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中历史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9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目标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属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历史(Ⅱ)“经济成长历程”模块,专题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的内容,本课的课标要求为:“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制定本课的教学及学习目标如下:
二、知识分析
岳麓版教材在高中历史教材的各个版本中难度偏高,缺省必要的背景资料,前后知识框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很明显,所以吸引同学的地方不多,以往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比较枯燥。
对本课些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知识。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代表人物、代表企业、洋务企业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洋务运动评价、结果及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都有详细的讲述。(见本文档最后的附图)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讲述了甲午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没有讲述。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中已经接触的知识,要注意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先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通过学习鸦片战争后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以及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同化游牧文明的史实,使学生体会“落后民族总是被先进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一历史规律,从而感悟农业文明的进步性以及融入工业文明大潮的必要性;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在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感悟反思历史,以史为鉴,变革发展。
1.知识与能力:
(1)学生通过教师出示的材料及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能够理解并能描述近代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的含义;并通过教师出示的材料总结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的影响。
(2)学生通过填充表格记忆洋务企业的相关知识,通过比较“古代工业”和“近代工业”的生产手段能够说出“近代工业”的特点;并通过企业特点比较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的异同点。
(3)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概括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及发展过程中的阻力、处境及处境的根本原因;通过阅读教材相关段落,概括推动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因素。
(4)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列举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等史料,通过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话阐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对中国政治、阶级关系、思想等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组图片感知、回顾所学。
(2)调动所学知识明确“近代中国”的时间范围;根据教师的讲述,理解“经济结构”这一历史概念。
(3)以文明史观为指导,通过教师提供的多媒体素材,感知近代中国社会经结构变动的表现,分析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期间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提取有效信息得出相关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处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我在本课中主要使用了QQ截图;格式工厂;“狸窝狸窝全能视频转换器”Movie Maker等软件,进行了PPT制作,辅助教学。
二、重点难点
重点:①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②民族工业产生、初步发展的时间及原因③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及处境。
难点:①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的含义②近代工业的特点③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
三、课时:1课时
四、课型:新授课
二、学生分析
为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分析学情如下:
一、学生分析
本堂课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整体氛围比较活跃,但由于中考考试制度的影响,学生历史知识的基础比较薄弱,对一些专业的术语和历史概念缺乏了解。比如,对经济结构、传统经济结构、近代企业、民族工业等概念,学生比较陌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进行阐释,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术语。而高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呈现,比较喜欢多媒体的形式,本课理论分析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主题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讲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本课是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4课,前面3课分别讲述了西方“工业文明崛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历史事件,即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以及工业革命。以工业革命为标志,西方工业文明崛起,这成为西方在和东方的较量中最终胜出的主要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崛起后对外扩张,对固守农耕经济的中国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引起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而本课讲述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即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社会经济方面的变化。后面一课为“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是对本课中提及的民族工业在民国时期发展状况的介绍。因此,本课内容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生预习环节,利用学生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自主预习。在导入环节主要运用了QQ截图选择了合适的图片,利用PPT,制作了图片联播,并运用”格式工厂”将背景音乐转化为MP3形式;在讲授民族工业时,从网上下载视频,利用狸窝狸窝全能视频转换器”Movie Maker等进行了视频的剪辑.
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图片感知加上背景音乐渲染了课堂气氛,感染了学生情绪。
(4)学生通过民族工业产生条件的合作探究以及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意识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情景体验及陈启沅相关视频,切身感受近代民族资本家创办企业的艰难及多元追求,从而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从而感悟民族独立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