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热工控制课程设计过热气温 六
热工课程设计第二章--内蒙古工业大学
第二章导前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中,影响汽温的扰动主要有三个:减温水量Gi,蒸汽流量D,烟气传热量Qy。
汽温在这三个扰动下的特性的共同点是都有惯性,有延迟,尤其是对基本扰动,迟延和惯性更大。
改善动态特性,可引取副信号R组成串级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控制品质。
微分作用能反映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因而能提前反映输出量的变化,把这种作用用于控制系统,能改善控制性能。
第一节导前微分系统的组成采用导前微分信号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如图2-1所示。
这个系统引入导前汽温狂的微分信号作为调节器的补充信号,以改善控制质量。
因为二2和主汽温宀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切二2的变化比刊快的多,因此它能迅速反映刊变化趋势。
引入了 *的微分信号后。
将有助于调节器的动作快速性。
在动态时,调节器将根据玉的微分信号和弓与哥的给定值之间的偏差而动作;但在静态时,1的微分信号消失,过热汽温哥必然等于给定值。
如果不采用导前信号屯的微分信号,则在静态时,调节器将保持’’'等于给定值,而不能保持弓等于给定值。
图2-2可以看出,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的双回路汽温控制系统包括两个闭合的控制回路:(1)由控制对象的导前区W02(S),导前汽温变送器q、微分器W d(s)、调节器W T (s)、执行器K Z和减温水调节阀K」组成的副回路(导前补偿回路);(2)由控制对象的惰性区W^S)、主汽温变送器q和副回路组成的主回路。
对于如图2-2所示的控制系统,当去掉导前汽温的微分信号时,系统就成为单回路控制系统,如图2-3(a)所示,控制对象W0(S) -[W0i(S)W02(S)]的迟延、惯性较大。
当系统加入导前汽温微分信号后,调节器将同时接受两个输入信号,系统也成了双回路结构。
但对于这个双回路系统作适当的等效变换后,发现仍可把它当作一个单回路系统来处理,如图2-3 (b)所示。
只是由于微分信号的引入改变了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这个新的控制对象的输入仍然是减温水流量d 0 r信号W B,但输出信号为时二弓•宁-卫等效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可以根据方框dt诒图求得:4 [~ —堰芯u笋一%©殆0+叫©准吧g L图2-1过热蒸汽流程示意图A、B —减温水调节阀;A、B—减温水闭锁阀第二节导前微分控制系统的分析在静态时,微分器输出为零,所以等效控制对象的输出二1 -刊;在动态过程中,等效控制对象的输出中除了主汽温信号刊外,还叠加了导前汽温匕的微分信号。
过热汽温控制课程设计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1 中英文摘要 - - - - - - - - - - - - - - - - - -3第一章绪论 - - - - - - - - - - - - - - - - -5 1.1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及组成1.2汽温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1.3本课程设计的题目及任务第二章过热汽温控制 - - - - - - - - - - - - - -8 2.1 过热汽温控制的任务2.2 过热汽温控制的难点及设计原则2.3 过热汽温对象模型的建立及其特性第三章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 - - - - - - - -15 3.1 过热汽温系统的串级控制方案3.2 具体设计方案3.3 设计的论证3.4 控制系统的切换第四章课程设计总结及体会 - - - - - - - - - - -28 4.1课程设计总结4.2体会结束语 - - - - - - - - - - - -- - - - - - - -31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32单元机组是由锅炉、汽轮发电机和辅助设备组成的庞大的设备群。
由于其工艺流程复杂,设备众多,管道纵横交错,有上千个参数需要监视、操纵或控制,而且电能生产还要求有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因此,目前,采用以分散微机为基础的集散型控制系统(TDCS)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保护、监视、操作及计算等多功能自动化系统。
在现代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中,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是影响锅炉生产过程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参数,也是整个汽水行程中工质的最高温度,对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重大影响。
由于过热器正常运行时的温度已接近材料允许的极限温度,因此,必须相当严格地将过热汽温控制在给定值附近。
过热汽温偏高会使蒸汽管道、汽轮机内某些零部件产生过大的热膨胀变形而损坏,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
过热汽温偏低则会降低机组的热效率,增加燃料消耗量,浪费能源,同时会使汽轮机最后几级的蒸汽湿度增加,加速汽轮机叶片的水蚀,从而缩短汽轮机叶片的使用寿命,所以过热蒸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是生产过程所不允许的。
热工控制仪表课设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 目:温度检测及其偏差报警电路设计学生姓名:王海波学 院:电力学院班 级:自动化(电)08-02指导教师:萧贵玲、马然2011年 7 月 8 日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热工控制仪表学院:电力学院班级:自(电)08-2 学生姓名:王海波学号:200881204119 指导教师:萧贵玲、马然摘要温度变送器是一种将温度变量转换为可传送的标准化输出信号的仪表。
主要用于工业过程温度参数的测量和控制。
带传感器的变送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传感器和信号转换器。
传感器主要是热电偶或热电阻;信号转换器主要由测量单元、信号处理和转换单元组成(由于工业用热电阻和热电偶分度表是标准化的,因此信号转换器作为独立产品时也称为变送器),有些变送器增加了显示单元,有些还具有现场总线功能。
变送器如果由两个用来测量温差的传感器组成,输出信号与温差之间有一给定的连续函数关系。
故称为温度变送器。
