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导学案
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理的量
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理的量【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
第 1 课时【预习导学】1.化学上是通过怎样的物理量把物质的宏观数量(如质量)与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2.什么是物质的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什么?物质所含的微粒数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有何关系?3.什么叫摩尔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和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有何关系?【知识回顾】阅读【联想质疑】初中化学计算是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的C + O2 == CO2宏观上: 12克 32克 44克微观上: 1个C原子一个O2分子一个CO2分子实际生产或科学实验中,碳、氧气、二氧化碳是可称量的,固体反应原料是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例、气体反应原料是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例投入的,但化学反应是在碳原子与氧分子之间一个一个地进行的,碳原子、氧分子以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都是难于称量的微观粒子,如何建立起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和其所含微观粒子数之间的联系呢?或者说已知宏观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如何求出它所含有的微粒个数?已知微粒个数,如何求出它的质量或体积?一滴水(约0.05ml)大约含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一个个地去数,即使分秒不停,一个人一生也无法完成这项工作。
那么怎样才能即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呢?【自学落实】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样,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_________之一,它是用_______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n表示。
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物质含有_______________个粒子,其物质的量就是1mol。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教案(精品篇)2
课题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3)滕州一中东校张刚果【教材分析】本节课题目为“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因此,考虑到从“应用”的角度切入,所以从生活实际引入,引起学生的注意。
作为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三部分,是在已经学习过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和关系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已知数据的单位,归纳出关系式,最终得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相关知识,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物质的量浓度是一种使用更方便、更广泛的浓度的表示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学习目标分析】《课程标准》1.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
2.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模块学习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2. 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3. 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4. 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学会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一种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符号和单位,以及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溶液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三者的关系;3.能够熟练应用物质的量浓度处理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方法,并且可以初步进行实验误差分析;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的能力;3.培养学生化学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理解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意义,体会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2.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2、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3. 23gNa的物质的量为1mol。
对
4. SO42-的摩尔质量为96 g·mol-1,1molSO42-的质 量为96g 。 对
1mol氯气的质量是: 2molH2O的质量是 氧气的摩尔质量是: CO2的摩尔质量是: HCl的摩尔质量是: NaOH的摩尔质量是
5、使用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不能增字减字。
(2)、 研究对象: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
离子、中子、电子等
(3)物质的量使用时要用化学式或名称指
明 粒子的种类,如1mol Al 4 molH2O、 3 mol硫酸根离子、5mol e-
迁移· 应用
学习了物质的量之后,某同学想用下图表示自己三氧化 硫的组成的进一步认识。请你协助他完成这幅关系图, 并说明这幅图的含义:
12克
1个C原子
44克
1个CO2分子
微观上:
(所含粒子数目)
宏观物质 质量体积
?
微观粒子 个 数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1 )定义: 物质的量是一种物理量,通过它 可以把把物质的宏观量(如质量、 体积)与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 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2)表示: 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3)符号: n (4)单位: 摩尔(摩)、mol (5)研究对象: 微观粒子
1个C原子
物质的量:1molC原子 1molO2分子 个数:
6.02×1023 6.02×1023
判断正误 物质的量 (1) 1mol任何物质均含有6.02×1023个构成微粒。
(2)摩尔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3)NA个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2
2.对1mol H2O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 B. 含有6.02×2×1023个氢元素 C. 质量为18g·mol-1 D. 氢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二、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
1.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3)单位:g·mol-1或kg·mol-1
阅读课本22页表格,完成讨论1
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它 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练习
1molFe的质量为 56g; 2molFe的质量为 112g ; 3molFe的质量为 168g ; 0.5molFe的质量为28g ;
物质的量
质量
n=
m M
巩固练习
1. 128gO2的物质的量是 mol。 2. 128gO2中含有的O2分子数是________。 3. 3.01×1024个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 4. 3.01×1024个O2分子的质量是______中不正确的是(C )
5. 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
