的感染..9. 暴露: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即对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包括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10. 失效安全数:通过计算假如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二.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和理论研究三大类..2. 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3. 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和排除法..4. 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SARS;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5. 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医院感染续发率和医院感染漏报率..6. 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两种类型..7. 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和盲法原则..8.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9. 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和代入传染..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 C2. D3. A4. C5. E6. D7. C8. D9. C 10. D四、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28分1、筛检的应用原则:1 筛检的疾病是一个重大公卫问题2 治疗方法有效3 有进一步确诊方法与条件4 明确该病的自然史5 有较长潜伏期或领先时间6 有适当的筛检方法7 有良好的预期效益2、学习和研究流行病学;应具备的5种基本观点:1 群体观点群体诊断是流行病学区别其它学科最显着的特点..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的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流行病学的起点;而不仅是考虑个人的患病与治疗问题;更不是考虑它们如何反映在器官和分子水平上..我们的目光始终着眼于人群中的问题..2 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3 比较的观点严密的逻辑思维..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4 多病因论的观点任何疾病的病因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结果..不同的疾病;只不过二者作用的比例不同而已..应当用三维或多维的思维方式去观察、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5 概率论的观点流行病学极少用绝对数表示各种分布情况;多使用频率指标;因为绝对数不能显示人群中发病的强度或死亡的危险度..频率实际上就是一种概率;流行病学强调的是概率..还要强调预防为主的特征..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3、疾病因果判断的标准:1 关联的时间顺序2 关联的强度3 剂量-反应关系4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5 关联的可重复性6 关联的合理性7 暴露终止效应4、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1 潜伏期的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一般潜伏期较短的传染病流行常呈爆发型;如流行性感冒;而潜伏期长的传染病的流行持续较久..2 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 以此可追踪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3 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 一般期限为常见的潜伏期增加1-2天..对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的留验或检疫时间需按最长潜伏期来确定..4 根据潜伏期可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5 根据潜伏期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如实施某项预防措施以后;经过一个潜伏期后发病数下降;则认为可能与该预防措施有关..5、以本小组社会医学实践课题为例;对调查问卷的内容构成、设计原则和如何设计出一份理想的调查问卷的经验与体会:调查表又称问卷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资料的重要的必不可少工具;调查表设计的好坏关系到调查研究的成败;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实践经验..包括:一般性项目部分;即人口学基本资料;调查研究项目部分;包括所研究的疾病指标和相关因素变量..完善调查表:包括预调查;信度、效度、修改设计原则:①应调查项目一项不缺;无关项目一项不多..②语言表达清晰、易懂;不用专业术语;尽量选用客观指标;③项目编排顺序先易后难;敏感问题放在最后;不能遗漏可能的答案..五、计算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22分1、1990年某疾病监测点为了查实该地主要疾病的发生、死亡及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数据如下:1990年7月1日该监测点人口数 9. 5万;同年1月1日该点人口数 9. 2万;同日记录的恶性肿瘤病例62例;其中;当天新病例 2例;199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80例;同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120..请计算该监测点人群11990年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患病率、死亡专率及病死率..2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5分1990年恶性肿瘤发病率=180/9. 5万=189/10万1990年恶性肿瘤患病率=180+62-2/9. 5万=253/10万1990年恶性肿瘤死亡专率=120/9. 5万=126/10万1990年恶性肿瘤病死率=120/180+62-2100%=50%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62/9. 2万=67/10万2、2001年1月~12月;在西安市某口腔医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如:镶牙、补牙、洁牙、牙周炎等患者..病例和对照的配比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在2岁以内;西安市居民;并且近10年来一直居住在该市..结果为: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共25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者共10对..1 将以上资料整理成规范的供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四格表..2分2 如何分析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 3分3 如何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 3分4 该研究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足;谈谈你的看法 2分1 根据以上资料;整理出四格表如下:表西安市100对口腔粘膜白斑病与对照的吸烟史对照病例合计吸烟不吸烟吸烟45a25b70不吸烟10c20d30合计55451002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分析:x2=∣b-c∣-12/ b+c=∣10-25∣-1 2/35=5. 60;P<0. 05 结果表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关联..3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OR=c/b=25/10=2. 5其意义为:吸烟患口腔粘膜白斑病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2. 5倍..结论:在西安市;吸烟可能是患口腔粘膜白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口腔粘膜白斑病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2. 5倍..但尚需要进一步证实..4从案例中给出的部分研究背景资料看;此项研究病例和对照的代表性均不强;且存在着明显的偏倚..如:仅选择一所医院进行研究;显然所收集的病例很难代表西安市口腔粘膜白斑病患者的吸烟暴露情况;当然对照也无法代表产生口腔粘膜白斑病患者的非病例人群..因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对本病认识水平的不同;有部分患者很可能不会因口腔粘膜白斑病而就诊..另外;选择牙周炎、洁牙等患者作为对照时;由于吸烟也是牙周炎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而且吸烟常常导致牙结石的形成和牙体着色;因此进行洁牙;这就有可能造成对照组中吸烟的暴露率明显高于西安市普通人群;从而导致吸烟和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的关联强度的低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增加病例和对照的代表性;克服不同的偏倚的影响;进行更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提高结果的可信程度..3、某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获得以下资料;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Ie=96/10万;非吸烟组肺癌年死亡率为I..=7/10万;全人群中肺癌年死亡率为It=56/10万..试计算RR值、AR值、AR%、PAR、PAR%;并分析各指标的流行病学意义..7分RR=Ie/I..= 96/7=13. 7;表明吸烟组的肺癌死亡危险是非暴露组的13. 7倍;AR=Ie-I..=96/10万-7/10万=89/10万;表明如果去除吸烟;则可使吸烟组肺癌死亡率减少89/10万;AR%=1e-I../Iel00%=92. 7%;表明吸烟人群中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在所有肺癌死亡中所占的百分比为92. 7%;PAR=It-I..