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老子,姓李名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其学说对中国哲学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B.按照隋唐以来定型并逐渐流行开来的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

譬如《老子》《孟子》《庄子》就被列入了子部。

C.《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朱熹为其做了章句,为《论语》《孟子》做了集注,合编为《四书章句集注》。

D.《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晋灵公不君》就选自《左传》。

2.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

B.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
..不隐书法:记事的原则
C.之其所哀矜.而辟焉矜:怜悯,同情
D.博学之,审.问之审:问
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对于如何立身处世,老子强调的是“谦虚”“不争”和“柔弱”。

在论述的时候,他喜欢拿自然现象作例证。

比如,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来称
扬“柔弱”。

B.董狐写“赵盾弑其君”因为在董狐看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赋”,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

而孔子对董狐的写法表达了遗憾,孔子认为赵盾是“为法受恶"。

C.孔子说“小人长威戚”,因为小人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这样的人不可能成为君子。

D.《渴见水》这个寓言式的故事告诉我们:制定长远的目标,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
放弃一切努力。

4.下面对课文中的重要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行文中不仅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而且还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等,间接地表达作著的主观看法。

C.“中庸”就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和方法达到的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

D.“顿悟”是禅宗的一个法门,与渐悟法门相对。

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

顿悟主要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书出版界普遍认为,童书出版目前已进入“蓝海时代”。

原因,日益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对于教育和儿童阅读投入的日趋重视,为童书市场的扩容提供了强大支撑。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803.2亿元,其中
童书占整个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比达到24.64%,未来或仍会继续上升。

不过,市场繁荣之下,危机和问题也同样突出。

跟风出版、“伪书”横行、盗版猖獗。

反映到前端创作,则是和追求眼前利益明显。

童书“早熟”,创作者理念存在偏差,甚至个别童书堪称“有毒”,这些都不容忽视。

为童书市场的乱象和问题开出药方,像加强版权保护力度,建设更完善的创作激励体系。

呼吁改革创作理念等,都有必要。

但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未必被重视,或需要有更严肃的体认。

比如,童书创作、推广的功利性,固然有着市场的利益驱动,但也与大环境下功利化的教育观念直接相关。

用专业人士的话说,无论是创作者、出版者乃至推广者,都把童书当成包治百病的功能性饮料。

在这种思维和出发点主导下的童书创作与出版,其结
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童书的创作理念,以及社会如何定义童书的作用,都与教育理念密切相关。

如果教育本身充满功利,那么寄望童书市场能够自我“纯洁”起来的设想,则无异于。

童书创作和童书出版的生态,( ),而是一个社会版权保护水平、教育思维、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形塑的产物。

明晰这一点就可知,要改变童书市场鱼龙混杂、原创不足、
的局面,不仅需要创作者和市场的努力,更是社会多方面共同演进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显而易见滥竽充数缘木求鱼急功近利
B.昭然若揭鱼龙混杂南辕北辙见利忘义
C.昭然若揭滥竽充数南辕北辙见利忘义
D.显而易见鱼龙混杂缘木求鱼急功近利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童书市场的乱象和问题开出药方,像提高版权保护力度,建立更完善的创作激励体系,呼吁改变创作理念等,都有必要。

B.为童书市场的乱象和问题开出药方,像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建立更完善的创作激励体系,呼吁改变创作理念等,都有必要。

C.为童书市场的乱象和问题开出药方,像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建造更完善的创作激励体系,呼呼改变创作理念等,都有必要。

D.为童书市场的乱象和问题开出药方,像加强版权保护,建立更完善的创作激励体系,呼吁改善创作理念等,都有必要。

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来就不是一种因素决定的B.从来就不是-种孤立的社会景观
C.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行为D.是一种必须兼顾社会利益的商业活动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水艺术,一直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特殊的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

一方面,在中国经典人文艺术的生长延续中,“山水”从古至今,尤其是魏晋以来,就以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表现形态进入源远流长的中华艺术史视野,进而演进为历代文人画家生命厚度与精神长度的象征。

另一方面,“山水”因其矗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独创性,因其坚固地附着并恪守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河床,使得山水艺术之深远、广博及其“超于象外之意旨”,在近现代以来“西风东渐”的中西文化激荡碰撞、交往中,呈现出独特的中华文化蕴含与审美价值。

事实上,不仅“山水”命题在中国文明史、哲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山水艺术与山水审美,同样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据着核心位置。

