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厂的发展规模与用地布局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台酒⼚的发展规模与⽤地布局的分析
仁怀市⼟地利⽤规划修编(2005-2020)专题研究
贵州省遵义市
茅台酒⼚的发展规模与⽤地布局的
分析
仁怀市国⼟资源局
贵阳⽴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00七年⼗⼀⽉
⽬录
⼀、仁怀市⽩酒产业的发展 3
⼆、茅台镇与茅台酒 4
三、茅台酒⼚的成⽴与发展 6
四、茅台酒⼚⼟地利⽤现状8
五、⽤地布局及供地分析10
茅台酒⼚的发展规模与⽤地布局的分析
⼀、仁怀市⽩酒产业的发展
仁怀是著名的中国酒都。
得天独厚的⾃然优势、地域优势和传统优势,使仁怀市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酿酒⼯业得到了长⾜发展,成为仁怀的特⾊产业、优势产业和⽀柱产业。
特别是在“⼗五”期间,仁怀⽩酒产业主要是国酒茅台对国家和地⽅经济的贡献率快速上升,⽩酒产业对仁怀经济社会的⽀撑作⽤更加显著。
⾄2007年4⽉,仁怀全市共有酒类⽣产企业257户,其中,茅台镇辖区172户,其它乡镇76户。
列⼊遵义市重点调度的规模⽩酒企业26户。
到2006年底,全市⽩酒产量8.7万吨,其中酱⾹型酒产量3.4(含茅台酒1.4万吨)万吨,浓⾹型酒产量5.3万吨;酿酒⼯业及配套产业增加值占全市⼯业增加值的⽐重达90%,酒业对仁怀地⽅⽣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57.5%,⽩酒⾏业从业⼈员2万余⼈,酒业已成为仁怀经济的根本⽀撑和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
在国酒茅台为龙头的带动下,仁怀地⽅⽩酒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批⾻⼲型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
2006年底,全市有⽣产许可证的地⽅酿酒企业143家,其中资产上亿元的地⽅⽩酒企业有3家,资产上千万元的有23家,销售收⼊超过1000万元的有20余户,12户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酒业注册商标1143个(含贵州茅台酒⼚280个),拥有贵州省著名商标23个,⽩酒备案品牌1930个。
在酒业⾻⼲企业不断发展壮⼤的同时,⼀⼤批⽩酒品牌已在全国市场崭露头⾓。
如云峰酒业、酒中酒集团、⾦⼠⼒酒业、怀庄酒业、糊涂酒业、五星酒⼚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市场竞争⼒强,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其⽣产的品牌产品如⼩糊涂仙、国台、怀庄、酒中酒、百年糊涂、钓鱼台、⽼掌柜等畅销全国各地,有的出⼝到⽇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同时,酿酒业带动了印刷包
装、玻璃制品、瓶盖等酒类配套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酿酒业为主导,酒类配套业蓬勃发展的⽩酒产业发展格局。
2006年,仁怀地区⽣产总值71.5亿元,来⾃酒业的有41.1亿元,达到57.5%;地⽅财政收⼊4.03亿元,来⾃酒业的3.2亿元,达到80%;财政总收⼊17.13亿元,其中酒业15.4亿元,达到90%。
⽩酒产业是仁怀的特⾊产业、优势产业和⽀柱产业,其资源优势集中体现在茅台河⾕酿造优质酱⾹型⽩酒的特殊环境,使茅台这⼀地域品牌具有巨⼤的开发价值。
当前,启动茅台河⾕酱⾹型⽩酒⼯业园区规划建设,把茅台河⾕打造成酱⾹⽩酒基地已具备⼀定条件。