=56/10万-7/10万=49/10万;表明如果去除吸烟;则可使全人群中的肺癌死亡率减少49/10万;PAR%=1t-I../It100%=87. 5%;表明全人群中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在所有肺癌死亡中所占的百分比为87. 5%..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每题2分;共20分1. 病例对照研究2. 爆发3. 冰山现象4. 医院感染5. 失效安全数6. A型药物不良反应7. 偏倚8. 预后9. 暴露10.疾病监测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 ; 和理论研究三大类..2. 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 和 ..3. 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 ; ;类推法和排除法..4. 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5. 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和 ..6. 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和两种类型..7. 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 和 ..8.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和 ..9. 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 ; 和代入传染..三.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时间、地区和人群E.家庭、社会、国家2.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B.年龄、性别、职业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E.以上均是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4.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A.发病率B.病死率C.死亡率D.患病率E.罹患率5.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B.排菌时间的长短C.活动范围的大小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E.排菌量的大小6.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D.儿童多发E.以上都是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A.年龄不同B.性别不同C.目标人群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观察指标不同8.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A.临床试验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现况研究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A.临床试验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现况研究10.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A.需要的样本较小B.保密性问题较少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D.费用较低E.便于发现病例四、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28分1. 试述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5分2. 简述疾病因果判断的标准..5分3. 学习和研究流行病学;应具备哪5点基本观点 5分4. 简述筛检的应用原则..5分5. 请以本小组社会医学实践课题为例;简述调查问卷的内容构成、设计原则和你对如何设计出一份理想的调查问卷的经验与体会..8分五、计算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22分1. 1990年某疾病监测点为了查实该地主要疾病的发生、死亡及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数据如下:1990年7月1日该监测点人口数9.5万;同年1月1日该点人口数 9.2万;同日记录的恶性肿瘤病例62例;其中;当天新病例 2例;199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80例;同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120..请计算该监测点人群11990年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患病率、死亡专率及病死率..2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5分2. 2001年1月~12月;在西安市某口腔医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如:镶牙、补牙、洁牙、牙周炎等患者..病例和对照的配比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在2岁以内;西安市居民;并且近10年来一直居住在该市..结果为: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共25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者共10对..1将以上资料整理成规范的供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四格表..2分2如何分析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 3分3如何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 3分4该研究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足;谈谈你的看法 2分3. 某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获得以下资料;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Ie=96/10万;非吸烟组肺癌年死亡率为I..=7/10万;全人群中肺癌年死亡率为It=56/10万..试计算RR值、AR值、AR%、PAR、PAR%;并分析各指标的流行病学意义..7分2005–2006学年流行病学试卷参考答案A卷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每题2分;共20分1.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和未患这种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些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2. 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3. 冰山现象: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仅有小部分感染者有明显临床征象出现;如同冰山外露于海面的尖顶部分;而绝大部分感染者在临床上无法观察到;如同隐于海平面下的庞大山体..此种感染状态称为“冰山”现象..4. 医院感染:是病人在住院期间和医护人员在护理或治疗患者过程中发生的感染..5. 失效安全数:通过计算假如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6. A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为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与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凝血药物所致的出血等..7. 偏倚: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获得的结果系统的偏离真实值..发生于研究设计、实施和分析的各个阶段..8. 预后: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即对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包括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9. 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欲研究的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和行为..暴露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10. 疾病监测: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二.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和理论研究三大类..2. 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3. 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和排除法..4. 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SARS;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5. 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医院感染续发率和医院感染漏报率..6. 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两种类型..7. 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和盲法原则..8.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9. 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和代入传染..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 D2. C3. C4. D5. A6. E7. D8. D9. C10. C四、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28分1、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1 潜伏期的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一般潜伏期较短的传染病流行常呈爆发型;如流行性感冒;而潜伏期长的传染病的流行持续较久..2 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 以此可追踪传染源并确。