有学者曾言,早期的中国山水艺术审美观,大致可分为儒家的象征式山水观、道家的非对象性山水观、魏晋的情感化山水观三类。

我们倘若抽离于自然山水本身,可以看到,这三种自然山水“创造”模式,本质上蕴含了古人对自然生命、社会文化的不同维度、层次的体察和感知。

在历史中发展的中国山水绘画的高度艺术性与深厚人文性,造就了山水绘画承载人们对中华文化所产生的感知变化的可能性,因此在山水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山水艺术与哲学、宗教、思想乃至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超越于上述关系的艺术“审美性”与精神“超验性”。

从人文视角看,中国山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人文精神特点:其一,山水艺术汲取了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之精髓,尤其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并融会贯通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文脉之中,具有特殊的思想文化渊源、人文内涵特征以及传统哲学框架中“画道”的烙印;其二,山水艺术注重艺术形式的整体构建与写意构筑,注重自然万物的密切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由“哲理”延伸拓展到“艺理”层面,即重视创造性与心性的交融互动,突破技艺与手法的限制,使其艺术表达展现出既多元一体、又丰富纷呈的面貌;其三,山水艺术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营造及文化品格,如自然生命和谐的情景审美、风景即心境的意象审美、形神兼备的气韵审美等等,构成了中国式山水艺术审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美学特质,也使其成为日臻完善、深具影响的艺术种类。

当然,应当看到,中国山水画经历了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当下已进入到信息化、互联网、多媒体乃至人工智能新时代,世界文化交流语境和社会发展背景都发生了深刻变革。

作为置身新时代的山水画研究者、传承者、创作者,必须要保持文化上的警醒与自觉,必须要秉持艺术上的自律与创造,必须要葆有精神上的反思与追求。

那么,我们必须面向传统山水艺术的发端源头,在时间的流变中守住山水艺术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底线;我们还要保持和发扬山水艺术长期形成的品质与特征,在空间的格局中拓展山水艺术的正大气象与审美底线。

这两个方面的整合与归一,方能实现传统中国山
水艺术的当代转化,方能凸显当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个性与顽强生命力,也才能有足够的度量来吸收消化时间河流中的新文化、新艺术基因,凝结成“山水”命题的当代意义与人文艺术精神旨归。

(摘编自蔡劲松《山水艺术与中华人文精神》)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至今,“山水”以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表现形态进入中华艺术史视野,成为历代文人画家的生命厚度与精神长度的象征。

B.山水绘画的艺术“审美性”与精神“超验性”,使得山水绘画能够承载人们对中华文化所产生的不同维度、层次的感知变化。

C.山水画研究者与传承者只有保持文化上的警醒与自觉,秉持艺术上的自律与创造,葆有精神上的反思与追求,方能应对变革。

D.传统山水艺术的当代转化,其关键在于我们能够守住山水艺术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底线,拓展山水艺术的正大气象与审美底线。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重要性和独创性两个方面分析,指出了“山水艺术”值得深入探讨的意义所在。

B.文章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论证了山水艺术具有“审美性”和“超验性”文化特征。

C.文章阐述山水艺术蕴含中华文化精神,不用形象修辞,条分缕析,理性品格突出。

D.文章提及“西风东渐”、文明变革等现象,均为论述“实现山水的当代转化”张本。

10.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评价中所持观点与本文观点不符合的一项是
A.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青绿山水独树一格,将道教对养生、长生的追求凝聚于色彩之中,这表明宗教对山水绘画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B.文与可擅画山水,更擅画竹。

其画竹时必先把握竹子的整体形象和精神实质,做到胸有成竹,其过程蕴含的美学特质与山水艺术有相通之处。

C.《富春山居图》后段,黄公望把秋天的树画出了繁华落尽的感觉,将亡国之痛消解于山水中,此时的山水乃是画家心境的外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

D.苏轼曾言:“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山水画,画境与诗境同高,诗境与自然相和,其以写意的方式表现了创造性与心性的交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亚马逊大火已经燃烧了3周,我现在才知道。

”推特用户@tyswizzlcc的推文写
道,这条推文还配了两张大火熊熊浓烟蔽天的图片。

它被转发了约50万次,在微博和Q0空间上,类似的转发和说法也层出不穷。

后来证实,图片一张拍摄于1989年,另外一张则是2012年,分别在2007年的《卫报》和2012年的《自然》杂志上可以看到。

社交媒体上普遍常用的数据来自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该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已经发生了超过7.2万起火灾,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80%。

乍一看数据确实可怕,再加上“已经烧了3周”,似乎对亚马逊的森林的破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

但实际上自1970年起,几乎每年的8月,亚马逊都会发生火灾。

8月是亚马逊流域的旱季,降水的减少带来火灾的高发,在雨季开始后,火灾活动就会逐渐停止。

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尽管火灾的数量创下了纪录,但火灾的总覆盖率实际上低于每年这个时候的平均水平。

