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 病毒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合集下载

精选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病毒》教案1(新版)济南版

精选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病毒》教案1(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病毒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说出病毒的形态分类、结构组成。

2.观察噬菌体繁殖过程示意图,概述病毒繁殖的过程示意图。

3.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认识病毒的种类,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观察思考,说出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

5.通过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6.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教学方法及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途径知道了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等是由病毒引起的,对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措施有亲身经历,对艾滋病毒在全球的发展趋势、预防措施等也有所了解,为利用讨论、交流等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做好了铺垫。

由于病毒十分微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因此学生对病毒的认识是非常抽象的。

学生对于病毒的认识是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的,但是往往局限于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给农业、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方面,缺乏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客观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来增强对病毒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病毒的生命活动和传播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节课选择自主自学、合作探究、知识整合等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生一起体验知识的生成的过程,同时启发学生对事物要从正反两方面去观察、去思考,化害为利,为人类拥有健康的生活服务。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有关病毒的资料和相关图片。

学生:学生收集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学生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发言代表。

教学过程:学习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点拨:病毒的形体极其微小,结构简单,但它们的个体形态却是形态各异,丰富多彩。

如:HIV病毒呈袋状球形,SARS病毒呈冠状。

3、病毒的结构:植物、动物都是由构成的,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病毒》教案2 (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病毒》教案2 (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病毒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学习明白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3.通过学习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4.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5.通过学习噬菌体等,使学生初步具有哲学思辨的能力。

6.通过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7.正确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初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过程:激趣导入3分钟这是首歌曲的演唱者是被聘为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宣传员的彭丽媛。

这是她为的2012年“世界艾滋学生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展示)过渡:从1892年,俄国科学家的伊万诺夫斯基小组同学合3、教师展示一组图片请学生说出病毒的结构。

过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什么还是生物呢?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病毒有哪些生命活动。

(三)病毒的生命活动1、教师展示“合作探究二”的内容,要求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4、知识拓展:朊病毒是由1 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生物化学家坦利·普鲁辛纳发现的,其本质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能引起“瘙痒症”和“疯牛病"(症状: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到瘫痪死亡),的事物再现出来,表现病一、选择题1.下列病毒的类型中,错误的是( )。

A. 动物病毒B. 植物病毒C. 真菌病毒D. 噬菌体2. 以下关于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 病毒不具有严整的结构C. 病毒不能在一般的培养基上生存D. 一种病毒通常只能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3. 艾滋病病毒类型属于( )。

A. 植物病毒B. 动物病毒C. 细菌病毒D. 噬菌体4. 下列不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是( )。

A. 烟草花叶病B. 流行性感冒C. 鸡瘟和猪瘟D. 痢疾5. 噬菌体是指( )。

A. 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B. 寄生在人体细胞内的病毒C. 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D. 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6.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学设计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学设计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病毒形态的直观认识。
-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亲手操作显微镜,观察病毒的形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病毒的繁殖过程。
-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形式,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2.病毒的繁殖过程:详细讲解病毒的吸附、注入、复制、装配和释放等阶段,通过动画、图解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病毒的繁殖过程。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分析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引起的疾病、传播途径等,同时介绍病毒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繁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如吸附、注入、复制、装配和释放,是学习的重点。
3.认识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学生需要了解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及其传播途径,这些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至关重要。
-病毒防治措施的实施和效果,是学习的难点,也是联系实际生活的关键点。
(二)教学设想
4.通过学习病毒的防治措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病毒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繁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责任感。

【精品】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病毒》教学设计

【精品】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病毒》教学设计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病毒》教学设计内容简析《病毒》是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是继《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动物》之后安排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完整认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生物进化、生态系统和生物技术的基础。

病毒是微生物中形态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

本节课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是探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同时,本节课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标定位我们面对的初一学生,初步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大众媒体资源使学生对病毒或多或少有些感性的认识。

但由于病毒微小而且特殊,形态结构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系统了解相对薄弱,但学生对病毒与健康、病毒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且很感兴趣。

