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经1-7章考点答案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利润最大化)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第2章 利润最大化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对于Cobb-Douglas 生产函数:12y Ax x αβ=,,0αβ>,1αβ+≤,0A >。
(1)验证:仅在参数条件1αβ+≤下,利润最大化问题的二阶条件才能得到满足;(2)求要素需求函数和产品供给函数(可在结果中保留变量y ); (3)求利润函数;(4)验证利润函数是()12,,p w w 的一次齐次函数; (5)验证Hotelling 引理。
解:(1)Cobb-Douglas 生产函数为12y Ax x αβ=,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是生产函数的Hessian 矩阵是半负定的,即:()()21212212211y yx x x D f yy x x x αααβββαβ-⎛⎫⎪⎪= ⎪-⎪ ⎪⎝⎭中,()2110y x αα-≤,()2210y x ββ-≤且矩阵的行列式非负,()()()22222222212121110y y D f x x x x αβαβαβαβαβ⎡⎤=---=--≥⎣⎦ 所以,1αβ+≤。
(2)利润最大化问题的一阶必要条件是: 11121py w pAx x x αβαα-==,12122py w pAx x x αβββ-==所以要素需求函数为()11,pyx p w w α=,()22,pyx p w w β=。
将要素需求函数代入生产函数121212py py p p y Ax x A Ay w w w w αβαβαβαβαβαβ+⎛⎫⎛⎫⎛⎫⎛⎫=== ⎪ ⎪ ⎪ ⎪⎝⎭⎝⎭⎝⎭⎝⎭,解得产品供给函数为()111112,p p y p w Aw w αβαβαβαβ------⎛⎫⎛⎫== ⎪ ⎪⎝⎭⎝⎭。
微经问答
名词:1.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供求定理:也称为供求规律,指竞争市场中的物品价格的调整总是能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厂商、政府等)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4.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从某一个数量开始,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6.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7.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特定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了受消费者同样偏好的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8.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9.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10.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率的反应程度11.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2.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之间的差额1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所须要的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1篇导言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货币系统:它是什么?如何起作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开放的经济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失业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8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10章经济波动导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第15章一个经济波动的动态模型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关于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金融系统:机会与危险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9章消费和投资的微观基础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附录指定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内容简介本书是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微经第2章答案平狄克
成绩:A+一、判断1.市场需求增加,则均衡产量一定增加。
( F )2.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要小。
(T)3.如果需求曲线是直线,则需求曲线上每点上的弹性相等。
(F)4.偏好的改变将会导致需求的变动。
( T )5.如果价格和总收益表现为同方向变化,那么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 F )6.在需求缺乏弹性时,降低价格可以导致总收益上升。
( F )7.若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那么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 T )8.如果需求的增加,供给的减少,则均衡价格一定上升。
( T )9.当某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将上升。
( F )10.如果政府对某一商品征收从量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给定税率,该商品需求越缺乏弹性,则政府征的税越多。
( T ) 1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而对该产品需求量降低,则该产品就一定是劣等品。
( T )12.如果一种商品的收入弹性为负,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一定为负。
13.政府规定某种商品的最高限价一定会使该商品出现短缺现象。
( F )14.原油价格的上升有利于替代能源的开发。
( T )15.一般而言,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该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 F )二、单选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指( C )A.需求函数的斜率B.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C.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D.以上说法都正确2.假定某商品从9美元下降到8美元,需求量从50增加到60,则需求( B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不能确定3.下列那个因素将导致电脑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A.电脑的价格上升B.消费者对电脑的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电脑的预期价格下降D.消费者的收入水品提高4.某商品的价格从5美元下降到4美元,需求量增加了100,则需求( D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不能确定5.当( B )时,总收益将下降/BCA. 当需求缺乏弹性时价格上升,B. 当需求缺乏弹性时价格下降C. 当需求富有弹性时价格上升D. 当需求富有弹性时价格下降6.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其他条件不变时,而她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该商品为( A )A.低档商品B.替代商品C.互补商品D.一般商品7.如果商品的供给弹性为无穷大,那么在该产品的需求增加时( C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时增加B.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时减少C.均衡产量增加但价格不变D.均衡价格上升但产量不变8.如果A、B两商品是替代品,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D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9.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呈同方向变化,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B )A.正B.负10.如果甲商品价格下降引起乙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 B )A.甲商品与乙商品是替代品B.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补品C.甲商品为低档商品,乙商品为高档商品D.甲商品为高档商品,乙商品为低档商品11.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征收从量税,下述那个条件具备时,税收负担将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不影响交易量( C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借个弹性等于零12.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支持价格。
