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新课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书香世家:指世世代代都是读 书人的家庭 3、物极必反:极:顶点 反:向反面转化 4、摇尾乞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5、雀跃:形容十分欣喜的样子 6、诅咒:咒骂,原指祈求鬼神降祸于所 恨之人 7、干没:⑴投机图利⑵侥幸指利⑶冒险侥 幸⑷贪求、贪得⑸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
题目研读wk.baidu.com
•
文章为什么要采用“借书不 还,天打雷劈”这样极端用语 式的语言表达?
柏杨的幽默感,和其他幽默作 家比较起来,有任情率性、无所 顾忌、不怕“丑”的特点。柏杨 散文的幽默,散发出一种辛辣的 味道。在写作风格分析中,形成 了“柏杨式幽默”。
检测
• 词语积累 •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 物极必反: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 转化。 • 花雕:一种上等的绍兴黄酒。绍兴旧俗,用彩色酒坛贮美酒作陪嫁礼物, 故名。亦省称“花雕”。 • 雀跃:像雀跳跃一样。形容十分欣喜的样子:欢呼雀跃。 • 诅咒zǔ zhòu:原指祈求鬼神降祸于所恨之人,后泛指咒骂。 • 干没ɡānmò:①投机图利。 ②指侥幸之利。③冒险侥幸。④贪求;贪得。 ⑤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 • 一笔勾销: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 潸然泪下shān: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 摇尾乞怜: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 象。 • 歃血shà xuè:古代几方相会结盟时的一种仪式。口中含牲血表示忠诚。一 说手指蘸血涂在口四周:歃血定盟。
柏杨入狱
1950年,柏杨因为收听大陆广播被判刑6个月。出狱 后,历任教师等职。1960年5月起,他以笔名“柏杨” 在自立晚报担任专栏作家,批评时政。1967年,柏杨 主编报纸《大力水手》漫画时,被曲解为暗讽蒋介石 父子,以“共产党间谍”及“打击领导中心”的罪名 被逮捕,判处十二年有期徒刑,1969年起囚禁于军法 监狱,三年后送到绿岛。柏杨在狱中完成《中国人史 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中 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出狱后,柏杨继续写作。 1983年起译写《柏杨版资治通鉴》,1985年出版《丑 陋的中国人》。
探究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是批判借书不还的恶习,对 受损者极表同情,但是,全文正面批判借 书者甚少,相反,倒是花了大部分篇幅细 写被借者的狼狈和倒霉,甚至写其“恶劣” 的讨书行为,“恶毒”的开骂。但是,这 种“恶劣”、“恶毒”大都是反讽,导致 “恶劣”的大都不是正常的道理,是一种 歪理。我国相声艺术有言,“理而不歪, 笑话不来”。正是因为歪理成串,歪理歪 推,文章才充满了幽默的诙谐之趣。
借书不还 天打雷劈
教学目标
• 阅读能力目标 • 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 写作能力目标 • 能够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见解。 • 思想教育 • 了解古今对读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读 书观。
柏杨,原名郭立邦,后改 名郭衣洞。笔名柏杨。 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 幼丧母,先后就读于兰州 大学、东北大学。柏杨主 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 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 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 文集主要有《玉雕集》、 《倚梦闲话》《丑陋中国 人》等。
柏杨二字的由来
柏杨本名郭衣洞,当年台湾横贯公路通车前, 他曾应邀前往参观及为沿途景致题名,那时最后 一站位于“古柏杨”的隧道尚未竣工,他回家后 提笔有感,因而用了“柏杨”为笔名,并一直沿 用至今。 很多人提到柏杨时会犹豫究竟念柏杨 (bóyáng) 还是柏杨 (bǎi yáng),其实正确的读法应该是 (bóyáng)。因为台湾还在延续使用繁体字,很 多字的读音也在保持着古代的发音,“柏”的古 代读音为bó。
1.我能读准。
ng 榔头(lá )诅咒( zǔ )迄今(qì )干没(ɡānmò) xiān 杜暹( )戋戋( jiān )恐吓( hè)歃血( shàxuè )
2.我能解释。
诅咒 1、对牛弹琴:⑴比喻对蠢人谈论 高深的道理⑵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 典故:战国 公明仪 七弦 干没 歃血 雀跃 对牛弹琴 潸shān然泪下
这是故意夸张,幽默风趣,痛快淋漓,使读者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这是故意夸张,幽默风趣, 痛快淋漓,使读者对文章表 达的思想情感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速读课文思考:
作者主要针对什么人进行了批评?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提出了什么主张?
1、本文一开始列出了一种 什么现象? 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3、作者采取了什么方法?
文章内容
•
本文嬉笑怒骂,表达力对借书不 还者的愤怒。文章反映出一名知名 学者关于读书的真实心得,呼吁社 会成员提高自身修养,形成良好的 读书风气。
1、你能从文中 找出似乎夸张失实, 不合常理却引人会心 而笑的词语吗?谈一 谈你的体会?
2.庄重的文言文 和通俗的口语交 错运用又会产生 怎样的效果呢? 找一找,品一品
文章结构
•
1、 没有书香,只有酒香 2、书橱不能代替酒柜 借书不还 振振有词 书去无回 痛彻心肺
• •
•
• • •
3、 讨书办法 磨刀阻吓法
摇尾乞怜法 亲自夺回 以牙还牙 4、 联盟立誓 :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书香
酒香 酒柜 酒香世家
现象: 书柜
书香世家
借 书 不 还
恶 言 相 告
方法:
建议组织“借书必还大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