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做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
摘要:高中生涯是学生成长路上最为关键的一段。

除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较以往大幅提高外,它更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定型的时期。

因此,作为高中班主任,不仅要狠抓班级的学风和成绩,更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及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树立远大的理想。

基于此,以下对新课改下如何做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措施
引言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落实,受到新课改的影响较大,班主任不能继续按照单一、粗放的理念管理,而是要掌握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对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科学把控,努力和学生做朋友。

更好地解决班级内部的矛盾,让学生保持团结,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要科学调整,把握好管理的规范性,提高班级建设水平。

一、立足班会课,以班级文化建设带动学习热情
班会课是我最看重的一节课,它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思想教育的重要媒介。

班会课除班主任传达一周主要安排外,其他时间留给学生自行组织主题班会活动。

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对学生三观的塑造,最好的一个切入点就是班主任对学生所选主题大方向的把握。

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首先需要学生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明。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供选择的切入点也非常多。

我选择的有“你最佩服的华夏帝王”“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和战役”“中华诗词的魅力”“饮食与服饰”等。

每次学生汇报后,我都会及时给予点评,不仅肯定学生所做的资料收集工作,同时也指出资料中的谬误之处,然后进行更多的拓展。

有时课前也会聊一些重要时事,如“华为”事件、“北斗”最后一颗卫星的发射、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等。

让学生能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和国家大事。

这些活动既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培养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
高远志向,激发出更长久持续的学习动力。

在树立人生目标方面,我开展了“生涯规划”主题班会,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我,对以后的人生规划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效果非常好。

二、优化师生交流方式,改善师生关系
相对而言,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应进一步优化师生交流方式,努力改善师生关系,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高中学生即将成年,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班主任要懂得与学生换位思考,积极尝试不同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提高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协调性。

只有师生关系和谐,班级管理才能得到更多支持。

面对不同学生,班主任也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采取个别交流、局部交流或者集体交流的方式,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不要冷嘲热讽,对学生进行过多批评指责。

在教师的鼓励性语言中,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会更强,他们会更加勇于接受挑战,摆脱困境。

当教师成为学生可信任的朋友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的语言就像是动人的乐章,学生会欣然接受,从而增强学生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能力。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从班级文化的发展规律方面来讲,引入“场域”理论,可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引导和协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一)营造适宜个性发展的班级文化教师在育人目标的引领下,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指明方向,结合班级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宜的教育,打破常规思维,抛弃唯一标准,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创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二)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在班级管理中,还给学生自主管理的权利,尽量让学生发挥其自主管理意识,自行设计主题班级文化活动,以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场域”正能量。

布迪厄认为,人的行为习惯不但有其一定的稳定特性,同时还是可以进行转换的。

所以在“场域”理论引导下,学生在班级文化构建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又借
助班级文化,激励自我,发挥“场域”正能量,进而形成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
的进一步发展。

四、改革教育评价机制
班级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在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
是教育与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体现。

在传统的高中教育课
堂中,班主任的教育评价更加注重于结果评价,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人文
关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要求班主任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综合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基于此,在展开班级管理
工作时,班主任要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将以往的终结性评价转换为过程性
评价,从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养、身体情况、心理健康、劳动特长等多方面
出发,结合学生的综合素养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引导高中生形成全面发展的意识。

五、创新班级教育理念,开发学生学习特长
在近几年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按照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开展,使班
级整体面貌有很大改善。

未来,应继续对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理念不断创新,积
极开发学生的学习特长。

日常的班级管理可以利用班会的方式,让学生定期开展
反思,看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成长过程中、进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碍,对自
身的影响是怎样的,打算如何弥补,下一步的方向是什么。

利用反思的方式,对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内容进行优化,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反思,看到对方的优势、
不足,相互给出建议,这对于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将起到促进作用,后续教
育工作的开展自然事半功倍。

开发学生学习特长的时候,要给予学生较多的支持、肯定,不要频繁地干扰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发挥空间。

结束语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不仅要承担学生学
业上的问题,还应注重对其人格培养、行为习惯建立、思想观念形成,促使学生
身心健康地成长。

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发展中的栋梁,是国家建设的顶梁柱。

在构
建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突出人文关怀的教育优势,加强与高中生沟通的频率,打造班级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健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J].求知导
刊,2020(43):83-84.
[2]龚永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C]//.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979-982.
[3]陈鹭健.新课改教学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思路分析[J].高
考,2019(26):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