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大棚西瓜“双茬双改”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瓜属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是广大市民夏、秋消费佳品。
江苏沿海是重要的西甜瓜产区,种植方式以早春设施栽培为主,采用多层覆盖栽培,西瓜上市早、效益高,产品一般4月中旬开始上市,6月底7月初结束[1-2]。
后茬种植青花菜、包菜、甘蓝、大白菜等露地蔬菜,虽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大棚设施资源浪费,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从事西甜瓜生产技术研究推广中发现,传统江苏沿海地区早春栽培西瓜,大棚棚型较长,棚长一般100~200m ,早春保温效果好,通风快,但进入高温季节,棚内温度高、湿气大,易发生病虫害,难以实现西瓜长季节栽培[3];浙江栽培方式,种植大棚短,一般30m 左右,通风口在棚两端,进入高温季节,通风后棚内湿度低,病虫害发生相对轻,可以实现长季节栽培。
为发挥2种栽培技术的各自优点,自2018年开始,笔者开展了大棚西瓜春、秋两茬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大棚西瓜“双茬双改”栽培技术模式,目前
已在江苏沿海地区推广种植334hm 2以上,
春茬667m 2产量2500~3500kg ,
4月底至5月底西瓜上市,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 ,后同)13%以上,每kg 价格5~8元;秋茬西瓜国庆前后上市,667m 2产量1500~2500kg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2%,每kg 上市价格3~5元。
该模式西瓜667m 2
年纯收入一般在2万元左右,生产上宜采用分批移栽定植、分批采收上市,不仅延长了西瓜种植时期,满足西瓜生产周年供应的市场需求,而且充分利用了头茬瓜的高品质优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种植效益,提高瓜农种植的积极性,有效促进
西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选择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
早春大棚西瓜宜选择中、小果型西瓜。
小果型西瓜(单瓜质量不超过2kg ),具有生育期短、上市
早、品质佳,是初夏水果佳品,适合人口较少的家庭消费,生产中应用较多的品种如‘早春红玉’‘小兰’‘京阑’‘黑津’等;中果型西瓜(单瓜质量4kg 左右),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种植效益高,生产中应用较多的品种如‘早佳(8424)’‘京嘉’‘全美4K ’‘京美4K ’‘美都’‘嘉年华’‘苏蜜518’‘苏创6号’等。
秋季西瓜品种选择‘早佳(8424)’‘苏蜜518’‘嘉年华’等。
2培育健康种苗
2.1
育苗准备
大棚选择6~7m 宽钢架大棚,667m 2备70孔穴盘10~12张、50L 基质1.0~1.5袋,将大棚做成二畦,整平畦面,在畦面铺设2~3丝农膜,1m 2农膜上布置电热线100~120W ,播种前7~10d 对苗床、穴盘、基质进行消毒杀菌(有条件的种植户或基地,可直接到育苗场定购商品种苗,保证瓜苗质量、减轻劳动强度)。
秋季西瓜育苗宜将穴盘架空,防止积水影响苗质量。
2.2适时播种
早春双大棚西瓜突出抢早,一般在移栽前30~40d 播种,时间为上年12月上旬至来年2月初,种植规模较大时,宜分2~3批播种育苗,每批间隔10~20d 。
播前先将购买的种子进行温汤浸种或72℃、
江苏沿海大棚西瓜“双茬双改”栽培技术
孙兴祥,马江黎
(江苏省盐城市蔬菜研究所
江苏盐城
224002)
摘要:沿海大棚西瓜“双茬双改”栽培技术,即在同一地块采用2种棚型模式,每年种植春、秋2茬西瓜,显著提高
了经济效益。
笔者总结介绍了沿海大棚西瓜“双茬双改”栽培技术的品种选择、种苗培育、幼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灾害防控、采收销售等技术。
关键词:西瓜;大棚;双茬双改;高效栽培中图分类号:S6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2871(2020)11-099-03
收稿日期:2020-10-21;修回日期:2020-10-30基金项目: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CARS-25)