设计中传感器为热电偶,热电偶是控制系统中测温经常使用的一种测温元件,本文是针对热电偶检测电路及其报警电路的设计,通过对其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培养提高解决工程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变送器;热电偶;报警;目录引言 (6)第一章热电偶温度变送器 (7)1.1热电偶工作原理 (7)1.2变送器 (7)1.3温度变送器 (8)1.4温度变送器四线制 (8)第二章放大工作单元 (10)2.1电压放大电路 (10)2.2功率放大电路 (10)2.3隔离输出 (11)2.4直流-交流-直流转换器 (12)2.41工作原理 (12)2.42振荡频率 (14)第三章热电偶温度变送器量程单元 (15)3.1热电偶温度变送器量程单元 (15)3.2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电路 (15)3.3线性化原理及电路分析 (16)3.31 线性化原理 (16)3.32 线性化电路 (16)第四章偏差报警单元 (18)4.1偏差报警原理 (18)4.2偏差报警单元 (18)第五章结论 (20)附图热电偶温度检测及其偏差报警系统总体设计 (21)参考文献 (22)引言目前在电厂测温系统中,有很大一部分设计是采用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将温度信号转换成4~20mA的直流电流后再送到二次仪表或其它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温度显示。
过热气温4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 目: 300MW 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任强 学 院: 能动学院 班 级: 能环10-3 指导教师: 施永红2014年 1 月 7 日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201030307019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课程名称:热工控制系统专业课程设计 学院: 能动学院 班级: 能环10-3 学生姓名: 任强 _ 学号: 201030307019 _ 指导教师:施永红、王胜捷一、题目300MW 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二、目的与意义本设计是针对“热工控制系统”课程开设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热工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方式和控制过程,使学生得到一次较全面、系统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三、要求 已知条件:(1)串级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1-1所示,系统中各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图1-1221()T W s d =;11111()(1)T i W s T sd =+;0010259()()()(/)(118.4)W s W s W s C V s °==+; 0228()(/)(123)W s C V s °=+; 120.1(/)V C q q g g °==;1z K K m ==(2)300MW 单元机组过热蒸汽流程:汽包所产生的饱和蒸汽先流经低温对流过热器进10θ2θ 1θ)(1s W T )(2s W T z KμK)(02s W )(01s W2θγ1θγK µ行低温过热,然后依次流经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后送入汽轮机。
屏式过热器和高温对流过热器均为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在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高温对流过热器的入口分别装设了Ⅰ级、Ⅱ级和Ⅲ级喷水减温器,其中Ⅲ级喷水减温器是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主要内容:1、根据图1-1及已知的传递函数完成串级汽温控制系统主、副调节器的参数整定。
内蒙古工业大学热工控制课程设计
3
W01* (s ) W01 (s )
W0 ( s ) W02 ( s )
9 (1 18.4 s) 5 8 (1 14 s) 2
= 可得其特征参数为
1.125 (1 18.4 s) 5 (1 14 s) 2
K1
1
1
1.125; n1 5;T1 18.4
2 1.1
1 1 1 1.1 9 0.1 0.104 0.06 Tc 1 1.69
5
第二章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2.1 过热汽温的静态特性
( 1) 锅 炉 负 荷 与 过 热 汽 温 的 关 系 锅 炉 负 荷( 一 般 可 用 总 分 量 代 表 )增 加 时 ,炉 膛 中 燃 烧 的 增 加 ,但 炉 膛 中 的 最 高 温 度 没 有 多 大 变 动 ,炉 膛 辐 射 放 热 量 相 对 变 化 不 大 ,使 得 炉 膛 出 口 烟 温 增 高 。这 说 明 负 荷 增 加 时 ,每 千 克 燃 料 的 辐 射 放 热 百 分 率 减 少 ;而 在 炉 膛 后 的 对 流 换 热 区 中 ,由 于 烟 温 和 烟 速 的 提 高 ,每 千 克 燃 料 的 对 流 放 热 百 分 率 将 增 大 。因 此 ,对 于 对 流 式 过 热 器 来 说 ,当 锅 炉 的 负 荷 增 加 时 ,出 口 汽 温 的稳态值升高; 辐射式过热器则具有相反的汽温特性, 即当锅炉负荷增加时, 会 使 出 口 汽 问 的 稳 态 值 降 低 。两 种 过 热 器 的 串 联 配 合 ,可 以 取 得 较 平 的 汽 温 特性,但在一般采用这两种过热器串联的锅炉中,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 在某个负荷范围内,随锅炉负荷的增加将有所升高。 ( 2) 过 剩 空 汽 系 数 与 过 热 汽 温 的 静 态 关 系 过剩空汽量改变时燃烧生成的烟气量亦改变,然而所有对流受热面吸热 改 变 ,而 且 对 离 锅 炉 出 口 较 远 的 受 热 面 影 响 显 著 。目 前 大 多 数 锅 炉 的 过 热 器 均以对流吸热为主,当增大过剩空汽量时,将使过热汽温上升。 ( 3) 给 水 温 度 与 汽 温 的 关 系 提 高 给 水 温 度 将 使 过 热 汽 温 下 降 ,这 是 因 为 产 生 每 千 克 蒸 汽 所 需 的 燃 料 量 减 少 了 ,流 经 过 热 器 的 烟 气 量 也 减 少 了 。因 此 ,是 否 投 入 高 压 给 水 加 热 器 会使给水温度相差很大,这对过热汽温有明显影响。 ( 4) 燃 烧 器 的 运 行 方 式 与 过 热 汽 温 的 静 态 关 系 在 炉 膛 内 投 入 高 度 不 同 的 燃 烧 器 或 改 变 燃 烧 器 倾 角 (再 热 器 温 调 节 的 需 要 )会 影 响 炉 内 温 度 分 布 和 炉 膛 出 口 烟 温 ,因 而 也 会 影 响 过 热 汽 温 ,火 焰“ 中 心”相对提高时,过热汽温将升高。 ( 5) 进 入 过 热 器 的 蒸 汽 的 热 焓 与 过 热 汽 温 的 静 态 关 系 一 定 压 力 下 ,过 热 器 入 口 蒸 汽 焓 值 增 加 ,将 使 出 口 汽 温 增 加 ;采 用 喷 水 减 温 ,喷 水 量 增 加 ,进 入 过 热 器 的 蒸 汽 热 焓 降 低 ,过 热 汽 温 下 降 。同 一 负 荷
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签名):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离散化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是指在给定系统性能指标的条件下,设计出数字调节器,使系统达到要求的性能指标。
