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之古诗文背诵默写.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写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让我们不禁感怀桃源人的淳朴热情,这与 《过故人庄》一诗中的故“人__具__鸡__黍____邀,我__至__田__家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3)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是多数人的向往,然而对 热爱自然的人来说,《过故人庄》一诗中 “开__轩__面__场_圃___,把__酒__话_桑__麻___”的农家小院则是一种更 高的追求。
4天净沙·秋思(2000、2005年考) 马致远
(1)默写整首词。 _枯__藤__老__树_昏__鸦__,_小__桥__流__水_人__家__,_古__道__西__风_瘦__马__。 ___夕_阳__西__下____,_断__肠__人__在_天__涯__。 (2)这首小令中直抒胸臆,点明主题,道出天涯游子 之悲的句子是:__夕__阳__西_下___,__断__肠__人__在_天__涯___。 (3)《天净沙·秋思》中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 反两面烘托出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的句子是: _枯__藤_老__树__昏__鸦__,_小__桥__流__水_人__家__,_古__道__西__风_瘦__马__。
(3)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词语的书写可减少失误。 例如:“汗青”,古人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 使水分渗出,青竹出水珠如汗,所以用“汗青”来指竹 简,引申为“历史”“史册”。这样理解之后就不会把 “汗”写成“汉”了。再如 “近酒家”是在“靠近酒 家”的地方停泊船只,不是“进入酒家”。
中考古诗文名句主题分类
续表
续表
续表
考纲解读
一、古诗词默写(48首) (七年级上册9首,下册3首;八年级上册8首,下 册16首;九年级上册6首,下册4首;语文版教材2首) 七年级上册
1观沧海(2004、2015年考) 曹操
(1)把《观沧海》默写完整。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水__何_澹__澹___,__山__岛__竦_峙___。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秋__风__萧__瑟___,__洪__波__涌_起___。 __日__月__之_行___,__若__出__其__中__;__星__汉__灿__烂__, __若_出__其__里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诗中虽是描写大海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 瑟凄凉的悲秋意绪的诗句是:_秋__风__萧__瑟__,_洪__波__涌__起__。
(3)诗中既是描写眼前大海的气势和威力的实景,又 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 气象的诗句是:__日__月_之__行___,__若__出__其_中___; __星__汉__灿_烂___,__若__出__其__里__。
2次北固山下(2008、2014年考) 王湾
(1)默写整首诗。 客__路__青__山__外_,行__舟__绿__水_前__。潮__平__两__岸_阔__,风__正__一__帆__悬_。 海__日__生__残__夜_,_江_春__入__旧__年_。乡__书__何__处__达_?归__雁__洛__阳__边_。
(2)诗中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人格化,正面写诗人 的愁绪,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诗句 是:_我__寄_愁__心__与__明__月___,__随__风__直_到__夜__郎__西__。 (3)诗中借景抒情,蕴含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 谪之远的诗句是:_巴_山__夜__雨__涨__秋_池__,_闻_道__龙__标__过__五_溪__。 7夜雨寄北(2003年考) 李商隐 (1)默写整首诗。 _君__问_归__期__未__有__期____,__杨__花__落__尽__子_规__啼___。 __何__当__共__剪__西_窗__烛___,__却__话__巴__山__夜_雨__时___。
(5)思乡是古代诗歌一个普遍的主题,精美动人的诗 句比比皆是,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的惦念,又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__乡_书__何__处__达_?__归__雁__洛__阳_边_”的奇想。
3钱塘湖春行(2013、2016年考) 白居易
(1)默写整首诗。 _孤__山__寺_北__贾__亭__西__,__水__面_初__平__云__脚__低__。 _几__处_早__莺__争__暖__树__,__谁__家_新__燕__啄__春__泥__。 _乱__花__渐__欲_迷__人__眼__,__浅__草_才__能__没__马__蹄__。 __最_爱__湖__东__行__不_足__,_绿__杨__阴__里__白_沙__堤___。
(2)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海__日_生__残,夜____江__春__入_旧。年 (3)诗中对仗工整,并描绘出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 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潮__平__两_岸__阔__,__风__正__一_帆__悬___。 (4)美好的事物常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 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__日__生_残__夜___, _江_春__入__旧__年__”,寓意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给人以 乐观向上的力量。
9浣溪沙(2008、2013年考) 晏殊
(1)默写整首词。 一__曲__新__词_酒__一__杯_。去__年__天__气_旧__亭__台_。_夕_阳__西__下__几__时_回__? _无_可__奈__何__花__落_去__,_似_曾__相__识__燕__归_来__。小__园__香__径_独__徘__徊__。 (2)词中表达对美好景物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感叹美好事物难再现的诗句是:____夕_阳__西__下__几_?时回 (3)词中感叹一切美好事物都必然要消逝,但在消逝 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的诗句是: _无__可_奈__何__花__落__去_,_似__曾__相_识__燕__归__来__。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婵)娟。(因形近、 音近而写错)
