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桩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和振动时间,并在 28 天后分别测 3 组桩身承载力,以承载力符合要求的桩为基 准(如果都符合要求,取拔管速度较快、振动时间短的为基准;如果都不符合要 求,重新做试桩),作为以后施工中的控制参数,指导施工。
5.2.2 施工过程 碎石桩施工过程 碎石桩施工应由路中线向填方边缘两侧进行,平整场地可分区进行,每一分 区使用同一个高程,相邻两区控制高程不能超过 0.5 米,两区间进行平缓过渡。 施工顺序:①平整场地,回填 80cm 性质均一、强度稍高的粘性土预压→② 桩位放样→③沉桩机就位并作垂直校正(垂直误差±1%)→④启动振动机,将桩 管下到设计深度→⑤向桩管中施加规定数量的碎石料→⑥将桩管提升 1.0 米,使 管内碎石料流入孔内→⑦沉入桩管至规定深度(每提升 1.0 米应反插 30cm,留 振 10-20s),利用振动及桩间的挤压作用将碎石密实→⑧重复⑤⑥⑦三步,桩管 上下运动,碎石桩不断增高→⑨桩管提升至地面,碎石桩完成。碎石桩施工主要 步骤流程图见图 2-2。
2
涵洞区桩间距为1m,示意图与本图类似。
图 2-2 CM 桩平面布置图
5.2 施工方法 5.2.1 施工前准备工作 (1)检查施工应具备的资料: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 资料,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 (2)对场地进行平整,检查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 地下构筑物,旧建筑原先的基础情况等; (3)施工单位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4)施工单位写出碎石桩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计算出所 需配备的机具设备,及所需材料用量,排出施工进度计划和绘出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方案应报监理单位审批。 (5)检查碎石是否能保证充足的供应。 (6)检查施工机械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并进行检修调试。 (7)平整场地后,设置坐标、高程控制点与轴线定位点,放出桩位点,用 短钢筋或小竹签标志出桩孔中心位置,并用白灰洒出桩位,方便桩尖与桩位对中。 施工单位放线完成后,应报监理单位验收。桩位允许偏差为 3cm。 (8)向打桩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9)施工前应选择试验段进行试成桩试验,并确定施工中的控制参数。 试验桩数量为 9 根,每 3 根一组,共 3 组。施工时,记录每组桩管拔管速度
倾斜,桩管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1%,同时测地面高程,以便控制成孔深度。
(2)启动振动机,将桩管下到预定的深度
4
沉管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如沉管无法达到设计深度或其它特殊情况时,施 工单位应报监理方同意后方可投料拔管,必要时通知设计单位处理。
(3)向桩管内投入规定数量的碎石 为提高施工效率,装碎石也可在桩管下到便于装料的位置进行。 (4)把桩管提升到一定高度,(下料顺利时不超过 1-2 米),提升时桩尖自 动打开,桩管内的碎石流入孔内。 (5)降落桩管,利用振动及桩尖的挤压作用使碎石密实。在软粘土中,桩 管在打到规定深度后投入石料,应复打 2-3 次。若不采取这个措施,因桩管拉 拔时,底部的软粘土没有经过挤密又重新回复,形成缩颈和断桩,同时,底部软 粘土受到振动后会往下塌沉,而采取复打后,可以使底部更密实。 (6)提升桩管 提升桩管的过程,应从拔管速度和填料量两个方面控制。 ① 边振动边拔动桩管,每拔起一定长度(约 1m),应反插 30cm 振动若干秒(约 10~20s),反复进行直至桩管拔出地面。具体的参数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② 控制填料量则是保证桩直径,填料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估算时可按 设计桩孔体积乘以充盈系数确定,充盈系数一般取 1.15~1.5。如施工中地面有 下沉或隆起现象,则填料量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予以增减。当实际灌料量未达到 设计要求时,可在原位再沉下桩管,并灌碎石复打一次。拔管速度和填料量二者 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填料量的情况下,需要控制好拔管速度,才能使碎石挤 振开,而在一定的拔管速度下,也要求有足够的碎石量保证桩的成形。 (7)桩管拔出地面,确认成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移机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C20 素砼施工过程 ①整平原地面,回填 80cm 性质均一、强度稍高的粘性土预压→②桩位放样 →③桩机就位并作校正(垂直误差±1%)→④启动马达沉管到预定标高,停机, 沉管过程中做好记录→⑤停机后立即向管内投料,直到混合料与进料口齐平。水 泥和砂按设计配比经搅拌机加水拌和,拌和时间不少于 1min,加水量按坍落度 3~5cm 控制,成桩后浮浆厚度以不超过 20cm 为宜→⑥启动马达,留振 5~10s, 开始拔管,拔管线速度为 1.2~1.5m/min,遇淤泥质粘土或粉质粘土,拔管速率 应更慢→⑦沉管拔出地面,确认沉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用粒状材料或湿粘性土封
地面
1
2
设计深度
3
4

6
7
1确定桩位;2桩机对位;3振动沉管;4灌料;5拔管;6振动反插;7拔管成桩。
图 2-2 碎石桩主要步骤施工流程图
主要步骤如下:
(1)移动桩机,把桩尖对准桩位
闭合桩靴,桩管垂直对位,合拢合瓣桩尖经,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和监理人员
检查,对位核准无误后,用经纬仪或吊锤从两个方向检查桩管垂直度,防止成孔
碎石桩
碎石桩面积置换率:m=0.152,桩间距 1.1m;m=0.128,桩间距1.2m。本图为 m=0.152、桩间距1.1m示意图,桩间距 1.2m与本图类似。
图 2-1 碎石桩平面布置图 (2)CM 桩(碎石桩+C20 素砼桩)设计参数 C20 素砼桩承载力标准值取 1.0MPa,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0.20MPa。C20 素砼桩、碎石桩按正方形布置,间距 2.4 米,(涵洞区间距为 1.0 米),桩径 0.45 米。桩端应置于基岩上,软基治理宽度值路基设计填方坡脚线外 4 米;桩顶碎石 垫层厚 0.5 米,部分地段碎石垫层厚 0.8 米。 CM 桩布置如图 2-1。
1
5.1 设计参数 (1)碎石桩设计参数 碎石桩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 0.50Mpa; 桩间土的承载力标准值:软塑状淤泥质土为 0.07Mpa; 碎石桩面积置换率:m=0.152(桩间距 1.1m);m=0.128(桩间距 1.2m) 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一般路段≥0.16 Mpa。 碎石桩直径为 0.45m,桩间距为 1.1m 或 1.2m,碎石垫层厚为 0.5m,碎石桩 施工前应对场地回填 0.8m 杂填土预压。 碎石桩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桩长要求桩端穿透软弱下卧层,在满足设计桩长 的情况下,要求嵌入硬土层;软粘土在基岩面上,要求碎石桩桩端置于基岩上; 碎石桩要求在设计填方坡脚线外设 2~3 排护桩;桩顶碎石垫层厚 0.5 米。 碎石桩布置如图 2-1。
6
处理方法: (1)加大桩瓣尺寸。 (2)施工过程中按试验桩时确定的拔管控制参数控制。 5.3.3 桩体密实度不够 分析原因: (1)碎石粒径过大,级配不合理。 (2)桩管提升速度过快,碎石振密效果不好。 处理方法: (1)采用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 5cm,最好采用 2-5cm。 (2)适当放慢桩管提升速度。 5.3.4 桩位偏差较大 分析原因: (1)沉管前桩尖对位时不准确。 (2)因土质松软,经成管机械来回走动和施工中产生的振动影响,土体移 动,未施工的桩位标志产生位移。 处理方法: (1)沉管前桩尖对位应准确,应经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和监理人员检查后方 可开始沉桩。 (2)在放线时,每条轴线必须确定控制桩,在桩机就位后再进行二次复验, 以保证桩位的准确性。 5.3.5 放线控制点移动 分析原因:由于碎石桩施工时地面变形较大,坐标、高程控制点及轴线定位 点等如果离场地较近,易变形。 处理方法:设置控制点时应离场地稍远,以保证其准确性不受影响,并应对 做好监测和复核工作。 六、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1、建立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部、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工程师,班组设兼职 质检员,明确各级责任,开工前报监理工程师备案。
2、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目标责任制,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全面推行 ISO9000 标准,明确体系内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