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病毒就代表疾病,很少有学生能客观而全面地认识病毒。

这将导致他们面对一些危害严重的病毒性疾病时可能会恐惧、逃避、愚昧、甚至迷信盲从。

本节课要在学习病毒本质的同时学以致用,让学生自己判断并选择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待病毒性疾病,本节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好载体,需要进行必要的拓展,以适应学生发展。

因此,根据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学习明白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3)通过学习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4)通过学习了解细菌病毒——噬菌体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l)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噬菌体等,使学生初步具有哲学思辨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保护情感。

重点难点(1)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因为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2)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即噬菌体的作用机理为本节课的难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 病毒教案 (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 病毒教案 (新版)济南版

病毒知识:认识病毒的种类,说出病毒的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生物的结构有什么区别?病毒是怎样生活的?这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征、结构和生活,最后是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由于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病毒的生活等内容比课前准备:收集病毒的危害、人类对病毒的利用等方面的资料;病毒的生活及繁殖的动画;与病165分钟杀死了意大利全国人口的1/3。

幸存的人不是眼睛瞎了,就是面部严重变形。

此次天花是最早被人类记载的烈性传染病。

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经从地球上彻底根除了,天花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用人工的方法消灭的惟一的疾病。

然而,在科技如此进步的今天,人类却依然生活在艾滋病、疯牛病、口蹄疫、狂犬病和sars的阴影下,你们知道它们是由什么引起的吗?板书: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分组展示资料调查结果,介绍几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教师予以指导和评价。

7 分钟病毒的发现及特征病毒到底是什么东西,与细菌一样吗?病毒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讲述病毒发现的过程:Adolf Mayer在1886年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怀疑是一种细菌病。

但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到任何细菌。

那么,这种导致烟草植株患病的致病因子是什么呢?1892年,从事烟草病工作的D.Iwanowski发现患病烟草植株的汁液即使经过Chamberland氏烛形滤器的过滤也仍具有传染的性质。

这项观察提示了存在一种比以前所知的任何一种都小的病原体——“滤过性病毒”。

1898年德国细菌学家Loeffler和Frosch证实了口蹄疫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直到20世纪30年代,电子显微镜发明之后,才看到了烟草花叶病致病因子的面貌。

原来它是比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介绍病毒发现的过程。

根据病毒的发现过程归纳病毒特征——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

细菌小得多的微生物——病毒。

根据病毒的发现过程(细菌不能通过过滤器,病毒能通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而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说明病毒具有什么特征?板书:一、病毒的特征:小3 分钟病毒的种类运用换位思考法,让学生假定自己是病毒,在身体非常小而且结构非常简单的情况下,要长期生活下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病毒》教案1 (新版)济南版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病毒》教案1 (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病毒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说出病毒的形态分类、结构组成。

2.观察噬菌体繁殖过程示意图,概述病毒繁殖的过程示意图。

3.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认识病毒的种类,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观察思考,说出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

5.通过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6.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教学方法及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途径知道了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等是由病毒引起的,对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措施有亲身经历,对艾滋病毒在全球的发展趋势、预防措施等也有所了解,为利用讨论、交流等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做好了铺垫。

由于病毒十分微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因此学生对病毒的认识是非常抽象的。

学生对于病毒的认识是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的,但是往往局限于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给农业、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方面,缺乏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客观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来增强对病毒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病毒的生命活动和传播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节课选择自主自学、合作探究、知识整合等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生一起体验知识的生成的过程,同时启发学生对事物要从正反两方面去观察、去思考,化害为利,为人类拥有健康的生活服务。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有关病毒的资料和相关图片。

学生:学生收集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学生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发言代表。