本章介绍的离散化设计是在Z 平面上设计的方法,对象可以用离散模型表示,或者用离散化模型表示的连续对象。
1.1 有限拍设计概述有限拍设计的要求是在系统在典型的输入作用下,经过尽可能少的采样周期后系统达到稳定。
并且,在采样点之间没有波纹。
有限拍无波纹设计其实是一种时间的最优控制。
图1-1中D (z )是数字调节器模型,由计算机实现,)(0s H 是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
图1-1 有限拍随动系统G(s)是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零阶保持器和控制对象离散化以后,成为广义对象的Z 传递函数HG(z)HG(z)=Z[)()(0s G s H ] (1-1) 有限拍随动系统的闭Z 环传递函数[])()(1)()(z HG z D z HG z D G c +=(1-2)有限拍随动系统的误差Z 传递函数)(1)()()(z G z R z E z G c e -===)]()(1[1z HG z D + (1-3)有限拍随动系统的调节器由(1-2)和( 1-3)可得:)()()()(z HG z G z G z D e c(1-4)随动系统的调节时间也就是系统的误差e(kT)达到恒定值或趋于零所需要的时间,根据Z 变换的定义: kk z kT e z E -∞=∑=0)()(=++++++----k z kT e z T e z T e z T e e )()3()2()()0(321(1-5)由式(1-5)就可知道 ),(,),2(),(),0(kT e T e T e e 。
有限拍系统就是要求系统在典型的输入作用下,当k ≥N 时,)(kT e 为恒定值或)(kT e 等于零。
电厂热工自动调节内蒙古工业大学
自动调节装置:测量单元、调节单元、执行单元调节系统分类:反馈、前馈、前馈反馈系统好坏: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环节的基本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反馈联接有无自平衡能力都可用:响应速度、自平衡系数、延迟时间表示。
热工对象的阶跃响应特性:有自平衡能力、无自平衡能力衡量调节过程品质的主要性能指标:静态偏差、衰减率、误差积分准则二阶系统阶跃响应过渡过程的性能指标: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超调量、衰减率、调节时间、稳态误差给水对象的动态特性:给水流量、蒸汽负荷、锅炉炉膛热负荷变速泵滑压运行锅炉给水调节系统的任务(子系统):汽包水位调节系统、泵出口压力调节系统、泵最小流量调节系统。
再热器气温调节方式:改变再循环烟气流量、改变尾部烟道通过再热气的烟气分流量、改变燃烧器的倾斜角度。
过热气温调节对象的扰动主要来自:蒸汽流量变化、加热烟气后的热量变化、减温水流量变化。
汽包锅炉燃烧调节包括:燃料量调节、送风量调节、引风量调节负荷指令限制按其功能分:最大最小允许负荷限制回路、负荷返回回路、快速负荷切断、负荷闭锁增减、复合迫升迫降三冲量信号:汽包水位、蒸汽流量、给水流量为什么引入三冲量:因为引起汽包水位变化的主要扰动是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所以为了使汽包水位在运行中偏差较小,在调节系统中引入了蒸汽流量的前馈调节和给水流量的反馈调节,这样组成的三冲量给水系统是一个前馈反馈调节系统。
串级气温调节系统的分析:串级调节系统能改善调节品质,主要是由于有一个快速动作的负调节回路存在,如图引入θ1负反馈而构成的副回路起到了稳定θ1或(Wj)的作用,从而使过热气温保持基本不变,因此可以认为副回路起着粗调过热气温θ2的作用。
而过热气温的规定值,主要由主调节器G R2(s)来严格保持。
只要θ2不等于规定值,主调节器就会不断地改变其输出信号σ2,并通过副调节器去不断改变减温水流量,直到θ2恢复带等与规定值为止。
可见,主调解器的输出信号σ2相当于副调节器的可变给定值。
热工控制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求: 1.字数:1 1.5万。 1.字数:1-1.5万。 2.手写,书写要工整 2.手写,书写要工整
课程设计格式(参考): 1.标准节流装置基本原理、基本公式 1.标准节流装置基本原理、基本公式 2.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手算) 2.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手算) 3.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编程 3.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编程 4.标准节流装置总误差分析 4.标准节流装置总误差分析
热工控制课程设计
----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 ----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
原始数据: 1.介质 1.介质 2.最大流量: 2.最大流量: 常用流量: 最小流量: 3.介质压力: 3.介质压力: 4.介质温度: 4.介质温度:
过热蒸汽
450T/h 400T/h 200T/h 400T/h 360T/h 180T/h 350T/h 310T/h 160T/h 1050T/h 900T/h 600 T/h 1150T/h 950T/h 650T/h
自选 自选
设计内容: 1.确定节流件型式及节流件孔径,并绘图。 1.确定节流件型式及节流件孔径,并绘图。 2.编制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程序,并与手 2.编制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程序,并与手 算相比较。 3.计算系统总误差 3.计算系统总误差 4.画出管道系统图(标出前后直管段长度) 4.画出管道系统图(标出前后直管段长度)
130kgf/cm2 535℃ 535℃
5.允许压损: 5.允许压损:
0.6kgf/cm2
6.管道型式:节流件前:90°弯头、全开闸阀; 6.管道型式:节流件前:90° 节流件后:同一平面上的两个90 节流件后:同一平面上的两个90 ° 弯头 7. 20℃时管径: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管道材质: 8.管道材质:
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是“火电机组控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际题目、控制方案的选择、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基础设计和设计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一、多容对象动态特性的求取典型环节的动态特性,分析典型调节对象动态特性及响应曲线分析方法,说明调节对象传递函数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二、单回路系统参数整定单回路控制系统组成和调节器参数整定,明确单回路控制系统组成和分析方法,分析调节器参数整定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调节器参数的理论整定方法和工程整定方法;三、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1、蒸汽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讲解蒸汽温度控制的任务和控制对象的特点及动态特性。