7
3、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
软基础碎石桩、CM 桩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公路土建工程第 6 合同段,起讫里程 为 YK127+000~YK139+000,路线长 12km,公路设计速度为 80km/h,其中整体式 路基宽 24.5 米,分离式路基半幅宽 12.25 米。其中 YK134+300~YK134+640、 K134+860~K135+240,K135+900~K136+110,K136+754-K137+010,K137+490~ZK137+ 783 五段路基为软土路基,软土路基部分地段采用碎石桩基础或 CM 桩基础加固。 二、施工准备 1、施工便道已经修筑至工地现场,满足施工要求。 2、山间泉水汇集成小溪,可满足施工用水要求。 3、施工用电从鸡公山隧道出口和鱼塘梁子隧道进口处变压器接至现场,施 工用电满足施工要求。 4、人员、机械、材料已经到位,且满足施工要求。 三、人员机械配置及工期要求 结合工程量和工期要求,计划配置人员和机械数量如下: 人员配置:施工人员 35 人,管理人员 1 人,技术人员 2 人,工班长 2 人, 特种工 8 人,司机 2 人,其他 20 人。 机械配置:DZJ-90 振动沉管桩机 1 台,DZJ-75 振动沉管桩机 1 台,装载机 2 辆,压路机 1 台,挖掘机 1 辆,6 方砼罐车 1 辆,发电机 1 台。 计划工期:2012.8.5~2012.12.31 四、材料要求 碎石桩成桩材料: 采用粒径为 20~50mm 的干净砾石或轧制碎石,含泥量不大于 5%,最大粒径 不大于 80mm;碎石桩孔内灌入的碎石量按每根桩填料量的 1.15~1.5 倍计,本 工程中计算时取 1.3 倍。施工时,驻地监理可根据实际成桩情况进行调整,但总 灌入的碎石量不得超过桩孔体积的 2 倍。 CM 桩(碎石桩+C20 素砼桩)成桩材料: 素砼桩采用 C20 素砼,塌落度控制在 3~5cm;C20 砼桩孔内灌入的砼量按每 根桩填料量的 1.2 倍计。碎石桩材料要求同上。 五、碎石桩、CM 桩施工工艺
5
顶→⑧桩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施工。CM 桩顶铺设碎石褥垫层,厚 0.5 米,压 实度不小于 94%。
C20 素砼桩施工主要步 (1)移动桩机,把桩尖对准桩位 闭合桩靴,桩管垂直对位,合拢合瓣桩尖经,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和监理人员 检查,对位核准无误后,用经纬仪或吊锤从两个方向检查桩管垂直度,防止成孔 倾斜,桩管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1%,同时测地面高程,以便控制成孔深度。 (2)启动振动机,将桩管下到预定的深度 沉管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如沉管无法达到设计深度或其它特殊情况时,施 工单位应报监理方同意后方可投料拔管,必要时通知设计单位处理。 (3)向桩管内投入规定数量的砼。 (4)把桩管提升到一定高度,(下料顺利时不超过 1-2 米),提升时桩尖自 动打开,桩管内的砼流入孔内。 (5)降落桩管,利用振动及桩尖的挤压作用使砼密实。在软粘土中,桩管 在打到规定深度后投入石料,应复打 2-3 次。若不采取这个措施,因桩管拉拔 时,底部的软粘土没有经过挤密又重新回复,形成缩颈和断桩,同时,底部软粘 土受到振动后会往下塌沉,而采取复打后,可以使底部更密实。 (6)提升桩管 开始拔管,拔管线速度尽量控制在 1.2~1.5m/s,遇淤泥粘质土或粉质粘土, 拔管速度要更慢,具体根据试验桩确定。 (7)沉管拔出地面,确认沉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用粒状材料或湿粘性土封 顶,桩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5.3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 5.3.1 施工单位施工时遇异常情况时,未进行处理,盲目按原方案施工。 分析原因:局部地质状况复杂,地勘资料未反映出来,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意 识不强。 处理方法:施工前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施工时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 告业主、监理、设计、勘察单位,并制定相应处理方案。 5.3.2 缩径或桩径不够 分析原因:因土质软,桩管提升过程中土体收缩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