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汉字正音》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汉字正音专项试卷
一、[朝阳区]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36分)
() 1.A.渺.(miǎo)小 B.徘徊.(huí)
C.擂.(léi)鼓
D.绵.(mián)羊
() 2.A.矜.(jīnɡ)持 B.秉.(bǐnɡ)性
C.揩.(kāi)眼泪
D.特殊.(shū)
() 3.A.胚.(pēi)胎 B.难堪.(kān)
C.发怔.(zhēnɡ)
D.晦.(huì)气
() 4.A.瞄.(miáo)准 B.簇.(cù)拥
C.船艄.(xiāo)
D.哗.(huá)笑
二、给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32分)
1.[海淀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喝.(hè)令航行.(xínɡ)
B.秽.物(shuì)桅杆.(ɡǎn)
C.拟.定(nǐ)放肆.(sì)
D.讥讽.(fěnɡ)调.换(diào)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扫兴.(xìnɡ)引荐.(jiàn)摩拳擦.掌(chā)输赢.(yínɡ)
B.策.划(cè)撕.咬(shī)赏.识(shǎnɡ)胳膊.(bó)
C.吓唬.(hǔ)转.身(zhuàn)龇.牙咧嘴(cī)脚.力(jiǎo)
D.即.使(jí)顶端.(duān)模.仿(mó)帽.子(mào)
3.下列词语中不全是儿化音的一组是()。
A.枝条儿一点儿小孩儿胖墩儿
B.宝贝儿门缝儿图钉儿孤儿
C.小猴儿小鸟儿壶盖儿针尖儿
D.树叶儿菜花儿豆芽儿露馅儿
4.下列词语中“头”或“子”完全不读轻声的一组是()。
A.劲头样子
B.孔子虎头
C.里头小虎子
D.木头椅子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8分)
1.这只顽皮的猴子龇.(zīcǐ)牙咧.(liělěi)嘴,吓唬着游客。
它嘿嘿.(hēi hē)一笑,拿起一根树枝准备偷袭.(xíxǐ)离它最近的小孩,小孩踉跄.(qiānɡqiànɡ)了一下,摔倒了。
2.寨.(zài zhài)子里,大家都忙碌起来了。
做饭的师傅们在备菜,小孩们东跑西逛.(ɡuànɡkuánɡ),老人们坐在一起谈笑着,不时传来牛的哞哞.(mōu móu)声。
四、阅读练习。
(24分)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风料峭.(xiāo qiào)的夜晚,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门口,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我提出了我的问题。
老师慈.(cíchí)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坐,坐下。
”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得惭愧地低下了头。
老师移开身旁的一摞作业本,拿出草稿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那道难题。
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的额头,也被岁月碾.(zhǎn niǎn)出了条条深沟……
老师讲完题后,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想让我走:“自己再做一遍!”我吃惊地接过一张雪白的草稿纸做了起来,不一会儿就顺利做完了题目。
我抬起头,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jīn jìn)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那是新年后的第一堂课。
上课铃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就突然哽住了。
同学们这才发现她脸上还有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
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
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yāyì)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去脸上的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
下课后,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zhuǎn zhuàn),但第二天老师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
老师就是这样用全部的心血浇灌着我们。
“做完了?”老师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
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家。
前面一片黑暗。
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
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
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
我觉得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激动不已。
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的心中,时刻照耀着我前进。
(有删改)
1.用“\”划去短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6分)
2.短文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的关系是。
(4分)
3.短文中画“”的句子表现了老师。
(4分)
4.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4分)
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第一个“光”指的是;
第二个“光”指的是。
5.短文写了老师的哪几件事?简要概括出来。
(6分)
2.汉字正音答案
一、1.B 2.A 3.C 4.C
二、1.B 2.D 3.B 4.B
三、1.zī
√liě
√
hēi
√
xí
√
qiànɡ
√
2.zhài
√ɡuànɡ
√
mōi
√
四、1.xiāo chízhǎn jìn yāzhuàn
2.前后照应
3.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品质
4.台灯的亮光老师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的心
5.①老师在寒冷的深夜给“我”讲解难题。
①老师的父亲病倒,老师很伤心,但仍坚持上课。
①老师擎着台灯在门口给“我”照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踌.(chóu)躇血泊.(pō)
徘徊.(huí)崭.(zhǎn)新
B.威吓.(xià)哗.(huá)笑
爱憎.(zēnɡ)燕.山(yān)
C.胚.(pēi)胎牛犊.(dú)
踉跄.(qiànɡ)难堪.(kān)
D.困窘.(jiǒnɡ)发怔.(zhènɡ)
桅.(wěi)杆牲畜.(ch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呐喊衔接母指神机妙算
B.仪态簇拥笼罩肃然起敬
C.引荐屏障侵犯手级眼快
D.调度附庸熟练出谋画策
3.下列汉字笔顺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眺”字的第六笔是“丶”
B.“艘”字的第七笔是“丨”
C.“矛”字的第四笔是“丿”
D.“革”字的第四笔是“一”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山衔落日浸寒漪.。
(水中的波纹)
B.短笛无腔.信口吹。
(曲调)
C.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陷阱)
D.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拜访)
5.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你了解它们吗?下面这段文字所描述的字体是()(2分)
这种字体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起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楷书
6.下面句子描写的人物是()(2分)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A.孙悟空
B.诸葛亮
C.关羽
D.武松
7.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孙膑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这说明孙膑已经。
A.手忙脚乱
B.风平浪静
C.养尊处优
D.胸有成竹
8.看到别人遭遇困难和不幸时,小明总会伸出援助之手。
这让你想到了()(2分)
A.多行不义,必自毙。
B.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D.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9.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歇后语是()(2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大度。
这样烦恼才会少一点儿,快乐就会多一些。
不能。
A.举重比赛——斤斤计较
B.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C.航空公司开业——有机可乘
D.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10.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分)
(1)周瑜对诸葛亮心怀。
(2)毛主席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
(3)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的神情。
(4)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
比赛双方,。
观众们也地猜测着比赛结果。
11.古诗填空。
(8分)
(1)童孙未解供耕织,。
(2),五千仞岳上摩天。
(3)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达在金统治区的遗民百姓企盼南宋朝廷收复失地,希望却一次次落空的失望之情的诗句是“,”。
(4)《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表现农家男女从白天到晚上各自忙碌情景的诗句是:“,。
