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376《信息系统开发》知识结构图朱胜华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结构
(1)什么是信息?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信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信息循环。
信源:消息的发生者。
信宿:消息的接收者。
载体:传播信息的媒介。(光盘,磁盘等)
通道:信源和信宿之间信息交换的途径与设备。(网络,电视等)
(3)信息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1.可传输性2.可存储性3.可加工性4.共享性5.时滞性
(4)信息技术的主要支柱是什么?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简称3C技术。信息化生产力三要素:人,技术,组织管理。
(5)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决策,决策的基础是信息
(6)信息流与物流的关系?物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则是双向的,信息流控制物流,真正的管理必须包含信息反馈这个环节
(7)管理信息的特点是什么?1.信息量大2.信息来源面广3.信息资源的非消耗性4.信息处理方式与手段的多样性(8)管理信息的分类?
按照加工程度划分:可分为原始信息,加工后的信息和高级信息。
按照决策层次划分: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
按照信息稳定性划分:可分为固定信息(稳定系数≧0.8),相对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稳定系数≦0.6)。
(9)对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是什么?及时,准确,经济,适用
(11)企业组织三个子系统?管理决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作业系统。
(12)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组成? 1.数据及其存储介质2.通信系统3.非计算机的信息收集、处理设备4.规章制度5.工作人员
(13)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1.信息收集系统2.信息存储系统3.问题处理系统4.会话和信息输出系统5.信息管理机构
(14)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1.战略信息处理2.战术信息处理3.业务信息处理4.事务处理
(15)管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布结构的类型?集中式和分布式,集中式的主要优点:1..信息资源集中,管理方便2. 有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3.信息资源利用率高4.系统安全设施实施方便不足之处:1.管理、维护等困难。2.对组
织变革和技术发展的适应性差,应变能力弱。3.不利于发挥用户积极性与主动精神。4.系统比较脆弱,主机出现故障的时候可能使整个系统停止工作。分布式的优点:1.可以根据应用需要和存取方式来配置信息资源。2.有利于发挥用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系统对用户需求变更的适应性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3.系统扩展方便4.系统的健壮性好,网络上一个结点出现故障一般不会导致全系统瘫痪。分布式的缺点:1. 标准,规范不容易统一2. 管理上协调有一定困难。3. 不利于安全保密措施的统一实施。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论
(1)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 1.建设环境的复杂性,现代企业、政府部门结构复杂;需求的多样性,最终用户是各类管理人员;3.建设内容的复杂性,信息量大面宽;4.技术手段的复杂性5.建设需用资源的密集性
(2)系统方法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2.分解-协调原则3.目标优化原则
(2)霍尔三维模型对各类复杂系统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分别是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
(4)早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阶段划分原则不明确。2. 用户参与程度低,缺乏对话。3分析设计工作不深入。4.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采取“自底向上”的方法.
(5)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都完成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成果)。
(6)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 1.用户参与的原则2.“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先规划、分析再设计)3.“自顶向下”的原则4.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原则
第八章:系统开发方法的发展
(1)生命周期法存在的问题?1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劳动密集型的. 2系统开发的整个工作费时过长,难以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3对用户需求的变更不能做出迅速的响应。4一旦系统所处理的问题比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系统的逻辑方案、物理方案和实施工作需要反复探索,或者整个系统建设中的非结构化因素较多,结构生命周期法就很难适应。5维护工作繁重,专门人才紧缺。
(2)企业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种方式? 1 生命周期法(当应用方面的需求可以明确提出并且预计某种需求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保持稳定时) 2 原型法3第四代工具
(3)原型法的基本原理?原型法是一种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并由此生成一个系统或子系统的工作模型,原型法允许用户直接参与和定义系统需求分析,并决定系统将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在大多数情况下,原型法可以帮助定义那些在系统分析阶段较难确定的系统需求,原型的数量根据系统的规模可多可少,有时多达上百个。
(4)建立原型系统的基本步骤?1明确用户基本信息需求。2建立初始的原型系统。3使用原型系统,进一步明确用户需求。4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
计算题:
(一)画数据流图:
(1)找准外部实体,谁发送过来数据,数据最后交给谁。它就是外部实体。
(2)加工:一定是动词+名词,如核对**,检查**,处理**。
(3)一般加工上都有相应的数据存储文件相匹配,如果没有,可以把此加工忽略。
(4)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数据流,如:数据存储指向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指向外部实体(数据存储都是指向加工),外部实体指向外部实体。
(5)画完图之后,根所所画的图,能完整读出题目内容。
(二)决策树
(三)决策表:解题步骤:1决策条件 2 状态 3 决策方案4决策规则
一定要分清:决策条件和决策方案
(四)数据库画E-R模型及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1、若实体间的联系是1:1的:可以在两个实体类型转换成的两个关系模式中,选任意一个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的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2、若实体间的联系是1:N 的:则在N 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加入1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的(主)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3、若实体间的联系是M :N 的:则将联系类型也转换成关系模式,其属性为两端实体类型的(主)键+ 联系类型的属性
这些都是必须要记牢的知识点,请同学们随时带在身上阅读,另外请同学们完成:1:《考纲解读》中的知识解读;2:书本课后练习;3模拟试卷;4老师所发的历届真题;计算题一定要多画多练,做完之后,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联系老师:189****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