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演变和古代科技与文化艺术第30讲_图文.ppt

合集下载

(浙江专用)高中历史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学考课件

(浙江专用)高中历史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学考课件


没失传
神的主张。贡献主要表现在认
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易错提醒]
汉初的“无为而治” 汉初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 尊重自然,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 哲学观。
二、汉代儒学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①政治上: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②文化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2)措施: ①政治上:重用儒生。汉武帝初年,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 职务。 ②思想上: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天人感应”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代表 作
《明夷待访录》
《日知录》《天下 郡国利病书》
《船山遗书》
(1)“为天下之大害者,
(1) 批 判 “ 私 天 (1)“循天下之公”
君而已矣”
下”的君主专制 (2) 抨 击 “ 孤
(2)君臣平等
政治
(2)提出“众治” 秦”“陋宋”
(3)废除“一家之法”,
1.(2017·浙江 11 月学考)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
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
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其观点旨在表达
()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解析:材料引文的意思是“他们偏爱自己平时积累的学识,只 怕听到对自己学识的非议;他们凭自己所偏爱的学识去观察与 自己不同的学说,只怕听到别人对那些不同学说的赞美”。根 据材料“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可知其观点是希望人应该 吸收各家思想精华,故 C 项正确,B 项错误;A 项在材料中 未体现;D 项是宋明理学家的主张。 答案:C

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

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

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主干知识整合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出现原因各个诸侯国在混战的局面下要求政治改革,以便在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各种理论的指导。

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

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基本认识百家争鸣,实际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的重新认识,百家争鸣就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现实问题斗争的反映。

这一潮流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思考讨论法家主张“法治”,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和借鉴意义?提示: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是控制人民的工具;而当今倡导的“依法治国”,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的是基本民主权利,实现的是人民的基本权利。

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健全法制,另一方面需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变迁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春秋末期产生,其创始人为孔子,提倡“仁”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西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提出“大一统”思想,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儒家思想至此成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

宋元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

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其正统地位动摇。

“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之一。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专题整合课件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专题整合课件
4.对外关系上: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多次进 行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5.根本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
[复习对策] 一、多元史观认识百家思想主张
1.唯物史观角度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大变革是百 家争鸣形成的大背景,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2)从阶级史观看,孔子、老子、庄子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下层劳 动者群体的利益,其他如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代表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
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 封建贵族起到了一定作用
火药 唐代: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三、古代农耕科技没有及时转化为近代科技的五大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3.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四、本专题文化和科技均属于高频考点,在古代史选择题中占到一半(3到4题)。强调
对书本知识的精读和细读,注意对思想文化概念理解的同时要求注意时空的把握。
同时要求强化对具体细节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牛皮,促进了
欧洲文化的发展 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
印刷 隋唐:雕版印刷术 术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战国:司南
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
会的进步
指南

北宋: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 13世纪传入西欧 航海 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 洲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
二、传统儒学价值观的现实意义(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1.具有和谐意识。和谐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

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科技和文学艺术》专题课件

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科技和文学艺术》专题课件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材料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 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 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为政》 为政》 《论语•为政 仲舒复对日: 材料三 仲舒复对日:“……春秋大一 春秋大一 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 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 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 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 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 董仲舒传》 董仲舒传》 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 )根据材料一、 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孔子: 以德治民” 在当时诸侯争霸、 孔子:“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儒家思 想不能适应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需要而受冷遇。董仲舒: 想不能适应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需要而受冷遇。董仲舒:“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 由于实行大一统, 百家、独尊儒术”。由于实行大一统,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文化和艺术的演变》专题复习课件

