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体谓结构的语义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体谓结构的语义分析
体谓结构是指由体词或体词性短语作谓语的主谓结构,我们标记为X·NP/N。

其中,X有表时间、处所、事件等六种语义类型。

NP/N的体词性越强,其叙述性就越弱;它含有变化义、存在义、领有义等七种语义类型。

X与NP/N的搭配有十种模式,某一搭配模式是否存活取决于语义条件的隐性制约。

标签:现代汉语体词谓语语义
体谓结构是指由体词或体词性短语作谓语的主谓结构。

如:
(1)明天端午。

(2)八菜一汤皆美味佳肴,但没上酒。

(方方《白梦》)
例(1)中,谓语“端午”是一个名词;例(2)中,谓语“皆美味佳肴”是一个偏正短语。

为方便行文,以下简称体谓结构。

其中,体词包括:名词、数词、量词、代名词。

体词性短语包括:定中短语、体词性联合短语、同位短语、量词短语、方位短语、“的”字短语。

由此,体谓结构的基本结构式为:X·NP或X·N。

为使行文简洁,下文一般不详细区分NP和N,而一律用X·NP表示。

必要时,X用“X”标示,NP用“NP”标示。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体谓结构,尤其是副名组合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本文将立足于X·NP的语义类型,对X·NP结构在语义方面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至于句法、语用方面,笔者将另撰专文予以探讨。

一、X的语义类型
从句法成分上看,X可以是谓词或谓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分句、单句、部分体词或体词性短语等。

从语义上看,谓词或谓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分句、单句都表示一个事件,而体词或体词性短语的语义分类相对复杂一些,它可以表人物、时间、处所、数量等。

因此,我们将X的语义类型概括为如下六类:
(一)表时间。

如:
(3)昨天中秋节。

(4)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例(3)中的“昨天”是一个时间名词,例(4)中的“一年”是一个表时间的数量短语。

(二)表处所和地点。

如:
(5)芦苇丛中阵阵蛙鸣。

(6)每逢阴雨天,三里黄河道上一锅粥,自行车寸步难行。

上述两例中的“芦苇丛中”“三里黄河道上”均是方位短语。

(三)表事件。

如:
(7)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8)活着空屋冷炕打光棍,死后孤坟野狗一棵树。

(刘绍棠《烟村四五家》)
例(7)中“大姑娘坐轿”是一个主谓短语,陈述了“谁-干什么”这样一个事件;例(8)中“活着”“死后”分别是助词短语、方位短语,陈述的是人所处的生与死两种状态,是作者对主人公凄苦遭遇的简短总结。

(四)表人。

如:
(9)虽然不能人人皆美女,但懂得扬长避短却不失为恋爱正道。

(《女友》)
(10)“咱俩一正一副,同心合力!”蔡椿井一拍桌子,“今年要拿九百六,平均每人每月收入四十元。

”(刘绍棠《烟村四五家》)
例(9)中的“人人”是泛指,而例(10)中的“咱俩”是特指。

(五)指事物
这里的“事物”指除时间、处所、事件、人之外的一切物体和现象,既包括有生命的,也包括无生命的;既包括抽象的,也包括具体的。

如:
(11)狡兔三窟,草木皆兵,长命百岁,表面一套背后又一套。

(六)指数量。

如:
(12)我这样给你开价吧,一万字两千块。

(13)八个人一个房间。

例(12)、(13)中,“一万字”和“八个人”均为数量短语。

二、NP的语义类型
临界是一个被广泛用于很多学科的概念,语言学界也已引入(彭睿,2011)。

体谓结构“X·NP”中“NP”的语义类型也可以用临界和连续的观点来分析:世间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语言现象也不例外。

具体到句式,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体词谓语句两两之间也有交叉区域,而且还存在“三不管”地带。

其结果就是,有些体词谓语句处于与动词谓语句临界的状态,有些体词谓语句处于与形容词谓语句临界的状态,还有一些则处于与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两者交叉的状态。

这样,我们可以分出五种不同的体词谓语句:与动词谓语句临界的,与形容词谓语句临界的,与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都临界的,处于体词谓语句内部边缘地带的,处于体词谓语句内部核心部位的。

这五类体词谓语句的判断性该如何排序呢?若用连续的观点来看,叙述、描写、判断可以看作一个及物性逐渐减弱的连续统:
强叙述性强判断性
———————————————————→及物性渐弱
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体词谓语
其中,最左端的具有强叙述性和弱判断性,是典型的动词谓语句;最右端的具有强判断性和弱叙述性,是典型的体词谓语句;中间的是形容词谓语句。

