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代文学(四)近代文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
三、近代后期其他散文:康有为、谭嗣同、严复、 林纾、章炳麟
第三节 近代的词
一、近代前期的词 1、周济与常州词派
张惠言为常州词派的开山之人,提倡比兴,主 张以婉约的风格隐曲地表现士大夫的幽怨之情。 周济是近代前期常州词派的重要继承者,提出 “诗有史,词亦有史”。
(一)“诗界革命” 1、产生背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需要,也 是近代进步诗歌潮流进一步的发展。 2、口号的提出:在戊戌变法前一两年,梁启 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 的口号。 3、提倡的诗风:旧风格含新意境(梁启超语) 4、代表人物:黄遵宪(“诗界革命”的一面 旗帜)
(二)黄遵宪及其诗歌创作 1、黄遵宪的生平 黄遵宪(1848-1905),字 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 广东梅州人。光绪二年 (1876)举人。历任驻日 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 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 湖南按察使等职 。积极参 与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失 败后,辞职回乡,仍热心 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 1905年病逝于梅州。
(3)主要人物:
(4)艺术特色:
3、《儿女英雄传》 (1)作者文康
八旗世家出身 历任多职 以何(玉凤)、安(骥)二家冤案为由展开情节 积善世家的发皇史 封建道德说教 纲常名教观念 庸俗人生理想 切近世态人情 市井细民喜闻乐见的评话形式
(2)主要情节:
(3)思想缺陷:
第一次提出“专为下等社会写照”的命题
4、林译小说
引进风格流派的概念
诱发现代性爱意识的觉醒
小说史地位:
中国小说新旧嬗变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媒介
影响了“五四”一代风流人物,如鲁迅、郭沫若、周作人等
二、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1、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封建社会崩溃前 夕的官场解剖
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书中人物多以真人真事为蓝本
(三)龚自珍的散文创作 1、分类:
政论文:“以经术作政论”、“往往引《公羊》 义讥切时政,底排专制” 。 小品文:借题发挥,寓言方式。如《尊隐》、 《病梅馆记》等
2、特点:
思想内容:批判的眼光,政治的高度 表现方式:散行中有骈偶,简括中有铺陈 语言特点:瑰丽古奥
二、 “诗界革命” 与黄遵宪
(二)《己亥杂诗》与龚自珍的诗歌创作 1、《己亥杂诗》
时间:己亥为道光十九年(1839),诗人48岁。 背景: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 又往返一次。在往返途中创作。 数量与体例:315首、七绝 名篇:第5、125、130首 《咏史》 政治思想和艺术概括的统一 复杂丰富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 丰富奇异的想象,构成生动有力的形象 清奇多彩、不拘一格的诗歌语言
2、《三侠五义》 (1)成书过程:在石玉昆(道光时北京著名的说书 艺人)说唱《龙图公案》的基础上发展而的长篇章 回小说 (2)主题思想:
为市井细民写心(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体现市井细民对贤明政治的渴望与幻想 三侠:展昭、欧阳春、丁兆兰与丁兆蕙(艾虎、智化、 沈仲元) 五义:卢方、韩彰、徐庆、蒋平、白玉堂 侠客形象:豪情略似,性格迥异 情节结构:情节离奇,结构巧妙 评话语言:声口宛肖,俚俗粗犷
陈森: 品花宝鉴 魏秀仁: 花月痕 后期小说
小说界革命
四大谴责小说
鸳鸯蝴蝶派
第一章 近代诗文词
