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特别是2009年以
来,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迅速,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都有大幅度的增加,目前已经设置了39种专业学位研究生[1]。
根据最近中央提出的促进经济
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其中就明确提出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
力度,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2015年以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
生将占研究生总招生的50%以上,我国已初步形成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
型研究生各占半壁江山的总体格局。
然而,随着国内各高等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基于现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常见问题包括
以下几类[2,3]:1、招生生源未能严格按预定要求进行,导致社会对专业
学位研究生的认同度低,导致招生生源质量下降;2、高校中学术型硕士
和专业型硕士通常实质上采用一套培养方案,导致在培养环节上未能体
现专业学位培养的特点;3、师资队伍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实践能力有
待提高,未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4、学位论文中工程特征不突出,实践
方面存在薄弱环节;5、校企间人才交流机制随意,无法建立长效对接机
制,产学研活动开展不足,高校以外的因素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制定工作的参与活动过少,联合培养的机制和平台还极为缺乏。
基于目
前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国今后专业学位研究
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服务需求、提高质量。
因此有必要开展面向
具体高校与具体产业企业群之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和
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立足国家和重庆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根据重庆市政府2015-2020
年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总体布局[4],在构建1000亿液晶显示产业的进程中,探索如何在市属高校中开展面向具体产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
地和培养机制方面研究和实践工作,为新兴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专业型人才,成为一项尤为紧迫的任务[5]。
一方面,高校作为目前专业学
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机构面临着新形势与新挑战[6]。
如何利用好国家经
济发展中的大好机遇、如何把高校自身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以及如何
利用好整个产业链中的资源,如何让培养的专业型研究生更接地气,更
受用人企业的欢迎,这些课题都是关乎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
量、目标、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
而另一方面,因液晶显示企
业群大部分都是刚刚引进到重庆本土的,相关技术(或服务)型研发平
台和高新技术人才都极为缺乏,单靠企业自身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平台
和人才短缺问题,如何利用好重庆本土的高校科技资源,成为液晶显示企业群的必然选择。
结合市属高校和液晶显示企业群两方面的具体需求,
在重庆邮电大学与液晶显示企业群中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培养机制研究工作是具有现实依据的。
以重庆邮电大学(简称重邮)作为实施单位,由于该校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省部共建重点大学,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在产学研方面工作表现突出,是国家“2011计划”核心协同高校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
学校研究生教学工作包含了从硕士
生-博士生-博士后完整体系,是川渝地区唯一的省(市)属“中国国家奖学金”高校。
近年来,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逐渐上升,目前在8个领域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教学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通过与相关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人才的方式,允许企业合格人才进入高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企业中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训基地,以实习和短期培训的方式直接进入相关企业获得动手锻炼技能的机会等。
参考文献:[1]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4-8.[2]王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6):56-59.[3]王永波,曹新明,顾姗姗.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协同与系统研究.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
:144-145.[4]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重庆日报,2015.6.18.
[5]液晶面板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重庆市科委决策咨询重大专项,2015.12.[6]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及管理办法,大工研发[2015]27号,2015.[7]王艳,罗元.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11):134-134.[8]胡章芳,潘武,罗元,王艳.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28):36-37.高校与企业群之间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培养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王小发 (重庆邮电大学 400065)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55-01
一、概念的界定
1.教师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一词源于2006年欧盟向各成员国推荐的关于核心素养的建
议案。
该议案将核心素养定义为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
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核心素养是个体
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必需的素养。
核心素养的内
涵体现在以下三组关系中:
(1)核心素养与能力。
从内容上看,素养包含了能力,它比能力含
义更为广泛。
因为它是知识、能力、态度之整合与情境间的因应互动体
系。
它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更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
核心素养建立在素养的基础之上,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是少而精的。
(2)核心素养与素质。
苏联斯米尔诺夫主编的《心理学》给素质下了如下定义:人不是生来就具有某些能力的。
天生的东西只能是机体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其中具有最大意义的神经系统、脑的特点,叫作素质。
这样的界定在俄罗斯心理学界历经50年而未变。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出版的一部心理学辞典有这样的描述:素质是神经系统和脑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
这些特点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如此定义的素质可以称之为基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曾德平 刘红久 (湖南省新邵县酿溪镇中学 422900)
【摘 要】 教师核心素养的表述有多种,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倡导的教育发展理念,可以将它的内涵概括为:创新素养、协调素养、绿色素养、开放素养和共享素养的养成。
本文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视角,阐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教师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55-01
教育研究
本素质或先天素质,它是教育的必要基础,不能构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而核心素养则是在素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关键的能力。
(3)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
核心素养的界定应当具有唯一性、渗透
性、整合性。
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
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
这是因为在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
性与多样性的特征。
可见核心素养相比较于学科素养,更为宏观和通用,
它既来源于具有学科本位性质的学科素养,又高于学科素养,整合特性
更明显。
反之,如果教师仅有学科素养,而核心素养匮乏,则会独守一
隅,行之不远,只能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成果之项背。
2.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