[VIP专享]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课后习题详解(第1讲 偏好、效用与消费者的基本问题)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29030.3922c=.1÷20m3=2÷120252.=3535=42314c)*523m2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05*2022.02.854850.3150.*+58c12*5m1*2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M=5÷50)*30*31(÷3110*5+**÷4*1m243.%71e=78%n0)8=8s.5=77.93c.6c0mmc.4*m1*31,0w199o.k2.m4c-cem.5mn2csp26m659*.0.34-50.60c5*pm.3c85m9,c05g.m.05i0rp-l.s.85p6/c50bcm0.om7py.c.6spm5c+mc;0m..7.cmk ; 1+1k+12+1+k2234=1c+m1++4+4+2
1
(2)当 0 时,此时对效用函数 u x1, x2 1 x1 2 x2 两边变换求极限有:
lim
0
u
x1
,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点归纳、习题讲解、考研真题 第1章 引 论【圣才出品】
第1章引论1.1知识结构导图1.2考点难点归纳考点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常认为是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是所谓经济体制问题。
迄今为止人类经济体制大体上经历了自给自足、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四种类型。
以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对象来划分,西方经济理论大体上可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分支说明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分支说明理论分支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企业和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资源配置问题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研究这些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资源利用问题以及用什么政策改善资源的利用问题【名师点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属于最基本知识点,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认清要研究的问题才能更好和更深入地学习本门课程。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所涉及的资源配置的四种方式,考生在学习此部分内容时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去理解市场经济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效率较高的原因。
考点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可以通过表1-2来反映。
表1-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与联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别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国民经济整体理论依据主要是新古典经济学主要是凯恩斯经济学中心理论供求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前提假设资源利用不成问题资源配置不成问题分析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主要目标个体利益最大化社会福利最大化联系①总量是由个量构成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②个量总是在一定的总量中运行的,只有了解宏观经济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微观经济学【名师点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理论的两个分支,所考查的对象和依据的理论等各不相同,考生应深刻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以后经济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有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微经练习答案
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Đ→ρ■第一章2.是的。
就算是比尔盖茨也要面对稀缺。
因为他的需求超出了他的资源。
盖茨用十亿以上的美元成立了一个基金会,用来花费在值得的事情上,如根除疟疾和减少无家可归的人。
尽管如此,还是有无限的值得花费的事情需要盖茨去提供基金,所以就连他也面对着稀缺。
其次,就算盖茨也只能一天拥有24小时,所以他必须选择如何花费他稀缺的时间。
我们所知道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稀缺,因为人类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因为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不用面对稀缺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一个人的需求,直到需求少于他拥有的资源。
4.这个经理将边际想错了。
戴尔在最后的1万台手提电脑中损失了¥400,000元,所以如果他们不生产最后1万台的话,他们的利益可以更高。
6.你的朋友将边际想错了,不管他已经花费了多长时间去学心理学。
需要考虑的是学习心理学中获得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比较,成本应被计量为在其他学科的拿低分的机会成本。
如果这门学科要通过才能毕业,那么它的边际效益就提高了。
8.承包人几乎没有要将印第安人活着送往俄克拉荷马州的激励因素。
相反,如果印第安人在中途死亡的话他们能获利,因为他们可以在运输和食物方面花费更少。
减少死亡率的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当承包人将印第安人安全送往俄克拉荷马州时,给他们更多的钱。
10.奇爱博士理论的问题在于它不能被检验,除非我们能想出一个办法测量出这些亚原子的喷发量,但这看上不不可能,因为他们不存在于我们的宇宙。
由于我们不能检验这个模型的预言的事物,所以它对我们没有很大的用处——尽管他可能是对的,但我们没有办法知道。
12.a.如果说中央计划经济的效率低单纯是因为偶然的话,这是很值得怀疑的。
根本的原因看上去是因为中央计划经济没有给如市场经济所给努力劳动和创造的激励。
另外,人们在中央计划经济中对大多数产品是没有决策的,因为他们没有掌握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在市场经济中所有分散的决策者的想法中的。
b.如果你觉得计划经济更合理的话你也许会仍倾向于实行计划经济。
2020版《微点教程》高考人教A版文科数学一轮复习文档:第七章 第二节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含答案
4.(20xx·全国卷Ⅲ)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A.πB. C. D.
