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促进的烯烃c=c上的取代和氧化环加成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促进的烯烃c=c上的取代和氧化环加成反应
烯烃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有机物,其分子中含有的不饱和C=C双键是大量天然产物或者人工合成产物中的基本结构单元。
另外,烯烃化合物本身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合成
子用于构建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分子。
一直以来,烯烃的转化反应,即烯烃官能团化反应,是有机化学方向研究的热点之一。
烯烃(含C=C双键)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比如:卤代反应、硝基化反应、腈化反应、烷氧基化反应、氨基化反应以及Csp2-Cspx碳碳偶联反应等。
同时,
烯烃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主要有氢化-加成官能团化反应,双官能团化加成反应、加成环化反应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烯烃官能团化反应一直被广泛关注和研究,并且取
得大量的成就,发展了大量的基于烯烃底物的转化反应新策略。
即便如此,烯烃官能团化研究仍然有很多值得挖掘和进一步改善的工作值得去做,因
此化学家们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来继续研究这一课题。
探索更加绿色、高效的烯烃官能
团化新策略仍是今后有机合成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基于对前人工作的学习以及
自身研究的兴趣和基础,本文期望以烯烃为研究模板,以含碘化合物为催化剂或添加剂,探索在温和、绿色的条件下实现烯烃C=C双键的转化,通过反应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产物。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发现了一种温和条件下无机铵盐氧化转化的方法。
反应在金属铁卟啉(氯化血红
素hemin或氯化四苯基铁卟啉FeTPPCl)的催化以及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作为氧化剂的条件下,在常温常压体系中能迅速将无机铵盐氧化转化成多种氮氧化合物。
针对该
铵盐氧化反应,我们做了一系列监测和研究。
通过离子色谱、顶空进样-气相质谱联用、自由基捕捉等手段对反应过程和产物进行检测,发现无机铵盐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气
体氮氧化合物一氧化氮以及亚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等氧化产物。
随后,基于该发现,我们设计了一种以无机铵盐氧化后提供硝基化试剂,在含碘化合物促进下的烯烃
硝基化取代反应。
在之前,由于无机铵盐其特殊的稳定性,在一般的有机化学反应中
只能提供单一氮源。
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实验后,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碘化铵在金属
铁卟啉hemin和TBHP的催化氧化下,提供硝基源参与简单烯烃化合物的硝基化取代
反应,反应最终能得到一系列硝基烯烃产物。
根据机理研究实验的结果和文献数据,
本文为该烯烃硝基化反应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
2.研究了以偶氮烷基腈作为腈化试剂参与的烯烃取代反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饱和
丙烯腈和丁烯腈产物。
对比文献报道过的方法,本文直接利用烯烃作为原料合成不饱
和腈类产物在原子经济性和反应步骤经济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另外,该腈化取代反
应在无任何金属催化剂的条件下,仅利用单质碘作为唯一添加剂实现了烯烃与偶氮腈
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产物保留了烯烃C=C双键结构。
该反应条件温和、适用性广,对于大多数的芳香烯烃、杂环芳香烯烃以及脂肪烃都有良好的兼容性。
通过改变底物烯烃的结构,将乙烯基底物换成异丙烯基底物后,通过同一个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丁烯腈产物。
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机理控制实验,如自由基捕捉实验、中间体捕捉实验来深入探究反应过程。
最后,根据控制实验的结果和相关文献数据,本文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自由基反应历程。
3.研究了在一种无额外添加剂的体系下,烯烃的端位与DMSO和I2之间的端位二取代反应。
该反应可以利用简单的端基烯烃底物作为起始原料,制备一种区域选择性的产物?-碘代烯基硫醚类化合物。
对比文献报道,合成这类碘代烯基硫化合物,如硫砜、硫醚的方法大多数经过炔烃的加成反应,并且产物一般为?-碘代烯基硫化物。
通过对实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我们得到了一个最佳的反应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对不同端基烯烃底物的适用性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制备?-碘代烯基硫醚的方法适用性好,特别对于取代苯乙烯底物的最终收率较高,同时对于杂环烯烃和脂肪烯烃也能适用。
我们尝试将该方法应用于炔烃的反应中,实验表明通过苯乙炔代替苯乙烯进行反应,最终能到一种四取代烯烃衍生物。
通过设计控制实验初步研究了反应机理,发现该反应可能为自由基反应。
基于控制实验结果以及相关文献报道,本文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反应机理。
4.研究了简单烯烃、铵盐和二甲亚砜(DMSO)之间的环化反应。
在碘离子和过硫酸根的存在下,两分子相同的烯烃底物与铵盐提供的N源、DMSO提供的O源环化合成了一种2,4-二取代恶唑化合物。
在对反应条件优化和产物结构分析后,我们尝试用酮类化合物代替烯烃作为起始底物来进行同样的反应。
最终,我们发展了一种在四丁基碘化铵和过硫酸根促进下,一分子甲基酮与另一分子甲基或非甲基酮、铵盐以及DMSO的四分子环化反应,反应最终可以得到2,4-二取代或2,4,5-三取代恶唑化合物。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取代苯乙酮、杂环芳香酮以及脂肪酮等底物,产率最高达到91%左右,并且该条件也适用于克级规模以上的反应。
通过控制实验,我们证明在形成五元恶唑环的过程中,DMSO参与反应提供了其中的O原子,这也是第一次报道DMSO提供氧原子参与环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