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主要从教师四大核心素养的视角阐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二、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1.基于创新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具有创新精神,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意识与精神:其一是强烈
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以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科学方法、提高课
堂效率为己任,视“波澜不惊的课堂”为天敌,坚守破而后立的原则,并时刻置自己于革新的潮头。
可以说,这样的教师始终走在创新路上。
其二是敏锐的研究意识。
新生事物的出现、课堂生成问题的捕捉、学生
成长的需要等等都是教师观察、感知、思索的对象,就像弗莱明发现青
霉素能杀菌一样偶然中蕴含着必然。
其三是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教育
需要一点点地思考,一点点地实践,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只有牢
固树立“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信念,才能在践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的路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因此,教师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
的研究意识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中,不断积淀创新素养,才能促进教
师专业成长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协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改进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处理好三个问
题。
一是对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审视与辨析。
二是对新旧课堂教学模式
的甄别与接轨。
三是对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架构与丰富。
处理好这三个问
题无不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协调素养。
协调素养主要体现为教师应做好
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充分考虑师与师之间、生与生之间、
地域之间的异同,柔化三者的矛盾,求同存异,取其精华,最终促使三
者协调一致。
这样才能在自然的过渡中使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落地生根,
从而拓宽实践空间,增强实践后劲。
因此,教师只有在不断对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审视与辨析、对新旧课堂教学模式的甄别与接轨、对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架构与丰富过程中,不断积淀协调素养,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协调发展。
3.基于绿色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不应仅体现在语言上,更应切实将之融进意识深处,付诸于行动。
所有以牺牲学生快乐与幸福、以压榨学生时间求取学习成绩进步的做法都要坚决摒除。
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着眼“绿色、阳光、发展”的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目的。
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不仅仅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短期效应,更是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能受短期效益蒙蔽而使“绿色”变色,使“发展”蒙尘。
因此,只有秉承“绿色阳光、终身发
展”的理念,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绿色素养,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健康发展。
4.基于开放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博大胸襟。
乐于接纳是一种学习的姿态,善于接纳是个人学习与进步的方法,居高临下只能导致故步自封。
教师工于接纳的开放素养需要四种功夫:批判性接纳、主题式辨识、系列化整
合、综合性践行。
目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花样迭出,各种学说论断层出不穷,各派专家言说铺天盖地,无一不对教师的工于接纳的开放素养构成严峻挑战,因此,教师在乐于接纳的同时还要善于接纳,学会批判性接纳,去粗取精,把握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精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淀开放素养,助力于自身的专业成长进步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束语从教师可持续发展出发,着眼于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实践的需求,根据新的教育发展理念,探索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以期对推动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实践,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1]傅兴春.试论教师的核心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1:3-5.[2]孙双金.谈谈教师的核心素养[J].小学语文教学,2016,10:1.[3]王伟.新课改理念下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J].华夏教师,2016,10:77.统计学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在金融发展、营销管理、投资理财等
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更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休戚相关。
在高职院校
开设这一专业也是与时代发展相接轨的表现,就目前发展而言,金融已
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
一、理论教学中的弊端
各院校使用的统计学课本大同小异,普遍重视系统的理论性,对统
计学原理追根溯源,剖析极深,但是对实践的要求却比较少,这无形中
给教师和学生带来错误的导向,让许多教师选择抱着书本讲理论,学生
的兴致不高,听课质量明显走低[1]。
另一方面,教师对于理论教学的研
究也不够深入,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职称评定、晋级升迁上,讲课只是照
本宣科,缺乏联系时代发展的过程,知识体系陈旧,对学生的学习没有
指导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本身的
孤立。
统计学离不开金融、会计等学科的补给,但是高职院校的课程内
容中并没有将这些内容加以融合,为综合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这也
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理论无法指导实践的原因。
二、教学载体与主体的改良
(一)提高教材使用价值
教材是学科理论学习的基础,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
该选用更为契合的教材,尤其在地域特征、学科特点、学生特点等方面加以考虑。
更主要的是,高职院校要具备自主研发课程的能力,对于一些发展势头较好的学校,可以将本校的特色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制定出配套教材,将全新的学科理念,教师的科研成果,以及管理、金融等知识有所选择的加入到教材之中,制定出科学、完备、系统性强的统计学课本。
(二)优化教学方式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于教学有一定的惰性,尤其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没有优化的过程,教学形式也显得陈旧呆板,这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意义[2]。
为此,教师本身要提高自己的素养与能力,在设置课程和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新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非闭门造车,止步不前。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发展的执行者,作为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努力的重要性,而不是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学校和老师。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职院校要多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并采用考评的方式,让学生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找到学习中的短板,加深对统计学的理解,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三、外部方式的去粗取精(一)细化培训方式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业务能力的有效延伸。
这就要求学校在高职院校《统计学基础》课程改革思路分析
■周 宇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5000)
【摘 要】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尤其注重学生与职业发展的接轨,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应用的教育弊端,改变陈旧的学科思想,利用技术、培训等手段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文化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教育;统计学;弊端;思路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