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分析与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分析与探讨
摘要:药品价格一直是老百姓重点关注的问题。

现阶段,看病贵、药价高的呼呼声越来越多,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管制措施,但是仍然没有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期能够完善我国药品价格管理体系,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药品价格;价格管理;卫生体制;措施
药品价格定义指的就是药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通过药品价格可以合理配置药品资源,反映出市场中药品的供需情况。

药品市场与其他商品市场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药品价格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药品价格信息不对称、药品需求具有偶然性等,这就会为药品定价与监管增加较大难度。

一、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定价监管难度较大
截止目前,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已经达到了4000家以上,药品批发企业1.6万多家。

研发的药品种类越来越多,药品名称也具有几十万种,同一种类型的药品运用了不同的名称,这就导致某些企业为了获取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利用信息无法对称的特点,对于药品的成分、材料以及产量等内容虚假上报,或者利用单独定价的弹性空间,将药品的包装、规格改变后申报新药,这就会为药品价格监管部门工作顺利开展增加较大难度[1]。

除此之外,我国药品差率作价与定价也会导致同一种药品在同一地区的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如县级以上和以下的零售药店的定价方式与经营主体不一致,所以就很容易导致药品零售价格漂浮不定。

监督部门仅仅只是抽样检查一些较为熟悉的或者常用的品种,无法做到对所有药品在具体时点的价格进行监管。

1.
药品价格调整政策传递滞后
通常来讲,只有中央政府和省级部门才有药品价格的管理权限,当药品价格
调整政策依据传递至县级部门时往往已到执行日期,或者先由新闻报道,然后再
将调整政策转发执行,这就导致有时虽然国家公布药品降价,但是医疗机构或零
售药店并没有进行药品降价,并以暂时没有接到通知为理由推迟降价执行日期[2]。

1.
药品价格市场失灵
从我国当前药品价格管理条例中不难看出,严重限制了医药企业的自主定价权,政府部门明确规定了医药企业的药品作价方法、销售费用率以及利润率等方
面的内容,这种干预过多的管理方式显然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再
加上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与宏观管理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问题,虽然在市
场竞争上可以通过价格、供求等方面配置资源,但是由于我国药品市场存在着价
格杠杆作用,所以应该降低药品价格。

但由于市场上药品生产企业较多,这就导
致了药品生产供给能力过剩,再加上很多企业生产成本大、规模小,所以往往采
取虚高定价、扩大折扣等方式进行药品销售,造成企业制定的的药品价格不降反升,降低了市场中的竞争规律、供求规律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与价值。

二、完善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措施
1.
建立药品价格管理灵敏反应机制
我国政府必须要严格限制药品定价范围,国家计委负责制定除国家基本医疗
保险药品目录中的甲类药品和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特殊药品价格,省级主管部
门负责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价格和民族药价格,同时,
对于医院制剂和中药饮片等价格也需要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3]。

对于一些政
府已经定价的药品,省级部门要根据药品的生产成本、流通差率变化情况与市场
供应需求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于采购药品可以鼓励实行招标机制,根据最终的
中标价格调整政府定价,在整个过程中要考虑到各方利益,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
药品,药品生产企业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与自身的生产成本适当调整药品零售价格。

(二)加强我国药品价格监督和管理
价格监督在整个药品管理体系中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

药品价格监督的主
要任务就是监督药品价格影响因素,并将其控制在合理稳定的范围之内。

在价格
监督工作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规范药品名称,将一药多名的现象彻底根除,并建
立完善的通用名处方制度,取消医师收入与处方挂钩的机制,确保处方开具的科
学性、合理性。

同时,也要加强控制药品质量、包装、说明书的控制管理,定期
为群众公布常用药品的参考价格,利用市场规律控制药品价格,确保药品的参考
价格能够与实际价格缩小差异[4]。

除此之外,应该在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意识到
药品价格管理的重要作用,使药品的价格统筹兼顾,对于一些价格较低且治疗效
果良好的药品,政府部门可以适当放宽价格政策,以此来引导和鼓励医疗机构多用,而对于一些疗效不一的进口药、仿制药或者高价药,必须要加强控制力度。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人员的职业教育,包括道德、责任、义务等方面的内容,确保所有医疗人员都能够秉承着治病救人、诚实信用的良好风尚,制定完善的临
床用药指南,并以管理制度的方式约束医疗人员的用药行为,确保他们在今后的
治病救人过程中能够做到合理用药,节约社会资源。

同时,应建立全国临床用药
监测网络体系,对于医疗人员乱开处方、滥用药物的行为必须要严查处理。

对于
规范医疗人员用药合理性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奖励津贴进行
补助,由患者、管理人员按工作指标对津贴进行评议定级;另一方面可以认证医
疗人员的保险资格,对于优秀的人员可以给予奖励,而不合格的人员可以进行适
当的处罚。

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医疗人员医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开大处方、
拿回扣等行为[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药品价格市场管理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提高重视程度。

本文以建立药品价格管理灵敏反应机制、加强我国药品价格监督和管理和加强医疗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卢香衡.浅析药品和医用耗材溢库的成因与价格监管对策[J].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21(12):58-59.
[2]俞心怡,茅宁莹.药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J].卫生经济研究,2021,38(07):44-47.
[3]刘国强,马玲玲.新医改背景下药品零售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市场周刊,2021,34(06):25-26+89.
[4]曹沥丹,周颖玉,吴晶.中国药品价格水平变化实证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20,55(17):1476-1480.
[5]何康玲.药品价格上涨品种分析与思考[J].中国药事,2020,34(08):949-955.DOI:10.16153/j.1002-7777.2020.08.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