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 课件(36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课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课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33张PPT)

2.上阕中“看”字总领到下文哪一句?这些句子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看”字总领到“万类霜天竞自由”。远望群山, 重重叠叠的树林遍染红色;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 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展翅高飞;俯瞰,鱼 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作者描绘了在橘子洲头看到的一 幅绚烂的、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一切 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思想感情的体 现。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 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 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 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如 能从气候、当时革命事业的发展角度谈,只要言之成理 也可。)
)中流 )中肯
答案:1.qìn jú ɡě kuò qiú zhēnɡrónɡ è xié 2.kàn/kān cénɡ/zēnɡ jǐn/jìn zhōnɡ/zhònɡ dānɡ/dànɡ
二、按拼音填字组词
chóu( chóu(
)密 )怅
qìn( )园春
分mì(

màn( )步
俯——
鱼翔浅底


下阕抒情:革命豪情
景中寓情

情中显志


年龄—— 同学少年



忆精神—— 书生意气 婉答

行动——
指点江山


二、课文主旨 《沁园春 长沙》一词通过对长沙橘子洲秋景的描绘 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 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 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三、艺术特色 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上阕一改过去写秋的诗词中那种感伤、肃杀的“悲秋”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54张PPT)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54张PPT)

常的战斗岁月,比喻成连绵起伏
的高峻山峰一个接着一个,非常
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毛泽东同志
在长沙时期丰富而又有意义的战
斗生活。
回目录页

作用

这两句照应开头,紧接上阕, 从地点、人物上自然地承上启 下,由写景过渡到叙事。
赏 析
朗读下阕第二层,回答下列问题: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五 )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 万户侯。”
诗词鉴赏的重要方法: (知人论世)
1、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毛泽东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 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 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 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 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 情壮志。诗言志,歌咏言,一切景语皆情 语。所以尽管秋是一样的,但由于胸襟、 抱负、思想境界不同,所选取的景物,表 达的情感就不同。
湘江秋景图 返回
回目录页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简析
(一)远近相间: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是远景,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近,
“鱼翔浅底”是俯视;
(三)动静结合: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是静 景,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是动景。
赏 朗读上阕第二层,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
( 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
二 由。”

一、阐释这一层的意思。
二、“看”字领起哪几句?
三、这几句描写湘江景色,层次分明,动静 相宜,试简要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课件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 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 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遏,遏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把飞快 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是“到中流击水”的条 件。如果按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 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 的急流拼搏为快乐。”
文体知识:关于词
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入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 诗体。形成于唐而盛极于宋。它原本是配合燕(宴) 乐的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文学 样式。词初起时称“曲子”,后来称作“长短 句”“诗余”等。词依长短可分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达240 字)。一首词,只有一章的,称单调;有上下两阕 的,称双调;有三段的,称三叠。
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 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 寒的品格。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意象与意境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人、物、事)
深入探究,解读下阕
“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志向?在全词 中有什么作用?
象征一代革命青年在时代的大潮里,以天下为己任,乘风破浪,鼓桨前 进,立志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此句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 主沉浮”的问题。并且在本词写后11年的1936年,毛泽东在《沁园 春·雪》中更加明确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个历史发问,那就是以“数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首的共产党以及民主党派等心怀天下,改造中 国的革命者们。