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分析讲解串级控制和导前微分控制两种主蒸汽温度控制方式的特点和其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原理框图,说明各种常用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方式的特点,分析当前电站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实例;能够看懂电厂SAMA图2、锅炉给水控制系统,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任务和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分析不同的给水控制系统各自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了解各控制系统中控制信号的选取、作用及静态整定方法。
以当前电站锅炉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实例进行串级三冲量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和参数整定。
3、燃烧控制系统,讲解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组成原则和基本任务,分析不同燃烧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特点、适用对象和控制信号的构成,详细讲解燃料量、风量和炉膛压力3个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逻辑、工作原理和相互间的耦合影响关系。
以当前电站实际燃烧控制系统为例进行分析。
通过实验深入理解控制器参数对控制过程的影响以及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工程整定方法,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内、外控制器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及对控制过程影响的特点、串级控制系统的工程整定方法。
四、某电厂热工控制系统SAMA图分析1、协调控制系统分析2、主汽温控制系统SAMA图分析3、锅炉给水控制系统SAMA图分析4、燃烧控制系统SAMA图分析第一部分 多容对象动态特性的求取控制对象是指各种具体热工设备,例如热工过程中的各种热交换器,加热炉、锅炉、贮液罐及流体输送设备等。
内蒙古工业大学过控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一氨吸收填料塔的设计 (3)1.1概述 (3)1.2设计方案的确定 (3)1.2.1设备方案 (3)1.2.2 流程方案 (3)1.2.3 吸收剂的选择 (4)1.3填料的选择 (4)1.3.1填料选取的要求 (4)1.3.2 填料的选择。
(4)二工艺计算 (6)2.1概述 (6)2.2平衡关系的确定 (8)2.3吸收剂用量及操作线的确定 (10)(1)物料衡算 (11)(2)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11)(3)操作线方程 (12)2.4物性参数 (14)2.5 塔径的计算 (18)2.6核算 (19)喷淋密度的核算 (19)2.7 填料层的高度 (20)2.7.1传质系数的计算 (22)2.7.2 填料层高度 (23)三结果评价 (23)学习心得 (27)谢辞 (28)参考文献 (29)前言根据混合气体中个组分在某溶液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将气体混合物分离的操作称为气体吸收,而吸收又是塔设备中的单元操作,属于气液传质过程。
本说明书介绍的是稀氨水吸收混合气中氨的原理,操作过程。
主要介绍了填料塔的设计、填料层的高度。
填料塔是气液呈连续接触的气液传质设备,它的结构和安装比板式塔简单。
塔的底部都有支撑板用来支撑填料,并允许气液通过。
支撑板上的填料有整齐和乱堆两种方式。
填料层的上方有液体分布装置,从而使液体均匀喷洒于填料层上。
在塔的设计中,填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塔的高度,整个操作的费用的高低、经济效益等。
在一个吸收的单元操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填料、塔高等方面的选择与计算,这才能使塔的效率最高,收益最大。
关键词:吸收、塔、填料清水吸收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一氨吸收的设备选用及设计方案1.概述气体吸收是利用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差异来分离气态均相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用于吸收的设备类型很多,如我们常见的填料塔、板式塔。
填料塔是气液成连续性接触的气液传质设备。
塔的底部有支撑板用来支撑填料,并允许气液通过。
支撑板上的填料有整砌和乱堆两种方式。
内工大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热水锅炉温度控制器设计与实验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用电子电路设计与实验热水锅炉温度控制器。
让其实现在6-23时内85℃以下一、二号炉开始工作并报警, 105℃以上一、二号炉停止工作并报警,冷却至95℃一号炉开始工作,且在此期间用LED显示温度和工作时间。
本次主要用到的方法是用电压比较器实现模-数转换、用计数器实现控制电路和记录工作时间、用一系列的门电路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借助Muli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再在实验室连接元器件实现设计要求。
设计的结果是可以让一、二号炉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下按规定工作,同时温度显示和记录工作时间来辅助控制器的工作。
有效的控制锅炉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可以起到控温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锅炉;温度;计时;运算电路。
