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 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同步练习4 新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同步练
习4(新人教必修二)
一、选择题
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
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
读图,完成下题。
1.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2022年北京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
据此回答以下2题。
2.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
3.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4.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城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D.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据此回答以下2题。
5.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②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
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④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贵糖集团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了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如下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7.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
A湖南 B广西 C黑龙江 D山东
8.该产业链中,主导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B技术 C市场 D原料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据此回答以下2题。
9.该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A生态农业 B订单农业
C有机农业 D精准农业
10.该农业生产模式
A往往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B农田与鱼塘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C发展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性生产
D每年需进行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
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
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
据此回答以下2题。
11.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业
12.下列关于“循环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惟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二、填空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颁奖会。
材料二某工业园区“生产链”示意图。
材料三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1)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能发现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工业园区存在着这样一个工业“生态链”,这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产物。
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3)读材料三,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
14.下面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图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查,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
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
1978年% % % % %
2022年% % % % % 1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请你就M地农业发展方向阐述自己的观点。
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 B
2.B
3.B
4.【答案】 B
5.C
6.B
7.B
8.D
9.A
10.B
11.D
【解析】循环经济对农业而言,就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并且对资源能够循环利用。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农业是一种生态农业,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养桑树,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循环经济。
12.A
【解析】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很多,循环经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二、填空题
13.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反映了目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
材料二中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材料三从宏观层面展现了循环经济的意义。
答案:(1)这三家企业均属污染型的企业。
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现象。
(2)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合理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
14.解析:1该地为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改善表现为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增加,减少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少。
2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质产品等。
答案:1原因: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轻。
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小。
2①沟谷低洼地区发展养鱼业;②缓坡土层深厚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等种植业;
③陡坡发展果园和林业;④发展农业观光旅游;⑤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⑥
防治水土流失,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单产;⑧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⑨培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
任答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