列的是(A )
①0.5mol NH3 ②4℃9mL水 ③0.2mol H3PO4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②③
6. 若ag CO2含b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为______________
7. 1个铁原子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1971年10月,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 决定采用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 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这7个量作为基本物 理量。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2.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有关计算【学习过程】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其符号为_______,单位,单位的表示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物质的量”是专用名词,在表达中四个字不可增减、拆分,不能理解成物质的质量。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计量的对象不是宏观物体,它只适于表示如:等微粒及这些微粒的特定组合。
(3)物质的量是用来衡量微粒集体所含的物理量,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与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4)使用摩尔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微粒的种类,严禁指代不明。
例如:1mol H2 表示的意义是1mol H 表示的意义是1mol H+ 表示的意义是 _【课堂练习】1、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1 mol氢()B. 1 molCO2()C. 1 mol小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质量B.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粒子数目C.物质的量是度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多少的一个物理量D.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只适用于分子原子和离子2、阿伏加德罗常数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堂练习】① 1mol O 含有个O;② 1mol H2O含有个H2O;③ 1mol H+含有个H+;④ 1mole-含有个e-;⑤ 6.02×1023个12C的物质的量为 mol;⑥ 6.02×1023个CO的物质的量为 mol;⑦ 2mol H2含有个H2;⑧在0.5mol O2中含有的O2的分子数目3、物质的量、阿佛伽德罗常数、微粒数间的关系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变式:N==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标练习】① 5 mol Cl 含有个Cl;② 1.5 mol H2SO4含有个H2SO4;③ 0.3 mol Na+含有个Na+;④ 3.01×1023个Fe的物质的量为 mol;⑤ 2.408×1024个HClO的物质的量为 mol;⑥ 3.612×1023个Cl-的物质的量为 mol。
导学案06物质的量(2)
(5) 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____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 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7)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并注明:药品名称、浓度、配制的日期。
3.你所配制的溶液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其组成【拓展提升】若改为用18 mol / L的浓硫酸配制100 mL1 mol / L的稀硫酸,请写出实验步骤。
【迁移应用】1.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C.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4mol/L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mL 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课题二:从物质的量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实验室需要制取一定量的氢气。
将0.65g金属锌放入10mL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盐酸中,它们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0.224L(STP)。
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讨论:学习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后,你对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拓展应用】1.对于反应2CO + O2= 2CO,在标准状况下,3.36L一氧化碳与足量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分子个数是多少?所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请大家参考课本27页方法导引中提供的解题格式解题,注意解题的规范性)【课堂小结】表示出下列物理量之间的转化(看课本26页)N——————n -------------V(溶液)微观宏观【学习反思】反思自己课堂上的表现,明确改进措施。
2019高中化学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案 鲁科版必修1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
注意:“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拆开。
例如,不能说“氢气的量、硫酸的量”,而应说“氢气的物质的量、硫酸的物质的量”。
相关参考:基本物理量是由人们根据需要选定的,在不同学科中和不同时期,选定的基本物理量有所不同。
例如,在力学中选定的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在热学领域中则采用长度、质量、时间、温度为基本物理量。
1971年前国际制中采用的基本物理量是六个,即: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
1971年起又增加了物质的量为基本物理量,使基本物理量增加到七个。
【例1-1】下列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D.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的物理量解析:理解物质的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是一个物理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衡量某种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我们不能将物质的量简单地理解为“物质的数量”或“物质的质量”等,C项中没有说明物质的量为一物理量。
答案:D(2)摩尔规定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 kg碳原子(12C)所含的原子数相等,并规定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
0.012 kg碳原子(12C)所含的原子数约为6.02×1023个。
综上可知,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约为6.02×1023个,在理解和使用摩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12C是碳元素原子的一种,其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
②这里的“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以及它们的特定组合。
③在使用摩尔时要用化学式指明微粒的种类。
如“1 mol H2”“2 mol OH-”“1 mol Fe”均正确,而“1 mol氢”欠妥,让人模糊,无法确定是氢原子、氢分子还是氢离子,而“1 mol H”就非常明确,指的是1 mol 氢原子。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教案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领会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
(2)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物质的量来计量物质。
