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梅县东山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梅县东山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面小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
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硬币。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
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
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
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
那边太黑了。
”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待得时间太长了。
”
祖父和祖母结婚几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
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
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
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
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是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
为了孩子,她把自己的家当典当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样子。
“离远点,我身上臭!”她老人家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
可是她老了,病了。
她所有的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不得不由家人为她擦洗身体。
每当这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
一生的尊严和坚守,噼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晚。
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
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
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祖母大限将至,在那幽深的黑夜里,尚且咬牙活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挥霍生命?
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
她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
现在想想,祖母临终的眼里,一定是看到了祖父,嘴边才绽开了一朵莲花。
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蜡烛。
倾听黑暗的蜡烛,时而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
夜里的云朵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天空。
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父亲因担心“那边太黑”而要等出灵的时候再点着蜡烛,以便为“我”奶奶照个亮儿,这说明父亲是一个迷信、愚昧的人。
B.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的情节与葛朗台临死前抢夺十字架的情节,可谓异曲同工,都反映了主人公心为物役、难舍俗世的性格。
C. 本文从祖母逝世起笔,正文运用了大量的插叙,回忆祖母一生的艰辛,结尾回扣祖母逝世。
全文既有整体勾勒,又有细节刻画,做到了首尾呼应,韵味丰富。
D. “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苦难”拟人化,形象地说明苦难一旦被战胜,就可以带给你幸福的道理。
2. 小说在刻画祖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以“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崇德观念发端较早,可追溯至史前神话时期。
不过,较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则是在西周以后产生的。
在《周书》《诗经》等相关典籍中,“德”字频频显见。
探究分析可知,重德思想在周代的政治、伦理、宗教等各个领域中均有体现,成为统治阶层高度认可的政治管理理念。
春秋战国以来,经过孔孟及其后学的进一步阐释与发扬,“德”之思想深入人心,成为有道君子的人格特质,“崇徳立本”已然成为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
从两汉至近代,崇徳、重德思想更是成为经济、人才、教育等诸多领城的重要价值理念。
历史事实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崇德智慧是经久不衰、熠熠生辉的。
在中华传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先哲对“德”观念的自觉採讨是在天道与人道的互动中展开的。
古圣先贤对于“德”观念的认识与深讨经过了由“行”到“性”、由“外”至“内”的发展。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人道、人德处于不断的升格过程中,与之相伴而来的,是人之主体性、能动性、实践理性的不断觉醒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先哲认为人之“仁与义”之德足能与天道之“阴与阳”、地道之“柔与刚”并列而论,但人之所为在于仿照天之“健”而“自不息”、效法地之“坤”而“厚德载物”,在于“与天地合其德”。
在中国先贤看来,上天有好生之德。
因此,人与天地“合德”的根本目的在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即通过尽己之性、成己之德而助天道之生生不息、大化流行,并不是无限扩张人欲而征服自然。
先哲之所以强调人要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就是因为深信天、人之间是可以通过德”来沟通的。
这是盂子所讲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也是张载所讲的“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其间虽有“敬德”“仁德”“诚德”“礼德”之侧重点的不同,但先哲修德正已、敬天法道的宗旨是从未政变的。
这种高度弘扬人德而又始终对天德葆有畏之心的天人和谐思想,既是中华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独有特质,更是中华文化历经变故却延续不衰的根源所在。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先哲探讨“德”观念的根本旨归在于治国安邦、平治天下。
《尚书・尧典》中说,尧帝明察洞达、谦逊宽和、光辉明亮,能够发扬美好的徳性,从而和睦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邦。
在这样一个施政序列中,在上位者的“克明復德”是“亲九族”“平章百姓”的先决条件,其根本指向正在于治理国家、协和万邦。
(摘编自倪富静《崇德立本的重德传统》)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历史长河中,崇德观念在变化,崇德的价值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B.虽然人们的所为在于与天地“合德”,但是人的道德思想与天地之道是可以并论。
C.由“行”“外”到“性”“内”的认识,体现了先贤们自觉探讨“德”观念的方式。
D.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人与天地“合德”的根本目的在于治理国家、协和万邦。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崇德观念的发展历程。
B.文章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崇德立本的重德传统。
C.文章强调了修德正己的原因和崇德立本的宗旨,但并未明确具体做法。
D.文章以尧帝因美德平天下的事例,强调了上位者要“克明俊德”的观点。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崇德观念源于神话,在西周以后发展成为较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并成为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
B.守护绿水青山的过程,也是人们发挥自己天性,成全美德的过程,并由此实现了“与天地参”的目标。
C.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诚信是天之道,追求诚信是人之道,所以人们要不断地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D.作者认为孟子和张载关于“德”的表述虽然存在差异,但都体现了以修德来达到天、人沟通的理念。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未来7年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
2018年4月19日,针对中兴被美国“封杀”的问题,商务部表示,中方密切关注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2018年4月20日,中兴通讯发布关于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的声明,称在相关调查尚未结束之前,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执意对公司施以最严厉的制裁,对中兴通讯来说极不公平,“不能接受”!
