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中药》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应用
现代中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尤其在慢性病和调理身体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
中药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中药主要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 药三大类。
02
特点
中药具有天然、安全、副作用小的特 点,同时能够针对个体差异进行调理 ,达到治本的效果。
01
矿物药
矿物药包括矿石、岩石等,如石膏、 滑石等。
05
02
家庭常用中药简介
解表药
解表药定义
解表药是一类能够疏解 肌表、促使发汗,用以 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
药物。
常见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生 姜、荆芥、防风、羌活
、白芷、细辛等。
解表药特点
多味辛,能散能行,具 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
、利水消肿等作用。
适用症状
适用于感冒、咳嗽、风 湿痹痛、水肿、麻疹等
病症。
03
植物药
植物药是最常见的中药,包括草本、 木本、藤本等,如人参、黄芪、黄连 等。
04
动物药
动物药包括虫类、鳞类、介类等,如 蛇、鹿茸、珍珠等。
中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用法
中药的用法包括煎煮、泡水、研粉等 ,不同的药物用法不同,需遵医嘱。
注意事项
使用中药时需注意药物的搭配、剂量 和使用时间,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同 时,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在使用 中药时需特别谨慎。
中药的应用禁忌
孕妇禁用
某些中药对孕妇和胎儿有不良影响,应避免 使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某些中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应避免使 用。
过敏体质禁用
对某些中药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
传染病患者禁用
某些中药可能影响传染病的病情和治疗,应 避免使用。
04
中药的储存与保管
中药的储存环境
干燥
中药应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潮,以 免发霉、变质。
03
02
密封包装
中药应存放在密封性能良好的容器 中,以防潮、防虫、防尘。
防止鼠咬虫蛀
中药应存放在老鼠和虫害不易接近 的地方,以防鼠咬虫蛀。
04
中药的防潮防虫措施
使用干燥剂
在存放中药的容器中放入适量的干燥剂,以吸收多余的水分,防止药材受潮。
定期晾晒
对于容易受潮的中药材,应定期晾晒,以保持干燥。
放置防虫剂
人阴助阳等 作用。
适用症状
适用于各种虚证,如气虚、血虚、阴 虚、阳虚等,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 气短、体倦乏力等症状。
03
中药的应用与配伍
中药的煎煮方法
煎药器具
煎药用水
煎药火候
煎药时间
煎药量
选择砂锅、瓦罐等非金 属材质的器具,避免使 用铁、铜等金属器具, 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 药效。
中药的配伍原则
君臣佐使
相须相使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配伍 ,君药为主药,臣药为辅助药物,佐药为 协助药物,使药为引导药物。
选择药性相近、作用相须的药物进行配伍 ,可以增强疗效,发挥协同作用。
相畏相杀
十八反、十九畏
选择可以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 的药物进行配伍,以降低药物毒性。
避免使用相反、相畏的药物进行配伍,以 免产生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
常见温里药
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 花椒等。
温里药特点
多味辛、性温热,具有温中散 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等作 用。
适用症状
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 痛、呕吐泄泻等症,也可用于
阴寒内盛之心腹冷痛等症。
补益药
补益药定义
补益药是一类能够补益正气,增强人 体抗病能力,以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 。
常见补益药
《家庭常用中药》 ppt课件
目 录
• 中药基础知识 • 家庭常用中药简介 • 中药的应用与配伍 • 中药的储存与保管
01
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的起源和历史
01
起源
中药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商朝。
02 03
发展历程
中药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从最早的简单药物应用,到秦汉时期的《神 农本草经》,再到唐宋时期的《唐本草》和《和剂局方》,逐步形成了 完整的中药体系。
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或纯 净水,避免使用热水或 开水,以免影响药效。
先武火后文火,根据药 物性质和用途调整火候 ,保证药液充分煎煮。
根据药物性质和用途调 整煎煮时间,一般中药 煎煮20-30分钟,解表 药、清热药煎煮时间较 短,滋补药、安神药煎 煮时间较长。
根据药物性质和用途调 整煎煮量,一般中药煎 煮2-3次,每次煎煮量约 为150-200毫升。
清热药
01
02
03
04
清热药定义
清热药是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 用的药物。
常见清热药
石膏、知母、栀子、黄连、黄 芩、黄柏、金银花、连翘等。
清热药特点
多寒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 解毒、滋阴除蒸等作用。
适用症状
适用于温热病邪入气分或脏腑 郁热所致的壮热、烦渴、咳嗽
、目赤咽痛等症。
温里药
温里药定义
温里药是以温里散寒为主要作 用的药物。
阴凉
中药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最好存放在阴 凉通风的地方。
清洁
中药的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防止灰尘和杂 质的污染。
通风
中药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空气不 流通导致的药材受潮、发霉等问题。
中药的保管方法
01
分类存放
中药应按照药材的种类、性质和用 途分类存放,避免相互影响。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中药的储存情况,如发现 异常应及时处理。
在存放中药的容器中放入适量的防虫剂,以防止虫蛀。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清扫中药储存环境,保持卫生清洁,以防害虫滋生。