(3)掌握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4)学会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问题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如何分析、联想、类比、迁移、概括和总结,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知识上重点、难点:物质的量的含义和应用。
2.方法上重点、难点:如何寻找、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建立数学模型。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探讨,完成下列表格:假定我们有一篓面值一元的硬币,假定每一硬币的形状、体积、质量是相同的,我们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可以知道这篓硬币的个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研讨]在开始今天的化学课之前,请同学们先回答我们布置的课前智力游戏:假定我们有一篓面值一元的硬币,假定每一硬币的形状、体积、质量是相同的,我们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可以知道这篓硬币的个数?(媒体显示)建立模型]我把上述方法总结为两种方法模型:直接计量和换算。
前者直接获得硬币个数,后者通过引入中间物理量搭桥,换算出硬币个数。
[讲述、媒体显示]模型一:直接计量 (方法一)模型二:引入中间物理量换算 (方法二~方法八)[引言] 下面我们运用中间物理量的方法来研究一个化学上经常遇到的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与构成它的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问题。
3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复习学案班级:姓名:编审:时间:【考纲要求】1、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
2、掌握有关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换算。
3、了解溶液的定义。
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4、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课前预习案】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1)概念:用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多少的,符号为。
(2)单位:,简称,符号。
(3)1mol含义的规定:1mol某种粒子所包含的粒子数与数目相等,该数目约为。
【注意事项】①“物质的量”是专用名词,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在表达中四个字不可增减、拆分,不能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体积,也不能用“摩尔数”代替。
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计量的对象不是宏观物体,它只适于表示微观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及这些微粒的特定组合。
③使用“摩尔”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微粒的种类,严禁指代不明。
例如:1mol H2表示的意义是1mol H2分子 ,还应明确微粒的内在联系,如:1molAl2(SO4)3中含___ __Al3+,_______SO42- 1 mol Na+中含质子电子2、阿伏加德罗常数(1)符号为,值为单位:(2)微粒数N 与物质的量的关系:n = 或 N =3、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符号单位:(2)计算公式: n =(3)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或说化学式式量)的关系:即:1mol任何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例: M(O2)= M(-CH3)= M(H2SO4)= M(NH4+)=二、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所占的体积。
1.3.1摩尔质量导学案
第3节化学只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二课时摩尔质量【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摩尔质量,知道物质的摩尔质量的意义,熟悉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间的运算关系。
【导】1mol不同分子、原子、离子所含微粒数目相同,那么质量相同吗?【思】阅读课本第22页完成下列问题:摩尔质量:1、定义:。
2、符号:单位:(kg/mol或kg·mol –1 )3.数值:等于4.摩尔质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无关。
5.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间的运算关系式。
【议】1、1 mol任何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这句话对否?2.“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一定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这句话对否?为什么?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1mol氯含有6.02×1023个微粒2)、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约等于6.02×10233)、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4)、H2O的摩尔质量是18g5)、1molC的质量是C的摩尔质量6)、摩尔质量的单位必须是“ g/mol”7)、CO2的摩尔质量是44 8)、1molH2SO4的质量是98g/mol4.写出下列粒子的摩尔质量。
Cu N2 NaCl H2OOH- SO42- NH4+5.① 9 克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②20g 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③ 2. 5 mol 铜原子的质量是多少克? ④ 1.50mol Na2CO3的质量是多少?【课堂检测】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2mol NO和2mol NO2含原子数相同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2.相同质量的SO2和SO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C.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3. 1molCa2+的质量为,Ca2+的摩尔质量为。
3化学中常用物理量——物质的量(含答案)
化学中常用物理量——物质的量【学习目标】1、了解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的含义2、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的计算。
3、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每摩尔物质含有N A个指定粒子C.1molCl就是指1mol氯 D.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g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02×1023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B. 物质的量是用0.012千克碳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C. 标况下1mol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D. 用单位体积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以由P V = nRT推导)(1)同温同压下:V1/ V2= ______________(2)同温同体积下:P1/ P2= ______________三、溶液配制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用固体NaCl配制100 g 10%NaCl溶液,请叙述①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所用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用固体NaCl配制0.1 mol / L NaCl溶液250 ml ,请叙述①简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按实验中使用的先后顺序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98.3%的浓硫酸配制1 mol / L的稀硫酸,所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下列操作可引起的误差是(偏高偏低无影响):(1)称取NaOH时间过长或用滤纸称量________;(2)未冷却至室温而注入定容________;(3)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再用滴管吸出________;(4)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5)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低于刻度线________;(6)若称量固体溶质时操作无误,但是所用的砝码生锈________。