解析由题可知球心为圆柱的中心,则圆柱底面圆的半径r= = ,故圆柱的体积V=πr2h= 。
答案B
三、走出误区
微提醒:①由三视图不能还原几何体求错体积;②不会分类讨论致误;③长度单位与体积单位换算出错。
答案B
考点三体积中的最值问题
【例3】(20xx·长春质量监测)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3的扇形,则该圆锥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圆锥的母线长为3,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h= ,所以圆锥的体积V= πr2h= πr2 = π (0<r<3)。设f(r)=9r4-r6(r>0),则f′(r)=36r3-6r5,令f′(r)=36r3-6r5=6r3(6-r2)=0,得r= ,所以当0<r< 时,f′(r)>0,f(r)单调递增,当 <r<3时,f′(r)<0,f(r)单调递减,所以f(r)max=f( )=108,所以Vmax= π× =2 π。
(一割为三)如图,分别取QN,PM上的两个四等分点B,E,C,F,连接AB,BC,AC,DE,DF,EF。
则△ABC与△DEF所在的平面将该几何体分成一个直三棱柱ABC-DEF和两个全等的四棱锥A-BCPQ,四棱锥D-FENM。其中直三棱柱ABC-DEF中的△ABC与△DEF是等腰三角形,BC=4,点A到BC的距离d=4,设△ABC与△DEF的面积为S1,则S1= ×4×4=8。易知BE=4,故直三棱柱ABC-DEF的体积V1=S1×BE=8×4=32。四棱锥的底面是矩形,QB=2,PQ=4,故四棱锥的底面积S2=2×4=8。由三视图可得四棱锥的高h=4,所以四棱锥的体积V2= S2h= ×8×4= 。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V=V1+2V2=32+2× = 。故选A。
2020版赢在微点人教版物理总复习讲义:7-第1讲 库仑定律 电场力的性质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七章静电场第1讲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一、电荷守恒点电荷库仑定律1.元电荷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单个质子、电子的电荷量与元电荷相同.2.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三种起电方式①接触起电;②摩擦起电;③感应起电。
(3)带电实质:物体带电的实质是得失电子。
3.点电荷代表带电体的有一定电荷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当带电体本身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可以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
点电荷的体积不一定很小,带电量也不一定很少。
4.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F=k q1q2r2,式中的k叫做静电力常量,其数值是9。
0×109N·m2/C2。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二、静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1.静电场静电场是客观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其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1)定义式:E=Fq,是矢量,单位:N/C或V/m。
(2)点电荷的场强:E=错误!.(3)方向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力的方向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4)电场叠加:多个电荷在空间某处产生的电场为各电荷在该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5)计算法则:遵循矢量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三、电场线1.定义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的一些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2.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3.特点(1)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或无限远处,或来自无限远处,终止于负电荷。
微经4、5章参考答案
第四章生产论一、对错判断1.生产函数描述的是产量与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技术关系。
【T】2.当要素投入增加时,总产量总是增加的。
【F】3.边际产量最终是递减的。
【T】4.边际产量是总产量曲线的斜率。
【T】5.要素投入的第二阶段开始于边际产量最大。
【F】6.当边际产量等于零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T】7.要素的合理投入就是使利润最大的要素投入。
【F】8.平均产量线与边际产量线相交于边际产量线的最小值点。
【F】9.规模报酬递增意味着规模越大利润越高。
【F】10.平均产量是总产量线的切线的斜率。
【F】11.要素合理投入的条件是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
【T】12.会计成本是明显成本。
【T】13.短期是指时期不超过1年。
【F】14.短期内,企业购买机器的支出是固定成本。
【T】15.边际成本增加时,平均成本可以递减。
【T】16.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是U—型的。
【F】17.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必递增。
【T】18.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边际成本的最小值点。
【F】19.会计利润等于经济利润。
【F】20.长期成本总是小于短期成本。
【F】二、单项选择题(一)类1.设劳动是唯一可变要素,当总产量下降时,【D】A.劳动的平均产量等于零B.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C.劳动的平均产量小于零D.劳动的平均产量下降2.当劳动的平均产量大于零时,边际产量可以是【D】A.下降的B.0C.负的D.以上都对3.一种要素投入的第二阶段开始于平均产量最大的点【A】A.总对B.从不对C.有时对D.常常对4.当边际产量小于零时,要素的投入阶段是【C】A.阶段ⅠB.阶段ⅡC.阶段ⅢD.以上都不对5.当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可以【D】A.递减且为正;B.递减且为负;C.为零;D.都可能。