2018年5月,中兴通讯公告称,受拒绝令影响,本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已无法进行。
(摘编自“网易”“新浪”“凤凰网”)材料二:
芯片贸易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逆差的最大“黑洞”。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最近几年集成电路进口额均超过2000亿美元,甚至长期超过石油进口额。
2017年,这一数额达到了2601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逆差达到最高值的1932.6亿美元。
StrategyAnalytics分析师杨光表示,危机肯定会刺激自主芯片产业的发展,但想依靠国产芯片帮助中兴
渡过危机确实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芯片行业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投入,而且有些必要的学费恐怕也是绕不过去的。
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内,比如SG开始这几年,国内芯片恐怕还是要靠国际市场供应。
(摘编自《“芯痛”背后国产芯片征途漫漫,“中国芯”短板何在》,《新京报》)材料三:
美国商务部日前对中国中兴通讯公司采取出口管制措施。
这一事件给中国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促使科技界和更多企业以更长远眼光,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不断追赶的态势愈发突出,在不少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
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量子通信、探月工程、可燃冰开采等诸多方面,中国都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成就足够令人自豪。
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以及中国日益迸发出来的科技创新潜力,值得充分肯定。
当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走向世界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掣肘。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釜底抽薪”。
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
”这一在深刻洞察基础上发出的自强之声,应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念兹在兹的信条,让中国科技企业发展根基更牢固,步伐更坚实。
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坚持不懈的深入研发,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
在芯片、发动机等很多方面,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业,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有这样,不管是“狼来了”还是“狼走了”,都能从容应对。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相信,国外的封锁从来阻挡不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
外人越是“卡脖子”,我们越要加速厚植创新土壤,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
回顾历史,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一系列重大科技进展,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多时候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突破,是立足自身、自强不息的结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会因为某一方的技术封锁而选择自我封闭。
在持续深入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会加强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其中自然也包括科技领域的共同进步。
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坚定如初,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中国加快追赶世界前沿科技的步伐。
中国科技当自强,靠花钱买不来核心技术。
在充分认清与强国差距的同时,我们要对自身的成绩和发展潜力有充分认识,更要满怀信心,迎难而上,实现更多更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改动)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商务部在调查结束后激活拒绝令,工业与安全局对中兴通讯施以严厉制裁,对此,中兴公司认为极不公平,难以接受。
B.中兴只凭国产芯片的力量来渡过危机并不现实。
有人表示,危机会刺激国产芯片产业的发展,但芯片依赖国际市场供应的局面暂时不会改变。
C.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有重大突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成就令人惊讶,中国在全球一部分高科技领域已经实现“并跑”乃至“领跑”。
D.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多时候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突破,是立足自身、自强不息的结果。
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重大科技进展,大都如此。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4月至5月发生的“中兴事件”,表明了中国高科技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不会一帆风顺,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发展就会受到掣肘。
B.集成电路进口额长期超过石油进口额,可见,芯片贸易在中美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着巨大逆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的高科技企业要时时警醒。
C.中国有意愿融入世界,正加快追赶世界前沿科技的步伐,在持续深入的开放中,中国会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包括在科技领域实现共同进步。
D.我们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既要认清与强国的差距,也要对自身成绩和发展潜力满怀信心,从而实现更多更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9.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别是什么?针对不足,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劢,字敬德,渤海落人也,齐太尉、清河王岳之子也。
幼聪敏,美风仪,以仁孝闻,为齐显祖所爱。
年七岁,袭爵清河王。
十四为青州刺史,后改封乐安王。
性刚直,有才干,甚为时人所重。
斛律明月雅敬之,每有征伐,则引之为副。
迁侍中、尚书右仆射。
及后主为周师所败,劢奉太后归邺。
时宦官放纵,仪同苟子溢尤称宠幸,劢将斩之以徇。
太后救之,乃释。
刘文殊窃谓劢曰:“子溢之徒,言成祸福,何得如此!”劢攘袂曰:“今者西寇日侵,朝贵多叛,正由此辈弄权,致使衣冠解体。
若得今日杀之,明日受诛,无所恨也。
”文殊甚愧。
既至邺,劢劝后主:“五品已上家累,悉置三台之上,因胁之曰:‘若战不捷,则烧之。
’此辈惜妻子,必当死战,可败也。
”后主不从,遂弃邺东遁。
劢恒后殿,为周军所得。
武帝见之,与语,大悦,因问齐亡所由。
劢发言流涕,悲不自胜,帝亦为之改容。
授开府仪同三司。
高祖为丞相,谓劢曰:“齐所以亡者,由任邪佞。
公父子忠良,闻于邻境,宜善自爱。
”劢再拜谢曰:“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谤”高祖甚器之,以劢检校扬州事。
后拜楚州刺史,民安之。
先是,城北有仆子仆庙,其俗敬鬼。
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
劢叹曰:“子胥贤者,岂宜损百姓乎?”