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文化和艺术的演变》专题复习课件

二.儒家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创立、形成,但受到冷落 原因:不适应大国争霸,以武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需要. 1.孔子: 思想核心是“仁”、“礼”; “为政以德”(含民本思 想);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学 而时习之”、“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2.孟子: 仁政”(核心)、“民贵君轻”“性善论” 3.荀子: 仁义与王道,以德服人,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君舟民 水;“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天行有 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3.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原因 ①.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 重农抑商,八股取士,文化专制,闭关锁国 ②.固守农耕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③.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④. 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 启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 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 业文明较量的必然。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的压制
【儒家思想归纳总结】 1、演变历程 ①形成:春秋战国②完善:西汉③发展:隋唐到明中叶 ④新发展:明后期及以后(批判继承) 近现代的命运: ⑤以林、魏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萌发向西方学习 的新思潮,进一步发展 “经世致用”儒学思想;洋务派 提出“中体西用”的观点。 ⑥ 太平天国创立拜上帝教,吸收儒家的大同思想。 ⑦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南京临 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全面否定封建纲常伦理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儒家 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 ⑧ “文革”时期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对儒家思想的 批判迎合政治斗争的需要。 ⑨ 改革开放后,对儒家思想逐渐客观全面评价。
(四)明末清初时期:儒学重新焕发生机 1..形成原因: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政治:君主专制强化 ; 文化专制,道学。 2.李贽思想主张 •不能以孔子思想为是非标准,挑战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认为君 主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 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提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倡 经世致用 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认为耕 者有其田;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物质是不断发展变 化的.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的发展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的发展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的发展知识梳理一、古代中国思想领域的发展变化(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1.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

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并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因而受到冷遇。

3.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宣扬“大一统”。

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使得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魏晋:出现了崇尚老庄的“玄学”。

玄学是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

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被奉为经典,称之为“三玄”。

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

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等。

5.唐朝: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的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南宋朱嘉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7.明朝:明朝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

(二)对道家思想的认识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态;《道德经》包含有辩证的思想,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成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他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科技和文化艺术复习优选PPT课件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科技和文化艺术复习优选PPT课件
——新华网,2011年5月27日
(1)孔子的“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而不同”等政治思想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 想;孔孟思想中渗透出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及其 影响等。
(2)儒家思想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历程,包括 主要的儒学家,思想主张的变化及原因、影响等。
(3)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原因。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材料 信息解读能力。
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
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 关系,缺乏民主意识;从材料中“天子亦遂不敢自 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天下 为公的思想。故选C项。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教材知识回顾 】
【高频考点3 明清进步思想 】
高 考 真 题 示 例 3(2011· 全 国 新 课 标 卷 ) 黄 宗 羲 在 《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 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 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 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 近的是( ) C
【教材知识回顾】

〔人教版〕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教学PPT课件1

〔人教版〕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教学PPT课件1
29、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30、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1、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华兹华斯 3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杰出的科学家
数学家:阿基米德 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阿基米德 (约前287—212)
希腊叙拉古人。他无可争议的 是古代希腊文明所产生的最伟大的 数学家及科学家,他在诸多科学领 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使他赢得同时代人的高 度尊敬。
他求得了抛物线弓形、螺线、圆形的面积 和体积以及椭球体、抛物面体等复杂几何体的 体积。他写出了《论球和圆柱》、《论劈锥曲 面体与球体》、《抛物线求积》、《论螺线》 等数学著作;《论平板的平衡》、《论浮体》、 《论杠杆》、《论重心》等力学著作。他还系 统地论证了杠杆原理和浮体定律。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33、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 34、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35、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佚名 36、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佚名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PPT课件

西欧: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
(3)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
冲击
2021/3/10
13
二轮复习课件
思考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相 世界观
同 点
道德观
哲学范畴
地位
影响
不 世界本原的 同 具体认识 点 把握理的途

一统
8
二轮复习课件
时代 发展 代表人 思想主张 特征 物
政治
经济
宋明
明清 之际
转型 二程 成熟 (新 朱熹 发展)
陆九渊 王阳明
批判 李贽 继承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天理是万物本原,天理的核 中央集权
心是“仁”。把天理与伦理 加强,重
道德相结合。
文轻武
理先气后;“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
心是万物本原“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致 良知;“知行合一”;“致 知格物“
2021/3/10
6
二轮复习课件
二、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原因和特点
1、知识梳理
时代
发展特征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政治
经济
春秋战国 秦朝 西汉
魏晋南北 朝
隋唐
宋明
明清之际
2021/3/10
7
二轮复习课件
时代
春秋 战国
发展 特征
创立 发展
代表 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秦朝 遭压 制
西汉
改造 独尊
(正 统)
14
二轮复习课件
三、中国古代科技
发明 造纸术 指南针 印刷术