6.如果增加1单位劳动(L)投入,厂商必须减少2单位资本(K)才能保持产量不变,那么MRTS LK等于【B】A.0.5B.2C.1D.47.等产量线【D】A.斜率为负B.凸向原点C.不相交D.都对8.设横轴为劳动L,纵轴为资本K,等成本线的斜率为【C】A.P L/P KB.P K/P LC.-P L/P KD.-P K/P L9.要素的合理投入条件是【D】A.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B.RTS LK=P L/P KC.MP L/P L=MP K/P KD.以上都对10.如果生产函数是常数规模报酬的,当劳动增加10%而资本保持不变时,产量将【D】A.增加10%B.下降10%C.增加超过10%D.增加不到10%11.短期是指【D】A.1个月B.半年C.1年D.没有固定生产要素的时期。
平狄克微经第7章答案
成绩:A+一、判断题1、边际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产量水平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
( T )2、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增加。
( T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
( F )4、在短期,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是固定成本。
( T )5、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上,AC是最小。
( T )6、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 F )7、长期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成本曲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但短期成本曲线上并非每一点都与长期成本曲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
( T )8、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是否可以调整产品价格。
( F )9、使用自由资金也应计算利息,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会计成本。
( F )10、当LAC曲线下降时,LAC曲线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
( F )二、选择题1、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 D )。
A.上升的;B.下降的;C.垂直的;D.水平的。
2、等成本线的斜率表示的是( D )。
A.在既定成本下所能生产的各种产量;B.生产既定产量的总成本;C.纵轴上的要素价格对横轴上要素价格的比率;D.横轴上要素价格对纵轴上要素价格的比率。
3、当AC达到最低点时,下列正确的是( B )A.AVC=FCB.MC=ACC.P=AVCD.P=MC4、当产出增加时LAC曲线下降,这是由于( B )。
A.规模的不经济性B.规模的经济性C.收益递减规律D.规模报酬不变5、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C )A.规模报酬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6、就短期边际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来说( B )。
A.如果平均成本下降,则边际成本下降B.如果平均成本下降,则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C.如果边际成本上升,则平均成本上升D.如果边际成本上升,则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7、经济成本与经济利润具有以下特征(A )A.前者比会计成本大,后者比会计利润小B.前者比会计成本小,后者比会计利润大C.两者都比相应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小D.两者都比相应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大8、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 B )A.可变成本B.固定成本C.平均成本D.边际成本9、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以判断边际成本为( B )。
微经习题库1(答案)
一、选择题1、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A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A.怎样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4、一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B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5、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常数(D )[A.个人收入;B.其他商品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的商品的价格。
6、某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表明了(A )A.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B.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C.既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又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D.既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又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
7、需求量和价格之间之所以成反方向变化,是因为(A )A.替代效应的作用;B.收入效应的作用;C.以上两种作用共同作用;D.以上均不正确。
8、消费者的预期某物品未来要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的当前需求会(B )A.减少;B.增加;C.不变;D.以上均有可能。
9、生产者区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攻击会(B )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均有可能。