把茅台河⾕打造成为酱⾹型⽩酒的制造基地,充分开发利⽤好“茅台”地域品牌和“中国酒都”地域品牌,倾⼒维护⽀持国酒茅台品牌进⼀步做⼤做强,推进地⽅酒业向集团化⽅向发展,制定优惠政策,⽀持酒类企业做⼤做强已成为仁怀市⽩酒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茅台镇与茅台酒
茅台镇,是著名的“茅酒之乡”,世界名酒“茅台酒”的产地,属“酒都”贵州省仁怀市。
茅台镇,在历史上有过⼏个不同名称演变,最早叫马桑湾,因在⾚⽔河东岸长满桑树得名。
后⼜叫四⽅井,是因为在河东岸有⼀股纯净的泉⽔,世居那⾥的濮⼈部落砌了⼀⼝四⽅形的⽔井,因此⽽改名。
到了宋代才叫茅台。
据查考是因其街后有⼀个历代濮⼈祭祖的圣地——长满茅草的⼟台,当地⼈们⼜称此地叫茅草台,简称茅台。
元朝以后,在县以下分设寨、村、坪、部,正式定名茅台村。
后由于茅台街上修建起万
寿宫⼤庙,在庙内建了⼀座少有的半边桥,因此茅台村也叫半边桥。
⼜因为在⾚⽔河西岸修建了九座⼤庙,并在其中的观⾳寺、灵仙寺、禹王宫内珍藏了三⾯东汉铜⿎,因⽽这三个寺得名三⿎寺,茅台村⼜名云⿎镇。
清代中叶,曾因商业发达⼀度改名益商镇,简称益镇,终因当地群众长期习称茅台难改,因⽽仍更名茅台村。
茅台村在清代乾隆时期,已是黔北重要交通⼝岸,成为“蜀盐⾛贵州,秦商聚茅台”,“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华集镇。
贵州省三分之⼆的⾷盐由此起程转销全省各地,茅台酒亦由此远销海内,名声⼤振,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牌奖后,成为世界名酒之⼀,
茅台村也因此⽽闻名世界。
1932年茅台镇正式设⽴。
中华⼈民共和国成⽴后,仍为茅台镇,1953年仁怀县⼈民政府由中枢镇迁来茅台镇,1958年升为区级镇,1967年仁怀县⼜迁回中枢镇,中枢区区公所迁茅台镇,茅台镇⼜为乡级镇。
茅台镇位于仁怀市城西13公⾥处的⾚⽔河东岸,在寒坡岭下,马鞍⼭斜坡上,依⼭傍⽔。
地处东经106022ˊ,北纬27051ˊ。
海拔400⽶左右,全镇⾯积87.2平⽅公⾥。
交通有公路⾄遵义市、习⽔县、四川古蔺县,⽔路沿⾚⽔河航道⾄合马有⼩型机动船⾏驶,洪汛期可达⾚⽔县城及合江等地。
2005年全镇共计13352户,48252⼈,其中农业⼈⼝30160⼈,⾮农业⼈⼝18092⼈。
农、林、牧、渔总产值6574万元,地⽅财政收⼊1789万元。
贵州茅台酒作为我国⼤曲酱⾹型⽩酒的⿐祖和典型代表,起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元明、成名于清,与苏格兰威⼠忌和法国⽩兰地并称世界三⼤蒸馏名酒。
茅台酒不仅拥有丰富的⽂化内涵,是中国⽂化酒的典范,也是我国唯⼀集绿⾊⾷品、有机⾷品和原产地域产品为⼀⾝的健康⽩酒品牌。
茅台酒特有的品质,来源于茅台镇独特的地理环境。
茅台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三⼤特点。
第⼀个特点是它的特殊的紫⾊砂页岩的地质结构,⼗分有利于⽔源的渗透过滤和溶解⼟层中的有益成分。
据地质调查资料表明,茅台地区的地质,从整体上讲,属侵蚀构造类型。
其地层由寒武系、侏罗系、⼆叠系、第四系等组成。
岩层主要为砂岩和页岩,沿⾚⽔河呈环带状。
由于岩⽯质地⽐较松软,易受外营⼒的风化、流⽔作⽤,常常形成坡陡⾕深的坡地峡⾕地貌,主要为低中⼭和丘陵河⾕。
茅台镇的地质地貌结构主要是侏罗、⽩垩系紫⾊砂页岩、砾岩,形成的时间在7000万年以上,紫⾊砂岩由砂岩夹粘⼟岩组成。
上部夹紫红⾊的砂质粘⼟岩,局部含⾚铁矿和稀少的菱铁矿结核。
⼟壤主要受海拔⾼度和岩⽯风化后成⼟母质的影响,⼟壤分布与地貌关系紧密,因⽽,茅台镇⼴泛发育着紫⾊⼟和紫⾊⽥。
⼟层较厚,⼀般在50厘⽶左右。
酸碱适度,有机质1.5%左右,多粒状结构。
碳氮⽐8-9左右,质地中性。
代换量10-15毫克当
量/100克⼟,盐基饱和度约70-80%,中性⾄微酸性反应。
