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共31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阵营
东欧八国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亚洲六国
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
拉美一国 古巴
二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 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2. 经互会的成立
经济互助委员会会旗
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 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 洛伐克、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 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 “经互会”。
解体标志 1991年底,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最高领导人职务
“亲爱的同胞们!……鉴于独立国家联合 体成立后出现的局势,我决定停止行使苏 联总统职务。”
——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
苏联解体
表现
①苏共丧失执政党地位;
独立国 家联合
体
②15个加盟共和国解体;
③都放弃社会主义发展 方向,建立资本主义制 度。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 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
阅读教材,归纳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有什么作用, 结局是什么?
1 政治 2 经济
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农业: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 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精减机构等。
积极: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
难,有利于东欧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弊端: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
经济的轨道。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3. 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相关史事
1947 年 , 苏 联 坚 持 成 立 了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苏 联代表提出世界已经分为“社会 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 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 性质与苏联统一。苏联还在东欧 各国进行了无情的大清洗,将包 括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在内的几十 万人清除出党,以保证苏联政治 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
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 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 市场经济。
阅读教材,找出哪一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 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 解的催化剂,事变后叶利钦 掌握控制了全局。
“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正当新联盟条约即将签署之际, 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结果 失败。
1 改革内容
①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②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2 结果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 势失控,各加盟共和国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 结合材料与教材,归纳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 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照搬苏 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 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 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 改革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变化有影响,起了 推动作用。
Ïî Ä¿ ÖÞ ¼Ê µ¼ µ¯
DZäÉ µ¼ µ¯
Õ½ ÂÔ ºä Õ¨ú»
ºË µ¯ Í·
Äê · Ý ÃÀ ú¹ ËÕ Áª 1968 1054 858 1978 1054 1400 1968 656 121 1978 656 1015 1968 545 155 1978 432 135 1968 4300 1300 1978 11000 4500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苏联模式”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社会主义不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
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制度改变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 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苏联国旗
俄罗斯国旗
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
启示:制定政策要符合本国国情,及时调整; 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 着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挫折: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课堂检测
1.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下列对此事
A 件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试图使苏联摆脱危机 B.“八·一九事件”标志着苏联的正式解体 C.通过政变戈尔巴乔夫强化了国家领导权 D.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就不会解体
B 2、苏联解体说明了( )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苏联的综合国力 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 术可以同美国抗衡。
3 评价
苏联经济 发展失衡
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 界首位,但轻工业产品和新 兴产业明显落后。
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 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斯大林还取消了东欧 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 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 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4. 中苏建交、互助
毛泽东访问苏联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 立 了 外 交 关 系 。 1950 年 , 中 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 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 力量。
——钱其琛 答《世界知识》记者问时的发言
内因 原因 外因
历史原因:照搬苏联模式,受 制于苏联; 内部原因:政治、经济上出现 严重问题,改革成效不大,社 会矛盾日益尖锐。
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新思 维”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 始实行政治多元化;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 演变”战略。
2. 东欧剧变的内容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1922年底由俄罗斯、乌
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阿 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以后爱 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 维亚等加入。最后,苏联共由十五个 加盟共和国组成。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合作探究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我们国家的发展 有什么启示?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பைடு நூலகம்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社
发展
赫鲁晓夫
会 主 义
苏联的发展 勃列日涅夫
与改革
戈尔巴乔夫
的
发
展
与
挫 折
2 军事 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
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经济上推行“新政策”并获得了一定成效。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里,苏 联的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工 业总产值年递增率为6%,比美英等西 方主要工业国家同期的速度都快,仅 次于日本。到1980年,苏联的石油、 钢、生铁、化肥等20多种主要工业品 产量均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国民 收入在1965年相当于美国的59%,十 年后的1975年就达到了美国的67%。
3 评价
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 一定成效;但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 重偏差,最终失败。
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2. 勃列日涅夫改革 阅读教材,说说勃列日涅夫进行了哪些改革?重心是什么?
1 经济
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 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 经济刺激
戈尔巴乔夫
有人评述苏联的改革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 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 义方向。
总结归纳
结合所学,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1 根本原因 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2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 3 催化剂 “八一九事件”
3.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人物简介 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 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 一任领导人。 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 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80年10月,升为苏共中央 政治局委员。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 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 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 总统一职。
美苏两国军事力量对比
常规武器力量对比
战略核武器对比
项目
年份 美国 苏联
现役武装部队 1968 350 340
1978 210 440
坦克
1968 8500 32400
1978 10500 50000
战术飞机
1968 5100 4000
1978 4500 4600
水面战舰
1968 360 320
1978 172 240
推倒斯大林像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 大”闭幕的当晚,作了《关于个人崇 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揭露 了斯大林滥用权力和违反法制的严重 错误,但没有把个人崇拜的产生同苏 联的政治体制联系起来,也没有对斯 大林的功过作全面的分析,结果在苏 共党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造成了 思想混乱。后来,赫鲁晓夫又搞起对 他自己的个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