10、如果商品A和商品B时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D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11、如果一个商品的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B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微经第六章习题答案
四、作图分析题
61 五种均衡的形成及条件: (1)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是在给定的价格和给定的生产规模下, 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 具体分析如图所示。 (2)首先,关于MR=SMC。厂商先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 衡条件来决定产量。如在图6—3中,在价格顺次为P1、P2、P3、P4 和P5时,厂商根据MR=SMC的原则,依次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 Q2、Q3、Q4和Q5,相应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E1、E2、E3、E4 和E5。
• (3)然后,关于AR和SAC的比较。在(2)的基础上,厂商从(2)中所选择的产 量出发,通过比较该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收益AR与短期平均成本SAC的大小, 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最大利润量或最小亏损量。在图6—3中,如果厂商 在Q1的产量水平上,则厂商有AR>SAC,即π>0;如果厂商在Q2的产量 水平上,则厂商有AR=SAC,即π=0;如果厂商在Q3或Q4或Q5的产量水 平上,则厂商均有AR<SAC,即π<0。 • (4)最后,关于AR和AVC的比较。如果厂商在(3)中是亏损的,即π<0,那 么,亏损时的厂商就需要通过比较该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收益AR和平均可 变成本AVC的大小,来确定自己在亏损的情况下是否仍要继续生产。在图 6—3中,当亏损时的产量为Q3时,厂商有AR>AVC,于是,厂商继续生 产,因为此时生产比不生产强;当亏损时的产量为Q4时,厂商有AR= AVC,于是,厂商生产与不生产都是一样的;而当亏损时的产量为Q5时, 厂商有AR<AVC,于是,厂商必须停产,因为此时不生产比生产强。 • 5)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其 中,MR=AR=P。而且,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 以等于零,或者小于零。
微经1-10小测(附答案)
微经1-10小测(附答案)一、判断题1、现在虽然没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当未来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也还是有可能会引起过剩。
��2、如果汽油消费在短期内完全缺乏弹性,那么汽油税将完全由消费者承担。
√3、如果一种经济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运行,它肯定有效使用了自己的资源。
√4、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上限是一种限制性约束。
��5、最低工资增加5%,就会引起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减少5%。
�� 6、供给曲线的高度是边际卖者的成本。
√7、允许自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优点是配置的结果有效率,竞争市场的均衡可以使总剩余最大化。
√ 8、生产更多的某种物品可以增加总剩余。
��9、如果对某一种商品的支付意愿是30元,实际价格是20元,则消费者剩余是10元。
√10、如果某种药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对这种药品提高价格可以增加总收益。
√ 二、选择题1、买者的支付意愿是 c a. 买者的消费者剩余 b. 卖者的生产者剩余c. 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大量d. 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小量e. 以上各项都不是2、如果社会计划者选择的生产量高于一种物品的均衡数量,那么 d a. 生产者剩余最大化 b. 消费者剩余最大化c. 买者对生产的最后一单位的评价大于生产的成本d. 生产最后一单位的成本大于买者对它的评价3、医疗显然延长了人的寿命。
因此,我们的医疗消费应该一直到 b a. 每个人想要多少就有多少b. 买者从医疗中得到的利益等于生产它的成本c. 买者从再增加一单位医疗中没有得到利益 d. 需要减少物品的消费4、如果一个市场是有效率的,那么 d a. 市场把产量配置给了对它评价最高的买者b. 市场把买者配置给了能以最低成本生产物品的生产者c. 市场生产的量使消费者和生产者总剩余之和最大 d. 以上都对 e. 以上都不对5、下列哪一种税会引起最大的无谓损失? c a. 香烟税 b. 汽油税 c. 公园门票税 d. 盐税6、假定世界价格低于贸易前的国内价格。
微经1-3章参考答案
微经1-3章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对错判断题1.自由物品(free good)就是不要钱随便拿的物品。
【F】2.经济物品是就是需要节约使用的物品。
【T】 3.技术进步将彻底消除稀缺现象。
【F】 4.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稀缺现象。
【T】5.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有效使用问题。
【T】6.经济学家的效率标准是国库收入最大化。
【F】7.当生产力充分发达了,三个基本问题就不存在了。
【F】8.市场经济是一个分散决策体系。
【T】9.计划经济是一个集中决策机制。
【T】 10.微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问题。
【F】 11.宏观经济研究污染治理问题。
【F】 12.边际分析就是增量分析。
【T】 13.均衡状态就是静止不变的状态。
【F】 14.比较静态分析就是较为静态的分析。
【F】 15.动态分析的任务是指出事物变化的时间过程。
【T】 16.实证经济学给出的结果是能够验证的。
【T】 17.规范经济学给出的结论往往是号召性的。
【T】 18.理论就是一组假设。
【T】 19.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和简化。