流行病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在人类生态学上,疾病发生的三大要素是A、患者、潜在性患者、健康者B、感受牲、传播途径、传染源C、宿主、环境、致病因子D、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E、遗传、营养、身体锻炼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流行病学三角(三角模型)包括宿主、环境、致病因子。

2、客观地反映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这样的研究为A、描述性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E、分析性研究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分析性研究可以客观地反映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3、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A、经空气B、经污染物C、共同媒介传播D、媒介昆虫传播E、经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经污染物传播。

4、2000年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

该调查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东、中、西和京津沪地区,并按有无结核病控制专项项目分为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在上述各地区中按1:3125的比例,随机抽取257个调查点,每个点的人数约为1500人。

调查发现,我国的活动性肺结核、涂阳(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菌阳(痰培养)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122/10万和160/10万,且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南沿海,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

该研究可以反映我国结核病的A、发病情况B、患病情况C、新发和再感染情况D、感染谱E、地区分布不同的原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研究可以反映我国结核病的患病情况。

5、一项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240对,病例和对照均有某种暴露史60对,均无某种暴露史75对,病例有某种暴露史、对照无某种暴露史70对,对照有某种暴露史、病例无某种暴露史35对,其OR值为A、1.3B、0.5C、1.7D、0.9E、2正确答案:E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A、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分组情况B、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试验设计C、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结局D、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目的E、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如何评价效果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目的是为了减少偏倚。

最新流行病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流行病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流行病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定义要素?A. 疾病B. 时间C. 地点D. 病因2. 以下哪种研究方法属于描述性研究?A. 随机对照试验B. 病例对照研究C. 病例报告D. 队列研究3.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疾病的时间分布?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累计发病率D. 死亡率4.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疾病的地区分布?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累计发病率D. 疾病地图5. 以下哪个研究方法可以用来验证病因假设?A. 病例对照研究B. 队列研究C. 病例报告D. 病理研究6. 以下哪种疾病属于传染病?A. 高血压B. 肺癌C. 肺炎D. 心肌梗死7. 以下哪个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疾病负担?A. 发病率B. 患病率C. 死亡率D. 失能调整生命年8. 以下哪个疾病具有季节性?A. 肺炎B. 肺癌C. 流行性感冒D. 心肌梗死9. 以下哪个研究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慢性病?A. 病例对照研究B. 队列研究C. 病例报告D. 病理研究10.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疾病的性别分布?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累计发病率D. 性别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流行病学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

12. 疾病的分布包括____、____、____。

13. 描述性研究包括____、____、____。

14. 分析性研究包括____、____。

15. 队列研究的暴露组称为____,对照组称为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17. 简述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

18. 简述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9. 论述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

20. 论述如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疾病预防与控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A4. D5. A6. C7. D8. C9. B10. D二、填空题11. 疾病、时间、地点12. 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13. 病例报告、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14. 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15. 暴露组、对照组三、简答题16.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南大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

每题2分,共20分)1. 队列研究2. 流行3. 冰山现象4. 金标准5. 疾病监测6. A型药物不良反应7. 偏倚8. 医院感染9. 暴露10.失效安全数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和理论研究三大类。

2. 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和。

3. 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类推法和排除法4. 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

5. 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和。

6. 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和两种类型。

7. 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和。

8.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和。

9. 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和代入传染。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2.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时间、地区和人群E.家庭、社会、国家3.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B.排菌时间的长短C.活动范围的大小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E.排菌量的大小4.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B.年龄、性别、职业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E.以上均是5.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D.儿童多发E.以上都是6.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A.发病率B.病死率C.死亡率D.患病率E.罹患率7.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A.需要的样本较小B.保密性问题较少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D.费用较低E.便于发现病例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A.年龄不同B.性别不同C.目标人群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观察指标不同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

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A.临床试验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现况研究10.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A.临床试验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现况研究四、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