高中化学_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对物质的量的计算能力已经很强,大多学生对这部分概念的理解比较深入,少数学生理解不深,但是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已经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并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但是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能力尚还欠缺,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物质的量”学习难点及其发展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概念的相对集中造成学生学习困难。
科学概念是从科学探究结果中形成的形而上的抽象认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相对地呈现在开始系统学习化学的学生面前,其学习难度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性工具,学习成效表现在各种量的相互转换上。
学习困难的表现之一就是这种转换不熟练,容易混淆。
比如,阿氏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与22.4的关系,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第三,微粒中的层次意识不强,各种微粒数间的相互转换困难。
由于综合性知识增多导致学生复习时感觉刚刚明白的物质的量又有了难度。
第四,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仍待提高,知识网络没有建立,对高考新题型不适应。
试卷讲评效果一、课前准备与要求试卷讲评课要避免两种做法:一是从头到尾逐题讲解,没有重点;二是对、抄答案,就题论题,浅尝辄止。
要做到有的放矢,把试卷讲深讲透,首先必须广泛收集试卷信息,仔细分析答题情况。
因此,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1.数据统计。
为了做到对成绩、对学生、对试卷心中有数,每次月考、模考后都要做好烦琐而准确的统计工作。
除了要统计整套试卷的平均分,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
2、分析比较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归纳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或审题意识,或知识积累,或语言表达,等等)以明确学生在各个板块复习中的总体优势和劣势。
化学ⅰ鲁科版1.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学案
化学ⅰ鲁科版1.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学案【诊断反馈】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2、硫酸的化学式,硫酸分子中H、S、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3、用H2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各物质间的分子个数比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导学过程】思考:给你所有可能用到的实验室仪器,能否测出一瓶水的体积?能否测出一瓶水的质量?能否测出一瓶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目?阅读:课本“联想•质疑”【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是用来衡量的物理量。
用字母来表示2、物质的量的单位名称是,用字母来表示。
1mol所含的微粒数与相等,数值为。
3、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单位思考:如果用摩尔做单位来表示宏观的物质,是否实用?4、物质的量(n)、微粒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间的关系可变化为、练习:2mol是个;3.01×1023个是mol;1.204×1024个H合molH巩固练习:1、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①1mol氢②1molCO2③1mol苹果④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⑤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注意:①“物质的量”四个字不能分,不能删减,与“质量”“体积”等一样。
②物质的量只能用于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③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具体的粒子2、完成课本“迁移•应用”能力提升:1.①1molH2SO4中含有个硫酸分子,含氧原子mol,含硫原子mol,含氢原子mol,含氧原子个,含硫原子个,含氢原子个②0.5molNaOH中含Na+个;③1molAl2(SO4)3中含molAl3+、molSO42—1molNa+中含有mol质子,mol电子④1mo1Mg变成1molMg2+失去mol电子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1molO2中含有6.02×1023OB.1mol氧含有6.02×1023OC.1molCaCl2里含有3mol离子D.1molH+中含有的H+数为N A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1molNa2SO4里含有1molNa+和1molSO42—B.0.5molCl2里含有1molClC.1molH2O中含有8mole—.0.1molCO2和0.1molO2所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第三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学案
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案2008-9-10 学习目标:1、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的含义。
2、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掌握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4、能熟练运用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关知识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以及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建立。
学习难点: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理解。
知识梳理: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是用作为标准来衡量的物理量,符号是。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其符号为。
注意:1.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拆开.2.摩尔度量的对象是微观粒子,不适应于宏观物体.3.使用摩尔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1 摩尔氧(B)1 摩尔氧原子(C)2 摩尔分子氢(D)3 摩尔水(E)0.5 摩二氧化碳2、实验表明,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为,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
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为。
练习1、1molH2O中mol的H,mol 的O2、1molC中含有___________个碳原子3、0.3 mol H2SO4含有个硫酸分子4、1molNa2CO3中含有____molNa+、____molCO32-,共含有离子的个数为______个。
5、0.5molNa2SO4含有molNa+; molSO42-;含个O。
6、0.1molNH4+中含有个N,含有个H.7、1.5mol的Na2CO3中含有的Na+离子数是含有的CO32-离子数是,含有的O原子数是。
二、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指的是,它的常用单位为或。
1mol的任何物质的质量,以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等于它的。
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为。
1.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2课时)
第1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2课时) 编号04【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提高分析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2.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