【T】20.经济学家假设人们的经济选择是有目的的选择。
【T】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C】 A.阳光 B.夏威夷的海水 C.运送到郑州的海水 D.空气 2.稀缺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A.人贪得无厌B.各种物品的存量太少C.技术不发达D.都对 3.说“资源是稀缺的”指【B】A.世界上普遍存在着贫困B.相对与对资源的需要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留给后代D.生产资源最终会枯竭 4.经济物品是【C】A.有用的物品B.有交换价值的物品C.稀缺的物品D.都对 5.稀缺现象导致的三个基本问题之一是【B】 A.饥饿问题 B.分配问题C.压迫D.失业 6.微观经济学研究【D】A.消费者的选择B.生产者的选择C.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化D.都对 7.宏观经济学研究【A】A.失业B.多个市场的同时均衡C.产业结构调整D.税收制度 8.市场经济【A】A.是分散决策体系B.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C.用市场价格引导人们的行为 D.都对 9.实证经济学研究【A】 A.提高税率的结果是什么 B.回答是否应该提高税率的问题 C.是否应该减免某些人的税赋的问题 D.是否应该增加政府支出的问题10.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冰激凌价格上升,那么,需求量将会如何变化?回答这个问题的是【B】A.静态均衡分析B.比较静态均衡分析C.动态分析D.一般均衡分析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对错判断(下述每一说法,你认为正确就在题干后括号内写T,否则写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
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
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
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
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
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
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Q s=-10+5p
Q d=Q s
得:
所以
6
6、 假定需求函数为Q=MP
-N
,其中M 表示收入,P 表示商
品价格,N (N>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
收入点弹性。
解 因为Q=MP -N
所以
P
Q d d =-MNP
-N-1
,
M
Q d d =P
-N
所以N MP
MNP Q Q P d d E N
N P Q da
===⋅-=⋅-=---N 1-N -MNP Q P )-MNP ( E m= 1P N -===⋅=⋅---N
N N M Q MP MP Q MP Q M Q M d d
第三章
8、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M q
U 35
.0+=,其中,q 为
某商品的消费量,M 为收入。
求:
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
当12
1
=p ,q=4时的消费者剩余。
解:(1) 3,215.0=∂∂==
∂∂=-M
U
q Q
U MU λ 又MU/P =λ
所以p q 32
15.0=-
(2)5.06
1-=q p
(3)3
1
314121
613
14
5.04
=-
=⋅-⋅=-⎰q
q d q CS 10、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
边际效用.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得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将每一消费量及其相对价格在图上绘出来,就得到了消费曲线.且因为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消费曲线是右下方倾斜的.
第四章
1、(1)
(2)是的。
因为边际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特征。
4、由题意可知,当固定投入比例生产要素为最佳组合时,Q=L=4K,Q=32,
L=32,K=8
当Q=1000时,由最优组合可得:100=L=4K.
L=100,K=25
C=P L L+P K K=325
9、如图所示,分析三条等产量线,Q1、Q2、Q3与等成本线AB之间的关系.等产量线Q3虽然高于等产量线Q2。
但惟一的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线Q3既无交点又无切点。
这表明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
再看Q1虽然它与惟一的等成本线相交与a、b两点,但等产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是比较低的。
所以只需由a 点出发向右或由b点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 AB改变要素组合,就可以增加产量。
因此只有在惟一的等成本线AB 和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10、如图所示,等成本线A ”B ”虽然代表的成本较低,但
它与既定的产量曲线Q 既无交点又无切点,它无法实现等产量曲线Q 所代表的产量,等成本曲线AB 虽然与既定的产量曲线Q 相交与a 、b 两点,但它代表的成本过高,通过沿着等产量曲线Q 由a 点向E 点或由b 点向E 点移动,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
所以只有在切点 E ,才是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要素合。
K
L O
1
K 1
A
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第五章
1、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K L f Q =的产量表:
(1) 在表1中填空
(2) 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 L 曲线,在另一张坐
标图上作出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
(3) 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ω=200,完成下面的相
应的短期成本表2.