(4)烟拢(笼)寒水月笼纱(沙),夜泊秦淮进 (近)酒家。(因音近而写错)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汗)青。 (因音近而写错)
(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晴(情)到碧宵 (霄)。(因形近、音近而写错)
(7)吏(禄)三百担(石)。(前者是习惯性写 错,后者因音近而写错)
2. 考查题型分直接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考查 的句子多为名句,并体现出对难字的考查。
3. 内容兼顾朝代、体裁和年级平衡分布。绝句、 律诗和词是考查重点,一般所占分值为5—8分,整首 或补充完整默写主要是考查绝句、律诗和词。同时,古 体诗,古文名句是考查的难点。
4. 直接默写的题型占4道题,可见考查侧重书写, 理解性默写最终也是落实到书写才得分。所以反复默写, 直至零错误才是得分的保证。
七年级下册 10木兰诗(2007、2009、2016年考)
北朝民歌 (1)把《木兰诗》默写完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 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 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 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_愿__为_市__鞍__马__, _从__此_替__爷__征__。
(8)萧(箫)鼓追随春社近。(因形近、音近而 写错)
(9)只吹得(的)水尽鹅飞罢!(因习惯性语法 而写错)
(10)路转溪头忽现(见)。(因不理解通假字 的运用而写错)
(11)有约不来过半夜(夜半)。(因习惯性语序、 词语干扰而写错)
(12)赢得身前生后名(赢得生前身后名)。 (因前后词语语音相近受干扰而写错)
8泊秦淮(未考) 杜牧
(1)默写整首诗。 _烟__笼_寒__水__月__笼__沙__,_夜__泊__秦_淮__近__酒__家__。 __商_女__不__知__亡__国_恨__,_隔__江__犹_唱__后__庭__花__。 (2)诗中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 景象的诗句是:_烟__笼__寒__水__月_笼__沙__,_夜__泊__秦__淮__近_酒__家__。 (3)诗中表现诗人伤时之痛、忧念现世情怀的诗句是: _商__女__不__知_亡__国__恨__,_隔__江__犹__唱__后_庭__花__。
(13)征蓬出汉塞,归洛阳边(归雁入胡天)。 (因类句干扰造成混乱而写错)
(1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自缘 身在最高层)。(因类句干扰造成混乱而写错)
(1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作 者感悟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 理解错误而写错)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抓住了早春的特点,其 中描写钱塘湖早春花草的特点的句子是: _乱__花_渐__欲__迷__人__眼__,_浅__草__才_能__没__马__蹄__。通过鸟儿的忙 碌、欢快来展现早春特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几_处__早__莺__争_暖__树__。谁家新燕啄春泥 (3)自古以来皆是“诗言志”,大自然的风花雪月成 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载、心意的寄托,如《钱塘湖春行》 一诗中的“_几_处__早__莺__争__暖_树____,谁__家_新__燕__啄__春__泥___。 _乱__花__渐__欲_迷__人__眼__,_浅__草__才_能__没__马__蹄__”,白居易借鸟儿 和花草表达了对早春的喜悦之情。
(4)田园风光历来是文人的最爱,陆游的《游山西村》 中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孟 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则有绿“树__村__边__合____青,山郭外斜 __________”的美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014年考) 李白
(1)默写整首诗。 _杨__花__落__尽_子__规__啼__,_闻__道__龙__标__过_五__溪__。 _我__寄__愁__心_与__明__月__,_随__风__直__到__夜_郎__西__。
5过故人庄(2010、2017年考) 孟浩然 (1)默写整首诗。
故__人__具__鸡__黍__,_邀_我__至__田__家__。 _绿__树__村_边__合__,_青_山__郭__外__斜__。 开__轩__面__场__圃__,_把_酒__话__桑__麻__。 待__到__重__阳__日__,_还_来__就__菊__花__。
一、题型分析
续表
二、常见失误 默写中常见的错误类型有以下几种:①字形相近而 写错;②读音相近而写错;③习惯性书写错误;④类句 干扰而写错;⑤理解错误而写错。 1. 错句举例(括号中的字、词、句为正确的字、 词、句) (1)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形近、 音近而写错) (2)直挂云帆济苍(沧)海。(因形近、音近而 写错)
2. 解题策略 (1)每天背诵,多轮背诵和默写。针对写错字的 诗句反复默写。 (2)根据汉字表音表意的特点掌握书写非常重要。 例如:“烽火”与“火”有关,“烽”字偏旁只能是 “火”,不能写成“钅”;“ 箫鼓”的“箫”是由竹 子制成的乐器,与“竹”有关,不能写成“艹”;“碧 霄”的“霄”与天空有关,所以上半部分是“雨”字。 根据字的意义去记忆字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部分 基 础
第一章 古诗文背诵默写
考纲解读
◎考纲规定要考查的古代诗歌和文言文背诵篇目◎ 一、古代诗歌背诵篇目(48篇)
续表
续表
二、文言文背诵篇目(24篇)
续表
真题再现
续表
续表
探究分析: 1. 2017年“古诗文默写”考查内容包括古文3分,律
诗6分,词1分。其中,《陋室铭》以往未考过,属于 “新面孔”;《论语》连续两年考;《雁门太守行》继 2006年之后时隔11年再次出现;《过故人庄》和《江 城子》,在2010年和2017年中考题中皆同时出现。这 就提醒了广大考生在备考中不能投机取巧只关注未考篇 目,而是要全面复习。
(2)诗中以想象来日会晤的欢愉来衬托今夜客居的寂 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诗句是: _何__当__共__剪_西__窗__烛__,_却__话__巴__山__夜_雨__时__。 (3)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表现诗人羁旅他乡、思 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君__问__归__期_未__有__期__, _巴__山__夜__雨_涨__秋__池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