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柳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广西柳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
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
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B.仓颉和嫘祖C.尧和舜D.大禹和商汤
2.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
A.强化了诸侯权力B.扩大了统治范围
C.加速了西周灭亡D.确立了君主专制
3. 1964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世界宣布,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在数学上领先世界近千年的成就是()
A.编制了《太阳历》B.最早发明了指南车
C.编写《九章算术》D.圆周率的精准计算
4. 明末学者黄道周曾这样评述明朝某位历史人物:“因练三军,短长互组。南北并驱,利于险走。阵名鸳鸯,可暂可久。分守浙东,岛夷时吼。”该历史人物是
()
A.郑和B.郑成功C.戚继光D.渥巴锡
)
A.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B.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C.提倡通俗平易的新文学D.抨击近代维新变法思想
6. “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不畏牺牲,战事空前惨烈,其中尤以四行仓库保卫战名扬中外,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这场战事指的是()
A.武汉会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徐州会战
7. 此次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各方面代表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议1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这次会议()
A.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下来
D.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8. “我们都是搞革命,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总结的是()
A.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B.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
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9. 1992年初,中国的改革走到一个关键时期。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人们对此争论不休,这一重大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的改革就难以进一步推动。为解决该问题指明方向的是()
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B.中共十二大
C.邓小平南方谈话D.中共十三大
10. 2021年5月,马英九曾表述:两岸“重新启动”,第一步就是“启动对话”,呼吁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这表明马英九认为()
A.海峡两岸关系得到进一步缓和
B.“九二共识”有利于发展两岸关系
C.“一国两制”成为两岸之间共识
D.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使命已经完成
11. 建国初期,为发展同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关系,消除他们对新中国的疑虑和误解,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2. 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对右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B.诞生已知第一部较完整成文法典
C.人们发明并使用古老的象形文字
D.成为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源头
13. 中、美、英、苏等大国认为法西斯“攻击一方,就是攻击我们全体”。该认识的产生得益于()
A.德国对法国宣战B.《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C.美英诺曼底登陆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4. 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锤子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三色旗”(俄罗斯国旗)等相关资料,对苏联发展历程展开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在于()
A.认识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B.剖析冷战形成的内外原因
C.理解社会主义阵营的加强D.体会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15.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以下关于秦朝的资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B.古代散文《阿房宫赋》
C.西汉的纪传体史书《史记》D.影视作品《大秦帝国》
二、综合题
1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居民生活
(1)写出材料中①、②处农作物名称,并分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材料二: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用。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哪一次工业革命?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各国环境保护法一览表
世界环保史上的里程碑会议
17. 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建立以后,元世祖将驿站制度推行到全国。当时,以大都为中心
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全国共设有驿站1500多处,分陆站和水站。驿站的设置,大大促进了国内交通的发展,加强了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摘编自邱树森《元朝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发展交通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二1865年,英国人最先在北京宣武门附近修建了一条500米长的铁路。
后来,李鸿章等洋务官员多次提出在北京修建铁路。京奉、京汉、京张铁路通车后,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以前从北京至汉口走驿路要27天,铁路建成后,
从北京至汉口乘火车只需两天半。铁路还逐渐成为南北运输的主力,改变了此前主要靠河运和海运的局面。
——摘编自陈双辰《古都之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北京铁路建设的背景。根据材料说说近代北
京铁路建设的影响。
材料三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