特别是⼟体中砂质和砾⽯含量⾼,⼟体松散、孔隙度⼤,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由于这种由南向北沿⾚⽔河的紫⾊⼟壤渗透性强,因⽽⽆论地⾯⽔和地下⽔都通过两岸
的红层流⼊⾚⽔河中,即溶解了红层中的有益成分,⼜经过层层渗透过滤,滤出了纯洁⽆毒,⾹甜可⼝清泉⽔。
第⼆个地理环境特点是冬暖夏热⾬量少,最适宜酿酒微⽣物⽣成与敷衍。
茅台镇地处地势低矮的⾚⽔河边,峡⾕地带,两⼭对峙,因⽽形成特殊的⼩⽓候冬暖夏热少⾬。
年均温度达17.40C。
⼀⽉均温6.90C,七⽉均温27.90C。
夏季最⾼⽓温达
39.90C。
炎热季节持续半年以上。
冬季⽓候暖和,温差⼩,霜期短,年平均⽆霜期达326天,最低⽓温2.70C。
茅台镇⽓候的另⼀特点是⽓温年差较⼤,⼲热少⾬,年降⾬量仅有800-1000毫⽶。
⽇照丰富,年⽇照可达1400⼩时,这种夏热冬暖少⾬的特殊⽓候。
最适宜酿酒微⽣物⽣成与敷衍。
特殊的⽓候,加上特殊的紫⾊砂页岩的地质结构,紫泥⼟(紫红⾊⼟壤),使贵州茅台酒⼚周围的空⽓中漂游着⽆数微⽣物群。
这些微⽣物群⼗分活跃和独特,茅台酒主体⾹-酱⾹的形成,就与这些微⽣物群息息相关。
第三个地理环境特点是⽔资源质量特别好。
流经茅台的⾚⽔河是⼀条集灵泉秀⽔于⼀体的河流。
河上滩滩相持,湍急异常,两岸崇⼭峻岭,逶迤起伏,景⾊秀丽。
据科学检测,⾚⽔河⽔质优良,⽆⾊透明,⽆嗅⽆味,微甜爽⼝,含有多种对⼈体有益成分,酸碱适度(pH值为7.2-7.8)。
钙镁离⼦含量均符合要求,硬度为8.46-7.8,特别是此河⽔没有被污染,不但符合饮⽤卫⽣标准,⽽且更是酿造茅台酒的宝贵⾃然⽔源。
三、茅台酒⼚的成⽴与发展
贵州茅台酒⼚集团总部位于贵州省北部风光旖丽的⾚⽔河畔的茅台镇,地处东经106°22′,北纬27°51′,海拔423⽶,现占地⾯积127.27万平⽅⽶。
贵州茅台酒⼚集团由中国贵州茅台酒⼚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全资⼦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等近20家企业构成,集团所涉⾜的产业领域包括⽩酒、啤酒、葡萄酒、红酒、证券、银⾏、保险、物业、科研等。
早在公元前135年,⾚⽔河流域的⼟著先民就酿出了令汉武帝赞誉“⽢美之”的美酒,经过历代酒师2000多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形成了⼀套科学、独特、完整的茅台酒酿造⼯艺体系。
19世纪40年代,贵州仁怀市茅台镇有“成义”、“荣和”、随着改⾰“恒兴”三家私⼈酿酒烧房,其设备⼗分简陋,规模极⼩。
1947年年产量最⾼为60吨,1949年,由于时局聚变,年产酒下降为20吨,⽣产难以为继。
1950年,⼈民政府对私营烧房采取护持的政策,贷款2400元,供应⼩麦3000公⽄帮助恢复⽣产,但由于各种条件太差,⽣产仍⽆明显好转。
1951年,⼈民政府在赎买、没收三家私⼈作坊的基础上,建⽴了地⽅国营茅台酒⼚。
建⼚之初,茅台酒年产量仅为72吨,当时只有职⼯49⼈。
到1977年,通过21年的发展,茅台酒产量达到750吨;1978年,茅台酒的年产量发展到1000吨;1991年,茅台酒年产量突破2000吨⼤关,利税超过亿元。
1992年,⼩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锐意进取,企业进⼊快速发展阶段。
到1995年,茅台酒产量突破4000吨。
1998年,公司⾃全⽅位步⼊市场经济后,始终坚持以改⾰开放为动⼒,以市场为导向,以提⾼经济效益为中⼼,以质量求⽣存,以管理出效益,充分利⽤品牌优势,积极探索出了⼀条具有⾏业特⾊的发展之路。
2003年,茅台酒⽣产突破万吨⼤关。
2005年,在国内⽩酒市场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茅台酒产量达到12500吨,成为销售额最⾼的单品牌⽩酒产品,同时也是全国酒类企业中销售收⼊最⾼的品牌。
