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13.2 宏观财政政策
第 13 章
13.2.4 赤字与公债
在实践上,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相机抉择”,多数 是搞扩张性财政政策,结果是财政赤字的上升和国家债 务的积累。财政赤字是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政府借 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向中央银行借债,另一类是 向国内公众借债。公债作为政府取得收入的一种形式可 以为预算赤字融资,使赤字得到弥补。然而,政府发行 了公债要还本付息,一年年末清偿的债务会逐渐积累成 巨大的债务净存量,这些债务净存量所要支付的利息又 构成政府预算支出中一个十分庞大的支出。
7
13.1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 13 章
13.1.2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以上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有交替 关系。互补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的实现有 促进作用。交替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有排 斥作用。
8
13.1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 13 章
11
13.2 宏观财政政策
第 13 章
13.2.1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是指为了提高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 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 所做的决策。
1.政府购买
(1)政府购买的含义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 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 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 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 求的增减。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 要的调节作用。
(3)灵活偏好规律 灵活偏好规律,是指人们愿意保持更多的货币,而 不愿意保持其他的资本形态的心理规律。
4
13.1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 13 章
13.1.1 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管理的理论
2. 政府在克服有效需求不足上的作用
政府必须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私人经济,增加政 府注入,以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10
13.1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13.1.3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3、国际经济政策
第 节。现实中每 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开放的,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 密切的往来与相互影响。
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 (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 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此,在宏观 经济政策中也包括国际经济政策。
KT=-b/〔1-b(1-t)〕
式中,KT代表政府税收乘数,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t表示边际税率。
19
13.2 宏观财政政策 13.2.1 财政政策工具 (3)税收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为:
第 13 章
ΔY=KT×ΔT
比如,以固定税率为例。假设政府增税100亿元, 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税收乘数为KT=-0.8/(1- 0.8)=-4,意味着国民收入将减少400亿元(4×100 亿)。
12
13.2 宏观财政政策
第 13 章
13.2.1 财政政策工具
(2)政府购买乘数
该政策工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度可用政府购买乘 数(即政府购买对国民收入的放大倍数)来反映:
KG=ΔY/ΔG 式中,KG代表政府购买乘数:KG=1/(1-MPC), MPC为边际消费倾向b(即ΔC/ΔY),所以政府购买 乘数又写成:
13.1.1 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管理的理论
凯恩斯试图用三大心理规律解释有效需求不足: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指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最末一个货币收入单位中 用于消费的比例在减少。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指人们预期从投资中获得的利润率将因增添的资产 设备成本提高和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扩大而趋于下降。
KT=-b/1-b 这里,KT为税收乘数,为负值,因为正的税率将导 致国民收入的减少,反之亦然。
18
13.2 宏观财政政策
第 13 章
13.2.1 财政政策工具
第二种情况,边际税率大于0 ,即在某一固定税率 基础上,税率调整了,比如原来税率为T1,现在调整为 T2。则边际税率为t=T2-T1.这种情况下,税收乘数 为:
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国家为了 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的、无偿的 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与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 一样,税收同样具有乘数效应,即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 入的变动具有倍增作用。
税收结构包括税种、起征点、税率等。它们的调整 都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一般而言讨论税率变动对国 民收入影响比较多。
28
13.3 宏观货币政策 13.3.1 货币银行学基本知识
第 13 章
根据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可分为:
M0:通货及其辅币。流动性最强。 M1=M0+活期存款,是范围最狭窄的货币供应量。
17
13.2 宏观财政政策 13.2.1 财政政策工具
第 13 章
(2)税收乘数
税收政策工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度可用政府税收 乘数(即政府税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缩小倍数)来反映。 假设国民经济为三部门经济,政府按比例税征收,税收 乘数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边际税率为0 ,即实行固定税率。则 税收乘数为:
27
13.3 宏观货币政策
第 13 章
13.3.1 货币银行学基本知识
2.货币定义与银行制度
(1)货币定义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基本职 能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货币 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规定着流通中的货币流通量。
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看,货币定义不同,显然其 货币流通规律也会出现差异;政府控制货币流通的范围 也会不同。因此要先弄清楚货币定义。
第 13 章
13.2.1 财政政策工具
2 政府转移支付
(1)政府转移支付的含义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 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2)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该政策工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度可用政府转移支 付乘数来反映:
KTR=ΔY/ΔTR KTR=b/(1-b)
15
13.2 宏观财政政策 13.2.1 财政政策工具
13.2.2 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
这些政策的目标是对总需求的补偿,所以又称为补 偿性财政政策,具体运用如表13-2所示:
22
13.2 宏观财政政策
第 13 章
13.2.3 内在稳定器