”在其他古诗中,你还知道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有“,”。
12.读下面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2分)
例:八月,天多热。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停尖叫。
腊月,天真冷。
阅读与感悟(36分)
(一)阅读短文《一个苹果》,完成13~17题。
(14分)
一个苹果
黄昏时,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闯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他卸完身上背着的弹药,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连长,给您!”要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可不是容易的事,我(惊讶惊慌)地问:“哪儿来的苹果?”“半路上捡到的。
连长,您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说实在的,我们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我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
”他非常(固执坚持),说什么也不肯吃。
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给谁吃呢?”我拿着苹果翻来覆去地想,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
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
”我把苹果递给了他。
小李出神地望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
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弹打断了右腿,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上了。
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
“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
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
”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等到发起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成啊!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
司号员说什么也不肯吃,转手递给了身旁的卫生员,卫生员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
苹果转了个圈儿,最后又回到我手里。
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
我动员道:“同志们,我们能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来,一人吃一口!”说完,我先咬了一小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
小李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交给了身旁的小胡。
小胡咬了一小口,传给了小张。
这样一个挨一个地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谁没有吃?”我问,可是谁也不回答。
我刚想命令大家把剩下的苹果吃掉,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清静沉静)。
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
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涌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
我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感动着,眼里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有改动)
13.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字词。
(4分)
14.请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下面的提示,概括故事情节。
(3分)()——()——()——感动落泪
15.“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这句话是对人物的描写,表现了战士。
(3分)
16.苹果转了个圈,为什么最后又回到连长手里?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原因。
(2分)
17.“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涌起的强烈感情
....堵住了。
”这句话中的“强烈感情”指的是什么?(2分)
(二)阅读短文《空城计》(节选),完成18~21题。
(12分)
空城计(节选)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18.联系上下文,请你猜测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1)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
(2)魏兵到时,不可擅动
..。
(3)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
19.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1)孔明摆“空城计”的主要原因是粮草不足。
()
(2)孔明“笑容可掬”,是为了不让司马懿看出破绽。
()
(3)司马懿“笑而不信”,是他自认为看穿了诸葛亮的计策。
()
(4)司马懿退兵的原因是蜀国的增援军队马上就到。
()
20.下列对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
B.司马懿用兵谨慎,生性多疑
C.诸葛亮用兵谨慎,设有埋伏
21.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哪些故事?(3分)
(三)阅读短文《长城》,完成22~25题。
(10分)
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主要作用是限制、隔离敌人骑兵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
公元前9世纪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用来防御。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起长城。
最早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
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
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
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
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1961年3 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22.短文是从、、和成为重要遗产四个方面介绍长城的。
(3分)
23.关于长城的修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
A.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最早修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秦长城。
C.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
24.短文第三自然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3分)25.假如你登上长城,你最想说些什么?写下来。
(2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26.习作。
(30分)
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有自己的感想。
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有时一些情形会让你受到触动,如《祖父的园子》中“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
那就把你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写下来吧。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先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部分。
再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具体的感想。
(3)书写要认真、工整。
答案
1.C
2.B
3.D
4.C
5.B
6.C
7.D 8.C 9.A
10.(1)妒忌(2)锻炼(3)慈祥(4)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
11.(1)也傍桑阴学种瓜
(2)三万里河东入海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示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2.略。
13.闯惊慌坚持清净
14.送来苹果传苹果分苹果
15.外貌因长期缺水而导致状态极差
16.虽然战士们都急需这个苹果的滋润,但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大家都需要这个苹果,他们都想把这个苹果留给其他需要的人。
17.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相互关爱、同甘共苦、舍己为人的战友情。
18.(1)脸色都变了,指众官听到司马懿引大军前来都很惊慌。
(2)擅自行动。
(3)行冒险之事。
19.(1)×(2)√(3)×(4)×
20.C
21.示例: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22.作用历史分布
23.B
24.列数字具体清晰地表明了长城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
25.略。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