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近似数评课-范文模板 (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近似数评课
篇一:近似数评课稿
《近似数》评课稿
张希鹏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聆听了赵老师执教的《近似数》。
面对给位老师,特别是赵老师。
我的内心很是惶恐,不敢说点评,那我就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与实施方面谈一下我的几点认识,说出来与大家探讨,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
特别是赵老师不吝批评指正。
1、教学目标落“实”。
纵观本课的教学,可以看到赵老师很好地完成了本课预定的教学目标,即使是
今天的学生群体,也都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掌握。
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寻找
近似数的过程,感受了近似数的价值,经历了探究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过程,
理解了求近似数的方法,这样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都得以顺利的
完成。
估算是新课程中十分重视和加强的内容,而求近似数是进行合理估算的知识基
础之一。
但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把认识近似数的目标仅仅指向为估算教学服务,而是把建立数感也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
不能看出这一目标的达成。
2、教学设计朴实。
本节课是本册教材起始单元,属于数与代数这一领域的内容。
教师在备课和上
课的过程中没有因为学生对近似数的知识不生疏,而使近似数的产生的过程,
近似数的价值及如何求近似数等内容流于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师朴实的设
计中处处渗透着教者的细心。
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据的实际意义,在自主学
习的过程中体会近似数的
意义,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课的主题
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生活中的常见数量,二是测量的数据。
教材之所以以这
样的内容作为主题情境图,就是要学生感受到不仅数据会根据需要求近似数,
即使在测量中由于测量的工具,测量的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误差,所
以其产生的测量数据也是近似数,从而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数的实际意义,也为
学生的数感建立做了很好的铺垫。
本课教师紧紧抓住这一主线,充分而全面的
展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没有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主题情境,而是
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如对主题图的取舍,对植树棵树的改变以及为学生的学
习设置适度的障碍等等。
赵老师引领学生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数据,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根
据这些特点来分类,体现了分类的标准在分类中的作用,这不仅渗透了分类的
数学思想,抽象出准确数和近似数,同时也建立了数感。
我们还注意到,教师
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学生所搜集的近似数,如用“左右”、“多一些”、“少一些”和大约来表示近似数,和对“约
等于15万”的不同表达方式等,这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和教师搜集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背景数据。
因
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
的程度就越高。
所以学生对自己所搜集数据的分类,对教师出示的数据的分析,再对自己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等内容使得近似数概念的产生以及近似数产生的
必要性、价值、概念本身等教学
重点就得以突出。
再之后教师出示了经过自己处理过的教材主题图,让学生感
受到现实生活中会根据需要对数据求不同的近似数以及求近似数的方法,本课
的教学难点的出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同时这样也使学生初步感受了“四舍
五入法”出现的必要性,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正是由于教者对教材的朴实、细致、清晰的分析,教学的有效性才得以顺利达成。
篇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
杨秀珍
今天,听了杨惠琳老师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节课,心里有些想法,现
在把这些想法写出来。
先说说这节课的三个难点:1,虽然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但相隔这么长时间,况且在后来的学习中,又
不怎么用到这一知识,所以,学生已有的经验淡忘了;2、对于例题中“精确到十分位”这样的数学术语,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不容易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即使学生读懂了题意,理解了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也必须熟练掌
握“四舍五入”这一技术。
弄清楚要看十分位下一位百分位上的数决定是舍还
是入。
学生会误以为精确到十分位就是将十分位上的数四舍或五入。
不掌握技
术要领,题目要求一有变化,学生会像无头的苍蝇,不知从何下手。
3、是遇到需要连续进位的。
如:将0.996保留两位小数。
这里有两次向前进“1”第一次是因为千分位上是6,比5大要向百分位进l;第二次是因为百分位上9加上进来的l,满十写0向十分位进1。
两次进1,原因却各不相同。
特别是第二次进1,由于小数加法的内容位于本单元之后学习,因此,这又是一个难点。
有的学生不理解进位的原因,在后面练习中遇到题目中有数字9的,就会不管三七二
十一,都往前进1。
在学生面前,学生
当然不容易学懂。
整节课下来,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借助旧知,探索新知。
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求整数的近似数的知识有内在
的联系,充分借助这一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
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行大胆的猜想,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知识的
迁移作用。
新课前的复习中,想办法唤醒学生对以前知识的记忆:如56640=( )万 327900000=( )亿56640≈( )万327900000≈( )亿复习中,唤起学生“用四舍五人求整数近似数方法”的回忆,明确求“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时,要看万(或亿)后面一位干位(或千万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
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课学习内容“继续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保留一位小数
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这个环节我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先
引出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
之后,学生就顺势理解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
数的意义,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在求近似数的方法上,首先教学保留整数,在这里当学生理解什么是保留整数
之后,我放手让学生试着求出其近似数,并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从课堂反馈
情况看,学生基本上能在同伴或老师的帮助下求出近似数。
之后,就大胆放手
让学生求出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
在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中,有效地掌握了
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在比较中,使知识得到升华
在求出近似数后,引导学生比较得到的近似数哪个更接近准备数,在比较中,
学生顺势明白了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比较二:掌握了求近似数的
方法后,出示例题主题图,追问“为什么他们两人说的不一样,是不是谁说错
了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保留位数不一样,得到的近似数自然不一样。
比较三:近似数1和1.0,在比较中,充分让学生理解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新授中要由浅入深,逐步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1.教学“试一试”,初步掌握“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2.教学例题第1个问题,再次体会“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3.教学连续进位的题目,进一步积累经验。
4.比较取近似数1.5和
1.50方法的不同,感知近似数1.50比1.5更精确。
然后提问:近似数1.50末
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5.结合板书,总结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3、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
整节课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以一个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
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使学生感到亲切、轻松,能主动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