3. 激情投入,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使用说明】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4-26页,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预习案并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独立规范完成探究案,疑难问题用红色笔做好标记,准备课上质疑讨论。
3.小组长控制预习过程,确保本组成员能够顺利的完成预习,及时上交。
预习案1.根据初中的知识,思考如何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写出所需要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
2. 200mL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mol/L,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3. 容量瓶上的温度和容积有什么关系?4. Cl2+H2点燃2HCl 如何从物质的量这一新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预习自侧】配制20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的硫酸溶液所含H2SO4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我的疑问】对预习自学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探究案课题一:如何配制100 mL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的NaCl溶液?实验步骤:a. 通过计算,应该称取_________gNaCl固体。
b.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并注明:药品名称、浓度、配制的日期。
c. 将所得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容量瓶中。
d. 将准确称量后的固体放在___________中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e. 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____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f. 洗涤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_______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g. 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讨论:(1)上述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是怎样的?(2) 按顺序所需要的实验仪器有哪些?(3) 你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4)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还是偏小?【拓展提升】若改为用18 mol / L的浓硫酸配制100 mL1 mol / L的稀硫酸,试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教学设计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科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理量,将贯穿今后学习的全过程,在化学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据物质的量的概念,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是本节课的概念多,理解难度大,而且而且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能力尚还欠缺,这些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与同学交流,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联想,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单位—摩尔2.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并能运用N A进行计算。
3.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桥梁。
(n N A N 之间的关系)四、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重要工具,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有关物质的量计算过程中,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计算的方法,建立阿伏伽德罗常数题目解答的模型。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2.教学难点分析: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数目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及换算六、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以讲述教学法为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思考去认知新知识,“发现”得出结论和规律性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物质的量专题复习导学案
物质的量专题复习导学案一、知识要点:(一)物质的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1.物质的量(1)概念:用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____,符号为_______(2)单位:________,简称_________,符号______。
2.阿伏加德罗常数(1)概念:摩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或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为,近似值为(2)微粒个数N 与物质的量的关系:n = 或N = 。
【课堂训练1】填空:1个H2O分子中有个电子,1 mol H2O中有个电子。
3.摩尔质量:叫摩尔质量。
符号为,单位为(或)。
表达式:M =【课堂训练2】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___________,1mol H2SO4的质量为_________,即H2SO4的摩尔质量为,记为M(H2SO4)=_______________。
M(OH-)= g/mol ,M(O)= ,M(NH4+)= ,M(Cl2)= 。
可见,摩尔质量单位为mol时,在数值上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
【课堂训练3】判断正误:(1)摩尔是表示物质的数量单位()(2) 1 mol氢的质量是2 g ()(3)O2的摩尔质量是32 g()(4)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指定微粒()(5) 1 mol OH-的质量为17 g()(6)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 g()(7)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课堂训练4】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He;③4℃时9mLH2O;④0.2molH3PO4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课堂训练5】2008海南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 AC.标准状况下,22.4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 A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二)气体摩尔体积【思考】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三个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迁移•应用”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
2.通过对1mol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交流研讨,认识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这两个概念,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3.通过活动探究,了解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及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4.通过交流研讨,学会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以及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的建立;难点: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理解。