作者简介:孙兴祥,男,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西瓜甜瓜栽培技术研究推广。
E-mail :*************
中国瓜菜
2020,33(11):99-101
·
·99
中国瓜菜第33
卷
72h 干热处理或药剂浸种,用清水洗净后,在22~25℃条件下进行催芽,冷尾暖头播种,浇足苗床底水,并在穴盘上方浮面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2a (年)以上重茬田,应采用嫁接育苗技术。
秋西瓜一般在移栽前15d 左右播种,育苗时间7月初至中下旬,也可分2~3批进行,间隔10~15d ,苗龄10~15d 。
2.3苗床管理
早春西瓜育苗重点是保温防寒,出苗前白天保持28~32℃、夜晚20~22℃。
播种后2~3d 要及时查看苗情,当有50%种子出土时,及时揭去地膜,增加小苗见光,以防形成高脚苗。
有子叶“戴帽”出土,要及时人工“脱帽”。
子叶展平到破心后,白天保持22~25℃、夜晚15~18℃,避免温度过高形成高脚苗;出真叶时适当提高温度,白天保持25~28℃、夜晚18~20℃。
基质发白时适当补水,水温宜15~20℃,可提前在大棚内蓄水备用,防止水温太低影响苗生长。
移栽前5~7d 适度降温控湿炼苗,避免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形成旺长苗。
秋西瓜育苗突出降温,可在育苗床上加盖遮阳网,同时在通风口增加防虫网。
2.4苗期病虫害防治
一般7~10d 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进行交替防控病害,连续阴雨天气,要控制苗床湿度,预防早春低温高湿引发苗期病害。
秋西瓜育苗加强蚜虫、烟粉虱等病虫害防控,防止发生病毒病。
3适时定植
3.1
定植时间
早春大棚西瓜在上年12月下旬至来年2月中旬都可移栽,移栽早大棚保温防寒任务重,低温冻害风险大,一般采用“双大棚或三大棚+小棚+地膜”
多层覆盖栽培,为减少低温冻害风险,可采取早、中、晚3批分别移栽。
秋西瓜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移栽培,可分1~2批进行。
3.2整地施肥
选择肥力较好,排灌方便,种植5~7a 水稻茬口的田块。
定植前1个月,667m 2施植物源商品有机肥300~500kg 、45%(m 钾∶m 钾∶m 钾=15∶15∶15)硫基复合肥50kg ,深翻田块、整地做垄,棚内做畦,每棚两畦,中间走道宽35cm 、深25cm 。
667m 2用96%异丙甲草胺乳油30mL 、48%双丁乐灵乳油100mL 土壤封闭,预防杂草,在预留定植行旁顺行铺设滴灌带,并在畦面覆盖1~2丝厚的地膜,促进土壤增温。
3.3大棚搭建
定植前7~10d 搭建双层大棚,覆盖长寿流滴膜,提高地温,大棚宜南北走向,外棚采用优质热浸
锌钢管,大棚宽5.5~6.0m [4],在外大棚顶层下方0.25~0.30m ,再搭建一层大棚形成双大棚,内大棚底边距外棚10~15cm ,外棚高2.2~2.3m ,外棚拱间距0.8~1.0m ,内层大棚拱间距2.0~3.0m ,外棚围
裙膜1.0~1.3m ,在西瓜种植带外侧20cm 铺设滴灌带,大棚与大棚间距0.6~0.8m ,便于运输,大棚长度根据田块地形确定,一般为50~120m ,搭建大棚时配套建设田间内外三沟,确保雨过畦干。
春茬西瓜采收结束后,立即清茬腾棚,封闭大棚膜,保持土壤湿润,利用高温天气闷棚7~10d 。
秋季西瓜栽培前,将每个大棚分割为长30~35m 的短棚,棚与棚之间留有8~10m 的间距,利于棚头通风,采用单大棚+地膜栽培。
定植行内侧60cm 、外侧20cm 处各铺1条滴灌带,移栽前铺0.010~0.015mm 银灰地膜防草[5]。
3.4适时定植
早春定植选择在冷尾暖头的晴好天气进行,采用地爬式栽培,中果型品种667m 2定植600~700株,小果型品种667m 2定植700~750株,每畦1行,瓜苗定植位置一般在每畦离大棚外侧1/3处,定植后浇足缓苗水,封好定植孔,搭小棚架,覆盖小棚薄膜,密闭大棚,形成“双大棚十小棚十地膜”四膜覆
盖栽培。
秋季667m 2定植500~550株,定植后浇足活棵水。
4田间管理
4.1
温度与湿度调控
早春大棚栽培前期要增温保温,后期注意通风
降湿[6]。
西瓜苗定植后5~7d ,白天湿度控制在28~30℃,夜晚16~18℃;缓苗后营养生长阶段保持白天26~28℃,缓苗后,当棚温达20℃以上,揭去小棚膜,棚温超过30℃,选择下风处开大棚通风降湿,棚温超过35℃,逐步加大通风量和通风时间,下午棚温30℃左右时关闭通风口,阴天和夜间仍以覆盖保温为主。
开花结果期棚温保持30~32℃;果实发育及成熟期最低气温20℃,最高不超过35℃。
4月中旬撤去内层大棚,外界气温25℃以上时,可撤下外大棚围裙膜,保留外大棚顶膜,以免遇上连阴雨天气造成西瓜裂果。
秋季大棚栽培前期要加大通风降温,后期注意保温,防止夜间低
·
·100
第11期,等:江苏沿海大棚西瓜“双茬双改”
栽培技术孙兴祥
温。