沁园春 长沙 课件(共25张PPT).ppt

沁园春 长沙 课件(共25张PPT).ppt

三、研读下片 自由讨论,分享交流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句设问与上片末 尾的设问句有什么联系?
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主宰 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 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沁园春·长沙》PPT下载
孤独?悲秋之情?
三、研读上片 ➢ 品味“看”字的统领七句
写景语句
万山红遍 层林浸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
自由
描写角度
/
描写技巧
用词分析
三、研读上片 ➢ 品味“看”字的统领七句
写景语句
描写角度
万山红遍 层林浸染
远眺:山色
静景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近观:江景
鹰击长空 仰视:天空 动景
1、词是诗的别体,是隋唐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 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2、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近体乐府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3、词的分类: (1)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
宋人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四种。简单地说,令即小令,引和近约等于中 调,慢词就是所谓的长调。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3)词派:婉约派、豪放派
情感:这一怅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书写出对国家命运的关 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沁园春·长沙》PPT下载
上阕写了些什么?
明确: 上阕描写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的湘江秋景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 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沁园春·长沙》PPT下载
三、研读下片 自由讨论,分享交流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7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7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课时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 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 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这是美 国作家塞缪尔 ·厄尔曼在他的散文中对“青春” 的诠释。那么一代伟人毛泽东又给我们吟唱了怎 样的青春宣言呢?一起观看视频《诗人毛泽东》。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再读,走近风华少年 学习任务二:联读,体悟情感志向 学习任务三:演读,点燃澎湃青春 学习任务四:评读,赋能青春成长
参考示例
答:“ 舒”字最富有表现力。 ①“舒”,意为舒展,开阔;
②生动地写出那里的天地空阔, 一望无际,令人感到舒畅; ③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的 赞美,体现了作者对未来景象的展望。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阅读埃德加 ·斯诺笔录的《毛泽东自传》, 或借助导学案、网络等查阅资料,了解毛泽东 青年时期的革命经历,了解他创作这首词的背 景。
①释“字”意
②作 析 用
3悟情感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水调歌头 ·游泳(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①。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②,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背景介绍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 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 彻底、干净、全部 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 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于4月23日占领国民党 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毛泽东同志在北平香山双清 别墅得到占领南京的捷报,心情振奋,写下了这首诗。
声。”充分表达了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 到 达 长 沙 , 并 独 自 去
护 下 , 毛 泽 东 同 志 秘 密
捕 毛 泽 东 同 志 。 在 韶 山
从 事 革 命 活 动 。 军 阀 赵
2
月 , 毛 泽 东 同 志 从 上
1925
·
长 沙 》 创 作 于 年
作者其人
• 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润之。 • 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 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 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 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上阕:

前看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竟自由。
心 中抒 情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小结-1
色 彩 图绚 丽 画的 秋 景


怀 博

志的 凌

2、下阕:
峥 嵘 岁忆 月
豪 迈
气记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书法家。 •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时代》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题目解说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 公主园林后人作词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词 牌名还有“念奴娇”、“菩萨蛮”等。 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说明地点和写作内容 。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4张PPT)
2 、展开想象,扩展语句,进行形象而有诗意的 大胆描述。
在一个深秋的季节,橘子洲头,伫立 着一位英姿勃勃的年轻革命家,他正深 情地注视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波涛,凝重 的目光里似乎折射出心头翻腾得无尽遐 想……
“意象”简释