Abstract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course design is to use hot water boiler temperature control electronic circuit design and experiment. Let actually within 6-23 now below 85 ℃furnace no. 1 and no. 2 to start working and call the police, above 105 ℃furnace no. 1 and no. 2 to stop work and report to the police, cooled to 95 ℃furnace number one begins to work, and during this period, with LED display temperature and time to work. The mainly used method is to use voltage comparator implementation mode - several transformations, counter is used to implement control circuit and record the working time, a series of gate is used to implement logic function; In the laboratory using Mulitisim circuit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then connect components to achieve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Design results can make furnace no. 1 and no. 2 under certain temperature and time to work according to regul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emperature display and record the working time to assist the work of the controller. Effective control of boiler work has greatly increase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lso can have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control,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real life.Keywords: Boiler; Temperature; Timing; Operation circuit.目录一设计任务概概述 (1)二设计方案论证及方框图 (1)1 设计方框图 (1)2 在实现电路时可以有多种方案 (3)三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5)1 抑制共模信号电路和二阶低通滤波器 (5)2 反向求和运算电路 (6)3 同向比例运算电路 (6)4 电压比较器 (6)5 锅炉工作电路 (7)6 多谐振荡器 (8)7 计时电路 (8)8 工作时间计时电路 (9)9 温度显示电路 (9)10报警电路 (10)四电路元器件选择与计算 (11)1 选择一系列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路处理信号源,而未做一个“直流电源”电路 (11)2 选择四个电压比较器而未选择一个ADC转换器 (11)3 模拟电路中器材选用、计算及接线管脚图 (12)4 数字电路中器件的选择及接线管脚图 (12)五安装与调试 (13)1 安装 (13)2 测试方案 (13)3 调试过程 (14)4 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4)六指标测试 (15)1 模拟电路部分测试 (15)2 数字电路部分测试 (17)3 整体电路功能测试 (20)结论 (21)参考文献 (22)附录一 (23)附录二 (24)一设计任务概述设计并制作一个热水锅炉温度控制器。
正文热工课程设计第二章--内蒙古工业大学
1.430 4.48
2.100 5.120
2.810 5.700
3.560 6.250
4.310 6.710
5.082 7.160
5.860 7.580
Tc /T
5
第二章
导前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中,影响汽温的扰动主要有三个:减温水量 Gi,蒸汽流量 D, 烟气传热量 Qy。汽温在这三个扰动下的特性的共同点是都有惯性,有延迟,尤 其是对基本扰动,迟延和惯性更大。改善动态特性,可引取副信号 2 组成串级控 制系统,提高系统的控制品质。 微分作用能反映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因而能提前反映输出量的变化,把这种 作用用于控制系统,能改善控制性能。
图 2-2 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汽温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7
图 2-3 采用微分信号改变控制对象特性的方框图 a—单回路系统方框图 b—双回路系统的等效方框图
只要把图 2-2 所示的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控制系统等效变为图 2-4 所示 的串级控制系统,其中微分器传递函数的倒数
1 相当于串级控制系统中主调 Wd ( s )
4
WT ( s )Wd ( s )
kzkuW02(s)
2
图 1-5
2
等效变换串级系统副回路
令Ti=15
有
1
KD
0 .8 0 1 1 5 s 1 5 s
;225 s 2 +15 s +
0.8 K D
=0
设整定指标取 0.75 时,对应的阻尼系数 0.216 ,故
1
微分器 WD(s)、调节
器 Wa(s)、执行器 KZ 和喷水调节阀 Kµ组成 。2)外回路由对象的情性区 W2(s)、
内蒙古工业大学过控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
内蒙古工业大学过控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内蒙古工业大学过控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学校代码:10128 学号:200820506087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列管换热器设计—年产 2.7万吨酒精精馏系统换热器学生姓名:张薇学院:化工学院系别: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3 指导教师:智科端设计日期:2011-7-11~2011-7-18 二〇一一年七月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系):化工学院课程名称:化工原理指导教师(签名):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3 班学生姓名:张薇学号:200820506087 一、课程设计题目列管换热器设计——年产2.7万吨酒精精馏系统换热器二、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就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学生加强锻炼:1. 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的能力;2. 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迅速准确地进行工程计算(包括电算)的能力;4. 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设计任务及内容:1 确定换热系统的流程方案,绘制流程图;2 为所制定的流程方案配置换热器并选型;3 确定塔顶冷却器和原料预热器的结构尺寸:设计计算换热器的热负荷、传热面积、换热器接管、壳体、管板、封头、隔板及接管等; 4 核算总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5 绘制塔顶产品冷却器的装配图;6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原始数据1 工艺物流(1) 精馏原料: 粗酒精含乙醇50%,水50%(质量分率),由20℃预热至泡点81.9℃;(2) 塔顶产品: 含乙醇不低于92 %, 78.3℃蒸汽冷凝为饱和液体回流,产品冷却为35℃液体储存;(3) 塔底残液: 含乙醇不高于0.5%, 99.3℃冷却为35℃液体。