“由于旱季的到来,7月和8月的活动通常会增加。

许多人用火来保持农田和牧场,或为其他目的清理土地。

通常情况下,活动在9月初达到高峰,11月前基本停止。

根据英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全球火灾排放数据库上的图表显示,巴西的火灾活动远低于2003年至2006年期间的峰值,略低于2016年的“百年一遇”干旱时期。

也就是说,如果以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今年的火灾活动确实又大又频繁。

但如果不仅仅与过去几年相比,而是与过去15年相比,或者与全球火灾活动的同期水平相比,今年亚马逊森林的火灾活动根本没有社交媒体上说的那么严重,且实际上毁坏的雨林数量比往年还少,只不过火灾数量看起来多。

(摘编自马妮《这场“浩劫”纯粹靠编!亚马逊今年火灾远小于2016和2005
年),2019年8月26日《时代周报》) 材料二:
图1:2012~2019年,亚马逊火灾数量的逐天数据
图2:2012~2019年,亚马逊火灾辐射功率的逐天数据
注:以上为美国宇航局发布的用于火灾探测的卫星工具记录的2012年以来的亚马
逊火灾的相关数据围,2019年数据止于2019年8月16日。

(选自曹培信《通过NASA卫星,带你看真实的亚马逊火灾》,2019年8月27日《大
数据文摘》) 材料三:
尽管网络引用图片确有错位造假现象,但这些照片的拍摄地点仍大多在巴西,也就是说,森林火灾始终是巴西不可忽略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而这与政府的政策引导是有看直接关系的。

以眼下为例,亚马逊大火引发的网络争议使巴西深陷国际舆论危机,其实真正引爆舆论的,还是博索纳罗上台以来忽视环保的政策方向和他在此次大火危机公关中的失当态度。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巴西全境火灾发生次数约为2013年同期的两倍。

此类森林火灾确有旱季天干物燥的气候原因,但更与森林砍伐、畜牧用地扩张等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甚至大部分火灾的直接起因都不是自然因素,而是人为导致。

自上台以来,博索纳罗不仅宣布巴西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还为发展经济大力松绑环保政策,计划进一步开发亚马逊雨林,支持农民砍伐雨林制造更多耕地,并以此创造条件,吸引外资。

这一系列政策早已引发国内外忧,此次亚马逊大火点燃了国际环保人士对博索纳罗长久以来的不满,也就不难理解了。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固碳地之一,其大部分位于巴西。

然而在历史上,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高砍伐率也是巴西致使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而巴西对于雨林的保护和碳排控制的观念并非始终如一,其本身的环境政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一从20世纪80年代初几乎只专注于发展,到21世纪初大多数人具备更强的环保意识。

如今,巴西依旧面临着发展和环保的选择题。

在近年经济低迷的背景下,这种纠结心态进一步显现,以至于博索纳罗逆数十年积淀而行的反环保政策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相关利益部门的响应。

据当地媒体报道,博索纳罗23日已授权巴西军队参与林火扑救
工作,并公开表示“亚马逊大火不应引发针对巴西的国际制裁”。

有当地环保人士呼吁称,希望博索纳罗对这场仍在燃烧的大火的反思不止于国际制裁,而是能够重新考虑雨林保护的长远意义和经济发展的眼前之利的关系。

(摘编自张峻榕《亚马逊雨林大火遭“全球声讨”,“烧出”巴西困境》,2019年8月24
日《文汇报》) 1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已有数据看,亚马逊地区火灾数量与火灾辐射功率的关系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B.从2019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亚马逊地区火灾数据呈现出异常上升的特征。

C.2012--2019年,亚马逊地区火灾数量逐日渐增,增势先慢后快,年底达到峰值。

D.2012~-2019年,亚马逊地区上半年火灾辐射功率总体上不断上升,但增势不强。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网络媒体上关于2019年亚马逊地区火灾的说法并不是“纯粹靠编”。

B.历史地看,2019年亚马逊地区火灾没有有的人说的那么大,但也并不小。

C.2019年亚马逊地区火灾的直接起因包括但不限于新政府的经济政策引导。

D.博索纳罗的反环保政策虽有数十年积淀,但巴西环保力量仍在积极阻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幅画
宗璞
戊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

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物字据。

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代替的是张挂失条,而连这挂失条也不见了。

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走罢,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

我们高兴地捧了字画回家。

一共五幅,两幅字三幅画,一幅幅打开看时,甚生感慨,现只说这三幅画。

三幅画均出自汪曾祺的手笔。

老实说,在1986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

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

40年代初,西南联大同学上演《家》。

因为长兄钟辽扮演觉新,我去看过戏。

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

一是高老太爷过世后,高家长辈要瑞珏出城生产,觉新在站了一排的长辈面前的惶恐样儿。

哥哥穿件烟色长衫,据说很潇洒。

我只为觉新伤心,以后常常想起那伤心。

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夫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有那老更夫的模样,耳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时光一晃过了40年。