创作者的 思想感情

作品中的 客观物象
诗人的 思想感情 与客观物 象融合形 成意象
万类 描写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议论
通过想象,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上面7句所描绘出来的景色。 远山层峦迭嶂,层层枫林被秋霜染得 火红;江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 千帆竞发,往来船只你追我赶;雄鹰敏 捷,奋力冲向万里长空;鱼儿轻快自如, 在清澈明净的水中游弋。
品读上片后三句,思考词人为什么“怅”? 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此人怎样的感情?
背景: (1925年秋天,当时正是工农运动 风起云涌的时代。统一战线内部以蒋介石为代 表的国民党右派,加紧了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 谋活动。在共产党内,党的总书记陈独秀错误 估计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统率革命的资产 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 民主革命”等主张,拱手将革命领导权让给资 产阶级。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中国革命领导权 问题就成了一个迫切问题。)
(1)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 对着在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作为这些 自然万物的主宰者人类,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 来,于是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生“怅”。
(2)词人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 的问题,然后类比联想,“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 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际上词人提出了一个革命 领导权的重要问题。
人们常常赞美青春,因为它是人生 最美好的年华。人生易逝,更何况 美丽而短暂的青春时光。正如诗人 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 要紧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 年轻的时候。”十五六岁的你们应 该珍爱青春(致青春)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主宰国家命运的正是那些“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百侣、同学少年”,艺术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问题。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文本赏析
上阕:分析词中描绘的湘江秋景图,包括“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如“红遍”“尽染”“碧透”“争流”“击”“翔”等,体会其描绘的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秋景。
文本赏析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的秋景,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景中寓情,作者通过描绘壮美的秋景,抒发了昂扬向上的情感。)
词牌来历: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花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结构: 本文在词中属于长调,分上下两片(阕)。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整体感知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1张PPT)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1张PPT)
推敲关键词句。 3.掌握词中意象,体味词的意境。
预习作业检测
• 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1)沁园春( qìn ) (2)峥嵘岁月( zhēng róng ) (3)百舸争流( gě ) (4)怅寥廓( liáo )( kuò ) (5)挥斥方遒(qiú ) (6)浪遏飞舟( è )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 (三)词的组成:
• 1.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 2.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 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 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 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 (四)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 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3)领字后面要停顿。如:看/万山红遍;恰/ 同学少年。
(4)四字句按“二二”停顿。如:湘江/北去; 层林/尽染;
下一页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 /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独立寒秋图
• (1)思考: • 朗读开头三句,诗人写的是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的景色?
• 明确:秋天
橘子洲
• (2) 本词的开头三句,哪位同学能按调 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 说一下
•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 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 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 (3)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 “直立”?
诗人通过种种 意象的创造和 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30张)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30张)
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简要说其大 意。点明了哪些内容?
大意:在深秋时节,我独自一人站立在橘子洲头, 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点明了时间、地 点和特定的环境。
2、“独立”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独自一人远望凝思,与下文相照应,在革命斗争 的惊涛骇浪中表现出的砥柱中流的气概。
湘江秋景图
1. “看”领起下面哪几句?从哪些不同视角选取 了哪些意象?(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 怎样的?) 2.运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使用了什么手法? 组成了一幅什么特点的图画?描写这幅图画有什 么作用?
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 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 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 题目,如《沁园春 长沙》。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 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分上 下两段,叫“片”或“阕”。。
通过联想发出石破天惊之问:“谁主沉浮?”这 一问,体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心系天下兴亡的博 大精神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
三、研读下阕
1、词的下阕“峥嵘岁月图”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 从两方面 突出了 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 的精神?
从精神面貌和活动志趣两方面突出 了包括诗人在内的革命青年。
作者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流 露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表现了作者和 革命战友们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派、 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总结
时间、地点、(前三句) 特定的环境
写 景
山红 林染
湘江秋景图
江 舸
碧 争
鹰击
鱼翔
静景 远景 仰视 (色)
动景 近景 俯视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沁园春长沙》课件 人教版必修1[1]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沁园春长沙》课件 人教版必修1[1]
第十页,共36页。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竟 自由。 6、诗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绚烂 多彩的秋色图的? 注意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 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 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 气氛
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 毛泽东《沁 园春·长沙》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
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如果 从意象美的角度去赏析这首词,对准确把握 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也许能另辟一 径。
第三十二页,共36页。
课堂练习:
联系词作,品味下列红色词的意味: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粪土当年万户侯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三句大意是: “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 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 拼搏为快乐。”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 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第二十六页,共36页。
11、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 突出了 什么人 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上阕“看”统领的7句是借景抒情,“怅”、“问”是
触景生情,直抒胸臆 (抒情方式)
写生机勃勃的深秋景物,也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第二十一页,共36页。
慷抒 慨情 激回 昂答
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自信人生两百年,
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
击曾 水记 ,否 浪, 遏 飞到 舟中 ?流
第二十三页,共36页。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 稠。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 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 文字,粪土当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 课件(36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 课件(36张)

回忆往昔,曾经同许多同志在这 一带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 的岁月。那时候,正当青春年少,风 采焕发,才华横溢;同学们意气奔放, 正显得遒劲有力,经常在一起评论国 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 动统治者视为粪土。还记得吗,当年 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乎阻 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独立寒秋,
二.释词:
怅: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沉浮: 指盛衰。
峥嵘: 不平凡,不平常。
指点: 评论的意思。 粪土:用做动词,以‥‥‥为粪土,意动
用法。 遏: 阻止。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日子。
南朝宋鲍照《舞鹤赋》:“岁峥 嵘而愁暮。” 宋陆游《十二月二十 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听》诗:“岁 月惊峥嵘。”皆为感叹流年之辞,毛 泽东同志转用以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 峥嵘,本形容山势高峻,引申则有特 殊义。 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谁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的,是 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 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 知进行个性化诵读。
可采用个别读、合作读或小组 读,用普通话读或用方言读,男生 读或女生读,派代表读或集体诵读, 自谱自唱读等方式进行激情诵读, 再次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 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记诵小学、初中学过的毛 泽东诗词以及评论毛泽东的诗词——沁 园春·雪(毛);卜算子·咏梅(毛); 七律·长征(毛);《长征组歌》两首 (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萧 华);诗人·领袖(任先青),并交流 听读感受。结合本词,谈谈印象中的毛 泽东是怎么样的。
橘湘独 子江立 洲北寒 头去秋 。,,
独立寒秋
独立寒秋, 时间 人物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地点
豪迈
同学背诵唐朝柳宗元的《江雪》, 并就柳诗“独钓寒江”与毛词“独立 寒秋”所表现的诗人的胸襟境界进行 比较鉴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优质课件
——《忆秦娥 娄山关》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 六盘山》
• 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 革命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 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 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 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同志从上海 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 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 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 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重 游橘子洲。事后作了此词。
沁 园 春 ·长 沙
1、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呢? 这些景象给你怎样的感觉?
描写秋天的古代诗词
落;
2看、破世作事者的王描维笔绘下的的秋秋是“景空山有新何雨后特,天点气?晚来 秋”; 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颠沛流离的李清照笔下的秋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作者笔下的少年同学有怎样 的风貌与气概?
但也世 归是界 根我是 结们你 底的们 是,的 你, 们 的