内蒙古工业大学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说明书解读
目录第一章 设计题目§1.1设计题目-----------------------------------------------------------------------------P1第二章 原始资料§2.1建筑物地理位置--------------------------------------------------------------------P1 §2.2原始资料-----------------------------------------------------------------------------P1第三章 热负荷计算§3.1最大计算热负荷--------------------------------------------------------------------P2 §3.2平均热负荷--------------------------------------------------------------------------P2 §3.3年热负荷-----------------------------------------------------------------------------P3第四章 锅炉型号和台数的确定§4.1锅炉型号的确定--------------------------------------------------------------------P3 §4.2锅炉台数的确定--------------------------------------------------------------------P3第五章 给水和热力系统确定§5.1各种水量与排污率的确定--------------------------------------------------------P3 §5.2确定水处理方案--------------------------------------------------------------------P4 §5.3软化方法的选择--------------------------------------------------------------------P4第六章 各系统的确定与设备的选型§6.1循环水泵的选择--------------------------------------------------------------------P8 §6.2软化水箱体积的确定--------------------------------------------------------------P8 §6.3补水泵的选择-----------------------------------------------------------------------P8第七章 送引风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型计算§7.1送风系统的设计--------------------------------------------------------------------P9 §7.2引风系统的设计--------------------------------------------------------------------P11 §7.3烟囱最低允许高度和出口直径的确定-----------------------------------------P15第八章 燃料输送及除灰渣系统地确定§8.1运煤方式和燃料的输送-----------------------------------------------------------P15 §8.2除尘-----------------------------------------------------------------------------------P16 §8.3除灰渣--------------------------------------------------------------------------------P16第九章 锅炉房工艺布置说明§9.1锅炉房建筑--------------------------------------------------------------------------P17 §9.2锅炉房设备布置--------------------------------------------------------------------P17总结-------------------------------------------------------------------------------------------P17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课程名称: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建环11-2 学生姓名: ___ 学号:指导教师:第一章 设计题目1.1 设计题目哈尔滨某住宅小区锅炉房工艺设计(1)第二章 原始资料2.1 建筑物位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2 原始资料2.2.1热介质、参数及热负荷采暖面积为150000㎡,采暖总天数为179天,采暖方式为直接取自锅炉的95℃/70℃热水采暖。
电厂大型机组过热气温调节
摘要教师批阅:在电厂的热工生产过程中,整个汽水通道中温度最高的是过热蒸汽温度,蒸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过热器的出口蒸汽温度,使它不超出规定的范围。
过热气温被控对象是一个多容环节,它的纯延迟时间和时间常数都比较大,根据过热气温被控对象的上述特点,目前电厂广泛采用串级过热气温调节系统进行气温调节。
本课程设计以300MW火电机组锅炉串级过热气温调节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已知的参数对其进行设计,以达到准确控制过热气温目的。
本设计按照技术要求,对所设计控制系统的相关仪表进行了选型和组态,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工具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仿真,以验证本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关键词: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第一章绪论教师批阅:1.1过热汽温调节的任务过热蒸汽温度是锅炉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热汽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厂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因为过热蒸汽温度是锅炉汽水通道中温度最高的部分,过热器正常运行的温度一般接近于材料允许的最高温度。
如果过热蒸汽温度过高,则过热器、蒸汽管道容易损坏,也会使汽轮机内部引起过度的热膨胀,造成汽轮机的高压部分金属损坏;如果过热蒸汽温度过低,则会降低设备的热效率,一般汽温每降低5-10℃,热效率约降低1%,而且温度降低会使汽轮机轴向推力增大而造成推力轴承过载,汽轮机最后几级的蒸汽湿度增加,易引起叶片磨损。
所以,过热汽温调节的任务是在锅炉运行中,必须保持过热蒸汽温度稳定在规定值附近。
一般要求过热汽温与规定值的暂时偏差值不超过士10℃,长期偏差不超过士5℃。
