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改善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状态、生活质量的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改善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
状态、生活质量的效果
董艳艳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肺栓塞患者中对其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60例老年肺栓塞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老年肺栓塞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护理干预;老年肺栓塞;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33.115.02
肺栓塞是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科危重症,具有发病迅速、高漏诊率、低检出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关研究表明[1],给予老年肺栓塞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肺栓塞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30例。

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小学以下学历20例,小学以上学历10例;年龄62~79岁,平均(65.83±1.81)岁。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1~80岁,平均(65.96±2.85)岁;小学以下学历18例,小学以上学历12例。

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访视、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同时准备好手术治疗的相关器械和药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措施为:①根据患者的年龄、家庭、文化程度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②在患者入院时,带领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和病友,使其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抗拒感,并定期开展健康宣教。

③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

④播放患者喜爱的轻音乐,使患者舒缓身心,转移注意力。

⑤鼓励患者家属多来探视患者,并积极参与到护理当中。

⑥为患者讲解幽默有趣的小故事,定期组织患者散步、下棋、打太极拳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作为评价标准,分数越高则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表[2]进行评定,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关系、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2结果
2.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为(36.29±2.68)分,抑郁评分为(37.54±3.37);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42.29±2.68)分,抑郁评分为(43.54±3.37)分,研究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组别生理状况社会关系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研究组(n=30)94.42±3.27a92.15±3.17a90.46±2.73a96.13±2.43a 对照组(n=30)87.22±2.4684.27±4.1281.49±3.7687.23±1.22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下转117页)
3讨论
当前来看,化疗仍然是治疗肿瘤的核心方式,但一旦肿瘤和糖尿病集合到一起形成糖尿病合并肿瘤疾病,治疗过程就变得更加困难了[2]。

另外,化疗过程一般会影响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含量,进而深层次的紊乱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平衡,引发严重的糖中毒或者其他并发症的产生。

所以,糖尿病合并肿瘤疾病的治疗过程必须注意护理措施。

本次试验中,观察组中的46例患者均进行了综合护理,试验后发现,实验观察组中患者引发并发症的概率为8.30%,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中的并发症概率38.21%;且实验观察组中整体的拆线数据和住院数据均明显优于实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护理过程将心理疏导作为护理重点,不仅仅大大增强了患者抵抗疾病的决心,而且从本质上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关研究证明,综合护理过程从心里角度、身体角度以及健康角度为患者提供了合理的康复环境,再加上医护人员多年的护理经验,从疾病根源缓解了病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本次研究,医护人员借助优越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最合理的护理策略。

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在短时间内完成拆线工作,大大减小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恢复过程,可在之后的护理模式中大幅度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倩,颜秀娟,孙艳,等.糖尿病肾病患者个体
化综合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3):359-362.
[2] 姜月秋.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
影响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4):117-118.
本文编辑:赵小龙
3结论
肺栓塞多发于老年人,受疾病的折磨,加上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大幅度降低,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严重阻碍,不利于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3]显示出护理的重要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析其原因: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护理模式,注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主要体现为:首先,采用健康宣传手册和播放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诱因、手术方式等知识,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其次,加强病房巡逻,主动与患者沟通,通过心理沟通和指导,实时了解和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积极鼓励与支持,同时采用亲切、和蔼的语气向患者讲述手术治疗成功的相关案例,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最后,为患者讲解趣味故事、播放轻音乐等,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由于受到样本量、时间等因素限制,本研究未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对老年肺栓塞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素梅.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肺栓塞患者心理状态
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9):11+13.
[2] 黄燕.心理护理干预改善肺栓塞老年患者抑郁情绪的
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6):102-103.
[3] 杨丽.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状
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04):413-416.
本文编辑:李豆
(上接11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