然⽽,由于茅台酒独特的酿造⼯艺和不可“复制”的酿造环境,注定了茅台酒的不可“速⽣”和不可“克隆”。
即使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茅台酒仍然⾯临着供不应求的局⾯。
贵州省发展和改⾰委员会黔发改建设[2006]154号⽂已将茅台酒“⼗⼀五”期上万吨茅台酒建设⼯程列⼊了2006年贵州省重点建设项⽬名单,项⽬建设符合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五”发展规划。
根据茅台酒市场销售量逐年递增的趋势及未来市场开发增长潜⼒分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标及产业政策导向,以及各⽅⾯建设条件进⼀步完善所提供的有利投资环境,在原有10000吨/年茅台酒⽣产能⼒的基础上提出2006-2010年“⼗⼀五”期新增10000吨/年茅台酒,到2010年使茅台酒年⽣产规模达到20000吨。
到2015年“⼗⼆五”期再增加10000吨,最终在2020年使茅台酒的年总⽣产规模达到35000~40000吨。
四、茅台酒⼚⼟地利⽤现状
(⼀)⼟地利⽤现状
2005年茅台酒⼚占地总⾯积225.00公顷。
建筑占地⾯积96.50公顷,其中⽣产设施占地⾯积66.50公顷,住宅及办公设施占地⾯积30.00公顷。
⾮⽣产建筑占地⾯积128.50公顷,其中绿化地⾯积38.00公顷,绿化率约占30%,道路、⼴场等空地⾯积90.50公顷。
(⼆)⼟地利⽤变化情况
“七五”期间,茅台酒⼚进⾏了800吨扩建⼯程,新增建设⽤地33.35公顷。
“⼋五”期间进⾏了2000吨扩建⼯程,新增建设⽤地8.00公顷。
“七五”和“⼋五”期间的扩建⼯程的竣⼯投产,使茅台酒的产量从年产1000吨达到4000吨,销售量达到2000吨左右,销售额达5亿多元,为国家创税利2.4亿元。
两次的改扩建⼯程的竣⼯投产,使茅台酒的⽣产、销售、经济效益都⼤幅度增长,创造了历史的最⾼⽔平。
⼚区的建设发⽣了根本变化,职⼯的⽣活福利显著提⾼。
茅台酒⼚由国家⼀级企业上升为特⼤型企业。
“⼋五”期间实施的2000吨/年扩改建⼯程,使国酒规模四年翻了⼀番,⽐建⼚初期增加了55倍,投资效益明显。
“⼋五”期间累计⽣产茅台酒13698吨,是前40年的49.38倍,⽐“七五”期间的产量增长了1.8倍。
“九五”期间⼜实施了2000吨/年的扩改建⼯程,此次⼯程新增建设⽤地2.67公顷。
此次的改扩建⼯程的竣⼯投产,使茅台酒产量达到7300多吨。
到2000年,企业总⽤地规模达到82.53hm2。
1999年11⽉20⽇,企业发起成⽴了股份制企业——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为了实现到2010年新增10000吨茅台酒⽣产能⼒,“⼗五”期间新增建设⽤地142.47公顷,使企业⽤地总规模增加到225.00 hm2。
(三)⽤地效益分析
根据现有收集资料分析,茅台酒企业⽤地地均产量在总产量10000吨前呈不断增加趋势(见表1)。
2005年,平均每公顷⼚区⽤地产量为55.56吨。
最⾼值为2000年,地均产量为88.45吨。
表1 茅台酒产量与⽤地规模
四、建设⽤地预测
贵州省发展和改⾰委员会黔发改建设[2006]154号⽂已将茅台酒“⼗⼀五”期上万吨茅台酒建设⼯程列⼊了2006年贵州省重点建设项⽬名单,项⽬建设符合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五”发展规划。
根据茅台酒市场销售量逐年递增的趋势及未来市场开发增长潜⼒分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标及产业政策导向,以及各⽅⾯建设条件进⼀步完善所提供的有利投资环境,在原有10000吨/年茅台酒⽣产能⼒的基础上提出2006-2010年“⼗⼀五”期新增10000吨/年茅台酒,到2010年使茅台酒年⽣产规模达到20000吨。