教学过程:学习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点拨: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是它仍然具有严整的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学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学设计
2.病毒知识小报: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病毒知识的手抄报,内容包括病毒的基本概念、结构、繁殖过程、分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要求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字数不限。
3.研究性学习报告:针对病毒引起的某一常见疾病,如流感、艾滋病等,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并撰写一份研究性学习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包括疾病简介、病毒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提问:询问学生对病毒的了解,如病毒是什么、病毒如何传播等,引发学生的思考。
2.案例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如流感、艾滋病等,让学生认识到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引发疑问:提出问题,如病毒是如何传播的?病毒为什么会让人生病?病毒有没有好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简答题:设计简答题,如让学生描述病毒的繁殖过程、举例说明病毒引起的疾病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病毒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提问、解答,加深对病毒知识的理解。
7.小组讨论:针对课堂所学内容,分组进行讨论,总结病毒知识的关键点,形成小组共识。要求每组提,并在全班分享。
4.评价: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针对病毒的结构、繁殖过程、分类等知识点,设计选择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填空题:设计填空题,检验学生对病毒相关概念的理解。
4.培养观察、思考、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 病毒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 病毒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病毒教学内容济南版七上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描述病毒的种类及其结构组成。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归纳和总结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重难点教学重点 1.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病毒结构的独特性;2.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批注自主质疑1.病毒的形体极其微小,通常只能借助于__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它们,这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

2.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等。

3.病毒是一类没有________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________ 和内部的__________组成。

4.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在寄主细胞内,病毒是以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5. 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分为三类:①如;②如;③如。

合作学习小组内合作完成,相互交流。

教师适当精讲点拨。

1.病毒的形态是怎样的?并试着说出几种常见病毒的形态2.与动植物相比,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3.什么叫寄生?病毒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有什么特点?4.根据浸染细胞的不同,病毒分为哪三类?并举例说明。

5.举例说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交流展示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A.个体十分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没有细胞结构C.在寄主细胞里生活和繁殖D.可以独立生活2.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乳酸细菌B.衣藻C.草履虫D.肝炎病毒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的是( )A.烟草花叶病B.痢疾C.鸡瘟和猪瘟D.流行性感冒4.2020年1—5月,在亚洲许多国家流行SARS(非典型肺炎),这种病原微生物属于()A.细菌B.病毒C.酵母菌D.曲霉5.下列选项中,能有效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脓杆菌的病毒是()A.动物病毒B.人类病毒C.植物病毒D.细菌病毒6.病毒的营养方式和生活方式是()A.自养腐生B.异养腐生C.异养寄生D.自养寄生7.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细菌B.水螅C.烟草花叶病毒D.蚯蚓。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在案例中,我将结合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以实用性强的教学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病毒的世界,从而提高他们的生物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本案例还将注重人性化的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爱上生物学科。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如核心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等。
2.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参与病毒结构特点的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设计实验活动,如病毒感染实验、病毒提取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思维。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病毒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生物世界的欲望。
3.创设病毒实验室情境,让学生扮演科学家,进行病毒感染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设计病毒与人类关系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化对病毒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病毒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针对病毒的生命活动方式,提出问题:“病毒如何感染细胞?如何繁殖?”激发学生对病毒生命过程的探究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病毒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病毒。
4.板书课题: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
(二)讲授新知
1.介绍病毒的基本概念,如病毒的结构特点、分类等。
2.讲解病毒的生命活动方式,如感染细胞、繁殖等。
3.阐述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病毒引起的疾病、病毒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等。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认识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3章 第1节 病毒教学案1 (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3章 第1节 病毒教学案1 (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第1节病毒教学案1 (无答案)(新版)济南版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认识病毒的种类,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②通过观察思考,说出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②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教学方法及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途径知道了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等是由病毒引起的,对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措施有亲身经历,对艾滋病毒在全球的发展趋势、预防措施等也有所了解,为利用讨论、交流等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做好了铺垫。

由于病毒十分微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因此学生对病毒的认识是非常抽象的。

学生对于病毒的认识是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的,但是往往局限于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给农业、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方面,缺乏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客观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来增强对病毒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病毒的生命活动和传播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节课选择自主自学、合作探究、知识整合等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生一起体验知识的生成的过程,同时启发学生对事物要从正反两方面去观察、去思考,化害为利,为人类拥有健康的生活服务。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有关病毒的资料和相关图片。

学生:学生收集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学生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发言代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复习提问(5分钟)教师展示图片表格,通过对比的的方式复习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动物细胞无有有有无植物细胞有有有有有学生通过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图片回忆区别:通过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感受几乎所有的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给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埋下伏笔。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病毒》是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的内容。

本节用时1课时。

本节在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中,重视培养学生收集、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

