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I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国际贸易领域:通过采用EDI技术,可以将不同制造商、供应商、批发商和零
售商等商业贸易之间各自的生产管理、物料需求、销售管理、仓库管理、商业POS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企业大幅提高其经营效率,并创造出更高的利润。

商贸EDI业务特别适用于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具有良好计算机管理基础的制造商、采用商业POS系统的批发商和零售商、为国际著名厂商提供产品的供应商。

贸易运输领域:在运输行业,通过采用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可以将
船运、空运、陆路运输、外轮代理公司、港口码头、仓库、保险公司等企业之间各自的应用系统联系在一起,从而解决传统单证传输过程中的处理时间长、效率低下等问题。

可以有效提高货物运输能力,实现物流控制电子化。

从而实现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进一步促进深圳市港口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

EDI最初是在由美国企业应用在企业间订货业务活动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其后EDI的应用范围从订货业务向其他业务扩展,如POS销售信息传送业务、库存管理业务、发货送货信息和支付信息的传递业务等。

所谓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办法。

由于使用EDI可减少甚至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文件,因此EDI又被人们称为“无纸交易”。

总之EDI是商业伙伴之间,将按照标准、协议规范和格式化的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网络,在商业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自动交换和处理的全过程。

物流EDI的运作过程如下所示:
1.发送货物业主在接到订货后制定货物配送计划,并把运送货物的清单及运送时间安排等信息通过EDI发送给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以便物流运输业主预先定制车辆调配计划,接收货物业主制定接收计划。

2.发送货物业主依据顾客订货要求和货物运送计划下达发货指令,分拣配货,将物流条码标签贴在货物包装箱上,同时把运送货物品种、数量、包装等信息通过EDI发送给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

3.物流运输业主从发送货物业主处取运货物时,利用车载扫描读数仪取货物标签的物流条形码,核实与先前送到的货物运输数据是否一致,以确认运送货物。

4.物流运输业主对货物进行整理、集装、制作送货清单并通过EDI向接收货物业主发送发货信息。

在货物运抵接收方后,物流运输业主通过EDI向发送货物业主发送完成运送业务信息和运费请示信息。

5.接收货物业主在货物到达时,利用扫描读数仪读取货物标签的物流形码,并与先前收到的货物运输数据进行核对确认,开出收货发票,货物入库,同时通过EDI向物流运输业主和发送货物业主发送收货确认信息.
通关自动化:在外贸领域,通过采用EDI技术,可以将海关、商检、卫检等口
岸监管部门与外贸公司、来料加工企业、报关公司等相关部门和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可以避免企业多次往返多个外贸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审批等。

大大简化进出口贸易程序,提高货物通关的速度。

最终起到改善经营投资环境,加强企
业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的目的。

我国海关关于EDI电子通关系统的研制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l)积极推行EDIFACT国际标准。

系统采用UN/EDIFACT国际标准,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EDI标准报文子集和本地维护代码表,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通过亚洲电子商贸标准化组织(AS/EB)向UN/WP4反映中国的意见和建议。

对标准报文与EDP系统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使标准报文中那些完全根据单位要求罗列的段信息转换成通常
EDI或MIS所需要的形式。

(2)关于基础管理和业务流程的研究。

在建立应用系统以前,必须对业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对象的业务处理过程,界定系统所涉及的业务功能等基础管理问题是开发信息系统的重要步骤。

开发基于EDI的国际电子商贸系统当然也不例外。

在这方面的基础管理工作主要有:制定进出口货物红、绿通道(即能否用EDI报关)的区分标准;规定报关单位的审批办法等;解决税费的征收算法:解决EDI舱单及合同的管理和核销办法;解决以上货物冒领,逃报的处理办法;考虑好在建立EDI应用系统以后可能带来的法律问题(例如申报的合法性,对于有争议内容法庭仲裁所需有凭据以及各方面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等等。

(3)应用系统开发方法。

应用系统由商贸EDPs或MIS加上基于标准报文结构的报文收发系统以及EDI报文数据结构与EDPs数据结构之间的转换系统构成。

系统采用公用数据网(ChinaDDN)为通信平台。

首先在海关系统进行联网,然后再逐渐推广到与商检、税务、银行、运输等系统。

应用系统从1994年底开始启用,首先在几个大城市,然后逐渐向全国推广。

据1995年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仅北京市的用户已经达到几十个,而且大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报纸电视台都曾有过报道)。

对于该系统的用户来说,原来一些很复杂的单证文件和报关手续现在就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完成。

参考文献:卜庆锋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
130403121王佳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