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孔子,礼乐文明 精神才大白于天下,所以,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
B。文化之间的“和谐”变成“战争",与涵融它们的礼乐文明体系这一母体被解构、被打破有关。
C。因为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所以儒学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新时代,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进而重建儒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重建复兴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的礼乐制度源自殷商的祭祀礼仪,据文献记载,经过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
A项,“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错,由原文“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可知,周代的礼乐制度直到西周中叶才正式完成,此时已不是“周公”,所以不是由周公建构完成。
B项,“儒家学派……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错误,由原文“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可知,是“孔子”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而不是“儒家学派"。
D.新时代,如果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礼乐文明就会重建复兴。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论证话题错误,本文论证的是“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作者的逻辑是礼乐文明内蕴于儒学,所以前面用来较多的篇幅二者的关系,并对孔子“仁"“礼"关系做了分析,因而,要重建复礼乐文明,须从儒学入手,而儒学从近代以来又遭遇两方面的变化,故而作者最后期待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这也是作者对标题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为了挖掘更多工程师人才,大疆创新从2015年开始独立策划执行RoboMaster机器人比赛。每一年的比赛,大疆的花费支出大概在8000万元人民币.连续4年,大疆已为此花费3亿元。
目前,通过集成深度学习技术,大疆无人机产品已经实现了自动检测识别及人物手势分析,工业和消费级无人机也拥有了自动控制、定位导航、拍照摄影等功能,尤其是加入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后,定位精度、拍摄效果以及交互方式等都取得了巨大突破。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一旦礼乐文明体系本身被解构,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被打破,它们便失去了和平共处和交流会通的思想文化平台,“诸神的和谐”也就被“诸神的战争”所代替,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明变迁所特别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途径.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
A.本文以近代以来儒家发生的两方面变化为现实前提,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
B。这篇文章主要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严密的逻辑,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C。第三段重点论述的是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认识:互为前提,互摄和相互成就。
D.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式结构,分析了礼乐文明与儒家学说,各种外来文化的关系。
江西省防总秘书长、水利厅副厅长徐卫明将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形容为“水上无人机"。在发生群众被洪水围困在江心洲或有人落水的情况时,操作人员可将外形像小艇的救生机器人投入水中,在岸上用平板电脑或控制器对它进行操控.机器人快速到达指定地点后,一次可以救助三到四个人。
新防汛装备的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应急抢险救援的机动性和时效性,有助于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还改变了以往使用锹、镐和编织袋肩挑背扛的“肉搏式”抗洪。
(摘编自《广东无人机持续领跑创新》,南方网2018年8月24日)
材料三
近些年,中国销售给其他国家的无人机数量迅猛增长。这种发展态势令美国深感不安。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一直被美国造无人机霸占,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在无人机行业的统治地位构成了威胁,因为中国有能力生产更多与美国无人机媲美的产品,而且价格相对更低。
(摘编自《从“人工巡堤”到“水上无人机”:科技助力南方防汛抗洪》,新华网2018年7月20日)
材料二
北京时间8月23日晚上10时,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品发布会在美国纽约举行,推出的全新便携式无人机备受业界关注。
作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领头羊,根据IDC的数据统计,大疆创新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七成以上的份额。近几年来,大疆创新的销售额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大疆销售额为59.8亿元,2016年销售额为97.8亿元,2017 年销售额达到175。7亿元,同比增长8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记者近日从江西省防汛部门了解到,江西省防总采购了5台可适应城区、农田等不同区域的大型排涝设备,以及7台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等新型防汛抢险物资.
地处鄱阳湖畔的江西省南昌县地势低洼,洪涝灾害多发。两年前,南昌县就启用无人机巡查汛情,投入大型多旋翼飞行器和固定翼无人机助力防汛抗洪,让防汛抗洪更加精准高效.
持续引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与大疆创新对技术创新的高研发投入密不可分.“目前,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占公司一半,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15%左右。"大疆创新总裁罗镇华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今年7月,大疆创新的创始人汪滔和其导师李泽湘教授获得了2019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大奖,这一奖项是全球工程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
A项,结论绝对化。
C项,原文是因果推导,选项的开头变成了并列关系。
D项,原文只是说“关键所在”,不能推导出这一绝对化的观点。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D项,“形成于”错,“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经过长期激进的反传统而被摧毁,丧失了社会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儒家本身的思想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义理转向,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据文献记载,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所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
B。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
C。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表现为礼丧失仁的基础,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丧失化民成俗的功用.
D。中华天下体系形成于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市场份额的扩大与美国严格管控美国造无人机的政策不无关系。1987年,美国签署了《导弹技术控制制度》,要求签署国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以及加大出口控制,这样做旨在防止导弹和无人机大规模扩散。根据这一协议,飞行距离超过185英里,载重超过1100磅的无人机被定义为巡航导弹。美国MQ1捕食者和MQ9收割者均可以载重3000磅以上,因此属于美国严格管控的对象。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