(4) 根据表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
标图上作出AVC 曲线和MC 曲线.
(5) 根据(2)和(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
之间的关系.
O
K 1
K K A
B '
' 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要素组合
A ″
解:(1)短期生产的产量表(表1)
(3)短期生产的成本表
(表2)
(5)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边际
MC 和边际产量MP L 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系:当总产量TP L 下凸时,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是下凹的;当总产量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 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 曲线和AVC 曲线的交点与MP L 曲线和AP L 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3、.假定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
MC=3Q 2
-30Q+100,且生产
10单位产量时的总成本为1000. 求:(1) 固定成本的值.
(2)总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以及平均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解:MC= 3Q 2
-30Q+100
所以TC(Q)=Q 3
-15Q 2
+100Q+M 当Q=10时,TC=1000
M=500
(1) 固定成本值:500 (2) TC(Q)=Q 3
-15Q 2
+100Q+500
TVC(Q)= Q 3
-15Q 2
+100Q AC(Q)= Q 2-15Q+100+500/Q AVC(Q)= Q 2-15Q+100
6、.某公司用两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总成本函数为
C=2Q 12
+Q 22
-Q 1Q 2,其中Q 1表示第一个工厂生产的产量,Q 2表示第二个工厂生产的产量.求:当公司生产的总产量为40时能够使得公司生产成本最小的两工厂的产量组合. 解:构造F(Q)=2Q 12
+Q 22
-Q 1Q 2
+λ(Q 1+ Q 2-40)
令⎪⎩⎪
⎨⎧-===⇒⎪⎪⎪⎭
⎪⎪⎪⎬⎫
=-+=∂∂=+-=∂∂=+-=∂∂352515
0400204Q 2121122
211
λλλλQ Q Q Q F
Q Q Q F Q Q F 使成本最小的产量组合为Q 1=15,Q 2=25
第六章
2、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
成本函数LTC=Q 3
-12Q 2
+40Q 。
试求:
(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 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 时,行业长期均衡时
的厂商数量。
解答:(1)根据题意,有: LMC=402432+-=Q Q dQ
dLTC
且完全竞争厂商的P=MR ,根据已知条件P=100,故有MR=100。
由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LMC ,得:3Q 2
-24Q+40=100 整理得 Q 2
-8Q-20=0 解得Q=10(负值舍去了)
又因为平均成本函数SAC (Q )=4012)(2+-=Q Q Q
Q STC
所以,以Q=10代入上式,得: 平均成本值SAC=102
-12×10+40=20 最后,利润=TR-STC=PQ-STC
=(100×10)-(103
-12×102
+40×10)=1000-200=800
因此,当市场价格P=100时,厂商实现MR=LMC 时的产量Q=10,平均成本SAC=20,利润为л=800。
(2)由已知的LTC 函数,可得:
LAC (Q )=40124012)(223+-=+-=Q Q Q
Q Q Q Q Q LTC
令0)(=dQ
Q dLAC ,即有:
0122)
(=-=Q dQ
Q dLAC ,解得Q=6
且2)(22 dQ
Q LAC d >0 解得Q=6
所以Q=6是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化的解。
以Q=6代入LAC (Q ),得平均成本的最小值为:
LAC=62
-12×6+40=4
由于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等于厂商的最小的长期平均成本,所以,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P=4,单个厂商的产量Q=6。
第七章
1、2、解答:两种方法:
第一种:先求出需求曲线方程:p=3-q/5
则MR=3-2Q/5 MRA=3-2/5*5=1 MRB=-1
第二种:MR=P(1-1/E) 由图知EdA=2,EdB=1/2,PA=2,PB=1
MRA=2(1-1/2)=1, MRB=1(1-1/2)=-1
注:可能版本有不同,数据与题目都可能不同,大家将就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