课时安排:本节计划三课时,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第二课时:摩尔质量和气体的摩尔体积第三课时: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预习]计量物质常用的量有哪些?这些量能否使我们方便的知道它们所含的微观粒子数?[学习] 阅读教材20—21页,完成下列问题:1、“物质的量”是什么?其单位是什么?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如何定义的?数值是多少?单位是什么?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知识点]1.0.012 kg 12C所含12C原子数是。
2."物质的量"是的物理量。
3.物质的量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⑴1mol Fe指个Fe,1mol Na指个Na。
⑵1mol O2指个O2,而不是6.02×1023个O,其中含有的O个数应当是个。
⑶1 mol H2O是指个H2O ,其中含有个H和个O,即含有 mol H和 mol O。
[课下练习]1. 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B)摩尔是物质量的单位(C)摩尔是表示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多少的基本物理量(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0.012 kg 12C中含有6.02×1023个C(C)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D)1 molNe含有6.02×1024个电子3.下列那种物质所含原子数与0.2 molH3PO4所含原子数相等()(A)0.4mol H2O2(B) 0.2mol H2SO4(C)0.8mol NaCl (D) 0.3mol HNO34.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A)a/4b mol-1 (B) b/4a mol-1 (C) a/b mol-1 (D) b/a mol-15、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事()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②它们所含的O数目之比为1:2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④它们所含的C数目之比为1:1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④和⑤ (D)①②③④⑤第二课时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复习]回忆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摩尔等几个概念的含义。
[学习]通过第一课时分析,微粒数与物质的量之间建立了联系。
那么宏观物理量(质量、体积等)与物质的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二、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1、1 mol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什么叫摩尔质量?2、物质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摩尔质量M和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有何关系?4、1 mol不同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什么叫气体的摩尔体积Vm?5、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气体的摩尔体积Vm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知识点 ]1、摩尔质量(M)是。
定义式可表示为M= ,单位是。
(1)以g/mol 为单位时,某物质的摩尔质量的数据等于,可见任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为常数。
(2)2mol O2的质量为 g,计算公式可表示为m= 。
36g H2O物质的量为 mol,计算公式可表示为n= 。
2、气体摩尔体积(Vm)是。
定义式可表示为Vm= ,单位是。
(1)标准状况(℃ Pa,)气体摩尔体积是。
(2)标准状况下,2 mol O2的体积是公式表示为V = 。
标准状况下,5.6L O2的物质的量是公式表示为n = 。
[课下练习]1、0.4 mol H3PO4的质量是 g, 24.5 g H3PO4的物质的量是mol 。
(39.2g、0.25mol)2、W g H2O中含有n 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9 W/n (B)9n/W (C)W/n (D)n/W3、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 H2SO4的质量是98 g/mol。
(B) CO2的摩尔质量等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C)0.012 kg 12C 里所含碳原子数为6.02×1023。
(D) 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4、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 )(A)CH4 (B)NH3(C)H2O (D)HF5、1 mol H2S 和1 mol PH3所具有不相同的是()(A)分子数目 (B)原子数目 (C)质量 (D)摩尔质量6、与29.4g H2SO4所含氢原子数目相同的NH3的是( )(A) 17g (B) 34g (C)1.7g (D)3.4g7、0.800g 某物质中含有3.01×1022个该物质的分子,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8.00 (B)16.0 (C)24.0 (D)32.08、 (NH4)2SO4的摩尔质量是,1 mol (NH4)2SO4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所含NH4+的数目为。
(132 g/mol、2 mol、1.204×1024)9、16 g R2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那么R2O3的摩尔质量为,其中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 g/mol、56)10、在标准状况下,33g CO2的物质的量是,含有CO2的数目是, CO2的体积是。
(0.75 mol、4.515×1023、16.8L)第三课时:物质的量浓度[复习]1.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的关系。
2.摩尔质量及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3.气体摩尔体积及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活动与探究]一定体积溶液的配制1、实验内容:配制0.5L NaCl溶液,使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2、实验步骤:⑴计算:(计算药品的用量)⑵称量:(简单复习称量应注意的问题)⑶溶解:(简单复习溶解应注意的问题)⑷配制溶液:①移液②洗涤③摇匀④定容,振荡,再摇匀⑸装瓶:3、仪器和试剂:4、实验操作:⑴思考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并将应注意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⑵思考:我们配制的溶液能否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的溶质来表示?如果这样表示,数据是多少?⑶、容量瓶是怎样的仪器?规格有哪些?使用时要注意什么?[阅读学习]阅读学习教材第24页,完成下列问题:三、物质的量的浓度(c)物质的量的浓度(c)是的物理量。
定义式可表示为,单位。
[交流研讨]阅读学习教材第24页的栏目《交流研讨》,完成其中的问题。
[练习]1、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的Na2CO3溶液,试计算:⑴如果称取无水Na2CO3,应该称取无水Na2CO3粉末 g;⑵如果称取Na2CO3·10H2O,应该称取Na2CO3·10H2O g。
(10.6g、28.6g)2、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的密度是0.9g/㎝3,则该氨水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质量分数为( C )A 18.4mol/LB 20.4 mol/LC 34.7%D 31.2%3、在下列各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1mol/LBa(OH)2溶液中含有NA个Ba2+B. 0.5L、2mol/L的 Mg(NO3)2溶液中含有2 NA个NO3-C. 0.2L、5mol/L 的蔗糖溶液中含有NA个蔗糖分子D. 0.4L、5mol/L的盐酸中含有2 NA个HCl4、在含有MgCl2、NaCl、K2SO4三种物质混合溶液中,已知c (Cl-)=1.5 mol/L,c(SO42-) = 0.5 mol/L,c(Na+) + c(K+) =1.5 mol / L,试求c(Mg2+)= 。
(0.5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