西瓜生长前期,白天控制温度在32~35℃,超过35℃时,加大通风量,3~5d补充水肥1次,两头棚膜+围裙膜全部通风,并覆盖30目防虫网;9月中下旬后注意保温,温度过高时适当通风,主要采取棚两头揭膜通风,以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
果实成熟前注意防止夜间低温,温度过低时可增加一道小拱棚,以促进西瓜成熟。
4.2肥水调控
早春西瓜雌花授粉后,幼瓜开始膨大时,用滴灌补施冲施1次。
667m2施肥量5~10kg,如基肥充足也可以不追肥。
秋季栽培前期高温,植株养分消耗大,应保证肥水充足供应,促进西瓜生长,一般每3~10d,采用膜下滴灌,667m2补施冲施肥3~5kg,伸蔓期前采用外侧滴灌,伸蔓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后同时用内、外滴灌。
疏果后及时追施膨瓜肥,667m2施三元复合肥或西瓜甜瓜专用配方肥10kg。
4.3植株调整
早春西瓜前期长势弱,株型小,适宜3蔓整枝。
整枝方式有2种,一是留主蔓整枝法,即除留主蔓外,再选留基部2条健壮子蔓,摘除其余子蔓和孙蔓,最后保留3个蔓,每株留1瓜,其优点是雌花出现早,能提早头批瓜上市时间;二是摘心整枝法,于主蔓4~5片真叶时摘心,子蔓抽生后选择3个生长相近的子蔓平行生长,其余子蔓或孙蔓全部摘除,该法的优点是各子蔓间雌花出现节位相近,开花结果较一致,果型整齐,便于结瓜期管理,小果型西瓜较为适宜,保留1株2果。
秋茬西瓜栽培主蔓6片叶时打顶,选留2~3根侧蔓,在30~40节人工授粉,即第4~第6雌花人工授粉坐瓜,保持充足的叶面积,坐果前及时摘除多余侧枝。
4.4保花保果
早春由于气温低,难坐瓜,不能人工授粉时,可用氯吡脲(坐果灵)化学授粉,确保西瓜早上市。
中果型第1批瓜通常选择第2雌花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在晴天上午8:00—10:00进行,授粉要均匀,同时要作标记,不能漏授,以免空株,确保株株结瓜,每株留1果,小果型西瓜留2个瓜。
秋茬西瓜侧蔓上30节后雌花都要人工授粉留瓜,瓜定型后保留1个果形周正的瓜。
5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气象灾害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西瓜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疫病、菌核病、灰霉病、枯萎病、蚜虫、烟粉虱等。
早春西瓜每隔10~15d,用45%百菌清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熏蒸,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预防。
秋季栽培西瓜生育期正值高温季节,蚜虫、叶螨、烟粉虱、斜纹夜蛾等虫害危害严重,须及时防治。
防治蚜虫建议用双丙环虫酯、氟啶虫胺腈、溴氰虫酰胺、啶虫脒、噻虫嗪、呋虫胺、苦参碱;防治红蜘蛛建议用乙唑螨腈、联苯肼酯、腈吡螨酯。
严禁使用高毒、禁限用农药,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确保西瓜产品质量安全。
大棚西瓜生产气象灾害多,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极早应对低温、大风、雨雪等灾害天气,及时增加大棚内覆盖、加固大棚设施,修补破损的棚膜,疏通田间内外三沟,防止田间积水、积雪及低温冻害影响,减少损失。
6适时采收销售
春、秋季西瓜成熟后,须及时采收。
一般小果型西瓜果实发育期28~30d,中果型西瓜果实发育期30~35d。
西瓜采摘后清理瓜面,按大小分级包装,品牌销售,以提高产品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兴祥,马江黎,周峰.江苏西瓜发展70年回顾及展望[J].中
国瓜菜,2019,32(8):27-30.
[2]孙兴祥,马江黎.江苏省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
议[J].农学学报,2019,9(11):89-95.
[3]王毓洪,张其安,孙兴祥,等.南方中小棚西瓜甜瓜高效优质简
约化栽培模式[J].中国瓜菜,2014,27(6):74-77.
[4]林红梅,孙兴祥.早春沿海不同棚型结构温度变化[J].中国园
艺文摘,2014(10):16-18.
[5]徐金仁,徐卫红.西瓜大棚全程覆膜及肥水一体化滴灌栽培技
术[J].长江蔬菜,2008(17):8-9.
[6]韩庆保,李长根,马江黎,等.盐城西瓜栽培早春苗期冷害预防
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8(1):253-254.
·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