1.2过热汽温对象模型的建立及其特性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个首要任务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因为不论要了解的是简单系统的特性还是复杂系统的特性,都必须掌握系统中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动态关系。
尽管电厂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复杂,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和分布复杂的特点,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但是运用多种知识,建立能相对反映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数学模型,还是对研究相应的自动控制方法大有益处。
热工控制系统实验三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样本
实验三 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仿真实验一、实验目1.理解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构造构成。
2.掌握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性能特点。
3.掌握串级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实验整定办法。
4.分析不同负荷下被控对象参数变化对控制系统控制品质影响。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以某300MW 机组配套锅炉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为例, 其原理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过热器过热器喷水减温器图3-1 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原理构造图由上图, 可得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如下:扰动图3-2 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主调节器在图3-2所示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调节器()1T W s 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 )调节器, 其传递函数为:()11111111111T d p i d i W s T s K K K s T s s δ⎛⎫=++=++ ⎪⎝⎭式中: ——主调节器比例系数( );1i K ——主调节器积分系数(1111i i K δ=);1d K ——主调节器微分系数(111d d K T δ=)。
● 副调节器在图3-2所示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中副调节器 采用比例(P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2221T p W s K δ==● 式中: ——副调节器比例系数( )。
● 导前区对象在图3-2所示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中导前区对象()2W s 在50%和100%负荷下 传递函数分别为:(1)50%负荷下导前区对象传递函数: ● (2)100%负荷下导前区对象传递函数: ● 惰性区对象在图3-2所示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中惰性区对象()1W s 在50%和100%负荷下 传递函数分别为:(1)50%负荷下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 (2)100%负荷下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三、实验环节1.在MATLAB 软件Simulink 工具箱中, 打开一种Simulink 控制系统仿真界面, 依照图3-2所示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建立仿真组态图如下:图3-3 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仿真组态图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模块建立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为三阶惯性环节, 在组态图中采用建立子模块方式建立惰性 区对象传递函数模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过热汽温的动态特性
影 响 过 热 器 出 口 蒸 汽 温 度 变 化 的 原 因 很 多 ,如 蒸 汽 流 量 变 化 、燃 烧 工 况 变 化 、锅 炉 给 水 温 度 变 化 、进 入 过 热 器 的 蒸 汽 温 度 变 化 、流 经 过 热 器 的 烟 汽 温度和流速变化、锅炉受热面结垢等。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 1) 蒸 汽 流 量 ( 负 荷 ) 扰 动 下 过 热 汽 温 对 象 的 动 态 特 性 。 当 锅 炉 负 荷 扰 动 时 ,蒸 汽 流 量 的 变 化 使 沿 整 个 过 热 器 管 路 长 度 上 个 点 的 蒸 汽 流 速 几 乎 同 时 改 变 ,从 而 改 变 过 热 器 的 对 流 放 热 系 数 ,是 过 热 器 各 点 的 蒸 汽 温 度 几 乎 同 时 改 变 ,因 而 汽 温 反 应 较 快 。过 热 器 出 口 汽 温 的 阶 跃 响 应 曲 线 有 滞 后 、 有 惯 性 、 有 自 平 衡 能 力 , 且 τ/Tc 较 小 。
2
过热器
过热器
蒸汽
2
1
PI1
PI2
Kz
减 温 水 WB
图 1-4 串 级 过 热 汽 温 控 制 系 统
图 1-5 主 汽 温 串 级 控 制 系 统 原 理 框 图
串 级 控 制 系 统 能 改 善 控 制 品 质 ,主 要 是 由 于 有 一 个 能 快 速 动 作 的 内 回 路
1.3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目的
过热蒸汽温度自动控制的任务是维持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范围 内 ,并 且 保 护 过 热 器 ,是 使 管 壁 温 度 不 超 过 允 许 的 工 作 温 度 。过 热 蒸 汽 温 度 是 锅 炉 运 行 质 量 的 重 要 指 标 之 一 ,过 热 蒸 汽 温 度 过 高 或 过 低 都 会 显 著 地 影 响 电 厂 的 安 全 性 和 经 济 性 。过 热 蒸 汽 温 度 过 高 ,可 能 造 成 过 热 器 、蒸 汽 管 道 和 汽轮机的高压部分金属损坏, 因 而 过 热 汽 温 的 上 限 一 般 不 应 超 过 额 定 值 5℃ 。 过热蒸汽温度过低,又会降低全厂的热效率并影响汽轮机的安全经济运行, 因 而 过 热 汽 温 的 下 限 一 般 不 低 于 额 定 值 10 ℃ 。 过 热 汽 温 的 额 定 值 通 常 在 500℃ 以 上 ,例 如 高 压 锅 炉 一 般 为 540℃ ,就 是 说 要 是 过 热 汽 温 保 持 在 540± 5℃ 的范围内。
2