到2015年“⼗⼆五”期再增加10000吨,最终在2020年使茅台酒的年总⽣产规模达到35000~40000吨。
按照该规划,结合⽬前企业⽤地情况,采⽤2005年地均产量与最⾼地均产量预测茅台酒⼚企业⽤地情况如表2。
根据上述测算,如果保持2005年⼟地利⽤效益,茅台酒⼚建设⽤地总规模2010年将达到359.97公顷,2015年将达到539.96公顷,到2020年将达到719.94公顷。
如果充分集约和节约利⽤好⼟地,使地均产量达到2000年的88.45公顷,建设⽤地总规模2010年将达到226.12公顷,2015年将达到339.17公顷,到2020年将达到452.23公顷。
表2 茅台酒⼚企业⽤地预测
根据茅台酒⼚发展规划,近期规划新增10000吨茅台酒建设⼯程⽤地范围:东北⾯接现在的新⼚区,西边沿⾚⽔河,南抵⼩河⼝(盐津河与⾚⽔河交汇处),东南以⼩河公路(中华路)为界的可利⽤地范围。
这些区域作为制酒⼚房、制曲房等⽣产设施
的建设⽤地。
马鞍⼭、⽊⽯村、后湾、银滩、⾚⽔河西岸元⽊岩村、上、下坪村⾄观⾳寺,除⾦⼠⼒酒⼚征⽤地以外的可利⽤⼟地约2870亩作酒库及其它辅助⽣产设施⽤地,该期规划建设总⽤地⾯积约需要244.67公顷(3670亩),其中制酒⽣产房、制曲车间、酒库等⽣产设施和辅助设施⽤地约需1098亩。
规划中,⽣产设施⽤地约占36 %,辅助配套⽣产设施⽤地约占10 %,基础设施(含道路、管沟)⽤地约占9%,抗滑⽀挡、场区稳定设施约占4 %,原⽣态保护区域约占9 %,绿化⽤地约 30 %,其他设施⽤地约占2 %。
总⽤地规模将达到496.67公顷,地均产量仅为40.27吨。
远期规划新增20000―25000吨茅台酒⽣产能⼒的⽤地范围:从盐津河⼩河⼝沿⾚⽔河向上游延伸,包括原中华村、坪⼦村、太平村、三个村民组区域内可利⽤的⼟地约626.67公顷(9400亩)。
即到2020年总⽤地规模将达到1123.34公顷,地均产量31.16--35.60吨。
五、⽤地布局及供地分析
根据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在规划年期⽤地的预测:
(⼀)近期(2006年-2010年)规划新增10000吨茅台酒⽣产能⼒,规划建设总控制范围⼟地⾯积约3670亩,其中:
1 、东北⾯接现在的新⼚区,西边沿⾚⽔河,南抵⼩河⼝,东南以⼩河公路为界(现征地界⾄⼩河⼝约800亩需征),这些区域作为制酒⼚房、制曲房等
⽣产设施的建设⽤地。
2 、规划在银滩、马鞍⼭、后湾、⽊⽯村、⾚⽔河西岸元⽊岩村、上、下坪村⾄观⾳寺除⾦⼠⼒酒⼚已征⽤地以外的⼟地约2870亩区域可利⽤⼟地内,进⾏酒库和其他辅助配套⽣产设施建设(其中:马鞍⼭⽚区⼟地已征⽤350亩,现已开⼯建设)。
(⼆)远期(2010年-2020年)规划建设控制总⽤地⾯积约9400亩,可利⽤⼟地⾯积约6090亩。
规划新增2万吨⾄2.5万茅台酒⽣产能⼒。
其规划⽤地范围:从盐津⼩河⼝沿⾚⽔河向上游延伸⾄原中华村、坪⼦村、太平村等村范围内可利⽤⼟地。
以上近、远期规划建设⽤地共871.33公顷(13070亩)。
经分析论证,我们根据茅台镇的⼟地利⽤现状,考虑到新增建设⽤地⽤地条件差,地形坡度⼤等因素,可供给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地,到2010年,可供地244.67公顷,到2020年,可供地626.67公顷。
按照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完全可满⾜该公司⼯程建设的⽤地要求。
但是,根据茅台酒⽣产的环境条件,我们更主张将茅台镇居民进⾏搬迁,以腾出更利于茅台酒⽣产的茅台镇82.73公顷建成区⼟地,结合新增建设⽤地,将茅台酒⽣产⽤地总规模2010年控制在360公顷以下,2015年控制在540公顷以下,2020年控制在720公顷以下,以便于最⼤限度集约和节约利⽤⼟地。
保护茅台地区有限的⼟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