感谢观看
THANKS
现代中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尤其在慢性病和调理身体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
中药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中药主要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 药三大类。
02
特点
中药具有天然、安全、副作用小的特 点,同时能够针对个体差异进行调理 ,达到治本的效果。
01
矿物药
矿物药包括矿石、岩石等,如石膏、 滑石等。
05
02
家庭常用中药简介
解表药
解表药定义
解表药是一类能够疏解 肌表、促使发汗,用以 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
药物。
常见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生 姜、荆芥、防风、羌活
、白芷、细辛等。
解表药特点
多味辛,能散能行,具 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
、利水消肿等作用。
适用症状
适用于感冒、咳嗽、风 湿痹痛、水肿、麻疹等
病症。
03
植物药
植物药是最常见的中药,包括草本、 木本、藤本等,如人参、黄芪、黄连 等。
04
动物药
动物药包括虫类、鳞类、介类等,如 蛇、鹿茸、珍珠等。
中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用法
中药的用法包括煎煮、泡水、研粉等 ,不同的药物用法不同,需遵医嘱。
注意事项
使用中药时需注意药物的搭配、剂量 和使用时间,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同 时,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在使用 中药时需特别谨慎。
中药的应用禁忌
孕妇禁用
某些中药对孕妇和胎儿有不良影响,应避免 使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某些中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应避免使 用。
过敏体质禁用
对某些中药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
传染病患者禁用
某些中药可能影响传染病的病情和治疗,应 避免使用。
04
中药的储存与保管
中药的储存环境
干燥
中药应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潮,以 免发霉、变质。
03
02
密封包装
中药应存放在密封性能良好的容器 中,以防潮、防虫、防尘。
防止鼠咬虫蛀
中药应存放在老鼠和虫害不易接近 的地方,以防鼠咬虫蛀。
04
中药的防潮防虫措施
使用干燥剂
在存放中药的容器中放入适量的干燥剂,以吸收多余的水分,防止药材受潮。
定期晾晒
对于容易受潮的中药材,应定期晾晒,以保持干燥。
放置防虫剂
人阴助阳等 作用。
适用症状
适用于各种虚证,如气虚、血虚、阴 虚、阳虚等,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 气短、体倦乏力等症状。
03
中药的应用与配伍
中药的煎煮方法
煎药器具
煎药用水
煎药火候
煎药时间
煎药量
选择砂锅、瓦罐等非金 属材质的器具,避免使 用铁、铜等金属器具, 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 药效。
中药的配伍原则
君臣佐使
相须相使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配伍 ,君药为主药,臣药为辅助药物,佐药为 协助药物,使药为引导药物。
选择药性相近、作用相须的药物进行配伍 ,可以增强疗效,发挥协同作用。
相畏相杀
十八反、十九畏
选择可以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 的药物进行配伍,以降低药物毒性。
避免使用相反、相畏的药物进行配伍,以 免产生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
常见温里药
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 花椒等。
温里药特点
多味辛、性温热,具有温中散 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等作 用。
适用症状
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 痛、呕吐泄泻等症,也可用于
阴寒内盛之心腹冷痛等症。
补益药
补益药定义
补益药是一类能够补益正气,增强人 体抗病能力,以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 。
常见补益药
《家庭常用中药》 ppt课件
目 录
• 中药基础知识 • 家庭常用中药简介 • 中药的应用与配伍 • 中药的储存与保管
01
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的起源和历史
01
起源
中药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商朝。
02 03
发展历程
中药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从最早的简单药物应用,到秦汉时期的《神 农本草经》,再到唐宋时期的《唐本草》和《和剂局方》,逐步形成了 完整的中药体系。
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或纯 净水,避免使用热水或 开水,以免影响药效。
先武火后文火,根据药 物性质和用途调整火候 ,保证药液充分煎煮。
根据药物性质和用途调 整煎煮时间,一般中药 煎煮20-30分钟,解表 药、清热药煎煮时间较 短,滋补药、安神药煎 煮时间较长。
根据药物性质和用途调 整煎煮量,一般中药煎 煮2-3次,每次煎煮量约 为150-200毫升。
清热药
01
02
03
04
清热药定义
清热药是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 用的药物。
常见清热药
石膏、知母、栀子、黄连、黄 芩、黄柏、金银花、连翘等。
清热药特点
多寒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 解毒、滋阴除蒸等作用。
适用症状
适用于温热病邪入气分或脏腑 郁热所致的壮热、烦渴、咳嗽
、目赤咽痛等症。
温里药
温里药定义
温里药是以温里散寒为主要作 用的药物。
阴凉
中药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最好存放在阴 凉通风的地方。
清洁
中药的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防止灰尘和杂 质的污染。
通风
中药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空气不 流通导致的药材受潮、发霉等问题。
中药的保管方法
01
分类存放
中药应按照药材的种类、性质和用 途分类存放,避免相互影响。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中药的储存情况,如发现 异常应及时处理。
在存放中药的容器中放入适量的防虫剂,以防止虫蛀。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清扫中药储存环境,保持卫生清洁,以防害虫滋生。
感谢观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