80年代初,《钟山》编辑部要举办太湖笔会,从苏州乘船到无锡去。

万顷碧波,洗去了尘俗烦恼,大家都有些忘乎所以。

汪兄忽然递过半张撕破的香烟盒纸,上写着一首诗:“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人枕边书。

”我曾要回赠一首,且有在船诸文友相助,乱了一番,终未得出究竟。

而汪兄这首游戏之作,隔了5年清晰地留在我记忆中。

1986年春,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灵动不俗。

得知乃汪兄大作时,不胜惊异。

又有一幅极秀的字,署名上官碧,又不知这是沈从文先生笔名。

杨先生则为我的无知而惊异,笑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实在是的,我常处于懵懂状态,这似乎是一种习惯。

不过一经明白,便有行动,虽然还是拖了许久。

初夏时,我修书往蒲黄榆索画,以为一年半载后可得一张。

不想一周内便来了一幅斗方。

两只小鸡,毛茸茸的歪着头看一串紫红色的果子,很可爱。

果子似乎很酸,所以小鸡在琢磨罢。

这画我喜欢,但不满意,怀疑汪兄存有哄小孩心理,立即表态:不行不行,还要还要!
第二幅画也很快来了。

这是一幅真正的赠给同行的画,红花怒放,下衬墨叶,紧靠叶下有字云:“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临风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

曾嘱裱工保留此洞,答称没有这样的技术。

整个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却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

父亲看不见画,听我念诗后,大为赞赏,说用王国维标准来说,这诗便是不隔。

何谓不隔?物与我浑然一体也。

这时我已满意,天下太平,不再生事。

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又寄来第三幅画。

这是一幅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另涂白。

只觉一股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

一行小字:为纪念陈澄莱而作,寄与宗璞。

把玩之际,不觉欷歔。

谢谢你,汪曾祺!
澄莱乃我挚友,和汪兄也相识。

50年代最后一年,澄莱与我一同下放在涿鹿县。

当时汪兄在张家口一带,境况比我们苦得多了。

一次开什么会,大家穿着臃肿的大棉袄在塞上相见。

我仍是懵懵懂懂,见了不认识的人当认识,见了认识的人当不认识。

澄莱常纠正我,指点我这人那人都是谁:看我见了汪兄发愣,苦笑道,汪曾祺你也不认识!澄莱于1971年元月在寒冷的井中直落九泉之下,迄今不明缘由。

我曾为她写了一篇《水仙辞》的小文。

现在谁也不记得她了,连我都记不准那恐怖的日子,汪兄却记得水仙花的譬喻,为她画一幅画,而且说来年水仙花发,还要写一幅。

从前常有性情中人的说法,现在久不见这词了。

我常说的“没有真性情,写不出好
文章”的大白话,也久不说了。

性情中人一定写文章,而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

汪曾祺的戏与诗,文与画,都隐着一段真性情。

三幅画放到1987年才送去裱,到1988年春节才取回。

在家里翻手提包,那挂失条竟赫然在焉。

我只能笑自己的糊涂。

(有删改) 13.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回忆了挚友汪曾棋三次赠画的始末及其逸事,在浓墨重彩的叙述和描写中展现了汪曾祺多才多艺、真实坦诚的性情中人的形象。

B.“小鸡思果图”仿佛一个涉世不深的人在品味人间的酸甜苦辣,观察和思考着社会与人生,汪曾祺借这一可笑的形象,暗暗嘲讽实璞单纯幼稚。

C.“红花墨叶图”恬淡、活泼和热烈,既是汪曾祺豁达、真诚特性的自然流露,同时也堪称宗璞性情的映射,更有对友人和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许。

D.第二幅画上的空白处有烟灰留下的一一个小洞,“我”送裱时“嘱裱工保留此洞”,意在有机会提醒汪曾祺注意身体,体现了对挚友的关爱之情。

14.有人用“结构为文,浑然天成”来评价《三幅面》,请据此简要分析文章的思路。

15.有人认为,文章所写内容并不限于三幅画,但以“三幅画”为题,远胜“汪曾祺其人”“我与汪曾祺”等标题,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

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

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①,甚有宠。

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

是时,傅昭仪子定陶恭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

建昭之后,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②音乐。

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

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

若乃器人③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④甲高于匡衡,可相国也。

”于是上嘿然而笑。

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

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

太子既至前,不哀。

上大恨日:“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上以责谓丹。

丹免冠谢上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