同时,还要注意病毒分布的广泛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密切。

本节课重点内容是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生活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通过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通过小小观察家、小小分析家、小小辩论家等环节的设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无法通过想象描述病毒的繁殖,因此,通过视频及动画的形式展示。

2019年底至今,人类正在经历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全球疫情,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病毒有关的疾病。

关注我国的科学发展,关注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由于病毒结构微小,学生对其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缺乏了解,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制作增强学生对病毒的感性认识,同时,在介绍与人类的关系时,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辩证看待问题。

[具体化的学习目标设计]★课程标准相关陈述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观察,说出病毒的结构特点;2.通过观看视频,描述病毒的繁殖过程;3.通过辩论比赛,描述病毒与人类的关系;4.通过制作病毒模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5.通过辩论,认识病毒的两面性,学会辩证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生活。

★教学准备:教学PPT和视频,学生制作病毒模型。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合作一探究,问题一探究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讨论、提问式方法,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即时化的学习评价设计]1通过观察回答,检验学习目标1达成情况;2通过描述病毒生活,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3通过辩论比赛,检验学习目标3的达成情况。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 病毒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  病毒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案主备学校:备课时间:2017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艾滋病、流行性感冒、乙肝、天花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收集有关病毒发现历史的资料。

3、收集有关病毒危害人类生活和有利于人类生活的资料。

4、制作病毒侵染细胞的多媒体动画及有关病毒形态和危害其他生物的图片。

5、学生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发言代表。

课前预习:探点一细菌的形态结构1.下图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细菌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A是________菌,B是________菌,C是菌。

2.各种细菌都是由_______个细胞构成。

细菌的细胞中都有、、等结构,但没有 _____。

有些细菌还有、等特殊的结构。

3.在实验室中认真完成课本P111页的实验:观察细菌的形态,分析讨论:(1)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为什么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对象?(2)转换高倍物镜时,为什么要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扳动物镜?⑶你观察到的细菌形态有哪几种?4.写出细菌细胞的各结构名称:[1],[2],[3],[4],[5],[6]。

探点二细菌的生命活动1.营养方式:一般为异养,主要分为___、___两种情况。

营腐生生活的如___,营寄生生活的如___。

2.繁殖方式:___繁殖。

分裂时,首先进行___的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___,形成___子细胞。

当环境不利时,细菌还能形成___,它是一个椭圆形的___,非生殖结构,对___、___、___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环境___时,能萌发出新个体。

3.芽孢是不是生殖细胞?探点三细菌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方面:大多数细菌是有___(填“益”或“害”)的,如放线菌能产生___,利用这个特点,医学上将其制成抗生素药品,如___、___等,用于消炎灭菌。

2.有害方面:痢疾杆菌使人患___,肺炎双球菌使人患___等。

教学过程:巩固练习:1.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适宜的环境下,分裂一次只需()A.2~3分钟B.2—3小时C.20~30分钟D.2—3天2.某些细菌依靠分解动植物遗体获得养料,这叫()A.自养B.自生C.腐生D.寄生3.一个细菌芽孢萌发后,可以形成()A.一个细菌B.两个细菌C.四个细菌D.多个细菌4.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害,少数细菌对人类有益 B.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C.细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5.下列现象中是寄生细菌起作用的是()A.制造泡菜B.尸体分解C.蔬菜腐烂D.人患肺炎6.下列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是()A.大肠杆菌B.酵母菌C.葡萄球菌D.肺炎双球菌7.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8.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方式叫( )A.共生B.腐生 C.自养 D.寄生9.下列细菌中对人类有害的是( )A.甲烷细菌B.乳酸菌 C.根瘤菌 D.软腐病细菌10.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 )A.芽孢可以度过不良环境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C.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D.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作业布置:教学反思:。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1病毒(教学设计)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1病毒(教学设计)

第一节病毒一、教材分析本章节内容接在细菌和真菌之后,虽然细菌和病毒都是微小的,但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但也属于生物的一类特殊生物。