拓展讨论: 试比较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爱国诗歌与毛 泽东抒发的爱国革命情怀有什么异同。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忧国忧民的杜甫笔下的秋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
多愁伤感的柳永笔下的秋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 堪,冷落清秋节”。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沁园春 长沙》(共36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沁园春 长沙》(共36张ppt)

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 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 大好革命形势。
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词风 : 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婉约派--欧阳 修、柳永、李清照、秦观等。毛泽东诗词应该归于--豪放派
作者简介
毛泽东 (1893-1976)

润之,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
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 团体新民学会。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词的相关文学常识;品味词中的关键词语;背诵诗歌。
思维发展与提升 抓住主要意象,感受诗歌意境,把握词中的情景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味词人的伟大情感与博大情怀;尝试创作表达自身情志的诗词作品。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并学习词人“以天下为已任”的理想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 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 击水,浪遏飞舟?
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1)沁园春 (2)峥嵘岁月 (3)百舸争流 (4)怅寥廓 (5)挥斥方遒 (6)浪遏飞舟
qìn zhēnɡ rónɡ ɡě liáo kuò qiú è
研读诗歌,思考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开头三句写了什么? 2.请用正常的语序、散文语言来表达
这三句话 3.赏析“独立”作用。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导入
每一个年轮转过,都留下一个秋天的印 痕。不同的人,对秋天的理解不同。“月落 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落榜才子 张继笔下的秋;“空山新雨后,空气晚来秋” 是看破世事的“诗佛”王维笔下的秋;“落 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寄居他 乡的王勃笔下的秋。
一个人,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伟大 的诗人,那他笔下的秋该是怎么样的呢?
• ②动静关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 ③写景顺序:时间,空间,内外,上下,高低,俯仰,
远近 (大景——远视小景——近视) • ④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 ⑤白描 • ⑥点面结合
• ⑦其他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侧面烘托,正衬,反衬
面对如此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诗 人什么情感?
(1)想到了祖国的命运与革命 的未来。提出了谁是大地的主宰 的问题: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2)这表明了词人对国家命运 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 怀和凌云壮志。
分析下片
1、下阕“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 稠”两句有什么作用。其中“曾”和“忆”在表 达时间上有什么作用?
①过渡作用 ②“曾”表示由上阕旧地重游的描写,开始 转入到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③“忆”字总领下文,一方面回忆风华正茂 的青春年华;另一方面又发出粪土当年万户侯的 革命豪情,最后回归到“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的斗争精神。
有叙有议,兼有抒情。 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和战友 们英勇无畏的豪情壮志,形象含蓄的给出了 “谁主沉浮”的答案
主旨
本次通过对长沙橘子洲头秋景的描绘 和对词人青年时代革命生活的回忆, 抒发了此人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 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天换 地的豪情壮志。
小结全词
独立寒秋,
交 代 人 物 湘江北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牌名——沁园春,词 牌名。“沁园”,东汉 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 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 取,有人作诗咏其事, 词牌由此得名。
《沁园春》的格律:双 调,114字,上阙13句, 四平韵,下阙12句,五
平韵,本词为长调。此 调一般用较多的对仗句。
预习检测
给下列彩色字注音:
沁园春( qìn ) 百舸( gě ) 峥嵘(zhēng róng)寥廓(liáo kuò) 挥斥方遒( qiú)浪遏飞舟( è )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感怀—往昔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壮志豪情
中心思想: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 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 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 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 豪情,也形象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3.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
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 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 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 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 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 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 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 含的对比。
4. 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1)数词运用,富于力学美感。 (2)动词使用,出神入化。 (3)形容词的使用,渲染色彩。
5.对颜色非常敏感。
6.夸张、拟人、借代等修 辞手法的运用。
请同学们结合初中所学过 的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 分组说说诗词的总体特点和阅 读、鉴赏诗词的方法以及词的 相关知识(比如:词的别称、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词的分类 以及“沁园春”词牌名的格律 等),并就毛泽东的词《沁园 春·长沙》进行分析。