由此,我们可以将体谓结构的谓语NP/N分为五类:
第一类,最不典型的体词谓语,与动词谓语临界;
第二类,中间状态的体词谓语1,与动词谓语和形容词谓语临界;
第三类,中间状态的体词谓语2,与形容词谓语临界;
第四类,不太典型的体词谓语,与典型的体词谓语临界;
第五类,典型的体词谓语。

NP的语义类型正与它的典型性有关,下面我们将分组讨论。

第一类,与动词谓语临界的体词谓语。

这类谓语主要表职称、官衔、学历、身份等,有“变化”义。

如:
(14)a.老王早就处长了。

→b.老王早就当/提/是处长了。

(15)a.她已经大学生了。

→b.她已经是/成为大学生了。

这样的体谓结构一般后带“了”,可以认为它是动词谓语句的省略式。

可见,“了”在完句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而且,这类句子还经常带有“早、就、已经”等修饰限定性成分。

第二类,与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临界的体词谓语。

分为两个小类:
1.表存在、处所,有“存在”义。

如:
(16)a.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

→b.蓝蓝的天上有白云朵朵。

→c.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的湖面点点清波)。

上例中a与b表达的意义基本相近,但b句中的“有”字比较明确地展现了其动词谓语句的特点;与a相比,c句则更明显地体现了体词谓语句描写性的特点。

2.表主语所指的拥有物,X·NP或NP·X之间有“领有”义。

如:
(17)a.她一对双胞胎儿子。

→b.她有一对双胞胎儿子。

→c.她一对双胞胎儿子,一个体贴的丈夫,看,多么幸福的家庭!
例(17)a中,X·NP之间存在领属关系;b中主谓之间加动词“有”变成了动词谓语句;c中两个体谓句同时排列,对“她”的“幸福的家庭”进行具体的描述,凸现了具有形容词谓语句特点的一面。

第三类,与形容词谓语临界的体词谓语。

也有两类:
1.表呈现出的态势,有“状态”义。

如:
(18)a.山上,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b山上,杜鹃花漫山遍野的。

(19)a.关云长,美髯公。

→b.关云长,髯很美。

上两例中,a句都是定中短语作谓语,b句都是主谓短语作谓语。

区别在于:体词谓语句的描写性比较强,而主谓谓语句的陈述性比较强。

另外,体词谓语句因其简短、随意而更具口语风格,这在例(19)a与b的比较中表现得更明显。

2.表性格特征、品质,有“性质”义。

如:
(20)a.你,绅士;他呢,瘪三。

→b.你呢,很绅士;他呢,很瘪三。

例(20)a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由两个体词谓语分句构成。

两个分句分别对“你”的品性、“他”的作风进行了界定:你是绅士,他是瘪三。

例(20)b也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由两个形容词谓语句构成。

其中,“很绅士”“很瘪三”是近些年流行开来并已引起学界广泛讨论的副名组合现象(邢福义,1997),类似的用法有很多,如“很阳光”“很淑女”等等。

相比之下,a的判定性更强,而b的描写性更强。

第四类,不太典型的体词谓语。

这类体词谓语表数量(时量、重量、年龄、价格)、单位量(频率、分配)、顺序或计数等,有“数量”义。

如:
(21)a.他孩子从小喝奶粉,现在三个月四袋。

这样用的体谓结构所表示的语义可以换算为分数形式,如上例:
(21)b.他孩子现在每个月需要4/3袋奶粉。

第五类,典型的体词谓语。

这类体词谓语表人物的姓名、籍贯、种族、出身、成分、所属工作单位等,有“判断”义。

如:
(22)a.张艺谋,导演。

(23)a.小王O型血。

这类体谓结构的主谓之间可以加判断动词“是”,也可以有较长的语音停顿。

即上述两个句子可以变换为:
(22)b.张艺谋是导演。

(23)b.小王是O型血。

当然,a与b的区别主要是:性质上,一为体词谓语句,一为动词谓语句;形式上,体谓结构更简短。

Hopper and Thompson曾于1980年和1984年两次基于对话语中突显前景信息策略的认识,揭示了语言结构中及物性的一系列普遍特征,认为可以从十个方面来检验句子的及物性。

项开喜(2001)则进一步研究,认为体词谓语句的谓语类型与它的及物性一致。

以此为据,我们在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体词谓语句之间,即上述的五大类、七小类谓语之间,建立了一个连续的及物性的语义变化序列:
①变化义>②存在义>④状态义>⑤性质义>③领有义>⑥数量义>⑦判断义。