2021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单元总结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2021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单元总结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二、全面认识儒家思想 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总的原则是继承其精华,剔 除其糟粕。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 求,其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 爱民态度和仁爱意识,尊老、爱幼、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 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先秦时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而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材料中所述的礼崩乐坏的现象,这与孔子的 儒学观点出现了尖锐的对立,故 A 项正确;先秦儒学并不主张政 治专制,故 B 项错误;根据史实,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恰恰 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十分繁荣和璀璨的一个时期,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的是新旧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并非二者的融合与发 展,故 D 项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的阻碍因素。自给自足 的小农经济使得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缺乏经济动力,是阻碍古代科技 向近代转化的主要原因,故 D 项正确;其他三项均非主要原因,排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 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 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 岁以后,面对明末流 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 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 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 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 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
3.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 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东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影 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
4.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 (1)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的消极作用是很明 显的。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 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的发展,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 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2)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非常明 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思想更应该抛弃,对这些落 后的内容应该加以批判和否定。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ppt2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ppt2

51、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52、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 53、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54、好好管教自己,不要管别人。 55、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当你面对失败而优柔寡断,当动摇自信而怨天尤人,当你错失机遇而自暴自弃的时候你是否会思考:我的自信心呢?其实,自信心就在我们的心中。 56、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57、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58、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9、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60、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自己有成功的能力。 61、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62、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63、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越努力,越幸运。 64、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65、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66、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67、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68、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69、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罗夫· 华多· 爱默生 70、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时间。 71、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7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73、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74、你把周围的人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75、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7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7、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78、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的,只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 79、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80、智者用无上心智和双手为自己开辟独有的天空,搭建生命的舞台。 8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82、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 83、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84、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85、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8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87、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能克服任何恐惧。因为,请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戴尔· 卡耐基 88、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89、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90、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91、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92、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93、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94、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上帝不会给你一张返程的票。 95、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的反应。 96、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曾经彻底准备,便不会害怕。——戴尔· 卡耐基 97、我们心中的恐惧,永远比真正的危险巨大的多。 98、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99、两个人共尝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共享一个欢乐却有两个欢乐。 100、时光不回头,当下最重要。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共50张PPT)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共50张PPT)
西方哥特式建筑 这便是《一千零一夜》名称的由来。
罗马式建筑,多使用石头屋顶和圆拱,并用复杂的骨架结构来建筑拱顶。 他不仅和忠于他的妻子团圆,而且重新做了国王。 赫克托耳的父亲伊里昂的老王普里阿摩斯前来赎回儿子的尸首,全诗在为赫克托耳举行的盛大葬礼中结束。 《荷马史诗》就是著名的英雄史诗。
罗马式建筑 ----《伊利亚特》 《奥德赛》
评价: 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 会的图景,是研究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二、文学与戏剧
悲剧: 《俄底浦斯王》
作者: 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
特点:
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 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二、文学与戏剧
公就元这前 样9,世俄纪狄至浦前斯8在世不纪知,不形觉成中演犯唱下本了史杀诗父形娶式母;俄之罪狄。 浦斯是希腊底比斯城的王子,出生时被预言
罗马式建筑,多使用石头屋顶和圆拱,并用复杂 的骨架结构来建筑拱顶。——11世纪盛行。
中国式建筑——故宫
故宫全图
天 坛
颐和园
中国古典建筑
1、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
观念; 2、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或取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或为自由式, 以前者为主;
3、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 4、艺术性格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中
《奥德赛》
• 《奥德赛》着重描写想出“木马计”的希腊将领奥德赛回国 途中的传说。希腊人攻陷特洛伊城后,大肆杀戮和掠夺后,胜 利回国了。归途中,他们触犯了天神,希腊的船队被海风掀翻, 很多人淹死在大海中。奥德赛带着剩下的少数人在大海中漂泊。 他们受尽了各种磨难,不能回家。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泊时,和 狂风巨浪斗争,和吃人妖精斗智,拒绝了女巫的爱情。他在海 上整整漂泊了十年。在奥德赛的国家流传他已经死去。当地的 贵族恶少都来纠缠他的妻子珀涅罗珀,妄想夺得他的地位和财 产。奥德赛的儿子走遍希腊各地去寻找他。那帮恶少整天在他 的家里大吵大闹,又吃又喝。奥德赛后来漂泊到斯赫里岛,当 地国王热情地接待了他,得知他不幸的遭遇后,又派人送他回 国。回国后奥德赛扮成一个老年的乞丐,见到了他的儿子。他 们俩齐心协力,终于除掉了所有在他家中胡作非为的贵族恶少。 他不仅和忠于他的妻子团圆,而且重新做了国王。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PT共26页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PT共26页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