本章节展示了大量的图片,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观察,理解病毒结构的特点。

教材从正反两个方面介绍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促进了学生对病毒的作用形成辩证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病毒性质的疾病人人都听说过、经历过,但是病毒谁也没见过,病毒什么样?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又是怎样生活的?学生会很自然的提出这样的问题。

列举学生常听说的病毒性疾病,关联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注意,易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本节知识有助于学生辩证看待病毒,能解释生活实际现象,增加学生学习的满足感。

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启发式教学,谈话法为主。

2.学法:阅读对比归纳法等。

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病毒的特点(无细胞结构等),病毒对其他生物带来的影响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探究、逻辑、发散思维的培养;提取信息、对比归纳、等能力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实际,关注社会,应用生活实际、团队合作精神等情感体验;认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病毒的结构特点,与人类的关系。

(2)难点:病毒的繁殖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究部分第一学程:学习任务病毒的形态结构主问题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学生独立思考,阅读教材,完成导学单上的三个问题。

1. 科学家怎样观察病毒?2.病毒有哪几种形态?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试着观察下图几种形态的病毒,说出他们结构的形同点。

病毒都是由外部的和内部的构成。

病毒结构最大的特点是。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2)组内相互交流,组内达成共识。

(3)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

(2)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病毒》教学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病毒》教学设计
评价激励:通过设计“小组得分记录表”,及时评价学生各环节的表现。
指导归纳:教师对专题内容进行适当的归纳和补充,结合板书整理重点、突破难点。
组织辩论:要求学生介绍图2.3-4列举的实例,并引导学生就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利弊展开辩论。
►互动交流:
针对自学中遇到的疑难,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探究,若不能解决可咨询老师。
►板书展示:
专题: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
提示:
1.结合图2.3-1和图2.3-2说出病毒的形态结构;
2.生命活动可从病毒的生活方式、增殖方式及过程、寄生细胞的种类等方面阐述。
3.采用“坐庄法”进行合作学习。
►开展辩论:
结合导学点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根据生活常识、课前查阅的资料及就病毒的利弊展开辩论。
课件出示病毒图片让学生选择,每张图片后面有一道分值不等的题目,答对即可给小组加对应分数。
►蓄势待发
自主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对照学习目标找困惑点。
►奋勇挑战
积极抢答,尽全力为本组拿分。
采用游艺冲关的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能激起学生的挑战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专注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出示学习目标,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度。
反思本堂课的收获与成功之处;
反思本堂课的不足与改进之处。
总结梳理本节课收获了什么?同时还有哪些疑惑?
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和进步。
六、知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络
►阅读106页的“相关链接”。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明确要求:导学案明确自学自研的方法和要求。
巡查学情:巡视并个别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及时发现学生的自学疑点和盲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病毒》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病毒》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病毒》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第一节病毒目标导航:1、会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能列举几种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病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4、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1、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病毒结构的独特性。

2、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探究过程(一)病毒的形态自读教材第106----107页内容并认真观察相关图片,思考下列问题:1、100多年前的科学家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见细菌而看不到病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等。

3、病毒没有结构,它是由和组成的。

议一议:病毒的结构和我们前面所学的植物、动物细胞结构一样吗?为什么?练一练:1、中新网2008年3月11日电,著名呼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称SARS已经过去5年,仍不清楚其源头。

SARS病毒与动物细胞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没有生命特征B、没有蛋白质C、没有遗传物质D、没有细胞结构2、构成病毒的结构主要有()A、遗传物质和脂肪B、蛋白质和遗传物质C、糖类和水D、蛋白质和脂肪(二)病毒的生命活动认真阅读教材第107页内容并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思考:1、病毒体内没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在其它生物的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2、病毒的营养方式为。

3、病毒的繁殖方式为。

侵入活细胞后,病毒会利用内的物质作为原料,在自己的“指挥”下制造出新病毒。

4、一种病毒通常只能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

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专门侵染的病毒)、(专门侵染的病毒)、(专门侵染的病毒,也叫噬菌体)三类。