综上所述,①变化义、②存在义的叙述性都比较强,我们将它们归为一类并命名为变化义;④状态义、⑤性质义的描写性比较强,我们将它们归为一类并命名为性状义;③领有义、⑥数量义、⑦判断义的判断性比较强,我们将它们归为一类并命名为判断义。

三、X·NP的语义搭配关系及制约
(一)X·NP的语义搭配关系
在上两节,我们已经讨论出X有六大种语义类型:1.表时间,2.表处所,3.表事件,4.表人,5.表物,6.表数量。

NP有三大种语义类型:1.变化义,2.性状义,3.判断义。

而体谓结构中X和NP并不是简单机械地一一对应,它们的搭配图示呈不规则的网状。

这样,我们得出了体谓结构的十种语义结构类型。

具体如下:
1.时间——判定。

如:
(24)今年五月二十八号端午节。

2.处所——判定。

如:
(25)北京,中国的首都。

3.事件——判定。

如:
(26)她大学毕业已经三年了。

4.人——判定。

如:
(27)及时雨,宋江。

5.物——判定。

如:
(28)今天的电影票我买的。

6.处所——存在。

如:
(29)左边飞机场,右边火车站。

7.事件——存在。

如:
(30)百万富翁沿街讨饭——巴黎新景观。

8.物——存在。

如:
(31)天上一个太阳,水中一个月亮。

9.物——数量。

如:
(32)这套公寓才八十多万。

10.数量-数量。

如:
(33)一人一个苹果。

综合起来看,上述十种语义结构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语义搭配关系:
1.同一关系,包括“时间——判定”“处所——判定”两种类型。

2.相属关系,包括“事件——判定”“人——判定”“物——判定”三种类型。

3.空间关系,包括“处所——存在”“事件——存在”“物——存在”三种类型。

4.时间关系,包括“人——变化”“事件——变化”两种类型。

5.数量关系,包括“物——数量”“数量——数量”两种类型。

(二)X·NP语义搭配的隐性选择限制
1.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

典型的例子是颜色系列在体谓结构中的应用。

如:
(34)*a.他天生满头浓密的灰头发。

b.他天生满头浓密的黑头发。

a不能成立而b却能成立,就是因为“灰”在这里受到了它所在的颜色系列中“黑”的制约。

尽管头发可能是“灰”色的,但由于汉民族形容头发时,“黑”是个强势颜色词,因而人们会把“灰”归入“黑”。

所以a一般不成立。

2.语义自足性原则的制约。

句子的自足与不自足多指抽象的句子。

所谓抽象是相对具体来说的。

具体的句子有形式、意义和内容,抽象的句子只有形式和意义,没有内容。

如果把具体的句子也包括在讨论范围之内,那么,缺乏时间因素的句子大都是不自足的。

因为句子既叙述客观事实,又表达说话人对事实的主观态度。

主观方面主要是语气,每一个句子必定有特定的语气。

客观方面主要是时间因素。

句子表示时间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有显性的,有隐性的,这是成句的必要条件。

如:
(35)a.我大学生。

b.我大学生了。

a缺乏时间因素,所以是不自足的;b加进了表示已然的动态助词“了”,语气和时间因素齐全,因而是自足的。

3.特定格式的制约。

这是不言而喻的,比如数量对应式,要求X与NP都含有数量;又如“X的NP1,X的NP2”式的对举式要求必须形成“X的”结构作主语等。

4.特定句类的制约。

如陈述性的体谓结构要叙述或说明事实且具有陈述语调,疑问性的体谓结构要有所体谓并具有疑问语调等。

5.相邻成分之间语义的制约。

表现比较明显的是并列成分的排列顺序以及音节数目的制约。

如:
(36)a.他思想政治80分,数学60分,视听说70分。

b.他数学60分,视听说70分,思想政治80分。

在同等条件下,a的可接受性可能不如b高,究其原因:在对处于平等地位的三个并列成分进行排列时,要考虑到相邻成分之间的制约,人们习惯上会按音节数目的多少进行升序排列。

(本文是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项目编号:XJK011CGD048]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彭睿.临界频率和非临界频率——频率和语法化关系的重新审视
[J].中国语文,2011,(1).
[2]邢福义.“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语言研究,1997,(2).
[3]Hopper,Paul J.and Sandra A.Thompson.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J].Language,1980,(56).
[4]Hopper,Paul J.and Sandra A.Thompson.Lexical Categories in Universal Grammar[J].Language,1984,(60).
[5]项开喜.体词谓语句的功能透视[J].汉语学习,2001,(1).
(周同燕河南南阳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4730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