乃告谕所部,射此遂止,百姓赖之。
陇右诸羌数为寇乱,朝廷以劢有威名,拜洮州刺史。
下车大崇威惠,民夷悦附,其山谷间生羌相率诣府称谒,前后至者,数千余户。
豪猾屏迹,路不拾遗,在职数年,称为治理。
后遇吐谷浑来寇,劢遇疾不能拒战,贼遂大掠而去。
宪司奏劢亡失户口,又言受羌馈遗,竟坐免官。
后卒于家。
(节选自《隋书·高劢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谤/
B. 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谤/
C. 励/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谤/
D. 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男子二十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 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沿用。
汉成帝建始四年,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
C. 我国古代根据亡者社会地位不同,对亡者“死亡”的称谓由高到低依次为薨、崩、不禄、卒、死。
D. 伍子胥是楚大夫伍奢之子,父亲为楚王所杀,后他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劢性格刚直,嫉恶如仇。
他要斩杀专弄权术的苟子溢,并表态若能杀他,纵然明天被杀也无憾。
B. 高劢仁孝忠良,深受器重。
他自幼被北齐显祖宠爱,得以进爵和封官;后又屡被隋高祖委以重任。
C. 高劢见解独到,建言献策。
他先是向后主提出取胜的方法,又给周武帝、隋高祖进言,均受到采纳。
D. 高劢安定百姓,甚得民心。
他任楚州刺史时禁止滥祭,任洮州刺史时治理有方,深受百姓的信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斛律明月雅敬之,每有征伐,则引之为副。
(2)陇右诸羌数为寇乱,朝廷以劢有威名,拜洮州刺史。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发崇让宅紫薇①
李商隐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②。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別离休更开。
桃绶③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④。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⑤裁。
[注]①此诗乃诗人离开洛阳崇让宅前夕,于秋雨之中观紫薇有感而作。
②轻埃:细小的灰尘,比喻蒙蒙细雨。
③桃绶:桃花,绶是丝带,以系官印。
④章台:战国秦官名。
⑤上苑:指京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独看”二字,既写出诗人的孤独无人相伴,也写出紫薇的寂寥无人欣赏。
B.颔联写出作为欣赏客体的紫微与作为欣赏主体的诗人间似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情。
C.颈联写含情的桃花、绵绵的柳枝,与紫薇相映生辉,传递出诗人依依不舍之情。
D.本诗感事抒怀,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同时借物喻人,显得含蓄蘊藉,情意深沉。
15.本诗尾联有何含义?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与哲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
(5)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劝学》)
(6)《过秦论》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阅读下面的漫画《儿孙满堂》,请对漫画讽刺的现象进行简要评说,并有针对性地拟制一则公益广告词。
要求:评论语言连贯得体,不超过70字;公益广告词生动形象,不超过30字。
(1)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益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5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1)班阳光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
该生学习成绩倍儿棒,综合素质优良。
一直荣任我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
希望该生能得到贵大学的抬爱。
特此推荐。
××中学
2020年3月19日(1)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2)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4)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5)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全国,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前几天,这句经典台词赫然出现在某中学校长的开学典礼讲话中。
对这句台词,人们不以为然。
有人认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有人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有人认为“善假于物,因人成事才是明智之举”……
请以“命运法则”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以上观点的看法,文章要体现出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综合考查小说的主题和技巧的能力。
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
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
A项父亲要求出灵时点燃蜡烛,说明父亲理解“我”的奶奶,不能据此说父亲是迷信、愚昧的;B项心为物役、难舍俗世并不是祖母的性格;D项应为比喻修辞。
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一般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主要是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本文集中体现在回忆祖母经历时提到的独自养大父亲和叔叔、不愿别人擦洗自己的身体、不愿喊叫惊醒儿孙等细节;侧面描写主要是作者或其他人对祖母的评价,如“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尊严和坚守”、“忍着疼痛”等。
把这些信息分类整合,从不同角度概括出祖母的性格特征。
点睛: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妙处以及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标题的内涵,抓住关键字词分析技巧或体会其深层含意。
“倾听黑暗的蜡烛”很明显用到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