也 同 时 变 化 , 所 以 汽 温 反 应 较 快 , 其 时 间 常 数 Tc 和 延 迟 τ均 比 其 他 扰 动 小 。
图 1-2 烟 气 热 量 扰 动 下 过 热 汽 温 阶 跃 响 应 曲 线
( 3) 减 温 水 量 扰 动 下 的 过 热 汽 温 动 态 特 性 。 当 减 温 水 量 扰 动 时 ,改 变 了 高 温 过 热 器 的 入 口 汽 温 ,从 而 影 响 了 过 热 器 出 口 汽 温 。其 特 点 也 是 有 延 迟 、有 惯 性 、有 自 平 衡 能 力 的 。但 是 由 于 现 代 大 型锅炉的过热汽管路很长,因而当减温水量扰动时,汽温反应较慢 。
1
热 器 的 烟 温 升 高 ,因 而 使 过 热 器 的 汽 温 上 升 ,而 过 热 器 本 事 发 生 积 灰 或 结 渣 将使过热汽温下降。 b、 饱 和 蒸 汽 用 量 。 当 锅 炉 的 吹 灰 器 或 其 它 辅 机 使 用 饱 和 蒸 汽 时 , 为 了 供应饱和蒸汽就需要增加燃料,其结果将使过热汽温升高。 c、 排 污 量 。 排 污 对 过 热 汽 温 的 影 响 和 使 用 保 护 蒸 汽 一 样 , 但 由 于 排 污 水的焓较低,故影响较小。 d、 燃 烧 性 质 对 过 热 汽 温 的 影 响 。 当 由 煤 粉 改 燃 油 时 , 由 于 炉 膛 内 的 辐 射吸热百分率增大,过热汽温将降低。 e、 尾 部 烟 道 中 再 热 汽 温 控 制 挡 板 位 置 对 过 热 汽 温 的 影 响 。 例 如 , 当 关 小再热器烟道挡板(一般相应增大过热器挡板)时,过热汽温会升高。
图 1-1 蒸 汽 流 量 扰 动 下 过 热 汽 温 阶 跃 响 应 曲 线
( 2) 烟 气 热 量 扰 动 下 的 过 热 汽 温 的 动 态 特 性 。 烟气热量扰动(烟汽温度和流速产生变化)时,由于烟流速和温度的 变 化 也 是 沿 整 个 过 热 器 同 时 改 变 的 ,因 而 沿 过 热 器 整 个 长 度 使 烟 气 传 递 热 量
第一章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1.1 过热汽温的静态特性
( 1) 锅 炉 负 荷 与 过 热 汽 温 的 关 系 锅 炉 负 荷( 一 般 可 用 总 分 量 代 表 )增 加 时 ,炉 膛 中 燃 烧 的 增 加 ,但 炉 膛 中 的 最 高 温 度 没 有 多 大 变 动 ,炉 膛 辐 射 放 热 量 相 对 变 化 不 大 ,使 得 炉 膛 出 口 烟 温 增 高 。这 说 明 负 荷 增 加 时 ,每 千 克 燃 料 的 辐 射 放 热 百 分 率 减 少 ;而 在 炉 膛 后 的 对 流 换 热 区 中 ,由 于 烟 温 和 烟 速 的 提 高 ,每 千 克 燃 料 的 对 流 放 热 百 分 率 将 增 大 。因 此 ,对 于 对 流 式 过 热 器 来 说 ,当 锅 炉 的 负 荷 增 加 时 ,出 口 汽 温 的稳态值升高; 辐射式过热器则具有相反的汽温特性, 即当锅炉负荷增加时, 会 使 出 口 汽 问 的 稳 态 值 降 低 。两 种 过 热 器 的 串 联 配 合 ,可 以 取 得 较 平 的 汽 温 特性,但在一般采用这两种过热器串联的锅炉中,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 在某个负荷范围内,随锅炉负荷的增加将有所升高。 ( 2) 过 剩 空 汽 系 数 与 过 热 汽 温 的 静 态 关 系 过剩空汽量改变时燃烧生成的烟气量亦改变,然而所有对流受热面吸热 改 变 ,而 且 对 离 锅 炉 出 口 较 远 的 受 热 面 影 响 显 著 。目 前 大 多 数 锅 炉 的 过 热 器 均以对流吸热为主,当增大过剩空汽量时,将使过热汽温上升。 ( 3) 给 水 温 度 与 汽 温 的 关 系 提 高 给 水 温 度 将 使 过 热 汽 温 下 降 ,这 是 因 为 产 生 每 千 克 蒸 汽 所 需 的 燃 料 量 减 少 了 ,流 经 过 热 器 的 烟 气 量 也 减 少 了 。因 此 ,是 否 投 入 高 压 给 水 加 热 器 会使给水温度相差很大,这对过热汽温有明显影响。 ( 4) 燃 烧 器 的 运 行 方 式 与 过 热 汽 温 的 静 态 关 系 在 炉 膛 内 投 入 高 度 不 同 的 燃 烧 器 或 改 变 燃 烧 器 倾 角 (再 热 器 温 调 节 的 需 要 )会 影 响 炉 内 温 度 分 布 和 炉 膛 出 口 烟 温 ,因 而 也 会 影 响 过 热 汽 温 ,火 焰“ 中 心”相对提高时,过热汽温将升高。 ( 5) 进 入 过 热 器 的 蒸 汽 的 热 焓 与 过 热 汽 温 的 静 态 关 系 一 定 压 力 下 ,过 热 器 入 口 蒸 汽 焓 值 增 加 ,将 使 出 口 汽 温 增 加 ;采 用 喷 水 减 温 ,喷 水 量 增 加 ,进 入 过 热 器 的 蒸 汽 热 焓 降 低 ,过 热 汽 温 下 降 。同 一 负 荷 下 ,当 锅 炉 汽 包 压 力 较 低 时 ,进 入 过 热 器 蒸 汽 的 饱 和 蒸 汽 焓 值 比 较 高 压 力 下 的饱和蒸汽的焓值要高, 但汽包产生的蒸汽减少了, 所以出口主汽温将增加。 (6 )其它因素与过热汽温的静态关系 a、 受 热 面 清 洁 程 度 。 过 热 器 之 前 的 受 热 面 发 生 积 灰 或 结 渣 时 , 进 入 过
5
存 在 。由 图 可 以 看 出 ,导 前 汽 温 2 信 号 能 快 速 反 映 扰 动 ,尤 其 是 减 温 水 侧 的 自 发 性 扰 动 WB1 , 只 要 2 变 化 , 内 回 路 就 立 即 动 作 , 用 副 调 节 器 WT 2 ( s) 的 输出去控制减温水量, 使 2 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从而使过热汽温 1 基本不变。 当 主 汽 温 1 偏 离 给 定 值 时 , 则 由 主 调 节 器 WT 1( s ) 发 出 校 正 信 号 V 1 , 通 过 副 调 节 器 及 执 行 器 改 变 减 温 水 量 ,使 主 汽 温 最 终 恢 复 到 给 定 值 。主 调 节 器 的 输 出 信号 V1相当于副调节器的可变给定值。 可 见 ,在 串 级 过 热 汽 温 控 制 系 统 中 ,内 回 路 的 任 务 是 尽 快 消 除 减 温 水 量 的自发性扰动和其他进入内回路的各种扰动,对过热汽温的稳定起粗调作 用 , 副 调 节 器 一 般 可 采 用 P或 PD调 节 器 ; 而 外 回 路 的 任 务 是 保 持 过 热 汽 温 等 于 给 定 值 , 所 以 主 调 节 器 可 采 用 PI或 PID调 节 器 。
图 1-3 减 温 水 量 扰 动 下 过 热 汽 温 阶 跃 响 应 曲 线
对 于 一 般 高 、中 压 锅 炉 ,减 温 水 流 量 扰 动 时 ,汽 温 的 延 迟 时 间 τ ≈10~20s ,
3
T c < 100s 。 可 见 , 当 负 荷 扰 动 或 烟 气 量 扰 动 时 , 汽 温 的 反 应 较 快 ; 而 减 温 水 量扰动时, 汽温的反应较慢。 因而从过热汽温控制对象动态特性的角度考虑, 改 变 烟 气 侧 参 数( 改 变 烟 温 或 烟 气 流 量 )的 控 制 手 段 是 比 较 理 想 的( 因 为 负 荷信号由用户决定,不能作为控制量) ,但具体实现较困难,所以尽管对象 的 特 性 不 太 理 想 ,但 还 是 目 前 广 泛 被 采 用 的 过 热 蒸 汽 温 度 控 制 方 法 。采 用 喷 水 减 温 时 ,由 于 对 象 控 制 通 道 有 较 大 的 延 迟 和 惯 性 以 及 运 行 中 要 求 有 较 小 的 汽 温 控 制 偏 差 ,所 以 采 用 单 回 路 控 制 系 统 往 往 不 能 获 得 较 好 的 控 制 品 质 。针 对 过 热 汽 温 控 制 对 象 控 制 通 道 惯 性 延 迟 大 、被 调 量 信 号 反 馈 慢 的 特 点 ,应 该 从对象的控制通道中找出一个比被调量反应快的中间电信号作为调节器的 补充反馈信号,以改善对象控制通道的动态特性,提高控制系统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