内在稳定器,又称为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运行中 随着社会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自动调整经济,促进社 会经济趋于稳定的政策措施。
第 13 章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论,是政 府积极介入经济生活必要性与合理性的基石,是政府制 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
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 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经过一系列环 节,最终导致了萧条与失业。
3
13.1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 13 章
6
13.1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 13 章
13.1.2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创造 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它包括:一是维持 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率;二是培育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 能力。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具体分为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自主 平衡与被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 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
5
13.1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13.1.2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 13 章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以 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充分就业包含两 种含义。
(2)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 数来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 品价格的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总水平的固定不变, 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
2.财政政策工具的具体运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通过财政 分配活动来增加或刺激社会总需求,以防止经济衰退所 产生的各种负作用的政策措施。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高涨期,通过财政分 配活动减少或抑制社会总需求,降低经济过热所产生的 各种负作用的政策措施。
21
13.2 宏观财政政策
第 13 章
26
13.3 宏观货币政策 13.3.1 货币银行学基本知识 1.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第 13 章
从现象上看,货币流通引起了商品流通。人们在市 场上付出手中的钱,把商场里的商品买回了家,货币流 通体现为主动。
然而,在本质上却是商品流通引起了货币流通,商 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是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外 在表现。商品流通是基础,是本源,不过当价值取得了 货币形态,它就有自己运动的相对独立性,
KG=1/(1-b)
13
13.2 宏观财政政策 13.2.1 财政政策工具
(3)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为:
第 13 章
ΔY=KG×ΔG
比如,政府增加政府购买(ΔG) 1000亿元,边际 消费倾向(b)为0.75.在其他条件不便的情况下,将导 致国民收入增加(ΔY)4000亿元。
14
13.2 宏观财政政策
《经济学基础》
第 13 章
·〖 第 3 编 〗
宏观经济政策
1
《经济学基础》
·〖 第 13 章〗
本章内容
目的要求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基础 ➢宏观财政政策 ➢宏观货币政策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 ➢了解经济政策的性质 ➢了解经济政策的运用
2
13.1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13.1.1 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管理的理论 1.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24
13.2 宏观财政政策
第 13 章
13.2.3 内在稳定器
(3)累进的个人所得税。
实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越大,削减的收 入越多,这样减少了收入过快增长对国民经济运行的不 利影响。
内在稳定器的机制是设置了一个政策发生作用的启 动点,当现实经济变量超过启动点,它就自动发生作用, 超过幅度越大,其作用力度也就越大,熨平经济波动的 效果就越明显。当然,内在稳定器只能起到降低经济波 动幅度的作用而不能消除经济波动。
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6,则税收乘数为KT=- 0.6/(1-0.6)=-1.5,意味着国民收入将减少150亿 元(1.5×100亿)。
20
13.2 宏观财政政策
第 13 章
13.2.2 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
1.财政政策工具运用的原则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用来熨平宏观经济运行的,因 此财政政策工具运用的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
2.典型的内稳定器
在财政的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都有一些具有自动稳 定经济运行的政策,典型的有:
(1)失业救济金
通过失业救济金的发放,遏制失业造成的人们支付 能力的迅速下降,尽量维持总需求量,进而使国民经济 运动波幅不至于过大。
(2)农产品价格保护
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下降时,对农产品的价格补差 是必须的,农产品价格保护就是这样一种稳定经济的财 政政策。
(3)政府购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为:
第 13 章
ΔY=KTR×ΔTR
比如,政府增加政府转移支付(ΔTR) 1000亿元, 边际消费倾向(b)为0.7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将导致国民收入增加(ΔY)3000亿元。
16
13.2 宏观财政政策
第 13 章
13.2.1 财政政策工具
3.税收结构
(1)税收结构的含义
13.1.3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在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 国际经济政策。
1、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 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是以凯恩斯的总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制定 的,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由于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有些财政支出与税 收政策具有一定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即能够在经 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 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这些具有自动调节经济运 行功能的政策措施称为经济的内在稳定器,属于自动性 财政政策。
23
13.2 宏观财政政策
第 13 章
13.2.3 内在稳定器
9
13.1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13.1.3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2、供给管理
第 13 章
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 政策目标。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 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 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
供给管理政策具体包括:(1)收入政策。(2)指 数化政策。(3)人力政策又称就业政策。(4)经济增 长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