第一节 近代的诗歌
第二节 近代的散文 第三节 近代的词
第一节 近代的诗歌
一、龚自珍
二、 “诗界革命” 与黄遵宪 三、同光体及其他诗歌流派
一、龚自珍
(一)龚自珍的生平 龚自珍(1792-1841),字璱 (sè )人,号定盦(ān), 后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别 署羽琌(lí ng)山民。仁和 (今浙江杭州)人。段玉裁 外孙。27岁中举人,38岁中 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 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道光二十一年(1841)暴病 卒于丹阳。
李伯元创办的刊物为鸳鸯蝴蝶派刊物提供了模板李伯元创办的刊物为鸳鸯蝴蝶派刊物提供了模板天虚我生与吴沃尧的写情小说给鸳鸯蝴蝶派作家以启示天虚我生与吴沃尧的写情小说给鸳鸯蝴蝶派作家以启示林译小说的清丽亦得到鸳鸯蝴蝶派的模仿林译小说的清丽亦得到鸳鸯蝴蝶派的模仿文言小说的再趋繁荣为鸳鸯蝴蝶派以文言骈体言情开了先路文言小说的再趋繁荣为鸳鸯蝴蝶派以文言骈体言情开了先路流派的流变
第九编
近代文学
近代的诗词文 近代的诗歌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诗界革命: 黄遵宪 同光体:陈三立、 沈曾植、郑孝胥
近代的散文 姚门四弟子: 梅、管、方、姚
湘乡派:曾国藩 文界革命:梁启超
近代的词
常州词派:周济
清季四大词人: 王鹏运、朱祖谋、 郑文焯、况周颐
文廷式
近代的小说
前期小说
侠义公案小说 石玉昆: 三侠五义 文康: 儿女英雄传 人情世态小说 韩邦庆: 海上花列传
2、曾国藩与湘乡派
二、梁启超的新文体 1、“文界革命”
提出:梁启超《夏威夷记》( 1899 ) 主张:以比较通俗而富有煽动力的文字运载新思想 人物:梁启超 意义:文言向白话过渡的桥梁 语言通俗,条理明晰 艺术手段多样,富有表现力 大胆抒写己见,思想新警动人 笔锋充满感情,富有煽动力、感染力
流派名称的由来:《花月痕》:“卅六鸳鸯同命鸟, 一双蝴蝶可怜虫。” 流派产生的背景:
李伯元创办的刊物为鸳鸯蝴蝶派刊物提供了模板 天虚我生与吴沃尧的写情小说给鸳鸯蝴蝶派作家以启示 林译小说的清丽亦得到鸳鸯蝴蝶派的模仿 文言小说的再趋繁荣,为鸳鸯蝴蝶派以文言骈体言情开了先路
流派的流变:
线索:以状元郎金雯青(影射洪钧)与名
妓傅彩云(影射赵彩云)的婚姻生活故事 为情节主线 深含三重意蕴:
具有历史小说的厚重内涵 讽刺笔墨亦擅胜场 着重表现中国文化心态的冲突与嬗替
三、民初小说
1、鸳鸯蝴蝶派 鸳鸯蝴蝶派亦称“礼拜六派”,并非组织严 密的文学团体,而是文学倾向、艺术趣味相近的 一个小说流派。其创作被称作“新的才子+佳人小 说”。队伍庞大,创办期刊多达十几种,拥有广 泛的读者,从辛亥至“五四”前夕,达到鼎盛。
批判整个政治体制的腐朽,揭露官员的道德沦 丧 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相联而成
2、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光怪陆 离的社会诸相的写真
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主要人物:九死一生 思想内容:
暴露了封建家庭的罪恶与道德沦丧
反映作家追求与幻灭的心史历程
艺术特色:
笔锋凌厉
庄谐杂陈 辛辣而有兴味
2、同光体:P409
3、其他流派:
第二节 近代的散文
一、桐城派的新趋势 1、梅曾亮与姚门弟子
梅曾亮的古文成就相对较高,论文主“因时”,主 “真”,二者实相辅相成。 其他姚门弟子:管同、方东树、姚莹等 曾国藩:义理、考据、辞章、经济 曾门四大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 湘乡派:从古文理论到创作实践对桐城派进行了改造, 使桐城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4)小说特色:
二、人情世态小说 1、人情世态小说的发展趋势 (1)小说史地位:上承才子佳人小说,下启 谴责小说和鸳鸯蝴蝶派小说 (2)主要趋势:
篇幅加长:中篇向长篇发展 视野扩大:爱情婚姻故事转为畸形病态社会 手法转换:理想主义的结撰转向平淡自然的纪 实
(3)其他称谓:
狭邪小说 市井风情小说
2、龚自珍的其他诗歌创作
3、龚自珍诗歌的特点:
己亥杂诗 其一(原列第5首)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其二(原列第125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其三(原列第130首)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2、其他词人的词
蒋春霖:本时期词作艺术成就最高 邓廷桢:爱国词
二、近代后期的词 1、清季四大词人(P411)
王鹏运:豪健疏畅,密而不涩
朱祖谋:词学之一大结穴(叶恭绰《广箧中 词》) 郑文焯(zhuō ):体洁旨远,句妍韵美(易顺 鼎《瘦碧词序》) 况周颐:多具名士气,炼句炼意
2、黄遵宪的诗歌创作
思想内容:
厚重的历史现实内容:反帝卫国、变法图强。
反映新事物、新文化:如轮船、火车、电报、照相、
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等。
艺术特点
浪漫豪情与真切写实
以文为诗与扬长避短 词汇丰赡与艰奥晦涩
三、同光体及其他诗歌流派
1、宋诗派:P376
时期:近代前期 特点:偏于宋诗格调 人物:程恩泽、祁寯(jùn )藻及程门弟子 主张:以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为宗
提出:光绪九年(1883)至光绪十二年(1886)间由陈衍提出 内涵:同光体是指“同光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一派诗人 主张:陈衍的“三元说”(盛唐之开元、中唐之元和、北宋之元 祐)和沈曾植的“三关说”(宋之元祐、唐之元和、刘宋之元嘉) 人物:江西派的陈三立、浙派的沈曾植、闽派的郑孝胥 南社诗人:柳亚子、苏曼殊 湖湘派(汉魏六朝派):王闿(kǎi )运、邓辅纶 晚唐派:樊增祥、易顺鼎
徐枕亚《玉梨魂》:标志鸳鸯蝴蝶派的成始,
也是鸳鸯蝴蝶派文言小说的奠基之作。
李涵秋《广陵潮》:鸳鸯蝴蝶派白话小说的奠
基之作。
2、苏曼殊的哀情小说
《断鸿零雁记》:自叙传体的抒情小说
谢谢大家!
2、文廷式:异军突起
第二章
近代小说与戏曲
第一节 近代前期的小说
第二节 近代后期的小说
第三节 近代戏曲(略)
第一节 近代前期的小说
一、 侠义公案小说 1、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的合流 (1)产生原因:
政治腐败,生灵涂炭 民众向往清官与侠客
(2)思想倾向:
从以武犯禁到皈依皇权 江湖义气被恋主情结取代 从绝情泯欲到儿女情长
2、小说界革命口号的提出:
3、创作概况:
宣传政治主张的政治小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颐琐《黄绣球》 求新声于异邦的小说:罗普的《东欧女豪杰》 反思历史疮痍的作品:连梦青《邻家女》 狂飙突进式的作品:陈天华《狮子吼》 开端:光绪二十五年(1899)《巴黎茶花女》 主要贡献:
2、主要代表作品
陈森《品花宝鉴》:勾勒出一幅“魑魅喜人过” 的浮华世相 魏秀仁《花月痕》:一部长篇自叙式抒情小说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一部反映社会人生底 层的力作
3、思想艺术特点:
从才子佳人的绮思丽想走向市井阛(huán )阓 (huì ) 作家主体精神的张扬 文化意识的升浮 追求平淡自然的小说美学风貌
第二节 近代后期的小说
一、小说界革命
二、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三、民初小说
一、小说界革命
1、产生背景:
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的推动 西方文学观念与文学作品的启示 印刷术的进步 稿酬制度的出现 文化商品市场形成的刺激 空谷足音:同治十一年(1873)蠡勺居士 影响渐大:光绪二十三年(1897)严复、夏曾佑《本馆 附印说部缘起》(《国闻报》) 纲领之作:光绪二十八年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 系》(《新小说》创刊号)
3、刘鹗《老残游记》:小说艺术由古典向现 代的转变
特色:首揭“清官”(玉贤)之恶
构思:对官僚政治的批判与对文化心态的反思 形成互补 艺术特点:
叙事模式的转变:全知叙事转为限制叙事 心理分析手法的运用:具有现代小说的意味 最大特点:由叙事型向描写型转变
4、曾朴《孽海花》:深含三重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