议一议:1、噬菌体是指哪一类病毒?2、病毒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什么说它是生物?练一练:1、将病毒从细胞中提取出来,提纯呈结晶状态后,病毒会()A、失去生命活动B、正常生活但不能繁殖C、正常生活D、结构马上解体2、烟草花叶病毒的生存环境是()A、烟草周围的空气B、烟草根周围的水溶液C、烟草的活细胞D、腐烂的烟草叶3、下列关于噬菌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能够繁殖后代B、必须寄生在人的活细胞内C、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进行生命活动D、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真观察第108页图片并阅读109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有害的一面:病毒侵入生物体后,往往会改变生物的或导致破裂而死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七上2-3-1病毒教案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七上2-3-1病毒教案设计

2.根据病毒侵染对象的不同,能够对病毒准确分类。
教学难点:1.通过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描述病毒的繁殖方式。
2.根据病毒的特性,理性认识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1/8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七上 2-3-1 病毒教案设计
预测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学生已经通过各种媒体介绍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病
毒有所了解。学生已经了解并能够运用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于病毒的形态
A、病毒是否具有细胞结构? 示的两个问题的引领下,开始小
B、病毒的结构组成有哪些? 组内的交流探究。
结合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大肠
杆菌的视频,在问题引导下学
3/8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七上 2-3-1 病毒教案设计
生自主讨论总结。
3.小组汇报交流,组内补充,组
A、噬菌体是怎样生活的?
间质疑,教师点拨,进而达成共
亡。
有利:
1、利用某些病毒制成杀虫剂防
治有害生物
2、利用病毒制造疫苗,预防病
毒性疾病(分析打针和注射疫
苗的区别)
3.展示交流,形成共识:结合 材料独立思考 5 分钟后,小组 内交流,最终师生达成共识。 活动策略: 问题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教 师讲解相结合的策略 活动评价: 教师评价和生生评价相结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七上 2-3-1 病毒教案设计
课 第一节 病毒

备课标
课标分析:
本节课属于生物的多样性一级主题下的生物的多样性二级主题。
课标具体要求如下: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
系。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1、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有害方面:侵入生物体,往往会改变生物的某种特征或导致被侵染细胞破裂而死亡。
2有利方面:利用______特性制成的许多______,可以有效地预防人类感染乙肝病毒
【当堂达标】
1病毒一般在哪种仪器下才能观察到()
A低倍显微镜B高倍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D放大镜
2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 )
A痢疾杆菌B结核杆菌
C痢疾杆菌噬菌体D大肠杆菌
3病毒离开了活细胞就会()
A保持原有形态结构B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C马上转移到其他细胞 内D正常生活
4噬菌体表现出生命活动的主要特征是()
A能够不断排出体内的废物B能够吸收养料
C能够自我复制,繁殖后代D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寄生在烟草叶肉细胞内的病毒属于()
7下列关于生物 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生物病毒具有遗传物质
C计算机病毒属于生物病毒D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8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经研究:能有效控制危害体健康的绿 脓杆菌的病毒是()
A动物病毒B植物病毒C细菌病毒D花叶病毒
【前车之鉴】(错题集)
板书设计:
病毒
学习目标: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列举几种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 的病毒
3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病毒自我复制的繁殖方式
重难点突破: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教具准备:
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
【自主学习】根据导学案要求读 教材P106-P109,包括课本上的图、实验活动,用红笔勾画出关键词语。
A动物病毒B噬菌体C植物病毒D病原 体


6如图为病毒结构模式 图,请据图回答:
(1)这是______形病毒。
(2)病毒的结构包括〔〕______和〔〕______,没有______结构。
(3)病毒的繁殖方式是______,病毒侵入活细胞后,在〔〕______的指挥
下,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2繁殖方式:______复制。病毒会利用_______内的物质作为原料,在自己的_______“指挥”下制造 出新病毒。
(三)病毒的种类
1植物病毒:专门侵染______细胞的病毒,如_____病毒。
2动物病毒:专门侵染______和_______细胞的病毒,如_______病毒。
3细菌病毒:专门侵染______的病毒,又叫_______。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
1形态:形体极其______ ,借助______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形态主要有___ __形、______形、________形等。
2结构:没有_______结构,一般由____ 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组成。
(二)病毒的生命活动
1营养方式:必须_______在其他生物的________内才能生活和_______。
课后反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