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阶段性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的阶段性小结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当计算题数据较大,运算步骤较多时,有的学生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不耐烦;不认真审题;无论数字大小,熟练与否,一律口算,不愿动笔演算;不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无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等等,以致运算顺序出错,甚至10以内的加减法也出现错误。
再如,有的同学在书上做过一道题是妈妈今年36岁,小红今年6岁,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学生不假思索的用除法,当遇到第二个问题去年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时,全班鸦雀无声。
真是让我愕然,学生的懒惰心理导致他们稍有困难就退缩不前,这就为认真审题设置了一大障碍。
老师实在是没一点办法.,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认真审题是动手解决问题的前提.然而能给学生自己动脑读懂读通题成为我首要的问题。
对于具有一定的难度,更需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选择并正确应用合理算法是计算教学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二、教会小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就是看清题目的要求,看清题目的算理和运算顺序。
作为教师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解题时要认真书写,竖式排列有序,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一)应用题的审题
1、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
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读题的习惯。
学生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
2、准确理解题意,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
特别在应用题中,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如学生对5的3倍是多少和15是5的几倍不能明确的区分,这就需要让学生理解5的3倍是3个5,15是5的几倍是说15里面有几个5.这样问题便迎刃而解
了。
3、“述”,述,就是复述题意。
复述题意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
总的来说,小学生在审题时要做到:
作题时,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
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
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能在他们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
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运用算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