沁园春 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 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 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 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 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 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 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 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强劲有力 -关心国家命运
事 激扬文字, -敢于斗争
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反动军阀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革命青年壮志凌云, 以天下为己任,当主宰 宇宙!——巧妙回答了 前面的问题。
沁园春 长沙
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 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 地枫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 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雄 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 在地游泳,宇宙间地万物都在竞相向上, 蓬勃发展。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地大千世 界,怎能不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 谁才是你的主人?
今朝我“执鞭”:请 同学拓展阅读欣赏毛泽东 的诗词《采桑子·重阳》 和《浪淘沙·北戴河》。
尝试进行诗词创作, 用自己喜欢的诗词形式表 达自己追求理想的激情。
回顾总结全文:
1.词如画,描绘了几幅图景,如 “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等。 2.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 显志。
橘湘独 子江立 洲北寒 头去秋 。,,
独立寒秋
独立寒秋, 时间 人物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并就柳诗“独钓寒江”与毛词“独立 寒秋”所表现的诗人的胸襟境界进行 比较鉴赏。
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 寒秋”,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 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柳诗表达 的是诗人身处逆境决不向恶势力妥协的“穷则 独善其身”的封建士大夫的心志;毛词则表达 了词人身处险境、坦荡磊落、砥柱中流的革命 伟人的气度。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回忆往昔,曾经同许多同志在这 一带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 的岁月。那时候,正当青春年少,风 采焕发,才华横溢;同学们意气奔放, 正显得遒劲有力,经常在一起评论国 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 动统治者视为粪土。还记得吗,当年 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乎阻 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独立寒秋,
静 动
万类霜天竞自由。点-面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谁 主 沉 浮 ?
问 苍 茫 大 地
抒情 - 写景
看-----怅-----问
怅 寥 廓 ,
看携来百侣曾游。 革命青年
写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景 恰同学少年, -年轻
| 风华正茂; -有才华
忆 书生意气, -奔放热情
挥斥方遒。
记 指点江山,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请欣赏课本上毛泽东手 书的《沁园春·长沙》,并与 同学交流欣赏手迹感受。
请欣赏毛泽东的其它 狂草书法作品,体会这位诗 人兼书法家的风采。
展示:请背诵 自己最喜欢的 毛泽东的诗词。
他是领袖,是共和国的缔 造者;他是书法家,一手狂草征 服天下;他更是诗人,在烽火连 天的岁月中,用平平仄仄的诗词 彰显自己的革命豪情。
谁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的,是 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 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 知进行个性化诵读。
可采用个别读、合作读或小组 读,用普通话读或用方言读,男生 读或女生读,派代表读或集体诵读, 自谱自唱读等方式进行激情诵读, 再次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 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记诵小学、初中学过的毛 泽东诗词以及评论毛泽东的诗词——沁 园春·雪(毛);卜算子·咏梅(毛); 七律·长征(毛);《长征组歌》两首 (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萧 华);诗人·领袖(任先青),并交流 听读感受。结合本词,谈谈印象中的毛 泽东是怎么样的。
请同学们找出“看”“忆” 领起的句子,并抓住“看”和 “忆”这两个贯穿全词两条主线 的词语,以及穿引全文的“立”, “看”,“怅”,“问”, “忆”,“记”等关键动词和意 象,分析全词。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万类霜天竞自由 鱼 鹰百漫 翔 击舸江 浅 长争碧 底 空流透
角度 景 状态
看层漫百鹰鱼万林江舸击翔山尽碧争长浅红染透流空底遍,。,,;自然景物,远近仰俯秋色绚丽山水 舸 鹰鱼红绿争击翔
二.释词:
怅: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沉浮: 指盛衰。
峥嵘: 不平凡,不平常。
指点: 评论的意思。 粪土:用做动词,以‥‥‥为粪土,意
动用法。 遏: 阻止。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日子。
南朝宋鲍照《舞鹤赋》:“岁峥 嵘而愁暮。” 宋陆游《十二月二十 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听》诗:“岁 月惊峥嵘。”皆为感叹流年之辞,毛 泽东同志转用以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 峥嵘,本形容山势高峻,引申则有特 殊义。 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中流击水: 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
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 兴祖国的代名词。此处象征了作者在新时代的大潮 中,乘风破浪,立志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激励了 革命青年要做革命的中流砥柱,发扬革命精神。 中流:此指湘江江心。江河中央往往水深流急。 击水:毛泽东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 月版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批注 道:“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 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 生二百年(是言勤奋,珍惜时光,夜晚也当白昼 使用,这样就会拥有两次人生的时间),会当水 击三千里(典故出自《庄子》,是说定能施展鲲 鹏之志)。(《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 冥也,水击三千里。”)
湘江北去, 时间、地点、人物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见景—生机勃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勃之景
鱼翔浅底,
万怅类寥廓霜,天竞自由生。 情—济世沧桑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之情
过渡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追忆—当年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革命盛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