共28分)1.简述筛检的应用原则。

(5分)2.学习和研究流行病学,应具备哪5点基本观点?。

(5分)3.简述疾病因果判断的标准(5分)4.试述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

(5分)5.请以本小组社会医学实践课题为例,简述调查问卷的内容构成、设计原则和你对如何设计出一份理想的调查问卷的经验与体会。

(8分)五、计算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

共22分)1.1990年某疾病监测点为了查实该地主要疾病的发生、死亡及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数据如下:1990年7月1日该监测点人口数9.5万;同年1月1日该点人口数9.2万;同日记录的恶性肿瘤病例62例,其中,当天新病例2例;199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80例,同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120。

请计算该监测点人群1)1990年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患病率、死亡(专)率及病死率。

2)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

(5分)2.2001年1月~12月,在西安市某口腔医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如:镶牙、补牙、洁牙、牙周炎等患者。

病例和对照的配比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在2岁以内,西安市居民,并且近10年来一直居住在该市。

结果为: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共25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者共10对。

1) 将以上资料整理成规范的供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四格表。

(2分)2)如何分析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 (3分)3)如何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 (3分)4)该研究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足,谈谈你的看法? (2分)3.某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获得以下资料,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Ie=96/10万,非吸烟组肺癌年死亡率为I。

=7/10万,全人群中肺癌年死亡率为It=56/10万。

试计算RR值、AR值、AR%、PAR、PAR%,并分析各指标的流行病学意义。

(7分)2005–2006学年流行病学试卷参考答案(B卷)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

每题2分,共20分)1. 队列研究: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2. 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

3. 冰山现象: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仅有小部分感染者有明显临床征象出现,如同冰山外露于海面的尖顶部分,而绝大部分感染者在临床上无法观察到,如同隐于海平面下的庞大山体。

此种感染状态称为“冰山”现象。

4. 金标准:标准诊断方法,可以明确肯定或排除某种疾病的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包括:病理学诊断、外科手术发现、特殊的影像诊断、综合诊断标准和长期临床随访所获的肯定诊断。

5. 疾病监测: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6. A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为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

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与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凝血药物所致的出血等。

7. 偏倚: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获得的结果系统的偏离真实值。

发生于研究设计、实施和分析的各个阶段。

8. 医院感染:是病人在住院期间和医护人员在护理或治疗患者过程中发生的感染。

9. 暴露: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即对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

包括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10. 失效安全数:通过计算假如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

二.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和理论研究三大类。

2. 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3. 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和排除法。

4. 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SARS,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

5. 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医院感染续发率和医院感染漏报率。

6. 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两种类型。

7. 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和盲法原则。

8.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9. 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和代入传染。

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 C2. D3. A4. C5. E6. D7. C8. D9. C 10. D四、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

共28分)1、筛检的应用原则:1)筛检的疾病是一个重大公卫问题2)治疗方法有效3)有进一步确诊方法与条件4)明确该病的自然史5)有较长潜伏期或领先时间6)有适当的筛检方法7)有良好的预期效益2、学习和研究流行病学,应具备的5种基本观点:1)群体观点群体诊断是流行病学区别其它学科最显著的特点。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的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流行病学的起点,而不仅是考虑个人的患病与治疗问题,更不是考虑它们如何反映在器官和分子水平上。

我们的目光始终着眼于人群中的问题。

2)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3)比较的观点严密的逻辑思维。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

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

4)多病因论的观点任何疾病的病因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结果。

不同的疾病,只不过二者作用的比例不同而已。

应当用三维或多维的思维方式去观察、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

5)概率论的观点流行病学极少用绝对数表示各种分布情况,多使用频率指标,因为绝对数不能显示人群中发病的强度或死亡的危险度。

频率实际上就是一种概率,流行病学强调的是概率。

还要强调预防为主的特征。

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

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

3、疾病因果判断的标准:1)关联的时间顺序2)关联的强度3)剂量-反应关系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5)关联的可重复性6)关联的合理性7)暴露终止效应4、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1)潜伏期的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一般潜伏期较短的传染病流行常呈爆发型,如流行性感冒;而潜伏期长的传染病的流行持续较久。

2)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

以此可追踪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3)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

一般期限为常见的潜伏期增加1-2天。

对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的留验或检疫时间需按最长潜伏期来确定。

4)根据潜伏期可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

5)根据潜伏期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如实施某项预防措施以后,经过一个潜伏期后发病数下降,则认为可能与该预防措施有关。

5、以本小组社会医学实践课题为例,对调查问卷的内容构成、设计原则和如何设计出一份理想的调查问卷的经验与体会:调查表又称问卷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资料的重要的必不可少工具,调查表设计的好坏关系到调查研究的成败,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实践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